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神學的七宗罪

2021-01-07 鳳凰網

七宗罪(Sevendeadlysins),13世紀道明會神父聖多瑪斯·阿奎納列舉出各種惡行的表現。天主教教義中提出「按若望格西安和教宗額我略一世的見解,分辨出教徒常遇到的重大惡行」。「重大」在這裡的意思在於這些惡行屬於原罪,例如盜賊的欲望源於貪婪。
  這些惡行最初是由希臘神學修道士龐義伐草撰出8種損害個人靈性的惡行,分別是貪食、色慾、貪婪、傷悲、暴怒、懶惰、自負及傲慢。龐義伐觀察到當時的人們逐漸變得自我中心,尤以驕傲為甚。懶惰在這裡是指「精神上懶惰」。六世紀後期,教宗額我略一世將那8種罪行減至7項,將自負並歸入驕傲,傷悲並歸入懶惰,並加入妒忌。他的排序準則在於對愛的遺背程度。其順次序為:傲慢、妒忌、暴怒、懶惰、貪婪、饕餮(暴食)及色慾。較後期的神學家如聖多瑪斯·阿奎納則對這個排序方式抱有不同的意見。
  「重大惡行」與不可饒恕的大罪是不可混而一談。
  聖經原文『和合本歌羅西書』
  《歌羅西書》
  2:18不可讓人因著故意謙虛,和敬拜天使,就奪去你們的獎賞。這等人拘泥在所見過的,(有古卷作這等人窺察所沒有見過的)隨著自己的欲心,無故的自高自大,
  《歌羅西書》2:19不持定元首,全身既然靠著他筋節得以相助聯絡,就因神大得長進。
  《歌羅西書》2:20你們若是與基督同死,脫離了世上的小學,為什麼仍像在世俗中活著,
  《歌羅西書》2:21服從那不可拿,不可嘗,不可摸,等類的規條呢。
  《歌羅西書》2:22這都是照人所吩咐所教導的。說到這一切正用的時候就都敗壞了。
  《歌羅西書》2:23這些規條,使人徒有智慧之名,用私意崇拜,自表謙卑,苦待己身,其實在克制肉體的情慾上,是毫無功效。
  暴食、貪婪、懶惰、淫慾、傲慢、嫉妒或憤怒,相信大部分人一輩子都至少犯過一次上述「罪行」,包括自己在內。只是區別在於,程度的不同以及認識的不同。
  神曲裡七宗罪的順序:但丁在神曲裡根據惡行的嚴重性順序排列七宗罪,其次序為:
  一)好色-不合法禮的性慾,例如通姦。(但丁的標準是「過分愛慕對方」,而這樣便會貶低了神對人們的愛)
  二)暴食-浪費食物,或是過度放縱食慾、酗酒或屯積過量的食物。(但丁的觀點是「過份貪圖逸樂」)
  三)貪婪-希望佔有比所需更多為之貪婪。(或是以但丁的觀點,貪婪是「過度熱衷於尋求金錢上或權力上的優越」)
  四)懶惰-懶惰及浪費時間。(懶惰被宣告為有罪是因為:其他人需更努力工作以填補缺失,因應該的事情還沒有做好,對自己是百害而無一利)均衡:一方比另一方付出更多。(從但丁的神學觀念上去看,懶惰是「未能全心愛上帝,未能全副精神愛上帝,未能全人之心靈愛上帝」-具體來說包括懶惰、怯懦、缺乏想像力、滿足及無責任心)
  五)憤怒-源自憎恨而起的不適當(邪惡的)感覺,復仇或否定他人,在律法所賦與的權力以外,行使懲罰他人的意欲亦被歸作憤怒。(但丁描述為「loveofjusticepervertedtorevengeandspite」){譯:對正義的愛墮落為復仇和怨恨。}
  六)妒忌-因對方所擁有的資產比自己豐富而心懷怨怒。(但丁說:「Loveofone'sowngoodpervertedtoadesiretodepriveothermenoftheirs」){譯:對自身優點的愛墮落為一種剝奪他人優點的欲望。}
