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S與微軟,顛覆全球數據分析與AI市場

2020-12-22 雲科技時代

成立於1976年的SAS公司,是全球數據分析領域的領導者。SAS公司近年來被超過30份權威市場調研機構列為市場領導者,包括分析、數據管理、高級和預測分析、客戶洞察、零售分析、商業智能、欺詐偵測、安全解決方案等。根據IDC,SAS佔全球高級和預測分析市場27.7%的份額,是第二名的兩倍以上。2019年,SAS宣布未來三年向AI投資10億美金,並成功進入IDC全球通用人工智慧軟體平臺2019供應商和Gartner數據科學和機器學習平臺魔力象限2020的「領導者」象限。

成立於1975年的微軟是全球第一大軟體公司,其作業系統Windows、伺服器軟體Window Server、資料庫軟體Access和SQL Server、辦公套件Office以及ERP和CRM套件Dynamics等進入了全球超過190多個國家(幾乎是全球國家的總數)。截止2020年上半年,微軟還是全球最大的公有雲服務商之一,Microsoft Azure被微軟CEO薩堤亞·納德拉譽為「世界的計算機」,而Office 365、Dynamics 365以及低代碼開發平臺Power Platform已經成為全球政企的數位化賦能與轉型引擎。微軟也成為了多家數據分析和AI市場調研報告的「領導者」。

2020年6月,在SAS公司的年度盛會SAS Global Forum 2020上,SAS公司與微軟公司聯合宣布,雙方將結成深度戰略合作夥伴,共塑數據分析與人工智慧的未來。Microsoft Azure將成為SAS Cloud的優先雲供應商,雙方合作將SAS的分析產品與行業解決方案遷移到Microsoft Azure平臺上。雙方特別將SAS的數據分析與AI強勢技術與微軟的Dynamics 365、Microsoft 365和Power Platform無縫深度結合,從而通過數位化賦能進而推進數位化轉型。而這種深度結合,甚至將讓客戶和用戶感覺不到他們到底在使用哪家的技術。

SAS公司執行副總裁、營運長(COO)兼首席技術官(CTO)Oliver Schabenberger表示,微軟堅信技術的平民化、SAS堅信分析的平民化,雙方都認為分析是數位化轉型的核心;而微軟以構建智能平臺和作業系統而著名,雙方的本次深度合作將打造下一代OS:數位化轉型的作業系統。

數位化轉型「作業系統」

在去年10月的SAS Analytics Experience 2019大會上,Oliver Schabenberger就提出了對數位化轉型所帶來的新經濟「作業系統」構想:接入資源的能力要優於構建或擁有資源的能力;分享資源的能力要優於積累資源的能力;資源分發流通的能力要優於囤積資源的能力;連接的能力要優於自有或集中的能力;整個經濟從產品和組織導向,轉向了消費者和用戶導向。相應的,整個企業和社會的決策機制從直覺和經驗式,將轉向數據驅動的分析型決策。

(SAS公司執行副總裁、COO兼CTO Oliver Schabenberger)

自SAS公司初創至今40餘年來,數據分析和高級分析算法作為BI商業智能,已經被嵌入到商業生產和社會經濟活動中,但這僅僅是智能時代和算法經濟的序幕。隨著雲計算、邊緣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5G等技術的興起以及無處不在的計算基礎設施,數字平臺正在廣泛嵌入到整個社會中,成為社會基礎設施的一部分。相應地,嵌入到社會經濟活動中的算法,將以指數級規模出現,上億的算法模型將進入到人們的生產與生活中。

如何將分析的能力擴散到整個社會?如何讓分析成為差異化競爭優勢?如何將分析能力集成到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和流程中?SAS公司作為全球高級分析和預測分析第一大公司,自然在思考如何推進分析的平民化,特別是把SAS公司的產品、技術和能力帶給每一個人和每一個地方。顯然,在去年提出數字經濟「作業系統」概念的基礎上,今年SAS公司與全球第一大雲和作業系統軟體公司深度合作,無疑是最合情理的選擇。

