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共課堂 | 清華世界文學與文化研究院青年研究員的開課第一周

2020-12-26 清華大學新聞網

天涯共課堂 | 清華世界文學與文化研究院青年研究員的開課第一周


清華新聞網2月24日電 「延期開學,如期開課」。截至2月21日,清華大學世界文學與文化研究院(以下簡稱「世文院」)八位青年研究員按照教學日曆順利完成了第一周的網上教學工作。他們從四個大洲(亞洲、美洲、歐洲、大洋洲)的五個不同國家(中國、泰國、美國、愛沙尼亞、紐西蘭)為世文學堂班的同學們如期講授了全部8門課程。

疫情發生時,八位世文院青年研究員大多在海外進行學術訪問、探親或旅遊。世文班的英文專業課大多由這幾位研究員承擔,開課前同學們對於他們能否按課表上課不無擔憂。為了保障他們順利在線授課,外文繫於2月7日成立專門的對接小組。小組成員和每位研究員一一對接,將學校和院系的通知要求翻譯成英文,並進行溝通和解釋,以便他們及時了解和遵守相關要求,按照學校的部署正常在線授課。此外,針對世文院青年研究員越洋教學的特殊情況,為他們提供相應的技術支持和物質保障。

世文院青年研究員環球聯線

第一周結束,分布在五湖四海的世文院青年研究員的上課情況如何?來看看同學們的反饋:

「Dr. Ball的『美國新詩』,我們班全班同學選了這課,第一節課講了20世紀的大概背景。」

「Julie也一直在安撫我們說不用緊張。第一節課主要講了但丁和博爾赫斯的生平和義大利歷史。」

 「總體來說,我們班問問題和討論很自然,視頻上課效果也挺好的,不比在教室裡差。」

同學們有的說喜歡課程內容,有的說在線教學不輸課堂教學,還有的心疼老師們半夜起床上課。確實,順利上課的背後,世文院青年研究員克服的困難遠遠大於常人。

疫情發生後,與家人在菲律賓旅行的Julianne Van Wagenen(哈佛大學羅曼語言文學博士,目前在紐西蘭)原定於2月11日回北京的飛機被取消,被延擱在菲律賓,面臨著交通不便、語言不通、沒有手提電腦、網絡信號不好等不利條件。在無法返回中國、機票價格上漲的情況下,她輾轉從菲律賓飛往紐西蘭的奧克蘭,中轉期間在賓館裡堅持工作,完成了第一周的授課。為了不耽誤第一周的教學,她新買了一個手提電腦,並將此前上載至雲盤的教學和研究資料下載下來。將Zoom與網絡課堂相結合,順利完成了第一周的授課。

Julianne Van Wagenen說:「第一堂課一切都十分順利。學生們能夠清楚地看到我的課件並聽到我講課,所以還挺好的。我們嘗試了在Zoom課堂中進行分組討論,這很酷。總體來說我覺得是一個不錯的體驗。」而針對她的具體情況,外文系、世文院也為她提供了相應物質保障和技術支持。

Tiffany Ball(密西根大學英國文學和女性研究博士,目前在美國)要克服12個小時時差上課。她用Zoom授課,並利用網絡課堂布置任務和查收作業,她說:「課堂進行得不錯。技術上沒碰到什麼問題,一些學生甚至很勇敢地參與了討論。網絡通信方面沒什麼問題,看起來不錯。」

Elizabeth Mathie(密西根大學英語文學博士,目前在愛沙尼亞)說:「因為我們是小班教學,所以網上授課的效果很好,我們開著視頻,可以面對面交流。使用PowerPoint文檔也很方便。同學們可以「舉手」回答問題,也可以把他們的問題以文字形式發到班級微信群裡。同學們也可以在班級群裡進行活動,或者提交作業,總之效果非常好。」

Elizabeth Mathie博士在愛沙尼亞講授《論說文寫作》

Bican Polat(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思想史博士,目前在泰國)也表示:「網上授課非常順利,我可以正常上課,也可以邀請同學們發言,我還把他們分成小組,進行小組學習。效果都非常好。」

來自美國的Sam Heidepriem(密西根大學文學博士,目前在北京)寒假期間沒有回國,而是堅守在北京,和其他同事一起嚴格遵守學校各項措施,共抗疫情,並保證網上課程順利進行。

