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PS的調色風格,除了昨天分享的「日系小清新」風格以外,相信很多電影迷都會對「膠片」質感的圖片風格情有獨鍾。加上當下國內外電影產業發展蓬勃,一張高質量的「電影膠片」必然會在朋友圈吸引到不少的目光。
當然,對於很多人來說時下的手機修圖app能夠一鍵生成多種不同的圖片風格,更甚添加各種元素和內容都不在話下。但是對於一個立志成為平面設計師的人來說,修圖技術尤其是圖片調色是日常創作中的重要技能,只有不斷對色彩原理加深理解和反覆操作,才能提升自己作為平面設計師的硬實力。
廢話不多說,「膠片效果」到底如何做?今天青藤醬就為大家帶來PS製作圖片電影色調的教程分享。
首先我們在調色之前應該知道「電影膠片風格」的特點:
1、膠片色調,體現膠片效果最直接的地方為對比度和飽和度會相對比較高。
2、細節感,陰影部分的細節會呈現出高度保留。
3、顆粒感,這是膠片特有的,調色過程當中需要注意一下。
4、圖片比例,既然要做成電影膠片的風格,圖片比例肯定要設置成貼近16:9,而且上下要添加黑色遮幅。
5、中英字幕,做戲做全套嘛。
打開素材後,我們點擊【濾鏡】-【Camera Raw】打開調色界面。
首先進行基本調整,原圖整體偏暗,因此把色溫降低,提高曝光、對比度、飽和度以及清晰度。同時因為要突出畫面暗部的細節,所以把黑色信息稍微拉大,然後適當地降低白色信息,陰影部分也適當提升。
基本調整完成後,在【Camera Raw】中打開【色調曲線】工具。調高【亮調】,同時調低【高光】、【暗調】和【陰影】,加強細節感。
同樣在【色調曲線】工具中選擇【點】面板,稍微拉高一點RGB端,初步營造一種膠片自帶灰白的感覺。
接下來進行調色,打開【HSL】工具,考慮到圖片拍攝的時間(假設是接近日落),我們把【紅】【橙】【黃】色系的顏色進行加深,【青】色也稍微給一些,營造遠方天空的層次感。
【飽和度】和【明度】也儘量凸顯紅橙色系。
【色調分離】工具,【高光】設置為橘黃,陰影設置為青藍,適當調整飽和度。
再用【調整畫筆】稍微調整遠景處的色溫。
最後,我們裁剪一下圖片的尺寸,加上暗角、黑色遮幅和中英字幕,這樣就完成啦。
回頭看一下原圖,有沒有感覺瞬間高大上起來呢?
使用PS進行調色,除了要記住想要做出的圖片風格特點意外,另一個就是「手感」,平面設計師對於顏色搭配、光影規律等等的理解越深,調色的手感就會越好,因此在進行調色之前,記得要惡補一下顏色理論哦。青藤醬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想要打造電影膠片的圖片風格?趕緊去試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