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事利的新「絲路」:讓世界領略中國絲綢的魅力

2020-12-09 江西網絡廣播電視臺

圖說:在萬事利絲綢的帶領下小蠶共育模式的推廣,讓特種蠶存活率大大提升  李建華對萬事利絲綢未來的發展構想十分宏大,「萬事利絲綢會緊緊抓住做絲綢的這根絲,運用現代科技實施智能化生產,創造更好的絲綢產品,開闢更為廣闊的市場空間,回報國家回報社會。

絲綢行業從古至今都不乏讓國人引以為豪的故事。2000多年前,一陣駝鈴從西安帶出繁華,一代名商張騫和他的駱駝成就了故事。2000多年後,杭州萬事利絲綢文化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簡稱「萬事利絲綢」)以精湛的技法,成就讓世界驚嘆的故事。

圖說:位於杭州天城路的萬事利絲綢總部

在國內絲綢行業領域,萬事利集團是一家老牌企業,前身為杭州筧橋綢廠,創辦於1975年,萬事利絲綢是萬事利集團的全資子公司,成立於2007年,從2017年起變更為股份公司,從事將中國傳統絲綢文化與創意設計、數碼印花生產工藝相結合,研發設計、生產與銷售絲綢相關產品的業務。

萬事利絲綢董事長李建華對絲綢企業經營、絲綢文創產業等領域都有著獨到的見解。萬事利的故事、絲綢的文化,在李建華看來,這一切所得都歸結於「對絲綢的一種愛,對絲綢傳承的一種責任,對絲綢在我們這個時代應該保存下來的一種精神」。

技術變革,一條絲巾背後的數字創新

記者在萬事利絲綢位於杭州下沙的數碼印花車間內看到,一臺臺經過改造升級的雙面數碼印花機正高速運轉。

公司在2010年左右即開始布局數碼印花生產工藝,經過多年研發與生產經驗的積累,目前已總結形成了數碼印花數位化色彩圖庫,實現成品呈現的顏色與輸入顏色基本一致,形成了數碼印花色彩管理核心技術,做到「所見即所得」。

通過大量的研究和應用,萬事利絲綢形成了前處理、精準定位噴印和印後處理環節的關鍵工藝,開發出雙面同花同色、同花異色、異花異色等雙面數碼印花新產品,解決了絲綢面料的彈性和滲透問題。該技術融入了大數據、雲計算等智能化手段,高效解決了業界普遍存在的色彩正反面透色不均勻問題,有效克服了手繪等複雜圖案無法精細呈現在面料上的技術難關,使產品花型得到更為個性化、多樣化的高品質呈現。

圖說:萬事利絲綢用雙面印花技術做出的絲巾

簡而言之,萬事利絲綢的這項「獨門絕技」能輕鬆讓絲巾的正反兩面出現同花同色或同花異色。看似簡單的技術即便是一線奢侈品牌,也無法完全實現真正意義上的雙面印花,在世界範圍內都屬行業領先。

萬事利絲綢董事長李建華說,從最初只靠引進國外技術、設備為國外品牌做廉價貼牌加工到如今反向輸出新技術、新品牌,這是中國絲綢時尚產業崛起的一個標誌性開局。

事實上,在由傳統製造業向文化創造轉型的過程中,萬事利絲綢充分意識到數位化帶來的推動力。從2010年起,企業深耕智能技術、移動互聯、大數據分析等信息化領域與傳統絲綢的結合,把數據思維貫穿於運營管理、生產、設計、營銷等方面。

圖說:微軟(亞洲)網際網路工程院授與李建華人工智慧創造實驗室專家顧問

2020年4月,李建華被微軟(亞洲)網際網路工程院選為人工智慧創造實驗室專家顧問,他在絲巾設計計算構圖算法、元素的工程呈現和顏色心理學等方面都有很深的研究和認知,萬事利絲綢也已開始依託人工智慧技術,研發定製化專屬絲巾設計及新零售生態鏈。

圖說:萬事利絲綢董事長李建華向客人操作「西湖一號」人工智慧絲巾設計平臺

「未來絲綢的設計是完全智能化的,AI與人類設計師協作,更能洞悉消費者的需求,從而滿足個性化定製。」在今年萬事利絲綢打造的一款名為「西湖一號」的人工智慧絲巾設計平臺的支持下,每一條絲巾都可以有專屬紋樣、為絲巾賦詩、加載歌曲、專屬定製、專屬生產,而且效率也大大提高,消費者很快就能拿到量身設計打造的專屬產品。

