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黃 梅
於一座城市而言,文化既是獨一無二的印記,更是城市的精髓和靈魂。最能體現文化傳承和創意的,恰是城市的文化地標。
1月3日,備受廣大市民矚目的市美術館新館正式開館,意味著嶽陽這座歷史文化名城又添一處文化新地標。
一座現代化的專業美術館
開館當天,美術館新館一樓展廳的「清風掠過·劉雲藝術作品展」迎來了上萬名市民的參觀。此次展覽是嶽陽籍著名藝術家、湖南省畫院原院長、湖南省美協常務副主席劉雲先生第一次回到家鄉辦展覽,也是市美術館新館的首展。走進展廳,只見柔和的燈光聚焦著每一幅畫作,使得作品更加立體直觀。市美術館館長戴劍介紹說,新館的展陳方式與國際接軌,給參觀者帶來更好的觀感體驗。
市美術館新館主體建築共4層,總建築面積7082.5平米,設置辦公室、展覽策劃部、學術研究部、典藏部等7個工作部門。館內1至3層為展廳,並設置多媒體學術報告廳、公共教育室、會議室、體驗室、臨摹室等多種配套服務設施,為公眾提供不同形式的文化及美育服務。
新館造型大氣、端莊,是一座現代化的專業美術館。作為城市的文化地標,嶽陽是湖南省各市州中唯一擁有獨立建築的美術館。
豐富多彩的展覽傳遞美
從事展覽策劃、學術研究、典藏保護及公共教育等功能是市美術館的主要職能。自2015年市美術館成立以來,堅持全年免費開放,共組織策劃展覽及公共教育活動230餘場。
「嶽陽市第五屆油畫作品展」「童創未來·嶽陽市少兒創意作品展」「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嶽陽市美術作品展」……今年,市美術館依託10個「流動展廳」以四季為時間軸展開,共舉辦各類型展覽20餘場,展覽形式創新,亮點突出,展示了嶽陽書畫藝術家當下的創作狀態,更注重展覽的質量和學術精神。其中「共通分母·兼容——中韓當代藝術交流展」分別在嶽陽和韓國清州兩地舉辦,嶽陽作為湖南通江達海的新增長極,文化藝術的交流有力提升了嶽陽的國際影響力。
喚醒多元文化藝術的基因,讓逛美術館成為一種生活方式。戴劍介紹說,明年新館會常年舉行一些主題展,如名家邀請展、畫壇嶽家軍等,對展陳規格要求更高。同時,完成「守護好一江碧水」——環洞庭湖生態考察寫生創作活動,並邀請全國知名畫家參與,舉辦展覽,擴大嶽陽書畫藝術的影響力和傳播力。
「打卡地」致力文旅融合
手繪地圖、導覽手冊……走上螺絲島,會被人性化的細節所打動。市美術館和市圖書館新館毗鄰,島上風景秀美,亭臺樓閣、書籍字畫,充滿了文藝氣息,就連小小的垃圾桶上都寫上名言警句,觸動心靈,讓人溫暖。
為了吸引更多的市民前來觀展,參加美育大講堂、水墨體驗、少兒展廳臨摹(彩鉛、蠟筆)等一系列公共美育活動,增強互動性,市美術館特意推出「我在嶽陽市美術館」——新館打卡照片徵集活動。
「開館當日就收到了近百件市民打卡留念的作品,活動一直持續到1月15日,歡迎所有熱愛藝術的朋友前來觀展打卡,用相機、手機記錄在嶽陽市美術館的美好時刻。」市美術館館長助理王峰介紹說,同時他也希望廣大市民文明觀展,不帶寵物入館,不觸碰作品,不大聲喧譁,營造良好的觀展氛圍。
作為湖南省政協委員,戴劍一直致力於嶽陽美術事業的發展,先後撰寫了《加強市縣級美術館基礎場館建設》《推進美育課堂進事業單位》等提案,今年將遞交《加強湖南省公立、私立美術館管理辦法和等級評定》提案,進一步加快推動全省的美術事業更上一個臺階。
市美術館的落成,是全市公共文化服務中一件突破性的大事,也是文化惠民的一件實事,更是湖南美術事業的一件喜事。該館的落成、開放,不僅為促進嶽陽美術事業的發展、擴大對外文化交流搭建了一個新平臺,也將成為嶽陽融古貫今、以「古」聞名的文化新亮點,成為湖南推陳出新、以「新」出彩的藝術新地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