SAS與微軟在數據分析、數據管理、AI、機器學習以及行業解決方案等領域都處於領先地位,正如Oliver Schabenberger在去年SAS Analytics Experience 2019上的所思所想——接入資源的能力、分享資源的能力、分發流通資源的能力以及連接的能力,這些才是新時代的競爭力。在之前已有的合作關係基礎上,這一次SAS準備把自己所有的技術能力都擴散到Azure、Office 365、Dynamics 365以及Power Platform平臺上。

本次宣布的SAS與微軟深度戰略合作,將首先體現在四大類產品與服務上:基於Azure提供SAS環境的託管和遠程管理服務;利用SAS for Container技術把生產級SAS 9和SAS Viya工作負載遷移到Azure;在Azure上啟動經驗證的SAS Viya雲服務(還即將在Azure上發布最新的SAS Viya 4.0);將SAS零售與CPG雲分析服務遷移到Azure上。簡單理解,SAS將自己最核心的SAS 9以及SAS Viya技術都遷移到了Azure中,除了提供公有雲服務外也提供託管和遠程管理服務,也就是企業客戶可以在Azure中無縫使用SAS的任何計算實例。

而雙方還在更多領域探討如何將SAS技術融入微軟雲中,微軟雲與AI執行副總裁Scott Guthrie強調,雙方合作在Azure平臺上原生式提供SAS技術。在SAS Global Forum 2020上,專門介紹了融合SAS Viya、Azure Synapse和Power BI技術為銀行提供分析服務的示例:Azure Synapse是微軟在去年底發布的無限分析服務(前身為SQL數據倉庫),它將數據倉庫與大數據分析結合在一起,滿足實時BI與機器學習的需求。而現在可以在Azure Synapse的數據中無縫調用SAS Viya進行分析,再使用Power BI進行可視化展示。

Oliver Schabenberger強調,雙方還在混合雲、IoT等多個領域探索深度合作,共同為企業數位化轉型提供帶有高級分析和AI能力的「作業系統」。

容器:把分析與AI帶給每個人每個地方

與微軟深度合作數位化轉型的「作業系統」,這僅是SAS「作業系統」設想的一部分。雖然微軟Azure是世界第一大作業系統、Office套件和雲服務等供應商,但在微軟之外還有很多的作業系統、Office套件、雲服務等需要覆蓋,這就是SAS自2019年開始大力推進自身軟體容器化和雲原生化的重要原因。

實際上,今天的企業雲計算架構是經歷過了一段時間才逐漸走向成熟,而在分析和AI技術以及開源技術之下的基礎設施與架構中,仍存有大量混合了雲原生與非雲原生的IT技術。有些應用仍依賴於帶有宿主作業系統的虛機架構,有些則無法擴展或者必須只能使用某一種雲資源。正是因為雲計算技術經過了混亂的發展階段,才導致這些應用在不同時期根據當時雲計算技術的特點而重新開發或被重新架構到新技術中。

(容器化軟體架構與部署圖。來源:SAS公司)

與其它企業級軟體一樣,SAS的軟體產品也經歷了物理金屬伺服器和虛擬機時代,而到了雲原生的容器和Kubernetes時代,SAS耗費了巨大的精力按微服務、容器和Kubernetes架構重寫了自己的軟體產品,這就是SAS for Container。而SAS for Container也確實「名符其實」,也就是不再區分SAS 9還是SAS Viya,而是把SAS Workload即工作負載容器化,無論是SAS 9的工作負載還是SAS Viya的工作負載,都可以容器化方式運行在公有雲、私有雲和混合雲環境中。這樣,就不再是本地版本與雲版本的區別,而僅僅是不同執行引擎以及技術細節的區別。例如,SAS 9.4工作負載的分布式處理執行引擎是SAS LASR、SAS High-Performance Analytics(HPA)以及SAS Grid Manager,而SAS Viya的分布式處理執行引擎是CAS Server——CAS Server是SAS分布式內存計算技術的第三代大版本進化;而SAS 9.4客戶端支持不同的語言界面,如Java客戶端SAS Enterprise Miner、.Net客戶端SAS Enterprise Guide、web客戶端SAS Visual Analytics,而SAS Viya則統一支持HTML5 web界面;等等。