  七)驕傲-期望他人注視自己或過度愛好自己。(因擁有而感到比其他人優越)(holdingselfoutofproperpositiontowardGodorfellows;Dante'sdefinitionwas「loveofselfpervertedtohatredandcontemptforone'sneighbor」){譯:把自己相對於上帝或FELLOWS的位置放在錯誤的地方;Dante的定義是「對自己的愛墮落為對身邊的人的憎恨與輕視」}
  四世紀當時的埃及僧侶伊瓦格裡厄斯·泊恩太格司(EvagriusPonticus)把這些罪行定為八種「致命的激情」(8deadlypassions),而在東正教方面,這些衝動仍然被描述為「致命的激情」而不是深藏在他們體內的罪孽。而主動迎接這些「激情」或拒絕與這些「激情」對抗的人在正統基督徒道德神學(OrthodoxChristianmoraltheology四種基本美德和神學三美德合稱為七德行。
  具體罪行
  貪婪,失控的欲望,是七宗罪中的重點。其他的罪惡只是無理欲望的補充。
  色慾:肉體的欲望,一般指過度貪求性愛的快樂。
  饕餮:貪食的欲望,浪費食物或者過度放縱食慾,過分貪圖逸樂皆為饕餮一罪。
  妒忌:財產的欲望,因對方擁有的資產比自己多而心懷怨恨(此處的資產並非限定於財產,更多的指才能、才華)
  懶惰:逃避的欲望,懶惰及浪費所造成的損失為懶惰一罪的產物。
  傲慢:卓越的欲望,過分自信導致的自我迷戀,覺得自己處處都高人一等為傲慢。
  暴怒:復仇的欲望,源於心底的暴躁、憎恨、憤怒,導致情緒失控而產生強烈的復仇欲望為暴怒。
  各種罪行其實環環相扣,所以各種各樣的動機也被假設成是與各種罪行相連。例如驕傲(過度迷戀自己)其實暗示了貪食(過份消耗或浪費食物),其餘各種罪行亦有相同的連繫。每種罪行其實在表現出自視比神更重要,因而未能全心全意全神地投入去愛神。
 

相關焦點

  • 在天主教的七宗罪裡,為什麼把傲慢定義為最重的罪?
    七宗罪,正式譯名為七罪宗,屬於人類惡行的分類,並由13世紀道明會神父聖多瑪斯·阿奎納列舉出各種惡行的表現。分別是傲慢、妒忌、暴怒、懶惰、貪婪、貪食及色慾。為什麼傲慢定義為最重的罪?網友我是穿山乙:其他六宗罪都是限於人間的,傲慢則是可以針對神明的。
  • 科學的盡頭是神學?不,科學的源頭才是神學
    科學的盡頭是神學——這句話總是經常看到。其大致的意思大概是科學經過無限推演,實證,最終卻可能抵達神學。準確點說,應該是最終抵達的終點是抽象的哲學。大眾理解的神學,總以為有個玉皇大帝、有個閻王爺或者有個無所不能的上帝,佛祖才叫神學。錯了,神學和哲學一樣,是一種信仰的原點,什麼稱謂無所謂,首先必然是抽象的、先驗的、無法證偽的思想體系。目前大眾認為的那種神學,不過是神學的餘唾,即狹隘的有神論、多神論抑或泛神論而已。這種由科學推演出先驗的,近似於神學概念的情況,在科學理論界也成為相當一部分學者的共識。
  • 《七宗罪》:如果失去信仰,世界將會怎樣?
    《七宗罪》而在《聖經》當中,亞當和夏娃因偷吃善惡樹之果被趕出伊甸園。因此上帝判定人生而有罪,且天主教教義中記載人性具有七宗罪。分別是傲慢、嫉妒、暴怒、懶惰、貪婪、暴食和色慾。《七宗罪》在一座罪惡橫行的城市裡,兩位警官接手了一起兇殺案。
  • 人性七宗罪——《七宗罪的故事》
    而在基督教則是與七宗罪中的「嫉妒」相對應的惡魔。它的形象是條大海蛇,暢泳於大海之時,波濤亦為之逆流。口中噴著火焰,鼻子冒出煙霧,擁有銳利的牙齒,身體好像包裹著鎧甲般堅固。性格冷酷無情,暴戾好殺,它在海洋之中尋找獵物,令四周生物聞之色變。
  • 西方地獄中的惡魔,三分之一都是原天使,個個都觸犯「七宗罪」?
