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職場人都嚮往成為管理者,哪怕是技術工種的人也是一樣,我們都看到管理者好像就是舒適區的「老頑童」一樣,活得開心、快樂,坐著人人都嚮往的位置。
那麼題主也是遇到了同樣的困惑,或許你馬上就要升任為管理者,或許你已經在管理者的位置上了,但是你要明白作為「技術男」,從技術到管理的轉變說簡單也簡單,說難也是很難。
仔細想想身邊的管理者,他們好似都是從技術崗位上任的,而後坐上了管理的「寶座」,但是他們有一個特點就是,技術懂而不精,更加適合做管理,如果是將技術做到了頂尖的位置,那麼給他管理或許都不願意呢!
那麼針對這個問題,我們應該從這三方面進行分析:
一、「技術男」有哪些固有特徵?
說到「技術男」可能大多數人會想到這樣的情景:「理工科背景,深居簡出,工作勤奮,拙於表達。他們薪水很高,卻不太會消費;有自己特有的浪漫,卻難以招女孩喜歡;智商很高,卻普遍想法簡單。」
從這些情景中我們提煉出「技術男」的特點:1、不善於表達;2、智商高、情商低;3、有責任擔當。
1、不善於表達
說到「技術男」,首先會想到「IT男」,想像他們的場景可能是:在嘈雜的辦公室中,只能聽見「噠噠噠」急促的鍵盤聲,很多人都是禿頂,鬍子拉碴,不修邊幅,見了女生羞澀的形象,可能有很多不符合這樣的形象,有自己獨立的個性,但是網絡上已經將「技術男」和「IT男」聯繫在一起了,所以我們暫且這樣形容。
那麼不善於表達就是他們最大的特點了,其實表達能力與從小的教育培養和長期所處的環境息息相關,那麼對於很多人來說,從小的環境差別導致不愛說話,表達能力不強,所以就比較喜歡安靜的工作,在大學時期計算機就是最好的選擇,因為他們在生活中沒有情感交流,只能在計算機的世界中尋找自己的快樂,所以選擇「IT」行業也是勢在必行,最後越來越不善於表達。
俗話說:不善於表達的人真的很吃虧,付出多,用情深,卻沒人說你好。
這就體現出不善於表達的人在人際溝通、交往方面比較差勁,他們甚至會可以的隱藏自己,用來包裹自己的所有情緒,不讓別人發現自己的情感。
人際交往能力在職場中是一項非常重要的能力,它可以讓你的職場生涯發生重大改變,所以說,不善於表達在職場中是非常吃虧的,那麼想要升為「管理者」表達能力必須過關。
2、智商高、情商低
「技術男」的智商無容置疑,不然也不會學技術了。
就拿我們公司競聘的例子來說:公司在疫情之後舉行了一批內部競聘,為了公司以及大家的利益,從一線管理者和總部底層管理者中競聘總部中層管理,那麼有意思了,一線管理者大多數因為是多年做管理的,雖然在一線,但是常年會是搞客戶關係,談判業務為主,而總部底層管理者則是常年以支援現場,出謀劃策,技術改善為主。
那麼在競聘過程中,有筆試、面試、答疑等環節,而這些環節大多設置的是偏向技術層面,所以,最後競聘的結果可想而知,總部底層管理者因為常年在搞技術,他們升職的機會將更大,最後一名「管理型技術人員」還考取了公司第一名的成績,受到表彰,迅速成為了中層管理,統籌管理一線業務。
這就是高智商的「技術男」。
那麼對於情商低呢?
