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迎來公司年飯高潮 多數單位老闆不再像前兩年那樣「摳門」
跨過元旦、臨近春節,年終職場最關心的除了年終獎外,便是一年一度的年飯。為了增進員工間感情和單位凝聚力,無論是外企、國企、民企還是機關單位,城內各家單位都在不遺餘力地籌劃各自的年終團圓飯。本周是2011年春節的最後一周,年飯迎來高潮,市區甚至近郊的酒樓飯店都早已一廳難求。
連日來,本報記者陸續走訪不同類型的企事業單位、政府機關,發現由於逐步擺脫金融危機影響,多數單位老闆不再像去、前兩年那樣「摳門」,最「豪」的是番禺一家本地中型地產公司,即將在下周舉辦的一頓年飯保守預算耗資要過百萬元之巨。
「年飯」文化:
年飯年會尾牙三大稱謂各有側重
走訪不同類型的企事業單位、政府機關後,本報記者發現小小一個「年飯」也有不同文化韻味,事實上不同文化背景的單位,甚至連「年終團圓飯」的稱謂也各有不同。
歐美外資企業及本地管理方面相對西化的公司一般稱之為「年會」,多數是在公司放假前的最後時段舉行,還真的是「會」為主以「吃喝玩樂」為附,主要內容有工作總結、案例分享,更著重於團隊建設,然後才是吃喝玩樂,節目多以員工自己創造為主,當然一些年輕人居多的公司「最後會玩得很瘋」。
臺資背景企業則稱之為「尾牙」,有閩南文化特色,由臺資企業帶進本地,在每年臘月十六日,老闆一般請員工吃飯,然後就發工錢、獎金。當然經過多年的傳承,「尾牙」的習俗也發生了許多改變,時間不一定固定在臘月十六當天,從臘月中旬開始到除夕都有公司「尾牙」公告,而且重點變成了宴會現場發放年終獎。一些大型臺企為了搞熱氣氛,甚至會特意邀請明星現場助陣。
本地民企、國企、機關單位一般稱之為「年飯」、「年終團圓飯」,屬於「大團圓」性質,重點在於領導慰問一線員工一年來的辛苦,以及不同部門間同事的感情溝通,是以「吃喝玩樂」為主。
最豪華:
僅聘請演藝公司就花近20萬元
番禺一家中型地產公司行政部員工黃先生介紹,該公司擬在本周三在長隆酒店辦年飯犒勞全體員工及部分合作夥伴,估計與會人數要達4千人,保守預算這頓年飯要超過百萬元之巨。
過百萬元巨資怎麼花的呢?長隆酒店是5星級,每桌的餐費標準至少也要1800元,按400桌計數僅餐費就達72萬元。第二筆大開銷是整臺晚會表演是外包給一家演藝公司,前段時間還搞了招投標,幾家演藝公司競標,包括舞臺布置、人員演出等已接近20萬元;本公司員工也會友情客串幾個節目,「要買服裝、道具,聘請師傅現場排舞指導」,這一項總共20萬元,就已經是92萬元。
還有一筆大開銷是現場抽獎的獎品。一等獎是現金13800元,還有一個「陽光普照」獎,是獎勵每人100元手機話費充值卡,僅這個充值卡一項因參與者人人有份就達40萬,所以這頓年飯耗資過百萬是肯定的。
最例牌:
抽獎必不可少最熱獎品「IPAD」
無論是年會、尾牙還是年飯,抽獎環節都是例牌節目。記者調查多個不同類型單位,數碼產品最常見,最熱門的可能是蘋果IPAD、筆記本電腦及數位相機等價值較高的電子產品。
某大型銀行一家市區支行辦公室負責人介紹,該支行今年的年飯抽獎最高獎也只是一臺SONY數位相機,價值2000元左右。
她直言這種年飯抽獎主要是娛樂員工,與工作業績無關,偶然性太大,所以也不可能拿出金額太高的獎品,主要是中獎率要高,儘量讓更多員工開心就行了。
最開心:
老闆是「開涮」的主要對象
拿平時「作威作福」的老闆「開涮」可能是年飯中職場一族最開心的事,事實上不少開明的老闆樂於年飯時「自賤」與下屬們同樂。天河科技園一家軟體外包企業是一家不到100人的小型公司,海歸老闆楊先生在上周六晚上的年飯中被同事們擺上臺要求反串女角,甚至還為他準備了一套超大號的裙子及繡花手絹,上到臨時舞臺還被要求擺「回眸一笑百媚生」的造型。
不過年飯「玩」老闆也要看企業文化,這在地產、銀行等傳統行業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他們的年飯可是屬於「傳統」派,老闆還是正兒八經的西裝革履出席。
最搞怪:
兔子舞異性同事互換禮物
相對地產公司的「豪氣」,更多企業精打細算,以「創意」贏得人心。一家本土公關公司的年會將在本周五舉行,陳小姐是入職近3年的老員工。她說,公司近三年年會的規格是年年縮水,舉辦地點也由國內、省內移至市內一家準五星級酒店。由於該公司年輕人居多,所以每年的節目都「天雷滾滾」,讓人忍俊不禁。她所在的項目組今年準備了一個兔子舞,「今年是兔年,項目組的幾個女孩子裝扮成兔女郎現場搞怪」。
位於天河東部的一家本地物流公司,今年將此前分散在周邊多個寫字樓辦公的同事集中至一棟寫字樓,上周五剛辦了年會。
公司人事部張小姐介紹,考慮到相當多同事互相不熟,再加上年輕未婚者居多,所以此前發年會通知那天要求每個同事都要準備一份小禮物,男員工和女員工陣營各自抽取號碼用作交換禮物,抽到相同號碼的同事在交換禮物前會被臨時配對,根據臺下觀眾的要求作適當的親密動作。她認為現場氣氛很熱烈,「增加同事間了解,如果單身男女能夠內部配對成功就更好了」。(文/記者劉顯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