我們上期的內容中說道:皇帝剛剛登基,忙於政事,根本無心管後宮。而後宮子嗣稀薄,僅有的一點恩寵又都被華妃分了去,不得已太后出面讓皇帝舉辦選秀。
皇帝雖為太后所生,但終究沒有養在身邊,親情淡了些。但他終歸還是孝順的,太后說的他就做,只是,做的有些敷衍罷了。
不信,你來看。
這三年一選秀,辦的是盛大無比,多少適齡女孩子經過篩選最後才能站到皇上太后的面前。可皇帝是什麼樣的人,他什麼場面沒有見過,又曾經擁有過那樣優於眾人的純元皇后,所以,可不是什麼人都放到眼裡的。
皇帝的表情也隨著看到越來越多的女人而越來越冷漠。他在想什麼?是想著這天下萬般的女人,卻沒有一個入得了自己的眼?還是說,縱有千百種,誰也比不上自己的純元?所以,在這裡的時候,我們是能感覺到,剛登基的皇帝對於選秀這種「牛不喝水硬壓頭」的做法是很排斥的。尤其,是在清朝這種連選秀都看家世而不是看容貌亦或是其他的,他還能挑什麼呢?
太后也隨著皇帝這一系列的「撂牌子,賜花」的舉動,面上也掛不住了。自己的孩子雖不養在身邊,但也多少清楚一些。又敏感多疑又犟得很,她瞟了幾眼,也猜不透皇帝在想什麼。但選秀的人選質量再差,也是要選一些充實後宮的。所以,她慢慢從一個挑選的「旁觀者」變成了一個主動替皇帝挑選的人。畢竟她雖不太想管事,但是也不能由著皇帝真不好好選,回去還是獨寵華妃、冷落皇后啊。再說,華妃和皇后都是幾乎不能生育之人,而後宮孩子少的原因太后自己也清楚,所以總不能讓天下看皇帝子嗣稀薄的笑話吧。
所以,太后是想著方兒的要給皇帝矮子裡找高個兒。即便是像安陵容這樣說好聽的叫「小家碧玉」,說不好聽的叫「小家子氣」的秀女。大家還記得《甄嬛傳》後面,甄嬛對安陵容封妃時候的評價嗎?容貌不是頂出眾的,家世又是那樣的卑微家世,卻靠自己走到這樣的高位。
但我想,與其是靠自己,還不如說是時也命也吧。即便有甄嬛在這之前為她的仗義出頭,又是送耳環又是別了一朵秋海棠,還有一隻蝴蝶的助攻。但是,她自己碰到了太后與皇上暗暗較勁的時刻,又努力說辭了一番,當然會幸運入選。
起初,安陵容自我介紹的時候,皇帝根本沒有看上她。安陵容背負了家裡這麼大的希望肯定是難過的,但說辭也真的滴水不漏。
「安陵容辭謝皇上太后,願皇上太后身體安泰,永享安樂。」
於是,這般特殊的說辭便引起了太后的注意。
「旁人被撂了牌子都是一臉的不高興,你倒懂規矩。」說著,臉上也是有了些許的笑意。但其實這裡如若不是作者的bug,那就是太后故意為之。要知道,在古代選秀,誰能直視皇上太后,陵容沒有抬個頭,太后知道她面上什麼表情?不過是個藉口,給她個機會罷了。
而安陵容平日雖膽小怕事,這時候也爭氣,抓住了機會回答:「陵容此生能有幸進宮見到皇上太后一面,已是最大的福氣。」
這樣的恭維話真的很對太后的胃口,看她眼睛都亮了起來。要知道,女人和男人對「好女人」的標準是很不一樣的。男人看臉看身材甚至其他的一些外物,而這上了年紀的女人對媳婦是更加的挑剔。這樣如此謙卑溫和看著人畜無害的安陵容,此刻是很得太后喜歡的。
加上這時候又有一隻蝴蝶助攻,皇帝也說「秋海棠」不俗。我們之前很多解析都是說,甄嬛的女主光環真的很強大,她不光自己入選了,還連帶幫了安陵容。但大家發現沒有,其實在安陵容跟著去給驚鴻舞「伴唱」的時候,皇帝根本記不得安陵容是誰,就是當初戴著不俗的秋海棠又如何呢?
