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經營報
文/荀詩林
口碑好,並不意味著一定能大賺。
2020年下半年的第一天早上,「愛奇藝回應迷霧劇場停播」的熱搜就掛上了新浪微博。原因在於,網易娛樂發微博表示,有網友稱本應在6月30日晚接檔的愛奇藝「迷霧劇場」劇集《非常目擊》臨時下架。
愛奇藝方面對此的回應是:「迷霧劇場的六部劇上線時間均以完成後期的定檔官宣時間為準,《非常目擊》並未官宣定檔。」還表示:「迷霧劇場不是一個專題欄目,是一個品牌概念,並沒有整合入口。」
自從《隱秘的角落》爆紅,其背後的愛奇藝迷霧劇場也開始為人們所接受。除了目前在豆瓣評分高達8.9分的「壞小孩」,愛奇藝還推出了其他已經上映或者即將上映的5部劇,包括《十日遊戲》《非常目擊》《在劫難逃》《沉默的真相》《致命願望》。
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剛剛起航「中國版奈飛」要就此擱淺?這一模式真的無法在國內走得通嗎?
愛奇藝能賺了嗎?
這部劇到底有多紅呢?
在新浪微博上,#隱秘的角落#這一話題有156.4萬次討論和46.1億次閱讀。對比在2017年被譽為「一部真正能代表國產懸疑劇」——#白夜追兇#的139萬次討論、16.4億次閱讀來看,愛奇藝在今年年中明顯創造了網劇的新紀錄。
而且,還有一點非常值得注意的是,愛奇藝此前備受爭議的「付費超前點播」這一模式仍被採用。具體來說就是,想要提前看結局,就要提前付款,每集3元。
根據天眼查數據顯示,在今年6月2日的時候,北京網際網路法院曾開庭審理吳某訴愛奇藝網絡服務合同糾紛一案,就是涉及付費超前點播這一商業模式。當時,法院宣判《愛奇藝VIP會員服務協議》(2019年12月18日)導言第二款部分無效,在吳某購買會員服務後更新的「付費超前點播」條款對吳某不發生效力。
目前,愛奇藝的會員體系已經分成了黃金會員和星鑽會員,即付費超前點播的模式仍將存在於黃金會員體系當中,額外更貴的星鑽會員才能超前點播劇集免費看。
在這種情況下,此前曾紛紛吐槽愛奇藝付費超前點播的網友們也都表示:「超前點播我也認,這劇真香。」
為好內容付費,付費超前點播竟然可以走得通?
《隱秘的角落》似乎為視頻平臺打開了一扇門。
實際上,對於愛奇藝而言,「迷霧劇場」也是一個新概念。今年5月19日,在劇場正式開播之前,愛奇藝發布了首款概念海報,宣布平臺全新的懸疑類型劇場正式啟動,並且海報具有濃重的美劇風格。
從目前披露的作品內容來看,迷霧劇場是愛奇藝對原有的奇懸疑劇場的升級,所有劇集都是根據「懸疑類型+12集短劇」的特點提前規劃和生產的,由愛奇藝出錢扶持,片方賺取承制費,作品均被定義為愛奇藝自製劇。
很明顯,短劇也是迷霧劇場作品的關鍵,這是與傳統的動輒三四十集的電視劇所不同的。早在2018年中國網絡劇發展高峰論壇上,愛奇藝首席內容官王曉暉就表示要製造短劇集時代。根據相關數據顯示,長劇的棄劇率在急速攀升,2018年第一季度達到56%,這也就是說有一半以上的用戶看完第一集或第二集就放棄了。同時,長劇的拉新率也低於短劇,45集以上長劇最後一集的拉新率僅為6%,而24集以下短劇最後一集的拉新率達到20%。
有口碑,有賺錢模式,然後劇集短,還能拉新,愛奇藝難道要翻身了嗎?
愛奇藝是目前國內長視頻市場的「老大」。截止到今年第一季度末,愛奇藝的訂閱會員規模為1.19億人,位居第二的騰訊視頻訂閱用戶數則為1.12億人。但需要注意的是,由於吸引用戶的是平臺優質的內容,所以愛奇藝在內容成本上的支出相當龐大。
根據愛奇藝歷年財報來看,在2015到2019年期間,愛奇藝內容成本分別為37億元、75億元、126億元、211億元、223億元,在其對應營收佔比中最高一度超過八成。
與之相對應的是,這5年期間,愛奇藝分別虧損達26億元、31億元、37億元、91億元、103億元,總計約288億元。
今年4月7日的時候,做空瑞幸的渾水還曾發布報告提醒投資者:「如果對於您來說,可以不考慮愛奇藝連續多年的虧損,也不在乎(報告中提出的)欺詐行為,那我們只能對您表示『一切好運』了。」
另外,就在前不久,6月中旬,還有消息稱,騰訊有意向收購百度持有的愛奇藝股份,成為愛奇藝的最大股東。愛奇藝的處境,可見一斑。
那麼問題來了,迷霧劇場能救愛奇藝了嗎?
成為「中國的Netflix」?並不一定!
毋庸置疑,Netflix(奈飛)一直處於國際視頻領域的龍頭位置。
2018年6月21日,如今被列入美國網際網路「FAANG」五巨頭之一的Netflix股價達到了423.2美元,市值高達1840億美元,超越迪士尼,成為當時全球最大的傳媒影視公司。
根據最新財報顯示,在全球疫情蔓延的當下,2020年第一季度,奈飛營收達57.7億美元,同比增長27.6%,全球用戶總量約1.83億人。奈飛商業模式極其簡單,大部分收入來自於會員費。
正因為奈飛有著這樣的地位和行業影響力,實際上,國內的頭部視頻平臺一直都在效仿它。奈飛同樣非常重視優質的內容,根據高盛預測,奈飛在內容上的投資將會一直增長,預計到2022年,奈飛在內容方面的投資將高達225億美元。
愛奇藝也是如此,迷霧劇場的精品劇也正是打著這樣的念頭。
但是,電影從業者1900對筆者表示,從迷霧劇場的這次停擺來看,他認為這其中的根本原因是國內影視製作水平的發展和文化背景的矛盾所造成的。
在他看來,迷霧劇場如今只是取得了初步的成功,後續的劇集能不能把品牌撐起來還是個問號。「但要說改變愛奇藝連年虧損的現狀,我覺得還不夠,這只能代表愛奇藝有足夠的能力生產出好的內容,而且還只是網劇這一方面。愛奇藝連年虧損,我覺得主要是所在行業的問題,比如競爭過於激烈必須燒錢、版權內容過高等。」
「我覺得,等什麼時候,優愛騰三家平衡被打破了之後,這個行業的虧損現狀才會有大的改變。」1900表示。
他還表示,Netflix主要營收來自會員付費,優愛騰的主要營收來自廣告加上會員付費,並不一定是Netflix模式更好,所以也沒必要必須成為Netflix。
也有業內人士對筆者表達了另外一個觀點,國內視頻平臺收入主要靠廣告和會員費,但這兩者是衝突的,開了會員就看不到廣告,這讓花錢的廣告主怎麼想呢?「很明顯,這是相互矛盾的。」
這樣看來,迷霧劇場不會成為愛奇藝的「救世主」,視頻巨頭可能還需要去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
(編輯:黃玉璐 校對:顏京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