    七宗罪,在天主教稱之為七罪宗、七大罪或七原罪,是對人類惡性的分揀類別,分在這幾類別中的,都是形成了不道德的行為和習慣造成的。罪由重到輕依次分別為:傲慢、嫉妒、憤怒、懶惰、貪婪、暴食、欲望。今天就來講講,那些觸犯規矩的西方地獄惡魔。
  • 蒙古國基督教三十年復興後的神學隱憂
    然而,我們對神學知識的需求是一個大問題。我想大多數人都有興趣想了解為何蒙古需要神學。通過我的文章,我想提供一些關於蒙古基督教背景以及教會神學狀況的信息。我也會就如何提高蒙古國內的神學知識提出一些建議。讀完我們的基督教歷史和神學狀況,你就會明白為什麼我們需要神學知識。我由衷地相信,我們的上帝,即天父,仍然在我們的國家做工。
  • DNF新版七宗罪屬性有哪些改變 新舊七宗罪對比
    DNF90板甲B套七宗罪屬性改版,新版七宗罪屬性得到加強,相信還有很多玩家小夥伴都不是很了解,那麼DNF新版七宗罪屬性有哪些改變呢?想知道詳細情況就隨小編一起往下看吧!
  • DNF詳解七宗罪板甲史詩套 墮落的七宗罪講解
    七宗罪套裝在效果上比較特殊,除了對全職業的傷害加成外,還對男女聖騎士的部分技能有專門的提升,所以這套給人留下了「奶爸奶媽」專... 各位DNF玩家,大家好,今天帶來九十級板甲史詩B套——墮落的七宗罪套裝講解。
  • 「神學點滴」祁克果神學簡介
    祁克果神學簡介祁克果神學的歷史發展祁克果(Soren Kierkegaard,1813 至 1855)是丹麥的哲學家,也是存在主義的始創者;而新正統神學,就是建基於存在主義的。祁克果自身的背景,對他的神學信仰有深遠的影響。祁克果有一股消沉的氣質,一如其父。他父親認為,自己曾犯上褻瀆聖靈的罪。祁克果在生理和心理上均有問題,他是曲背及跛腿,和患有長期抑鬱症。他曾經訂婚,儘管他愛她,最後祁克果還是解除婚約,因他不想自己的問題成為未婚妻的負擔。祁克果埋首寫作,但被報界輕視。他的著作直到 1930 年才被接受。他那情緒化的個性,使他難於與他人相處。
  • 《七宗罪》裡面的七騎士原來源於是《聖經》撒旦的七個惡魔的形象
    小夥伴們,我們大家都喜歡看《七宗罪》。第一季早在2014年10月作為當年的10月新番隆重的熱熱鬧鬧的播放的。那麼這個《七宗罪》是什麼創作背景呢?今天我們來看看《七宗罪》的作者的創作靈感來源。擔憂著國家現狀的第三王女「伊莉莎白」,將救國的希望寄託於十年前因涉嫌顛覆王國而被通緝的騎士團「七宗罪」從而獨自踏上尋找的旅程。註定無果的旅程中,疲憊不堪的伊莉莎白誤入某個酒店,被酒店的主人、一名金髮少年救下,這名少年正是「自宗罪」的團長梅利奧達斯。在將公主從追兵的危機中解救出來後,他們踏上了拯救國家未來的旅途。
  • DNF:四姨女復仇者的BUFF技能「七宗罪」,歷史原型是什麼?
