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電影裡的飛行員多數是穿著酷酷的皮夾克, 其實現在的飛行員「皮夾克」也是標配,只不過現在飛行員的的「皮夾克」不再是傳統的那種皮毛一體而是使用複合材料的抗荷服。
上世紀初前後,世界上第一架飛機被研發出來。最初的飛機是應用在軍事領域的,早期的戰鬥機其實還是很簡陋的,戰機上的駕駛艙並沒有玻璃罩,也就是說,開著戰機的飛行員在高空中並沒有太多的防護措施。當時的飛機性能是比較差的,飛行速度慢,高度低,和現在的摩託車差不多。所以飛行員穿著普通的衣服就可以直接上天。
到了一戰時期,飛機的性能的速度可達到300公裡/小時,飛行最高度也達到了8000米。在空中高度每上升100米,氣溫下降0.6℃,如此的高度氣溫肯定是很低的,而且座艙還是非封閉式設計,而且也沒有溫度調節系統,所以飛行員為了保暖,就只能穿著厚厚的皮夾克上機了。當時的皮夾克,外層是皮料密不透風,內裡是羊毛料,保暖效果在當時所有的衣物中是最好的,而且重量也是輕一些,所以深受飛行員們的喜愛。
二戰時期的戰機最高飛行高度達到了10000米,時速也超過了700公裡,這時的飛行員不僅穿著厚重的皮毛飛行服,而且還佩戴了氧氣面罩,對於一些要執行高空轟炸任務的飛行員,還需要穿上電加熱的飛行服。
冷戰時期,在美蘇兩國的軍備精彩中,戰機也是重點發展的方向。很多戰機的飛行高度已經達到了2-3萬米,這已經超過了人類的承受極限了。駕駛這種高空飛行的戰機飛行員需要穿戴上類似於太空人的高空荷壓服,為了保證在高空跳傘時,飛行員不會因為氣壓、風力和高寒而送命,所以這種飛行服還裝備了電加熱和供氧裝置。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飛行員的保護越來越全面,駕駛艙的密閉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而且駕駛艙裡的環境也是比較舒適的,但飛行員仍舊不願意放棄他們熟悉的皮夾克。據稱美國空軍曾經想取消「皮夾克」這一裝配,結果遭到了飛行員的反對,在這些飛行員眼裡,穿著皮夾克開戰機已經成為了一種傳統和情懷。
現如今美國飛行員穿的飛行夾克,不再是真正的皮夾克,而是化纖材料製成的普通夾克。雖說普通,其實並不普通,這種材料在260℃的高溫下連續燒100個小時還能保持70%的強度,遇上3000-4000度左右的明火,也可以保證在10秒內不被點燃。而且這種飛行夾克,還具有耐強酸強鹼,透氣又耐用的特點,深受美國飛行員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