萬事利絲綢一向重視研發創新。截至2019年末,該公司專利數量達124項,其中發明專利26項。萬事利絲綢系全國絲綢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及全國服裝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單位,截至2019年末,萬事利絲綢主持和參與制定的主要國家、行業、團體標準合計27項,均為絲綢相關領域,體現了公司在絲綢行業內的領先地位。

李建華說,未來,萬事利絲綢將通過核心技術研發、新零售模式創新、產業互連等舉措,不斷探索絲綢產業的無限可能,讓絲綢真正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

民族品牌,不缺席國家每一場世界盛會

作為絲綢文化的傳承人,李建華在絲綢文化的傳播上不遺餘力。

他曾作為首位登上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的企業家,主講了紅樓夢與絲綢的文化基因,他還通過新媒體《絲路密碼》,講述絲綢之路上不一樣的故事,他作為主編出版了絲綢文化系列叢書,成為絲綢業界的寶典。

圖說:萬事利絲綢董事長李建華先後兩次登上央視百家講壇欄目傳播絲綢文化

「我們每個中國人都有絲綢的基因,有絲綢的情結,所以我潛心研究絲綢,不斷寫書、上節目。我們有這個願望,要把絲綢做成中國的文化,要成為杭州的標誌,要成為走向國際的品牌。」李建華的每一句話,讓人感受到一種特有的衝擊力,充滿激情,直逼人心。

圖說:2008年北京奧運會,萬事利絲綢以一襲青花瓷旗袍驚豔了世界

「在中國的每一場盛會,萬事利都沒有缺席。」確實,從APEC會議,到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廣州亞運會、南京青奧會,再到杭州G20峰會……萬事利絲綢一次又一次在世界舞臺上展示了絲綢文化的唯美內涵,成為一個向全世界傳播中國文化的窗口。

圖說:2010年廣州亞運會,萬事利絲綢首創萬米高空絲綢秀;圖為萬事利集團董事長、萬事利絲綢股份董事屠紅燕女士為南航班機乘務人員佩戴亞運「志願彩」

圖說:2016年杭州G20峰會拉加德女士佩戴萬事利絲巾出席

2016年在杭州召開的G20峰會上,每一角度都可以看到絲綢的作品和萬事利的影子。直播現場、會議現場後面的背景畫是絲綢,峰會招待客人的桌上用的產品也是絲綢。G20峰會萬事利絲綢開發了8000多件絲綢產品,包括給各個參會國家的邀請函、宴會上的菜單、國家元首下榻酒店用的寢具、送給各個國家元首的國禮等等,萬事利把中國絲綢代表性產品都在G20峰會一一呈現。

「這是我們絲綢人的一種自豪感的流露。」萬事利絲綢董事長李建華會心一笑,「我們在講盛會上的萬事利的時候,其實我們更想說的是我們對絲綢的一種愛,對絲綢的一種責任和絲綢在我們這個時代應該保存下來的一種精神,那是中國5000年文化留給我們的特有的精神。」

「這件事跟錢、商業沒有一點關係,因為遵守天道才是我們中華文化的核心內涵。我只是想我們杭州人應該要有這樣的能力、能量,在全世界都關注的時候,大家眼裡不能沒有絲綢。」在李建華眼裡,中國的文化自信正是源自於這裡,不是講一塊絲綢的面料,也不是講絲綢一個花型,而是我們對中國文化的一種理解。

深耕文創,讓傳統文化時尚起來

與一場場國際盛會的美麗邂逅,讓萬事利看到了融入中國傳統文化創意的絲綢原來是那麼受歡迎。「這種邂逅讓我覺得,絲綢,不再只是一種面料。」李建華說。

「千裡迢迢來杭州,半為西湖半為綢。」西湖與絲綢是杭州最具代表性的兩張歷史名片。李建華隱隱覺得,萬事利該撐起「振興中國絲綢」這面大旗。

萬事利絲綢去全世界找最古老的絲綢文物,不惜代價尋找即將失傳的絲綢繡娘和老藝人,即使不產生經濟效益也把他們「養」起來,這些不計回報的事,只出於李建華對絲綢文化的熱愛,「我只希望把老祖宗的文化傳承下去。」