這樣,企業可以真正隨心所欲的利用合適的分析技術,把數據轉換為決策、根據需求進行擴展以及在各種公有雲、私有雲和混合雲中靈活部署。具體來說,企業把SAS 9.4版本或SAS Viya的執行引擎打包到容器中,並運行在支持Docker的任何平臺上,從而讓IT可以實現「一次構建、處處部署」。而SAS高級分析算法也可以從Python、R、Lua或SAS等開發平臺調用,讓SAS技術可以被整個數據科學社區輕鬆獲取。進一步,可以向SAS容器中加入附加引擎或資料庫內代碼加速器,這樣就可以利用co-located雲數據中心等廣泛的數據資源,或直接把計算推進到資料庫中。

值得強調的是,SAS還支持定製化容器。也就是說,企業客戶可以選擇帶有固定配置的SAS軟體容器並直接部署,還可以選擇具備基礎「配方」的SAS軟體容器以創建適配特定環境的定製化容器,例如獲取特定數據源、資料庫內代碼和打分加速器或特定的分析能力。這種支持定製化的容器,讓企業客戶可以選擇最適合自己的SAS技術,同時也滿足企業IT容器管控的要求。

可以看出,SAS for Container並不是一般的軟體產品容器化,而是體現了SAS更宏大的願景:數位化轉型「作業系統」——把分析與AI的能力推向所有的平臺。在去年10月與Red Hat合作OpenShift適配的基礎上,SAS for Container體現了SAS在容器方面深刻的理解以及最堅決的「All In」。

「豪賭」式轉型的背後

無論是與微軟的全開放合作,還是全面All In容器與雲原生,SAS都在進行一場「豪賭」式轉型:放棄已經運行了40餘年的專有軟體形態與封閉式商業模式,轉而擁抱一個全開放的軟體形態與商業模式,把未來「賭」在接入、分享、分發流通以及連接資源的四大能力上。這背後是怎樣的思考呢?

(SAS公司高級副總裁、CIO Jay Upchurch)

Jay Upchurch是SAS公司的高級副總裁、CIO,也負責SAS新產品形態的技術支撐工作。他作為企業CIO,深知CIO的痛點:過去5-10年內,CIO一直在經受用更低的成本實現更多信息化的挑戰,其注意力一直集中在成本控制或成本降低;而在雲和數位化轉型時期,CIO還要時刻關注新興技術的成熟度以及判斷對現有業務的影響。在數位化轉型時期,有些公司的董事會願意傾聽、學習和投資,有些則拒絕理解但卻在後期強迫CIO向技術更領先的競爭對手學習。於是,今天的CIO就必須在維護現有企業架構運營以及驅動數位化顛覆業務的投資之間不斷平衡。

對於今天的CIO來說,已經不再是坐在辦公室裡盯著大屏、確保企業IT無虞的技術專家;而必須要深入集成到業務中,帶領變革且孜孜不倦地向企業所有人員和部門溝通數位化變革。CIO們必須通過與業務部門的協作、信任和真正理解業務部門的需求,以推動企業的數位化轉型和數位化變革。而數位化轉型並不是CIO先天的權利,CIO們必須從數位化賦能做起,通過點滴變化的成功進而推動企業整體的數位化顛覆和轉型。

Jay Upchurch強調,對於任何企業來說,變化和變革都是非常困難的。雖然有些CIO可以強迫推進數位化轉型,但這只會增加公司內部業務部門的牴觸和摩擦,而成功的CIO需要採取諮詢顧問式或服務領導者模式。對於Jay Upchurch來說,SAS公司內部業務部門就是他的客戶,他的工作就是把公司投資與資源相協調以實現公司的戰略目標。他也花費了大量時間,用於與業務部門積極溝通和建立合作夥伴關係,通過傾聽、學習和協作以確認業務部門如何在未來中獲得更好的狀態。Jay Upchurch強調,當業務部門的每個人都認識數位化轉型的重要性,轉型工作的推進就順利得多;而一旦數位化技術開始賦能業務部門後,數位化顛覆就會自然而然到來。

