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慶大橋街:就業扶貧讓人民安居樂業——安徽安徽金融網

2020-12-23 選調生

來源:安徽財經網

安慶市宜秀區大橋街道在推進脫貧攻堅工作中,把就業作為根本之策,積極鼓勵貧困群眾自主就業、開發公益性崗位、開設「扶貧車間」,帶動有勞動能力的貧困群眾在「家門口」就業,讓他們憑藉自己的勞動改善生活,實現脫貧增收。街道貧困人口就業率從2014年的35%上升到2020年的92%。

加大企業推薦促貧困戶就業。打造「扶貧車間」 讓貧困群眾找工作不再難。大橋街道積極對接企業,為一般貧困群眾開闢了優先擇崗、上崗以及優先崗前專業培訓等「綠色通道」,設置了不同崗位。

大橋街道將繼續採取有效措施、狠抓工作落實,將就業扶貧做實、做細、做好、做到貧困戶的心坎上,確保貧困群眾有持續穩定的增收來源,夯實貧困群眾長期穩定脫貧的基礎,確保到2020年街道貧困群眾同全國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

杭文媛

作者/來源: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

#社會百態# 內容如有不妥,請點擊頭像-私信聯繫小編修改或刪除

相關焦點

  • 東航安徽分公司多元化扶貧振興鄉村建設
    這是繼西瓜、葡萄、粉絲等後,又一批由東航安徽分公司在定點扶貧點採購的農作物。「上次公司組織我們購買的阜陽粉絲味道特別地道,價格也便宜。這次的紅薯看著也很好!」正在搬運紅薯的員工李群說道。既豐富員工餐桌又幫助貧困戶增收,這是東航安徽分公司定點扶貧工作的一個小小縮影。
  • 安慶與滁州,安徽的兩座地級市,誰的發展前景更好?
    背起行囊,做一個旅者,穿梭於各個城市,領略各族人民不同的風採,歷經滄桑,嘗盡人間百味,也是一種人生姿態。本文純屬原創,版權歸旅安兒本人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安慶與滁州,誰的發展前景更好呢?安慶作為安徽的地級市,處於省內的西南部,地理位置優越,與湖北、江西相接,西北部靠近大別山的珠峰,是長江三角洲的中心區27城之一,作為我國的歷史文化名城,當地的戲劇、禪宗久居盛名,古皖文化、桐城派文化等交相呼應,素有「文化之邦」的美譽,轄區面積13589.99平方千米,人口約472.3人,是一座規模很大的地級市。
  • 安徽合肥2019年GDP省內獨佔鰲頭,馬鞍山和安慶誰是第三?
    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變遷,人們對生活的質量要求也越來越嚴格,人民越來越關注休閒時光所以旅遊成為人們最好的休閒,去往不同的地方,可以看到不同的民族文化,以及不同的宗教信仰,可以看到民族文化的差異。根據安徽省2019年每個城市的GDP數據,我們可以發現這一點,合肥市仍然領先於安徽省的城市,其中,她2018年的GDP表現為7822.9億元,同時,他2018年的GDP表現僅為7003.05億元,我們可以發現,這項成就在安徽城市中是相當可觀的,他的名義增長率高達11.7%,不僅如此,他的人均GDP約為9.8萬元,同時,安徽合肥近年來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完善,但是
  • 尋味江城——2018大橋雞精安徽媒體美味行圓滿舉辦
    8月7日,由味好美(武漢)食品有限公司和壹百傳播共同主辦的"2018大橋雞精安徽媒體美味行"在江城武漢圓滿落幕。安徽商報、鳳凰安徽、網易安徽、合肥電視臺、合肥論壇等二十多家省市級主流媒體代表集聚一堂,參觀大橋美味體驗館,感受大橋雞精的成長發展歷程,共話發展新趨勢。
  • 安徽人社築牢民生之本 「十三五」以來城鎮新增就業339萬人
    12月8日,安徽省政府召開「美好安徽『十三五』成就巡禮」系列發布會,安徽省人社廳廳長徐建在會上介紹,「十三五」期間,安徽人社部門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民生為本、人才優先,積極應對國內外環境複雜多變、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等各種挑戰,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全省穩定就業、社會保障、人才人事、勞動關係等各項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 安徽省委關於制定「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建議 將優化...
    近日,中共安徽省第十屆委員會第十二次全體會議通過了 「中共安徽省委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根據公布的 「建 議」,我省將在提高人民收入水平、穩定擴大就業等方面採取一系列措施。
  • 安徽合肥2018年GDP省內獨佔鰲頭,馬鞍山和安慶誰是第三
    通過2018年安徽省各地級市GDP等數據,我們可以發現,合肥仍然是安徽省全省之前的各城市,她在2018年的GDP中創下了7822.90億元的記錄,同時,他在2017年GDP中的成績只有7003.05億元,在安徽的城市裡這個成績備受矚目,而且他名義上的增加速度竟然達到了11.7%。
  • 安徽的8座3線城市,滁州和安慶進步頗大!
    安徽毗鄰浙江、江蘇、湖北、山東、江西和河南這六個省份,連接北方省份和南方省份,也連接了華東與華中。在安徽境內的河流對其影響巨大,除了和秦嶺一起分割我國南北的淮河,長江也橫貫其中,還有我國第五大淡水湖巢湖。