可如何跳出絲綢做絲綢?萬事利絲綢摸索出一條「傳統產業+文化創意+高科技=新興產業」的轉型升級路徑。在走這條路的過程中,萬事利絲綢進入了文化創意產業領域。

「文化創意」,看似簡簡單單的四個字,對於萬事利絲綢來說,可謂標註出最為閃亮的一筆。萬事利絲綢大膽試水「絲綢+」的跨產業合作。絲綢+扇子、絲綢+茶葉、絲綢+陶瓷……這些年,萬事利絲綢已將絲綢消費與文創旅遊產品結合。

圖說:萬事利絲綢與故宮文化聯合推出了一系列年文化禮品

2019年11月,萬事利絲綢與故宮文化聯合推出了一系列年文化禮品,基於雙方「讓文物『活』起來,讓傳統文化『時尚』起來」的共同理念。從外包裝到產品設計都體現出濃鬱的中國年文化特色。雙方相繼推出印有葫蘆元素的「故宮紅」真絲圍巾、帶如意鎖的筆記本、精緻的絲綢紅包等「萬福如意」系列套裝。對此,故宮博物院原院長、故宮學院院長單霽翔表示,絲綢是祖先的智慧結晶,將傳統文化與絲綢結合、走向世界,是眾人所期待的。

圖說:人民日報文創與萬事利絲綢股份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推出多款聯名產品

2020年8月,由人民日報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主辦的人民日報文創與萬事利絲綢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共同推出「中秋國潮禮盒」和「美好生活蠶絲被」等多款聯名產品。

「絲綢是中國五千年文化史上從來沒有斷過的文化,讓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生命力經久不衰,除了要有傳承,更要有創新。」萬事利絲綢董事長李建華表示,過去四五十年,萬事利絲綢完成了從「產品製造」到「文化創造」的突破,實現了從「傳統產業」向「文化創意產業」的轉型,正通過現代化人工智慧與大數據技術賦予絲綢新的生命力。

  力抗疫情,展現浙商擔當

2020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破了所有人的生活節奏,當時舉國上下都投入「抗疫「,作為杭州的名片,中國的民族品牌,萬事利絲綢第一時間展現出一家優秀企業的社會責任和應變能力,臨危受命,兼職做起了口罩。

圖說:萬事利絲綢的口罩無塵生產車間

接到任務後,萬事利絲綢決定對原本生產服裝的生產線進行調整,臨時改為生產口罩。萬事利絲綢董事長李建華談及這次疫情的應變能力,眼神中仍帶著光,「根據臨時任務的要求,萬事利絲綢每天要組織生產50萬隻口罩。」

「我們當時上下齊動員,從生產絲綢品到生產一次性民用口罩,只用了短短幾天時間就完成了生產線改造、工人培訓、口罩打樣……口罩日產能很快就突破了100萬隻。」回想起當時的場景,萬事利絲綢董事長李建華依然使命感十足。

圖說:疫情期間央視採訪萬事利絲綢董事長李建華

當時,萬事利絲綢將投產的首批5萬隻民用口罩走下生產線,經過嚴格質檢、包裝後捐贈至杭州市江幹區紅十字會,用於疫情防控第一線。疫情期間,萬事利絲綢緊急調撥了價值50餘萬元的蠶絲被等保暖物資,通過江幹區紅十字會送往武漢抗擊疫情的第一線,用於醫護人員、隔離群眾的應急值守、日常使用等疫情防控基礎工作。此外,萬事利絲綢股份還在疫情期間向援鄂醫護人員捐贈了自主研發的小分子蠶絲蛋白護膚品及絲巾。

鄉村振興,深耕蠶桑產業全鏈條

2020年在中國歷史上是具有特殊意義的一年,是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完成第一個百年目標的決勝之年。

圖說:萬事利絲綢在浙江開化建設集約化、規模化的特種蠶產業示範區

從2018年開始,萬事利絲綢就率先在開化建設集約化、規模化的特種蠶產業示範區,通過對寺塢村、溪東村及周邊村土地進行流轉和返租、桑園新建與改造、農具機械的開發改造、小蠶共育室和養蠶大棚建設、數字溯源系統和質量監控等舉措,建立規模化自動化養蠶基地培育黃金繭、絲膠繭、抗菌繭等高附加值特種蠶繭,從源頭布局綠色優質產業鏈體系,在保障高品質原材料的同時,提高農戶收益,幫扶當地經濟發展。

