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麗熱巴英文獲獎感言#在2020年釜山電影節中,迪麗熱巴獲得2020亞洲內容獎之最佳新星,隨後她發表了一段英文獲獎感言。迪麗熱巴流利的英語口語表達,超強的現場感染力,著實讓每個人都對迪麗熱巴著實的敬佩。
不可否認的是迪麗熱巴的確很努力上進,她從不賣慘,默默地去學去做,她的英語口語甚至可以無障礙與外國人交流。迪麗熱巴剛剛學韓舞,她生日那段視頻著實讓人佩服。她在創營學主持,最後她主持的也非常好。
今天我所講的是教育問題,我為什麼還要花一定的篇幅去講迪麗熱巴呢?因為我本篇立場很明確:不抨擊迪麗熱巴,只是對迪麗熱巴發表英文感言後的某種影響進行思考分析。不喜勿噴,謝謝。
我上文所說的某種影響,就是說如今人們一味地推崇英語,狂熱英語,這樣好嗎?這種現象早就存在,並且引起上至專家學者,下至黎民百姓的廣泛討論。我只是說,這個現象啃會因為迪麗熱巴發表全英文獲獎感言而加劇。
一味地推崇英語,狂熱英語,這樣好嗎?我覺得,這樣是絕對不好的。原因如下:
錯誤的學習方法禍害其他學科
國人一味地推崇英語,狂熱英語。但是,在追逐狂熱之餘,我們理性地想一想,我們英語的學習方法真的科學正確嗎?我們是為了學英語而學英語嗎?
我們學習英語一個最大的誤區就是背,使勁背,背的你缺乏英語創造力。其實,英語的聽說讀寫過程四位一體,一樣都不能被忽視。我們學習英語,尤其是中小學階段,大多數高校基本上是要麼背,要麼寫。
當然,英語的單詞和語法還得該記得記,該背的背。畢竟單詞和語法是我們閱讀英語文章,無障礙使用英語交流的基礎。但是,我們的背誦早已超越了單詞和語法。
比如說我們背誦經典範文,甚至成癮。我們背的一些英語模板和範文,往往是懷著考試會考到,考到一定要用的觀點。
從中國傳統的應試角度來說,這不可取,同學們看到作文題會想著模板而忽視了審題,最終他們可能會犯下這樣一個錯誤——高考作文題和我們某天背的一個範文相似。但是我們卻完完全全地套用了範文或者模板(不然對不起我們花時間的背誦)。最終我們會因為忽略了考題的特殊性(考題考的是你背過的東西改編的)出現審題偏差,甚至全盤皆輸。
大學四六級考試,更是反模板反套路,更加貼近中國元素,貼近國際新聞,貼近現實生活。比如說今年的烤鴨,茶葉。我們即便套傳統文化的模板,但是你了解烤鴨和茶葉的歷史嗎?
一味地套模板,結果你把烤鴨寫成了一帶一路。可笑!
從非應試的角度來講,你與外國人正常對話,可沒有模板可套。你就想想,你和你的同學,朋友,師長交流的時候,你是運用了哪篇範文,套用了哪些模板呢?和外國人交流也是交流呀。
我們甚至千篇一律地要求同學們寫衡水體,甚至有的學校規定學生必須按照衡水體書寫英語。衡水體固然乾淨板正,但是閱卷人看到千篇一律的衡水體,會不會感到噁心呢?千篇一律的衡水體塑造千篇一律的人,我們民族的創新活力在哪裡?
更可悲的是,我們把英語死記硬背的學習方法,延伸到其他學科上,甚至是數理化這樣靈活多變的理科。
比如說我們把背英語作文的習慣延伸到被語文作文。老師考前讓我們背誦大量話題過時的,滿懷「情懷」的滿分作文。我們懷著一顆空洞的心,滿腦武裝者七縱八橫的套路,又怎能寫出有情懷,有格調,有思想,有個性的文章。我們又怎麼吸引閱卷老師閱讀,打動閱卷老師?
而且我們學習名片名段,不深究其思想精髓,家國情懷,反而探究名篇名段的套路語言。2020年浙江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引用大量的名言名句,字面上整齊劃一的生僻字。可是,這篇文章實質上表達的思想又能高出普通人多少呢?