就像這位考了第一名的人,他的情商還不錯,不然公司領導也不會決定讓他擔此重任。雖說不錯,但是還是美中不足,他的人情世故能力沒有同崗位的人做的好,說話有時候不會照顧別人的情緒、有時候會由著自己的性子做事、情緒控制能力也是一般,有時候為了一件小事就會和領導或者同事吵起來等等,很多表現都說明了他情商比較低。
這就是「技術男」的典型表現:智商高、情商低。
3、有責任擔當
「技術男」最大的優勢就是責任擔當,因為他們會負責一個項目或者進行一個創新技術,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執行力、團隊力、責任與擔當,這一點也是繼承了中華名族的優良傳統。
疫情之下,主動防護隔離,用最短的時間將新型冠狀病毒傳播風險降到最低,這是中國的責任和擔當;工作中,將一個項目用最短的時間、成熟的技術、完美的結果呈現在客戶面前,這是一個「技術男」的責任與擔當。為什麼責任與擔當如此重要呢?
林肯先生說過:「每一個人都應該有這樣的信心,人所能負的責任,我能負,人所不能負的責任,我亦能負,如此,你才能磨練自己「。
這就是責任與擔當,一方面可以不斷的磨練自己,另一方面又可以在磨練自己的過程中將事做好,將人做好。
責任重於泰山!
小結:「技術男」有很多特點,有優點也有缺點,我們這裡說了其中最重要的三點:1、不善於表達;2、智商高、情商低;3、有責任擔當。以點概面,進行總結,基本可以得出技術男的一些特點,在這些特點的基礎上如何轉型成為「管理者」?就需要我們說一說管理者應該具備那些特徵。
二、作為「管理者」,必須具備什麼能力?
前面我們說過了,「技術男」與「管理者」的區別在管理的層面就是:技術只需要管好自己,而管理者需要管好一個團隊,人數的問題,那麼在最終轉變為「管理者」的時候,應該具備什麼能力呢?
1、領導力
有人當了一輩子管理,當你問到什麼是領導力時,他也是雲裡霧裡,搞不清楚,那麼我們來看下百科如何解釋領導力:在管轄的範圍內充分地利用人力和客觀條件在以最小的成本辦成所需的事提高整個團體的辦事效率的能力。
簡單理解就是領導團隊用最小的成本做成最優秀的事,而在這個過程中,領導自己在員工心中的地位,員工的各項能力、潛能都得以發揮,更加明顯的意思就是在管理過程中你將自己的各項潛能、員工的各項潛能:溝通、情感交流、團隊、運營策劃、接納與認同、否定與肯定、放棄與堅持、執行力、個人營銷等能力發揮到最佳狀態,這就是領導力。
基辛格博士說:「領導就是要讓他的人們,從他們現在的地方,帶領他們去還沒有去過的地方。」
對的,領導力就是讓一群職場小白走他們沒有走過的路,趟他們沒有趟過的河,翻過崇山峻岭,到達成功的彼岸,回過頭看看身後的世界,你才會發現,原來我也可以做到。
要想學習如何更快的獲得領導力,那麼你可以從兩方面進行學習:
A、員工層面看領導
用員工的眼光去看領導其實很簡單,就是怎麼用好人?如何辦好事?
怎麼用好人?無非就是通過慧眼識才或者著重培養的方式將人的潛能發掘出來,讓企業用對人,人本身得到提升,這就是用好人。
怎麼辦好事?就是如何做讓員工向前走,誰都不能一步登天,要學會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的走,這種見又需要領導的激勵手段、素質教育、攻其所長、避其所短,合理利用人員優勢。
B、領導層面看員工
領導層面看員工,同樣的也是兩點,領導的思想我怎麼執行?如何提高辦事效率?
這裡又說到執行力,我們說「企業的執行力靠的事紀律」那麼在員工執行力不強的情況下,我們就應該用最規範的制度來制約員工的行動,讓他們有跡可循,就像火車一樣,鋪好軌道,讓他們盡情的飛躍,這就達到了執行的目的。
辦事效率方面呢?辦事效率在於員工對事件的重視程度,只要一個團隊又足夠的激勵政策,那麼員工的效率自然不用多說。
我的例子:目前公司進入2020年,也是比較艱難的一年,那麼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就制定了積分制,就像掙工分一樣,你做的多,你就績效高,你做的少,你就績效低,工資也會降低。
那麼在辦事效率方面有了積分的激勵,團隊的辦事積極性自然就會提高。
2、知識與技術素質
知識與技術素質這個作為「技術男」轉型的「領導者」來說,知識不用多說,那麼教缺乏的就是技術素質。
那麼如何培養技術素質呢?