圖說:萬事利絲綢引導蠶農們科學、規範地飼養特種蠶

開化縣溪東村是市級「一村一品」蠶桑專業村,蠶桑作為當地的支柱產業,支撐著村裡90%農戶的生計,全村276戶中有200多戶依靠種桑養蠶為主要收入來源。但隨著現代化進程的加快和市場經濟的衝擊,截至2017年底,開化縣桑園的規模從原有6000多畝跌至2000多畝,養蠶利潤逐年降低導致大量年輕勞動力外流。

而萬事利絲綢基於對市場的精準把握,提出了「健康絲綢」的概念,並依託強大的自研技術陸續推出了黃金蠶絲被、絲綢面膜等主打純天然、綠色環保的高功效絲綢產品,深受市場歡迎。由此延伸的特種蠶經濟也為溪東村的發展注入了新動力。

為了引導蠶農們科學、規範地飼養特種蠶,萬事利絲綢在溪東村進行小蠶共育室和養蠶大棚的建設,將舊宿舍改造成「蠶寶寶」的「託兒所」,蠶種進入共育室兩周後,蠶寶長大了,再由蠶農領養,一方面減少戶戶建溫室的麻煩,二來科學共育也提高了蠶寶寶存活率和抗病防疫的屬性,從而提升產量和質量。

圖說:在萬事利絲綢的帶領下小蠶共育模式的推廣,讓特種蠶存活率大大提升

李建華對萬事利絲綢未來的發展構想十分宏大,「萬事利絲綢會緊緊抓住做絲綢的這根絲,運用現代科技實施智能化生產,創造更好的絲綢產品,開闢更為廣闊的市場空間,回報國家回報社會。將前沿的科技和古老的絲綢文化結合在一起,讓絲綢更時尚、更藝術,也以更有創意的方式走進人們的生活,讓文化傳承,讓生活美好。」

編後:萬事利集團創始人沈愛琴在締造「萬事利」的時候有「一本經」,就是要讓萬事利絲綢成為行業領跑者,成為中國對外開放的一張金名片,在她的帶領下萬事利走過了市場鼎盛時期的輝煌;作為二代的傳承人屠紅燕和李建華「念」著這本經,讓中國絲綢作為中國文化的代表真正走向了世界,在新的絲綢之路上亮出更錦繡的色澤,交出更輝煌的成績。正是因為萬事利人有著張謇這樣的家國情懷,有著對中國文化的尊崇,有對國家法治的尊重,有對商道深刻的理解,才會念好產業報國、實業保國,文化為國,科技興國這本經,這樣的民營企業才是國家需要,人民需要,市場需要,世界需要的企業。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自其他媒體或為企業宣傳文章,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具體行為建議。如果您發現網站上有侵犯您的智慧財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聯繫郵箱:783207631@qq.com

