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盲盒,年輕人應該並不陌生。盲盒,是指消費者不能提前得知具體產品款式的玩具盒子,具有隨機屬性,只有打開才會知道自己抽到了什麼。盲盒概念的起源大約來自日本的福袋,盲盒在2019年真正火爆成一種普遍的經濟現象。那這盲盒到底有什麼魅力會讓消費者如此青睞呢?
碰運氣!開「盲盒」為何如此「迷人」?
在濰坊一家盲盒銷售店,幫辦看到,櫃檯上擺著各式各樣的盲盒。工作人員說,裡面有的裝著玩偶,有的裝著徽章,只有購買後才能打開。
盲盒銷售店的工作人員介紹,這些盲盒一般都是十幾個一套,分為普通款和隱藏款,一套裡面每個玩偶出現的概率是不確定的。也就是說,可能消費者買了好幾套盲盒,都不一定能抽出完整的一套玩偶。
工作人員告訴幫辦,每個盲盒的價格高至近百元,便宜的也要近二十元。因為裡面的玩偶比較可愛,所以孩子喜歡的多一些,加上現在孩子們都放寒假了,每天賣出的盲盒也是相對比較多。
抽出概率不確定 隱藏款越難越「勾人」
幫辦走訪了兩家盲盒銷售店發現,購買整套盲盒的價格在幾百元到上千元不等。而在這些盲盒中,隱藏款因為比較稀有,因此也是比較難抽中的,這也是最吸引人的地方。
盲盒銷售店的工作人員介紹,盲盒存在不確定性,而且有的款式很難抽中,所以為了集齊一套玩偶,消費者會大量購買。
有的市民表示,購買盲盒和買彩票差不多,這個東西得看運氣,裡面肯定有好的,但是機率很小。也有市民表示,感覺裡面並沒有什麼實惠的東西,因此,自己只是看過而並沒有購買過。
通過市場走訪調查,幫辦了解到,盲盒之所以吸引人,除了在購買之前,消費者不知道盲盒裡面到底有什麼,還有一些隱藏款會比較稀少,也就是「物以稀為貴」。除了實體店,網絡商城、以及自助機上都可以買盲盒。這盲盒到底能不能抽出性價比高的產品呢?幫辦決定體驗一下。
幫辦體驗:「盲盒」到底能抽出啥?
在一臺盲盒自助售賣機前,幫辦看到,這裡接近一半的盲盒已經被抽走了。而抽一次需要花30塊錢購買一個福袋。懷著激動的心情,幫辦選擇了21號,掃描二維碼付款之後,盲盒出來了。打開盲盒,裡面並沒有售賣機上標註的手機、手錶、耳機等貴重物品,而是一瓶250毫升的女士沐浴。而在網上同款的兩瓶沐浴露售價為39.8元。
30元買「福袋」「盲盒」產品不好「回本」
30元錢,買一個福袋抽一次盲盒,幫辦抽中的這瓶女士沐浴露,在別的平臺上僅賣19.9元,屬於活動促銷產品。而同網搜索還有更低的價格,13.9元一瓶。除了實體店、盒自助售賣機之外,在網上同樣也可以買盲盒以及福袋。
幫辦從網上看到了一個9.9元的福袋,介紹的裡面有玻璃杯、保溫杯,還有保溫飯盒等。這家店鋪的福袋總共分三個種類,有超值限量袋、小福袋和大福袋,月銷量1000多件。宣傳頁面標註了產品隨機發放,而且如果非質量問題,不接受退換貨。幫辦決定買一個,看看到底能開出來什麼東西。幫辦在收到福袋後,打開發現裡面裝的是一個小孩用的水杯,還有吸管,看著挺好看的,不過確實不太適合男性使用。
雖然福袋並不貴,但是對於幫辦來說,期待的產品是保溫杯或者保溫飯盒,並不是兒童水杯。當然了,如果一開始幫辦知道會是這樣的產品,也不會花9.9元購買。
通過體驗,幫辦第一次抽中的盲盒裡面是沐浴露,很明顯,產品與價格並不對等。而第二次體驗雖然花錢少,但是對於幫辦這樣的單身沒有孩子的男性來說,這樣的產品也沒啥用。線上線下「盲盒」「福袋」種類很多,那為什麼會讓人如此瘋狂消費呢?
花錢買「盲盒」消費者為啥如此「瘋狂」?
有調查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國內盲盒產業市場規模為74億元,預計2021年這一數字將突破百億。那麼,盲盒為什麼能讓消費者這麼瘋狂消費呢?
濰坊天源心理研究所所長張豔青表示,購買盲盒可以滿足人們的獵奇心、好奇心理,當你面對一個盒子的時候,裡面有普通版和隱藏版,這又會引起人們的攀比心,再就是當消費者完成了稀缺品和珍藏品的收藏後,會有一種成就感,促使其購買第二套、第三套,所以這裡面有一種賭徒心理。
除此之外,專家還表示,盲盒基本不會是空的,即使有的商品會與投入不成正比,但是也會讓消費者的心裡得到補償和滿足。長期沉迷於盲盒,類似於沉迷於其他的博彩遊戲是一樣的,都可能會帶來比較嚴重的心理問題。一旦成癮,擺脫這種依賴感其實很不容易,同時嚴重的話會影響到經濟、生活、工作、社交的各個方面。
美國心理學家斯金納曾經做過一個實驗,模擬了人類對盲盒一類產品成癮的心理機制。斯金納發明了一個實驗裝置,在箱子外面放置水和食物,而箱子裡是一隻飢餓的小白鼠。當小白鼠按下箱子內的拉杆,食物就會掉入箱內的食槽中。經過多次操作,小白鼠熟悉了這個規律,每當餓了就會去按拉杆。但隨後斯金納改變了實驗規則,並不是每次小白鼠按拉杆都能獲得食物,也就是說,有時候有食物,有時候沒有食物,其概率完全是隨機的。在這種情況下,小白鼠不知道哪次按拉杆能獲得食物,它就不停地按拉杆,持續很久一段時間。而盲盒的銷售方式,正是斯金納實驗在消費市場的翻版。
1月26日,中消協消費提示,經營者銷售盲盒當規範,消費者購買盲盒勿盲目。據媒體報導及消費者投訴情況看,盲盒市場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問題:商家過度營銷,消費者易中套「上癮」。商家涉嫌虛假宣傳,到手貨品與宣傳不符。產品質量難以保障,假劣、「三無」產品時有出現。消費糾紛難以解決,售後服務亟待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