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寫意梅花,枝幹用墨要注意濃淡變化,古人說:「濃寫枝頭淡些梢,皴鱗老乾墨微焦。」但在一幅作品中枝幹的墨色變化不要太大,否則會使畫面太「花」。
梅花老乾畫法示意。梅花的主幹是貫穿一幅梅花作品德主線和關鍵,用筆要肯定有力,中、側鋒並用,注意行筆的輕重緩急。用筆要有飛白,溼中有幹,幹中有溼。細嫩枝條儘量用中鋒,曲折變化不要太大。小枝姿態要直,不要太光滑。
畫梅花枝幹應注意往復、輕重、曲直、剛柔變化,粗與細、曲與直要有對比。枝幹和根部要有走勢與姿態的變化。「破」是將細枝穿插於主幹與輔幹之間,它的含義不是破壞,而是使畫面更加生動自然。
寫意梅花以單瓣為主,由五瓣花片組成。勾勒用的毛筆要富有彈性,筆法不僅要有力度,還要有提按、輕重、起伏的變化,即「筆意」。還要注意筆與筆之間的關係,做到氣脈貫通、一氣呵成。
白畫的勾染過程,要在綠色未乾時點白粉,待色幹後勾花蕊,花蕊不可過多,要保留花的潔白。
勾花用線要有虛實、輕重變化。花心點草綠,顏色不能過重,點苔是為了營造畫面的空間關係。
畫粉梅先蘸白顏料,再用筆尖蘸紅顏料(洋紅、曙紅、胭脂均可),然後根據花形點染。花蕾的紅色要重一些,注意花瓣外深內淺的自然滲透。待顏色幹透再點花蕊、花蒂。可用胭脂或濃墨。
點紅梅花瓣比花蕾淺一些,前面濃,後面淡。枝幹墨色要重一些。
花的姿態不同,用筆應不同,一般正面中間留空白要大些。藥注意疏密、聚散、向背等變化。
勾花蒂、花柄要長,容易表現花的姿態變化,勾花要注意花與花之間的關係,要體現聚散的節奏變化。
形制有:條幅、橫幅、扇面、鬥方、冊頁。
構圖有長方形、方形。
此為橫幅構圖,主線要要有分段,用小枝來破主線,使畫面有層次。古人論畫梅:疊花如「品」,交枝如「又」,交木如「丫」,結梢如「爻」,老乾如「女」。
此為長方形與扇面構圖。有「S」、「C」、「女」等字形構圖。
此為「之」字形構圖。要注意虛實變化、氣勢貫通。
雪梅以紅色為主,枝幹用濃墨或焦墨,要蒼勁古樸,行筆要有飛白。枝幹要上虛下實,與背景統一。
點梅要在花上留白。
染雪景要上面留白,用筆要有有虛實變化,留筆痕、筆意,不要平塗。墨幹後畫花蕊,用淡墨渲染空間,補一些小枝、苔點。
枝幹要注意取勢,要有乾濕、濃淡變化。
注意花的姿態變化和疏密關係。
顏色幹後勾花蕊,注意方向與花頭一致。
題款、蓋章要服從章法需要。
※
※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
今日何日兮得與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詬恥
心幾頑而不絕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
心說君兮君不知
◇
今時不同往日兮長按關注我便知
↓
↑
聲明
部分內容摘自網上或刊物總結歸納,均用於學習和分享。如有侵犯到貴站或個人版權問題,請立即告知我們,我們將及時予與刪除,並致以最深的歉意;轉載請註明來源。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