周博群(芝加哥大學東亞語言文明系博士,目前在南京)不僅自己圓滿完成網上教學任務,而且主動輔導其他世文院青年研究員和專家進行網課測試,宣傳清華的政策和要求。

Harry Adams (耶魯大學藝術史博士,目前在美國)的課安排在北京時間上午,在當地時間的深夜,他精神抖擻地完成了第一次直播上課,師生均表示一切順利。

Sanders Creasy(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博士,目前在美國)的研討課非常需要面對面的討論,但是他也認為目前情況下的網上教學是最好的解決辦法。第一周上完課,已是當地時間凌晨了。

供稿:外文系

編輯:李晨暉

審核:呂   婷

相關焦點

  • 【2020春·留住記憶】留守清華園的外籍學者——世文院青年研究員...
    ●外文系 劉昊 溫寓桐 海德普利姆(Sam Heidepriem)博士是清華-密西根研究員學會的青年研究員,2017年博士畢業於密西根大學日耳曼語言文學專業,同年秋天他和妻子來到中國,開啟了在清華園內的生活。
  • 天涯若學堂,清華大學世文院開啟「雲教學」
    「延期開學,如期開課」。為應對疫情,自2月17日開始清華大學世文院的8位青年研究員,從四個大洲(亞洲、美洲、歐洲、大洋洲)的五個不同國家(中國、泰國、美國、愛沙尼亞、紐西蘭),通過網絡為學子們進行授課。每天,當熟悉的鈴聲從雲端響起,身在天南海北的清華師生便準時相約,共赴課堂。
  • 從「三尺講臺」移步「雲上空間」 清華大學開課首周上課師生26.4萬...
    來源標題:清華大學開課首周上課師生26.4萬人次臺上是正在「直播」的老師,臺下遍布全國各地的學生,所不同的是,課堂從「三尺講臺」移步「雲上空間」。自2月17日清華大學啟動「線上開課」以來,目前,全校新學期第一周教學工作已順利完成,共涉及3923門次課程,共完成課程10635場次,上課師生26.4萬人次,總時長達39.5萬小時。
  • 請查收這份「清華在線教學答卷」
    春季學期,全校原定開設的4254門次課程,有3923門課程在線如期開課。2月17日,新學期「在線開課」首日,涉及31個教學單位的155門次課程如期上線。第一周,全校共完成課程10635場次,上課師生26.4萬人次,總時長達39.5萬小時。一個月,全校共完成課程37833場次,上課師生逾102萬人次,總時長超過170萬小時。
  • 清華留學生感言線上課堂(外國人在中國)
    2月17日,清華大學以在線教學的形式如期開課。每天,當熟悉的鈴聲從雲端響起,身在天南海北的清華師生便準時相約,共赴課堂。這其中,也不乏來自世界各地的留學生的身影,他們克服時差等困難,熱情參與並認真聆聽線上課程。課後,很多留學生表達了自己的感受。
  • 齊魯工業大學副校(院)長曹茂永為陶瓷與琉璃文化研究院新聘研究員...
    3月6日,齊魯工業大學副校(院)長曹茂永到工程訓練中心參加陶瓷文化交流活動,並親自為學校陶瓷與琉璃文化研究院新聘任的四位研究員頒發了聘書。齊魯工業大學原藝術學院院長吳玉田及工程訓練中心、離退休工作處、陶瓷與琉璃文化研究院主要負責同志及相關工作人員參加活動。
  • 【名家題賀】盛世同慶七十華誕·全國十省市青年書協網絡書法聯展
    隴南市青年書協在上級團市委和省青年書協的堅強領導下,立足隴南,面向全國,發揮全國幾何板塊中心地域優勢,秉持學術、專業宗旨,邀請眾兄弟協會共襄盛舉。隴南歷史文化淵源,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人文始祖,伏羲生出,詩經源頭,西垂陵園,秦公簋,西狹頌,埔閣頌,古麻紙,《非草書》,楊大眼,輝映史冊,信可謂翰墨淵藪。
  • 微納電子系第一周在線教學工作順利開展
    師生同「芯」 教學相長微納電子系第一周在線教學工作順利開展清華新聞網2月24日電  2月17日至21日為清華大學2020年春季學期上課第一周,新冠肺炎疫情雖然令全校師生無法像以往一樣在教室中面對面上課,但在線教學這一跨越時空的方式讓微納電子系師生又一次準時齊聚課堂。
  • 網絡文學海外傳播:與時代、世界和文化趨勢合拍
    近年來,中國網絡文學攜帶跨文化傳播基因,藉助網際網路優勢,從國內走向國外,得到全球各地讀者更多的關注。中國網絡文學海外傳播,不僅是文學,不止於文學。網絡文學用獨特的中國表達、中國風格傳播中國文化,傳遞中國聲音,孕育了共有的價值追求,實現「讓世界擁有中國,讓中國擁有世界」的美好願望。
