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孩子平時表現得乖乖的,一到吃飯就開始淘氣,不肯配合媽媽餵飯,甚至經常要媽媽追在後面哄著才肯吃,所以給孩子餵飯一度成為媽媽們共同的難題。
前段時間,一位姥姥為了讓寶寶乖乖吃飯,餵飯時五官都在用力做表情,家人們將這一幕拍下上傳至網上,這位"表情包姥姥"瞬間在網絡上走紅。
從家人拍下的照片可以看見,姥姥精心為寶寶準備了可口的飯菜,然後將寶寶椅輕放好,將寶寶抱進寶寶椅上做好,最後給寶寶圍上圍兜。整套流程下來讓吃飯變得有了一些儀式感。
在做好一切準備後,姥姥開始給寶寶餵飯,同時也開始了全國統一的表演活動。
首先姥姥煞有其事地舀了一小勺米飯,然後放在嘴邊輕輕吹了一下,接著慢慢遞到孩子嘴邊,然後說了"寶寶,啊",只見寶寶就聽話地張開了嘴,大口吃了下去。
姥姥看到寶寶乖乖吃飯,自己也沒有閒著,不停變換著各種表情,一下子學著寶寶一樣張大了嘴巴,一下又把舌頭伸了出來,等一會又心滿意足地合上了嘴,就好像自己和寶寶一樣吃了飯。
而且每次寶寶吃完一口,姥姥都會露出滿意的笑容。
家人們看到姥姥餵飯的過程,都被姥姥搞笑的表情所逗笑,沒想到姥姥餵個飯五官都在用力。於是家人將這一幕拍下來傳到網上,之後便引起了人們的關注,網友們也被姥姥誇張的表情逗得哈哈大笑,更有網友直呼:這表情很眼熟啊,真是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姥姥。
其實姥姥做一些誇張的表情也是為了讓寶寶能夠乖乖吃飯,因為寶寶在吃飯的時候不能專心,有時還表現出抗拒。如果寶寶經常不好好吃飯,久而久之將影響身體發育。因此為了讓寶寶能乖乖吃飯,家長們也是費盡了心思。
如何讓孩子能夠乖乖吃飯?
1、 做孩子的好榜樣
家長是孩子生活上的老師,如果家長吃飯時同時玩手機或者看電視,孩子也會學著父母的樣子,一邊吃飯一邊做其他的事情。因此父母們想要孩子乖乖吃飯的話,首先自己就應該以身作則,在吃飯時保持專心。
2、 豐富菜品,提高孩子的食慾
孩子們不愛吃飯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對食物不感興趣,這時家長們可以想想如何改變單調的菜式,時不時給孩子做一些卡通造型的點心,提高孩子的食慾,孩子有了食慾,自然會乖乖坐在椅子上吃飯。
3、 飯前不要給孩子吃零食
有時候孩子在吃飯前就餓了,這時有些家長心疼孩子就會給孩子提供一些小零食之類的讓孩子暫時充飢,但是這其實很影響孩子吃飯,因為攝入零食後肚子有了一些飽腹感,在吃飯時就感覺自己已經吃不下了,等過了飯點玩累了又感覺肚子餓。如果長久這樣下去,不僅影響寶寶的生長發育,而且還會傷害寶寶的胃。
4、 給寶寶準備一些可愛的餐具
餐具也是吸引寶寶吃飯的重要手段,父母們可以帶寶寶去超市挑選自己心儀的餐具,如果寶寶擁有了自己獨特的餐具就會想要使用它,等到吃飯時就會迫不及待的想用自己的餐具。
寫在最後
讓孩子養成乖乖坐在餐桌上吃飯的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實現的,他需要父母為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同時規範孩子的吃飯時間,讓孩子儘早學會自己吃飯,而不是追著孩子一口一口地餵飯,這樣只會讓孩子有恃無恐,不能好好正視吃飯這件事情。
(本文內容皆為原創,轉載請註明,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