相關焦點

  • 萬事利,讓世界愛上中國絲綢|中國匠人大會匠品
    李建華說,未來,萬事利絲綢將通過核心技術研發、新零售模式創新、產業互連等舉措,不斷探索絲綢產業的無限可能,讓絲綢真正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民族品牌,不缺席國家每一場世界盛會作為絲綢文化的傳承人,李建華在絲綢文化的傳播上不遺餘力。
  • 深度|以張謇為鏡 萬事利絲綢走出了「新絲路」
    看似簡單的技術即便是一線奢侈品牌,也無法完全實現真正意義上的雙面印花,在世界範圍內都屬行業領先。萬事利絲綢董事長李建華說,從最初只靠引進國外技術、設備為國外品牌做廉價貼牌加工到如今反向輸出新技術、新品牌,這是中國絲綢時尚產業崛起的一個標誌性開局。事實上,在由傳統製造業向文化創造轉型的過程中,萬事利絲綢充分意識到數位化帶來的推動力。
  • 傳承家文化 獻禮中國年 人民日報文創再度牽手萬事利絲綢
    弘揚傳統家文化,獻禮紅色中國年。2020年12月8日,由人民日報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主辦的人民日報文創與萬事利絲綢2021聯名新年禮文創產品發布儀式舉行,人民日報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董事長寇非、杭州萬事利絲綢文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建華等出席了活動。
  • 巨幅工筆畫《絲路新語》,講述中國絲綢的故事
    最吸引我眼球的,當然就是長條桌上那幅正在創作的巨幅工筆畫作《絲路新語》了。未等我落座,我們的話題就由此契入…… 巨幅畫作《絲路新語》。說及《絲路新語》的創作,呂國鋼不免如數家珍、娓娓道來。他要通過畫作來承載古代絲綢之路曾經的鼎盛與輝煌,來凸顯新時代賡續絲綢之路傳統而不斷開拓升華的新氣象、新氣派、新魅力。看得出,對於這幅作品的創作,呂國鋼是充滿激情且信心滿滿的。
  • 新年好運禮 優選萬事利
    萬事利讓家更有溫度送新年祝福,享闔家團圓,讓家更有溫度。秉承「傳承家文化、過好中國年」的美好願景,在新年來臨之際,人民日報文創與萬事利絲綢攜手推出新年特別禮盒,為春節增添一抹熱烈濃鬱的色彩。萬事利絲綢始終以文化創意與匠心工藝打造絲綢名品,讓中國絲綢熠熠發光。作為一家專注於絲綢文化創意產業的現代企業,萬事利絲綢秉承「讓世界愛上中國絲綢」的企業使命,著力挖掘、傳承及弘揚中國絲綢文化,將傳統絲綢與文化創意、高科技相結合,不斷創新開發出絲綢製品的更多可能。
  • 買LV、Dior絲巾看到萬事利的Logo?別扔,你拿的是正品!
    作為整個合作重點,萬事利為LVMH集團獨家輸出自主研發且具有國際絕對領先水準的絲綢新技術,為期兩年時間。該技術通過大數據、雲計算等智能化手段,高效解決了業界普遍存在的色彩正反面透色不均勻問題,有效克服了手繪等複雜圖案無法精細呈現在面料上的技術難關,使產品花型得到更為個性化、多樣化的高品質呈現。這項由中國絲綢企業萬事利提供的技術也將成為LVMH集團旗下產品開拓市場的核心競爭力。
  • 足球,男人河,絲綢,領略法國第三大城市裡昂的浪漫
    來 自東方的絲綢正是最 符合這座城 市 的氣 質的舶來 品 ,徵服 了浪漫 的法 國 人。興 與衰 皆因絲綢 ,對於 昂來說 ,也不 為過 。與絲綢的相遇 ,並 不偶然。在古 代絲 綢 之路開 啟之 時 ,裡昂就 是貨物 抵達 的 西方終點 ,其中就有絲綢 ,自然而然,這裡 就 成為了絲綢產品在歐洲的集散中心 。
  • 回眸「十三五」|浙江省絲綢產業發展成就
    萬事利圍繞「絲綢產品的智能化數碼印花技術」、「絲綢新材料產業化」、「絲綢高性能工藝開發」三大方向開展產品研發創新,不斷加強品質管控,引入生態設計絲綢產品理念,強化絲綢產品、技術、評價標準體系,打造綠色環保質優的絲綢新產品,搭建智能化數碼印花生態產業鏈。
  • 杭州高端絲綢商萬事利有望上市,它現在還想進入化妝品賽道
    該集團前身是創立於1975年的杭州筧橋綢廠,目前有30多家全資、參股公司,幾乎都以絲綢產業為基點,向科技、文化、網際網路等方向延展。萬事利絲綢文化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萬事利)成立於2007年,從2017年起變更為股份公司。從事將中國傳統絲綢文化與創意設計、數碼印花生產工藝相結合,研發設計、生產與銷售絲綢相關產品的業務。
  • G20峰會的菜單節目單邀請函其實都是杭州絲綢
    9月4日晚上,東道主中國為與會的各國領導人舉行了最高規格的晚宴。在這場代表國家體面的晚宴中,中國將傳統禮儀文化演繹地淋漓盡致。而作為峰會舉辦地杭州,用什么元素來體現杭州特色?答案已經揭曉,那就是絲綢。