不過是一時新鮮罷了。更重要的是,你看皇上要留下安陵容的時候,先說的什麼?
他喚了一聲「皇額娘」,然後才說的「既然她都已經戴著花了,就別賜花了。」那神情,是在為一個自己喜歡的女人說話的樣子嗎?顯然不是。皇帝在朝堂沉浮這麼多年,他沒理由還看不透自己娘親的喜好。這時候,是自己額娘對她滿意,而且宮裡多個人於他而言也沒什麼,何不做個順水人情呢?你看,這一鬆口、一退讓,娘親也難掩開心啊。
但是,沒想到這讓了一步,親額娘還是不滿足啊。選秀繼續,皇帝實在是受不了這些平庸的女人,發出了「俗物」的感嘆,這一說,太后又不開心了。
要說這太后也是,皇上讓了一步,她開心了也沒想著為他多考慮一下。封建的女人是沒有自己選擇的權利,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可他都貴為天子了,還要他為子嗣考慮。我們總說過去的女人是生育的機器,可這時候,太后難道不也是把自己的孩子當個工具嗎?皇帝瞬間就不高興了,表情都不對勁,一貫拿在手裡的佛珠左手轉到右手,是不是在逼自己冷靜,提醒自己這是親額娘。像不像我們現在被各種親戚逼去相親又不願將就的男女?你把這種心態轉換過來,就能體會皇帝此刻的心情了。
皇上不高興了,但是他又還是選了。有人說皇帝還是聽太后話的,那這時候就不是聽話了,是賭氣。秀女還沒說話呢,你不知道她什麼家世,開口啥樣的,反正碰上了,那就是她。皇帝說出來的理由是什麼呢?「這個名字倒有趣,留牌子。」(夏冬春)
太后這時候看到皇帝這樣,也察覺到了他不高興,本來眼神裡還有種「你怎麼還像個小孩子一樣賭氣」的感覺。可是後來這「憨憨」夏冬春,是個連「萬福金安」這種基礎的漂亮話都不會說,跪在地上謝禮就是一個勁作揖的人。皇帝看到了她這荒唐樣子,不僅沒說啥,還笑起來了。這不就是明擺著說:反正你要我為黃嗣選是吧,那這樣當你未來皇孫額娘的,我就選給你看。不能明面上對你不孝,但我暗戳戳地也要氣死你。
所以,這下又把太后搞得不開心了。但她也不能發作,因為皇上這確實是聽她的,沒設條件、沒管俗物的選啊。
當然,輪到沈眉莊出場的時候,又不一樣了。沈眉莊是絕對的大家閨秀,這樣好教養好容貌又好氣質的女子,肯定會讓太后皇上眼前一亮的。太后覺察到了皇帝來了興趣,便主動問了沈眉莊讀過什麼書,沈眉莊按照家裡教的回答了。照現在的思想,女則這樣的東西,我們是很鄙視的。但是在當時那個年代,女子連認字都少,更不要說這些有關約束女性的東西在當時是很盛行的,所以是加分項。
這一來,皇帝便有了期望,問她有沒有讀過《四書》。要知道,他的文化涵養是很高的,不談外物,他是希望女子有些才氣在身上,好歹兩個人有共同語言不是?可是沈眉莊嚴格按照家裡的說了,自己沒讀。可以看得出來,皇帝期望越大,失望是越大的,深吸了一口氣,後續也沒有再說話了。反倒是太后,她以古人對女子的標準來看沈眉莊,覺得她是再適合不過的。於是還為她說話,說「能識字就很好。」
而且,這個「記下名字留用」,是太后發的話,而不是皇上。皇上並沒有發表意見,但是,家世容貌足夠出眾的沈眉莊留下來,他肯定也沒有話說。
只是,這些個選出來的人,終究是皇額娘「替」自己選下的。
要說,這場選秀,哪個人是皇帝真正所想,很顯然,就是女主甄嬛了。
可是,即便是自己喜歡的,也差點被太后挑剔走了。
下一期我們繼續看,選秀皇帝真正選中了誰,心氣頗高不想入宮的甄嬛又為何陰差陽錯入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