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晚報掌上長沙12月9日訊(全媒體記者 孫佔鋒)「宜家是個不錯的吃飯的地方,哦對,他們的家具也不錯。」
宜家長沙商場正式開業10多天,不少長沙市民爭相前往打卡,不為別的,就想去嘗一嘗那裡的網紅特色的美食。而一張在朋友圈傳播的圖片上更是顯示「長沙宜家餐飲部銷售額達到245萬元,全國第一!」雖然官方對此不置可否,但每個去過宜家的人都深有體會:逛累了吃,吃飽了接著逛,這樣的節奏毫無違和感。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長沙多個新開業的大型商場,無一不重點布局餐飲業態,而餐飲也成為各大綜合體商場裡的標配。
去宜家打卡,對美食印象更深刻
「宜家開業人山人海,不過吃的還可以。」「帶全家人周末來逛宜家,感覺還行,美食堅決好評!」這是最近一些人的朋友圈的分享。
宜家長沙商場有49個家居展間,提供8500多種家居商品,但去逛過的多數長沙市民對「1元冰激凌、6元熱狗」的印象似乎更深。至於在商場裡逛得有多累,用餐前排了多長時間的隊,都已經忽略不計。
「全家人來購物,並在這裡逛上一天,可想而知,他們肯定會餓。我們想帶給消費者賓至如歸的感覺,這是一種獨一無二的體驗。」宜家相關負責人如是說。而這一理念,也正契合了消費者的需求。
「跟飢腸轆轆的人是做不了生意的。」許多年前,宜家創始人Ingvar Kamprad說的這句話,至今仍不無道理。於是,宜家1956年在瑞典阿姆霍特的第一家宜家商場開設了一間餐廳。此後,宜家餐飲部的業務不斷發展。
相關公開數據顯示,2018年,宜家食品銷售佔集團全球銷售總額的5%到10%,中國就是宜家食品業務最重要的五個市場之一。除了是全球最大的家具商,宜家也是全球第六大餐飲連鎖巨頭。
事實證明,與許多其他連鎖餐廳的收入相比,宜家食品(包括餐廳和瑞典食品商店)正在成為一股不容忽視的力量,宜家逐漸成為著名的食品零售商。除了價格實惠、口味佳,認真是宜家餐飲成功的基礎。
據悉,宜家餐廳除保持一半的北歐特色之外,還會加入當地的特色美食。宜家長沙商場開業期間,就推出了湖南人耳熟能詳的辣椒炒肉。如此貼心的設置,想必會打動不少消費者的心。
餐飲成了大型商業綜合體的「聚寶盆」
其實,近年來,把餐飲從街邊開進商場裡面的趨勢非常鮮明。和宜家自持自營的餐廳品牌不同,在長沙新開業的不少商業綜合體中,如悅方IDmall、喜盈門範城、萬家麗國際Mall、步步高梅溪新天地、德思勤城市廣場等,招商布局的餐飲業態的佔比已經達到了30%到50%。而不少商業綜合體更是視餐飲業態為「聚寶盆」和「救命稻草」,餐飲業也一改之前的補充、點綴地位,逐漸成為商業綜合體中的核心業態之一。
此外,與大型購物中心挖空心思布局餐飲業態不同,一些小型主題商場選擇直接將自身定位為「美食集散地」而非「購物好去處」。例如,位於坡子街口、華遠華中心的優優港,便是重新定位餐飲後在去年底開業。如今,這個以餐飲作為主打的小體量商業項目運營狀態尚可,加之緊鄰五一商圈,吸引了不少逛街購物的消費人群前來就餐。
一位長沙資深商業運營人士認為,當下不少商場開始在招商上向餐飲傾斜,但在招商過程中仍應對餐飲商戶的定位是否與項目定位相匹配進行評估,「不是招到網紅商家就萬事大吉,其與商場整體運營思路是否匹配,是否有助於與周邊項目差異化經營依然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