以最新版本的SAS Viya 4.0為例。SAS Viya 4.0強調的是成為雲原生的產品,這包括採用微服務、容器和Kubernetes技術等。為了實現雲原生的願景,SAS公司的R&D就必須做出重大改變,包括採用新技術、重整代碼、解構服務等,然後採用CI/CD(持續開發持續集成)的DevOps模式,再通過內部的Customer Zero項目(也就是自己開發的新產品先由內部業務部門使用),內部用戶再實時反饋給R&D團隊。R&D完成後,再經由定價、產品打包、銷售、市場營銷、服務交付、技術支持以及SAS Cloud運營,最終交付用戶手中。在這個過程中的每個關鍵環節,都用新技術重新進行了構建。

Jay Upchurch強調,今天的SAS公司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快速前行,而且這種快速的狀態貫穿到了公司的每一個部門。而SAS自身的數位化轉型不僅讓SAS成為了一家更好的公司,也為SAS分析平臺和解決方案帶來了更好的用戶體驗。

總結來看:面向智能時代和算法經濟,SAS通過深度聯合微軟、All In雲原生,打造具備原生分析與AI能力的數位化轉型「作業系統」,把分析與AI的能力推向所有的技術平臺「底座」;而與微軟的深度合作還進一步強調了技術賦能,在微軟的Office 365、Dynamics 365以及Power Platform上用分析與AI技術真正賦能業務部門,最終推動整體的數位化轉型。無論是SAS與微軟這兩大分析與AI巨頭的聯手,還是SAS通過徹底的雲原生把分析與AI能力推向每一個地方,這些最終都將顛覆全球分析與AI市場格局。SAS與微軟通過實際行動告訴整個業界,在智能時代與算法經濟下,只有徹底的開放才是真正的成功之道。(文/寧川)