從長遠的角度來講,我們又怎能做一個明事理知廉恥,會思考有個性的社會人呢?從小我們被所謂的標準答案,名篇範文束縛思想。以後我們會被各種以辭藻華麗的衛材,名篇範文的形式,齷齪不堪的網絡言論和文章束縛住自己的思想。
數學老師在改卷的時候揪著標準答案和常規方法不放。就算我們用非常規方法完整且完美的做對了這個大題,我們還會因為使用非常規方法,不容易得步驟分而得不到所有的分數。
最後,老師為了規範我們的步驟,甚至讓我們背大題答案,這是數學呀!
政治上,我們把「腳踏實地,從點滴小事做起,樹立文化自信」背的滾瓜爛熟。結果我們還有人哈日哈韓到失去文化自信,推崇喪文化到失去一顆積極上進的心。王陽明早就教育我們要知行合一(高三歷史必修三),又有多少人能夠知行合一呢?
更多高考獨特的備考方法,以及中學學習技巧,大學志願填報乾貨,大學萌新適應乾貨,大學自我提升乾貨。以及更重要的是,我作為準大二的一些現身說法,獨特感悟等等(主要是這些,遠不止這些)。都在我的百家號裡面。
交流困難
上文我就說過,英語的聽說讀寫過程四位一體,一樣都不能被忽視。我們學習英語,尤其是中小學階段,大多數高校基本上是要麼背,要麼寫。我們實際運用何在?
我們的大腦裡總是被灌輸著各種複雜的語法,尤其是語法裡面的從句,賓語從句裡面套著定語從句,整個句子找不到主語。哦!原來前面還一個狀語從句。我只想說,強呀!
這種高級句型非常人所能懂也。兄弟你在說什麼,寫SCI論文嗎?我深受這種從句的毒害。我甚至一度以為英文的從句就相當於漢語的文言文,說出來顯得自己多有水平,其實我看到別人的臉上往往一臉問號。
就比如說我去北和外國人說話,我說「Happy and inspring,It's me that come to Beijing which is the capital of china.」老外一臉懵逼的看著我,並說了句『』your spoken English is good",good就good吧。
我們既忽視了讀寫的訓練,更是忽視了地道的英語發音和地道的英語表達。到了大學,我上了外教課,在學校參加英語社,聽到師哥師姐們用流利的英語侃侃而談時。我才明白——我out了。
我們不僅僅英語交流困難,我們更是忽略了中文的交流,尤其是與父母通過溝通解決問題。
在高三時期,父母為我們的後勤保駕護航,關心我們的成績進退,呵護我們的身心健康。然後我們會把備戰高考壓力埋在心底,父母哪怕一點讓我們不滿意,我們還要與父母爭執,其實,其中又有多少火是我們純粹的向父母發洩的呢?
老師也會告訴家長,為了高考,忍者孩子發火吧。父母也是下意識的隱忍了孩子高三一學年,甚至還會是三年,甚至更長的時間。美名曰:為了孩子。
但是,沒有父母,你吃什麼,喝什麼,你的生活費在哪裡。是誰生你養你,替你分擔解憂呢?高考壓力,九成都是學業上的壓力,自我反省,和老師交流不香嗎?我們要是真的好好學習的話,又怎能有時間去和父母爭吵呀。
要是真有壓力,我們就和父母來一場心靈的溝通,表達出自己的壓力和疑惑。我們在英文裡面能想出各種方法替李華排憂解難,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卻連自己的問題也解決不了。
中華文化繼承性的問題
今年的9月四級考生,烤鴨和查的話題成為考生們熱議之處。但是我們不會的,卻是烤鴨和茶的歷史。我們甚至不能把烤鴨和茶的歷史用中文說出來,更別說英文了。結果我們套模板套的亂七八糟。
如果我們連自己的歷史都搞不清,我們又如何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呢?
雙語教育應該兩手抓,兩手都要硬。但是在大學裡面,我們大學英語必修,大學四六級也是基本得考的。但是我們學語文,除了文學院和一些專業開設大學語文課程之外,我們絕大多數課程都不學大學語文了。
我已經兩年沒有品位中華詩詞之美,感悟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我選修的網課《中華詩詞之美》也是掛網課查題刷完的。
還有就是寫作與思想表達。新媒體的興起,尤其是校園官方的微信公眾號,為我們漢語寫作開闢了一條新的道路。但是我們為了流量和去迎合讀者,我們又說了多少假話,我們又去套了多少爆文模板?
我們又有多少人敢於走自己的路,暢快地表達自己的思想呢?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刻不容緩。
結束語
我不是籠統的反對學英語,我是反對各種對英語的非理性和狂熱。對於這些問題,我們只能逐漸改正。漢語英語兩手抓,兩手都要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