    七宗罪技能如其名,自身選擇背負罪孽同時會將罪孽帶來的的痛苦以相同方式轉嫁給怪物。罪業加身後對敵人和自身雙重附加不良BUFF,同時自身獲得傷害加成。└ 嫉妒之舌:給自己和敵人同時附加減少屬性抗性的DEBUFF,攻擊敵人時屬性強化越高收益越高。└ 暴食之口:是自己和敵人同時減少魔法防禦力,攻擊敵人時,敵人會承受更多的魔法傷害。
  • 改革宗神學
    如此,改革宗神學在多特總會上極力的堅持蒙神揀選的人,不會至終從恩典中墮落而滅亡。         3.整個個人與集體生活要降服於神。改革神學始終一貫所追慕的,是按照神在聖經中所要求的來約束我們生活的全部。從始至終,改革宗神學即如此努力於社會的與教會的生活。改革宗神學與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的興起,與教育、文學、與科學的發展有連帶的關係。
  • 潮流圈七宗罪,沒有人是乾淨的!!!
    七宗罪是天主教對人類惡行的分類,傲慢(pride)、嫉妒(envy)、暴怒(wrath)、懶惰(sloth)、貪婪(greed)、
  • 成功神學及對基督教信仰的危害
    可見,今天不少傳道者的信仰觀念已經被世界同化了,他們不自覺的被「成功神學」俘虜了。從嚴格的意義來說,成功神學並不是一種神學主題,而是一種思想,一種所謂的「積極思想」。這種積極思想完全以「成敗論英雄」的世俗價值觀,來對待信仰的問題。
  • 奧古斯丁:神學界的曠世奇才
    翌年,被委任於當時西方帝國的都會――米蘭,教授修辭學。在米蘭的時候,奧古斯丁聽見了安波羅修大有能力的宣道,但他只是仰慕安氏的口才而來,因他在這時正傾心於新派的懷疑哲學。這是他一生道德水準最低的時期,他的母親為他定了一門親事,因那女子年紀尚輕,一時未能完娶)。奧氏雖與從前之姘婦脫離關係,但不久又與另一個結上了非法之緣,行為較前更不正當。
  • 關於破面中有哪些能與七宗罪相對應的角色
    記得98曾經在訪談中提到過最初的設定中是以七宗罪為對應來進行設計破面們,例如對應色慾的薩爾阿波羅和對應傲慢的拜勒崗,但後來改成了更能代表西方的十為數目設計出了各自代表不同死亡方式的十刃;那麼從十刃以及其他破面角色裡的話有哪些本身是能夠與七宗罪進行對應的呢?
  • 什麼是聖經神學?
    聖經神學則提供了這種框架,因為它會指引我們對聖經的閱讀,從而預防錯誤的釋經。聖經神學是一種讓我們得以閱讀聖經全局性敘事的方法,同時又使我們專注於聖經的焦點,即耶穌基督。換句話說,聖經神學是將我們引向耶穌的聖經地圖。然而,我們怎麼知道耶穌是整本聖經的焦點呢?因為這是他親口告訴我們的。
  • 成功神學對教會的衝擊
    一些國際上非常「出名」的布道家也在傳講成功神學,如辛班尼,坎普萊(甘堅信之子),oral Roberts 等。成功神學與極端靈恩派是今天基督教會的兩大毒瘤,成功神學更是把老底嘉教會的不冷不熱發揮到了極致。
  • 《世界宗教源流史》基督教之一百一十:解放神學與世俗神學
    此後在拉丁美洲各地相繼舉行的神學討論會中,解放神學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倡導解放神學的秘魯神父古鐵雷斯於1971年發表《解放神學》,對解放神學做了全面的闡述,巴西的阿爾維斯、阿斯曼、博夫,阿根廷的博尼諾和杜塞爾,智利的加利萊亞和穆尼奧斯,烏拉圭的塞貢多,黑西哥的巴列和比達爾等,也都是解放神學的重要思想家。
  • 家庭系統神學
    或者,對一些人來說,他們計劃要通讀一本系統神學巨著。 我的朋友,改革宗長老會牧師鮑勃·哈克特(Bob Hackett) ,最近在臉書上評論說:「年輕人,認真對待教養兒女和家庭生活,就像你認真對待系統神學一樣。」 我回帖贊同:「你怎樣愛妻子,教養兒女,這表明你的系統神學到底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