相關焦點

  • <白南星賀彥卿>重生後夫人她成了全球首富(完本)全文\免費版
    E sluga Hale sas iek korkorho, phiravelpe, shodo tsalia, ai chi iek phurani shei bari kai shoxar chi xalas pe late.Kana O Jesus sikadilo po plai le manushenge, dikhlia zurales, tsinorhi sas, ai phiravelas
  • 數據分析需要嗎?
    後來證明數據分析師對每個業務功能(包括人力資源,市場營銷或物流)都是有一定要求的。但是這些基礎工作是高級數據分析師所做的嗎?答案是否定的。他們發現坐在座位上無法理解的數據中存在質量和細微差別的因素。一位出色的數據分析專業人員知道,使用此龐大數據的唯一方法是獲取數據。幾年前,就有人預計到2020年,數據分析家的需求將增長28%左右,數據分析人員的供需之間存在巨大的不匹配。儘管數據分析需要網絡連接,但好奇心、智能、技術訣竅和諸如此類的知識,可以幫助剛起步的數據分析師掌握所需的所有基本技能。
  • SAS與微軟合作 進一步打造數據分析與人工智慧的未來
    原標題:SAS與微軟合作,進一步打造數據分析與人工智慧的未來SAS將AI和分析與微軟Azure更緊密地集成;微軟為客戶提供基於雲的SAS行業解決方案中國北京,2020年6月24日-微軟公司和SAS近日宣布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就技術和市場開展廣泛合作。
  • 微軟全球資深副總裁Peter Lee:AI醫療正值關鍵時刻
    今日(7月9日),微軟全球資深副總裁、美國國家醫學學會成員Peter Lee在2020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上表示,如何充分利用人工智慧等新興技術去實現科技、人性與自然、社會的平衡發展,需要社會各界共同努力。現階段正是科技和醫療行業的關鍵時刻,未來將會邁向何方,將取決於今天的每一個選擇。
  • 榮耀、微軟全球合作:MagicBook筆記本可預裝Win10
    12月24日晚間,榮耀宣布與微軟籤署全球PC合作協議,榮耀將在全球範圍內採用微軟Windows 10,作為榮耀筆記本電腦的官方作業系統。下個月,榮耀的下一代MagicBook系列筆記本將會在中國首發,自然預裝Windows 10。
  • 微軟收購5G邊緣計算公司,谷歌發布全球移動邊緣雲平臺GMEC
    但是在現在,藉助於微軟強大的雲平臺,其能夠替代數據中心對數據進行管理,這極大地減少了電信公司的軟硬體成本,而5G技術的出現也將進一步的推動這一市場的擴大和發展。邊緣計算社區認為,微軟收購Affirmed Networks是一個雙贏的行為。
  • 專訪微軟小冰之父:AI的「友情商機」為何無價?
    環球網記者採訪了微軟小冰全球負責人李笛以及微軟小冰全球首席架構師周力,他們表示,與小米合作進軍家庭,只是其中一環計劃,更希望通過小冰與人的特殊關係,獲得與眾不同、具有質量的數據來源。另一方面,對於人工智慧而言,小冰的情商、與人對話的能力,就好比"珍珠項鍊的鏈子"、"披薩的餅皮",是AI最重要的基礎所在,必須在此基礎上串接珍珠、加入食材,才能端出一盤好菜。以下為專訪內容。
  • GSuite增長迅猛,Google的辦公軟體會「顛覆」微軟Office嗎?
    本文精編自中金公司:《G Suite 極簡史:生於雲端;協同天下》摘要:作為辦公市場的後進者,Google通過GSuite與微軟Office實現差異化競爭,成功引領了雲端協同辦公市場的發展。Google在辦公軟體領域能不能像在瀏覽器領域一樣,實現對微軟的逆襲?
  • 微軟關閉全球直營店,國內線下店為何倖免於難?
    作為中國市場售後服務的主要承接者,在這場關店風波中,微軟線下授權店的現狀備受用戶關注。微軟國內線下生存現狀如何「微軟宣布永久關閉實體直營店了,你們店是不是也要關門了?」微軟為何改變打法?售後服務如此重要,中國市場因皆是線下第三方授權店而避過一場風波。但在微軟的本土市場,缺失了線下直營店,又如何解決售後問題?實際上,微軟關閉線下直營店的舉動,對其售後服務的影響可能並不像外界想像中那麼大。
  • 微軟全民應用開發平臺全球副總裁Charles Lamanna:Power Platform...
    其中,微軟最大的優勢便在於背後有著全球應用最為廣泛的辦公軟體Office 365、以及企業級CRM Dynamics 365,藉助低代碼甚至無代碼開發組件Power Apps(Power Platform中的一項服務),微軟幫助業務分析人員和IT開發人員將業務創新嵌入到了其中。
  • 榮耀獲微軟全球支持 Windows10成其官方作業系統
    12月24日,榮耀宣布與微軟籤署全球合作協議,在全球範圍內採用微軟Windows 10作為其筆記本電腦官方作業系統。榮耀方面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搭載微軟Windows10和英特爾 Corei5處理器的榮耀筆記本電腦MagicBook Pro將在2021年1月登陸海外市場。一供應鏈上市公司內部人士對記者表示,榮耀與華為「分家」後,華為系整體的ODM訂單有所增加。對於榮耀來說,重新梳理供應鏈關係,儘快重啟各業務線生產成為當務之急。
  • AI唱歌不僅中英文無壓力,還會粵語!微軟聯手浙大研發出DeepSinger
    想必你一定聽過最近大火的"AI女團",7月10日,微軟小冰攜手小米小愛、B站冷鳶、百度小度首次集體亮相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以一首AI歌曲《智聯家園》正式「出道」。據了解,這個團隊成員正是來自浙江大學和微軟研究院的六名研究員,他們研發出了一款名為DeepSinger的AI模型,可以演唱中文、英文,甚至粵語歌曲。目前這項研究論文《DeepSinger.Singing Voice Synthesis with Data Mined Frome the Web》已經發表在了預印論文庫arXiv上。
  • 微軟發布Power平臺,拋棄式顛覆office
    2019年11月,微軟執行長薩蒂亞·納德拉宣布,要將Power Platform作為微軟重點發力的企業智能應用,標誌著Power Platform正式走入公眾視野。在這個數位技術深度改變人們生活的資訊時代,Office在協同辦公方面由於功能受到了不少指摘。
  • 微軟宣布永久關閉全球實體店,網友:電腦壞了去哪兒修?
    美國微軟公司26日宣布,將永久關閉其全球實體店鋪,把零售業務轉移到線上。這一消息引發網友關注。受新冠疫情影響,微軟自今年3月起臨時關閉所有實體店。微軟在全球約有100家實體店,其中絕大多數位於美國本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