技術素質就是將所學的知識層面上升到知識管理層面,並將其知識轉化為管理的一種手段,你的身邊是否有這樣的一類人,他們管理能力不強,但是知識儲備和技術創新能力非常突出,那麼他們的管理時如何進行的呢?
他們不用太多的管理手段,而是用技術徵服了員工,因為員工比較佩服你的技術,在技術層面你就已經贏得了員工的尊重,讓他們覺得更著你沒有錯,而你就是要將你的技術知識普及給更多需要的員工,讓他們得到你的庇護,心裡覺得踏實,俗話說的好:「手中有糧、辦事不慌」就是這麼一個原理。
在知識與技術層面升級為管理者,你的管理之路將會更加通常,就像上面的例子,公司技術性骨幹在競聘過程中全部都脫穎而出,而管理型人員卻忽視了技術知識而被落選。
在「技術男」轉變為「管理者」的時候,這就是技術素質的重要性。
3、責任與擔當
真正的管理者必須有不可推卸責任的精神 ----佚名
舉一個我的例子:前段時間,公司決定讓我負責一個觀察團為其七天的考察接待任務,我作為負責人,當然義不容辭,從最開始的會場布置,到後期的引導參觀,最後考察團對我們提出了讚揚,一切的活動進程都進行的完美,其中那一天要下雨,那一天上面溫度,該穿什麼衣服,我們都在講解的過程中循環插入,就這個細節,給予了我們很高的評價,最終我們也是收到了公司高層領導的讚揚,績效獎金少不了。
作為一個管理者,我在履行自己的職能以外,還要培養員工的責任使命感,而責任與擔當就是最需要養成的「習慣」,我們可以升華到「習慣」的層面,因為當你工作的敬業態度,將理想付諸於現實的時候,從接受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你就不自覺的養成了一種習慣。
而這種習慣就是對結果負責,對團隊負責的責任與擔當。
我們無時無刻不在進行著微習慣的養成,一旦做成了一件事,你是否會給自己激勵呢?當你下一次遇到同樣的事情時,你會想到,上一次我按照那麼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這一次我也一定要這麼做,並且在進行的過程中不斷突破,養成新的「習慣」。
在我的理解,責任與擔當就是不斷的養成「微習慣」,並在這些「微習慣」的基礎上不斷的升華和修飾。
小結:作為管理者,你需要具備:1、領導力;2、知識與技術素質;3、責任與擔當,那麼在具備這些的基礎上,就要不斷培養與之相關的良好品質,如:謙和、守信、事業心、任用賢能、溝通協調等等。
三、最後總結
「技術男」升為「管理者」的過程就是「破繭成蝶」的過程,中間需要經過很多曲折的道路,但是我們要做的就是堅持,我們分析了「技術男」的固有特徵、「管理者」的必備能力,在這個過程中,發現他們具備同一個能力,就是「責任與擔當」,那麼既然有了同樣的能力,在轉變的過程中就要通過這個相同的能力,從責任與擔當的道路上打開「管理者」的大門,讓我們贏得「管理者」的「寶座」。
我們從:
一、「技術男」有哪些固有特徵?
二、作為「管理者」,必須具備什麼能力?
三、「技術男」升為「管理者」角色之間應該如何轉變?
這三個方面具體說明了具體的一些轉變方法,相信你按照這幾個步驟去做,一定會在職場大軍中順利晉升為一個合格的「管理者」。
管理是一種工作,因此管理有其技能,有其工具,也有其技術。 ———P德魯克(美)
管理的過程離不開技術、技能、工具,所以,我們需要掌握技術、學會管理工具,才能成為一個合格的「管理者」,希望你在管理者的位置上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