  • G3銅陵長江公鐵大橋當前遇到的難題,以及北沿江高速接入安慶方案
    銅陵,第一個擁有長江大橋的安徽省最小地級市,很早就建成了安徽省第一個長江高速公路大橋,即京臺高速G3的過江通道。不過由於受時代的影響和大橋建設質量的問題,G3京臺高速過江通道銅陵長江公路大橋已經傷痕累累,五法滿足作為高速公路的過江通道,銅陵市及時的提出新建G3銅陵長江公鐵大橋,滿足京臺高速過江通道功能。
  • 安徽安慶「最好」的4所高中,全是省級重點中學,有你的母校嗎?
    安徽省是一個教育大省,各個地級市的教育資源都是比較豐富的,比如說安慶。安慶各方面的條件雖然不如省會合肥,不過教育水平在安徽省是數一數二的,高校並不是很多,不過優秀的高中卻遍地都是。接下來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安徽安慶最好的4所高中,這四所高中都是省級中學,其中有你的母校嗎?
  • 中共安徽省委關於制定安徽「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建議
    實施「通江達海」工程,推動淮河幹流入洪澤湖、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巢湖流域排洪暢通安全、引江濟淮二期、江淮分水嶺地區水資源優化配置、淮河以北地區水資源優化配置、長江航道安慶至南京段整治等重大水利航運項目建設;加快過江通道建設,推進G3銅陵、池州、馬鞍山、望江等長江公鐵大橋建設。
  • 安徽醫科大學新添一所附屬醫院,這是安徽醫科大學第15所附屬醫院
    安徽醫科大學是安徽省辦學歷史最早的高等學校之一,是安徽省第一所高等醫科院校。學校前身是1926年始創於上海的東南醫科大學,1949年響應中共中央華東局「面向農村,走向內地」的號召,內遷安徽懷遠。1952年定址合肥,改名安徽醫學院。1985年更名安徽醫科大學。
  • 正式納入未來5年安徽發展規劃實施方案中
    到 2035 年,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基本形成,人民滿意度明顯提高,支撐新階段現代化美好安徽建設能力顯著增強,構建「安徽 123 出行交通圈」,推動合肥到省內其他設區市、設區市到所轄縣1 小時通達,長三角城市群、合肥到鄰省省會2小時通達,全國主要城市3 小時覆蓋。
  • 安徽結廬書社著名書法家創作採風活動,即將走進戲劇之鄉—安慶
    安徽結廬書社著名書法家創作採風活動即將走進戲劇之鄉——安慶◇美好小康2020安徽結廬書社社員作品展◇將展出安徽結廬書社五十餘位著名書法家精品60餘幅◇主 辦>安徽結廬書社協 辦安慶黃梅山莊安慶市美術館展覽地點安慶市美術館
  • 「安徽第三城」之爭,安慶和馬鞍山誰有潛力,滁州不甘示弱
    我國安徽省是大家熟悉的省,近年來安徽省經濟發展狀況非常出色,省會合肥確實是發展最好的城市,除了省會合肥,省內蕪湖市的經濟實力也一直很好, 合肥和蕪湖一直是安徽的第一大城市和第二大城市,這是毫無疑問的,安徽的第三大城市是哪個城市,迄今為止還不準確, 因為這些城市的發展狀況非常好。
  • 安徽將新建兩座機場,不是安慶也不是滁州,未來發展潛力巨大
    隨著長三角經濟區一體化的加快,安徽城市迅速發展,目前安徽省會合肥不僅迅速發展成為二線城市,而且建設國際機場,開通三條地鐵線路,正是現代化城市的面貌, 為了更好地理解未來安徽城市的發展,編輯特意去理解安徽的「十三五」計劃。
  • 助力脫貧攻堅 58同鎮華東首個信息扶貧中心落地安徽潁上
    58同鎮潁上縣信息扶貧服務中心揭牌儀式為進一步推動信息扶貧惠農工作,58同鎮在潁上縣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開闢了30多平方米空間,打造58同鎮潁上縣信息扶貧服務中心。中心將由3名常駐工作人員和20多名兼職人員負責,為當地居民提供就業創業方面的信息諮詢、培訓輔導,預計將促進1000多名當地居民創業就業。
  • 青聯榜樣說第18期——餘楊:愛是音樂橋 歌是故鄉曲__萬家熱線-安徽...
    時代的責任賦予青年,時代的光榮屬於青年,正如習近平總書記給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全體「90後」黨員的回信中說:「讓青春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絢麗之花」。「五四」,是奮鬥的號角;榜樣,是青春的華章。有這樣一群人,他們以青春之名擔當奉獻,用奮鬥之路書寫無悔人生。安徽省青聯按照全國青聯部署,動員各級青聯組織,聯合多家媒體單位重磅推出《青聯榜樣說》欄目。
  • 「網聚美好安徽」一樹芳容碩果來 「富硒」藍莓扶貧基地因地制宜...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在北緯31°,海拔220米的廬江縣礬山鎮樂華村牛頭山上,有安徽省內最大的「富硒」藍莓產業化種植基地——「富硒」藍莓扶貧基地。9月21日,「網聚美好安徽·決戰脫貧攻堅」媒體採訪團來到廬江縣礬山鎮,探訪「安徽富硒藍莓第一村」。
  • 服務5G新基建|創業六載 安徽鐵塔與 「數字安徽」攜手同行
    作為信息通信基礎設施建設運營的國家隊,安徽鐵塔始終堅持「100%承接、100%交付」,6年來累計建成物理站址1.7萬個、總量達到7.2萬個,累計建成通信基站10.7萬個、總量達到17.2萬個,6年的建站量超過了過去三十年的總和,助力安徽電信、安徽移動、安徽聯通站址規模分別增長158%、46%和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