  • 絲路演藝:世界了解中國的新名片
    絲路演藝:世界了解中國的新名片 2020-09-29 12: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萬事利服裝生產線臨時改制口罩
    杭報記者 | 蔡楊洋 圖文編輯 | 徐晟哲 今天中午12點左右,萬事利絲綢文化股份有限公司收到了復工核准通知。登記、測體溫、入園……下午,位於天成路的萬事利絲綢總部園區以及下沙工廠,陸續迎來第一批到崗的員工。
  • 中華文化走出去-絲路中國·泰國新春世界音樂盛典即將唱響泰國合艾
    優秀中華文化傳播項目【絲路中國】是由孔子學院總部出品、中華文化海外漢語教學音樂專輯《中國絲綢》作品衍生的優秀演繹項目,《中國絲綢》專輯作品將「絲綢之路」中的代表性歷史文化元素匯集成冊,包括:《中國絲綢》《中國字》《孔子曰》《中國茶》《中國旗袍》《中國瓷器》等作品,專輯由中共海南省委宣傳部支持,由原邁阿密達德學院孔子學院聯合打造,由海南製作人田豐製作、海南著名歌手阿正作曲演唱,由達德學院孔子學院院長餘學鈞博士聯合策劃
  • 絲綢世家萬事利直供的冰絲涼蓆套裝 一席+雙枕套只需399元 只賣100套
    《每日商報·樂活老年》本期「樂居有好物」欄目,記者從本土著名絲綢品牌萬事利集團物色到了一款冰絲涼蓆套裝,包括一張250cm×250cm規格的涼蓆和兩隻48cm×74cm枕套,推薦給廣大讀者朋友。 說到萬事利,大家一定不會陌生,這是本土乃至全國家喻戶曉的絲綢品牌,創造了中國絲綢第一個馳名商標。
  • 被LV母公司告上法庭,萬事利IPO徵途隱憂多
    主要從事絲綢相關產品的研發設計、生產與銷售的杭州萬事利絲綢文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萬事利」)日前遞交IPO招股說明書,擬衝擊創業板,公開發行不超過3363.43 萬股,計劃募集資金3.20億元,用於展示營銷中心建設、數碼印花生產線技術改造、數位化智能運營體系建設和補充流動資金等項目。
  • 萬事利IPO:經營活動現金流由正轉負 與LV關聯方存在訴訟糾紛
    杭州萬事利絲綢文化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萬事利」)日前向創業板更新招股書,並回復了兩次問詢。萬事利擬募資3.2億元,用於展示營銷中心建設、數碼印花生產線技術改造、數位化智能運營體系建設和補充流動資金等項目。
  • 巴黎世家展、首屆「絲綢之路」周 2020中國絲綢博物館精彩繼續
    絲綢之路,這條中西方交流之路為什麼會產生,如何產生,又如何維護等一系列問題將在絲路專題展「眾望同歸:絲綢之路的前世今生」展上得到呈現,展覽旨在介紹絲綢之路研究的理念與保護的實踐,繼而弘揚絲路之精神內涵。涵蓋歷史上的東西交通路線、李希霍芬時代及其後的學者、UNESCO的五次考察及跨國申遺成功三大板塊,說明絲綢之路從一個學者提出到成為世界遺產的人類共識的過程。
  • 十年時尚回顧展、乾隆色譜、絲綢之路上的動植物 2021年中國絲綢...
    18場展覽、4場重大活動,新設國絲「兒童博物院」、絲綢之路數字博物館上線發布……2021年,中國絲綢博物館在守正創新上實現新作為,為大家帶來更多驚喜。1月13日,在中國絲綢博物館舉行新年媒體見面會上,國絲館館長趙豐提前劇透,「我們從2015年開始,一直在做絲綢之路主題的展覽,從大時代到小人物,在新的一年,我們對絲綢之路的關注點也不光是人物,我們也開始關注動物、植物,大家可以一起期待『萬物生靈:絲綢之路上的動植物』展覽。」「時尚也是中國絲綢博物館新拓展的一個空間,我們現在的概念是從中國絲綢走向世界的理念。」
  • 歷時5個月改造 杭州中國絲綢城煥新升級
    位於下城區體育場路與鳳起路之間的杭州中國絲綢城,也因此成為市民遊客的「最愛」之一。今年,抓住疫情後旅遊經濟復甦契機,中國絲綢城投入數千萬元,對街區實施提升改造,並將於11月19日全新亮相。商旅文互動,打造絲綢特色街區11月17日上午,記者來到正準備重新開街的絲綢城一探究竟。
  • 2012年絲綢家紡十大品牌排行榜發布
    日前,據中國行業諮詢網研究部匯總的資料顯示,2012年,十大絲綢家紡品牌包括太湖雪、鑫緣、蘇絲、大地藍、玖久、華佳、萬事利、雅幕等品牌。具體排名如下。  一、太湖雪。  江蘇省著名商標,江蘇名牌,蘇州地區最大的專業生產蠶絲被的基地之一,大型真絲家紡生產企業,蘇州英寶絲綢有限公司。  二、鑫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