  • 2020「天涯共此時——中秋節」線上文化周活動在韓國啟動
    人民網首爾9月30日電 (記者馬菲)2020「天涯共此時——中秋節」線上文化周活動28日在中國駐首爾旅遊辦事處官方網站及社交媒體正式啟動。此次活動由文化和旅遊部國際交流與合作局主辦,中國駐首爾旅遊辦事處和中外文化交流中心承辦,旨在引領韓國民眾和華僑華人跨越時空欣賞中國美麗景色,體驗中秋美好風情。此次活動推出文化和旅遊兩大板塊內容,形式上凸顯「數位化」特點,通過虛擬展覽、交互體驗、短視頻等多種方式,向韓國民眾全方位介紹中國傳統節日風俗和豐富的旅遊資源,傳遞 「月圓與共、健康同在」的美好理念。
  • 手寫雨課堂,清華自動化大一C++作業引爆全網,阿里P6:我們也做不到
    機器之心報導機器之心編輯部清華自動化大一學生的 C++大作業,是寫一個類似於「雨課堂」的網絡教學軟體,可以共享屏幕、語音直播、在線答題……16 周時間,獨立完成。這屆 00 後當真天賦異稟?以上所有內容,要在課程開始後的第 16 周獨立完成並提交,單人五周完成。這項大作業公布之後迅速傳播到了校外,網友們找到了經典老圖來形容這件事:同屬「雙一流大學」的浙江大學學生看完之後表示:「原是三本不配」。
  • 羅周,一個青年編劇的「空中課堂」
    疫情影響下,她不僅劇本創作不輟,更以「網際網路+」的全新模式傳遞知識,傳播戲曲文化。  青春熱情,點亮「空中課堂」  「將戲劇人才的培養活動改為線上舉行,是為了滿足江蘇青年編劇對寫作知識的渴求。」為進一步加強專業編劇隊伍建設,江蘇省戲劇文學研究院決定採用線上授課,定期舉行培訓。身為院長,羅周「身先士卒」,每天都會熱情地在朋友圈「吆喝」授課預告,一周七天無休,守在電腦前上課成為「羅院長」每天的重要工作。一番實踐下來,她對授課效果挺滿意:「原先只招收江蘇學員,現在全國的編劇和戲劇愛好者都加入進來了。
  • 【求學求職】復旦大學腦科學轉化研究院誠聘青年副研究員、博士後
    復旦大學腦科學轉化研究院多個課題組招聘青年副研究員和博士後,誠邀青年研究人員加入。青年副研究員待遇面議;博士後待遇以及在站時間請見文底。研究院主頁:http://itbr.fudan.edu.cn/index.htm宋彬組 (帕金森病細胞治療)主頁:http://itbr.fudan.edu.cn/info/1323/2145.htm簡介:宋彬,復旦大學腦科學轉化研究院青年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 什邡女子公益課堂——插花課圓滿開課!
    什邡女子公益課堂——插花課圓滿開課! 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作為一種美好而短暫的事物花,似乎從來都不缺少一花一世界
  • THAD活動丨清華設計系列講堂丨伯納德·屈米丨建築概念:紅不只是一種顏色
    關注本院青年設計師學習成長狀態是「清華設計系列講堂」的目的。
  • 武昌區教育局「空中課堂」2月1日開課
    長江日報-長江網1月31日訊1月31日,武昌區教育局發布全區學生「空中課堂」開課指南,「空中課堂」集授課、輔導、互動為一體,希望為全區中小學生提供便捷、優質的在線教學服務。從2月1日開始,武昌區所有高三年級「空中課堂」正式開課,其他年級2月10日開課。
  • 清華公開課!本周課表請收好~
    為積極響應清華大學「延期開學、如期開課」的號召滿足廣大同學「在家也能上清華」的願望本周繼續發布校研究生會精心策劃的「雲上學堂」系列課程以及教務處主辦的春風講堂系列講座課程繼續面向社會公開將在「雨課堂」班級中開展清華5大官方媒體平臺直播助你上清華清華官方微信每周發布下周課程預告
  • CHINACOOL全國青年酷運動文化周,展中國青年酷風採
    在十一這個重大節日的到來之際,由國家體育總局社會體育指導中心主辦,上海趣酷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運營承辦,「CHINA COOL全國青年酷運動文化周」將於10月1日至7日正式亮相上海長寧來福士。( 「CHINA COOL全國青年酷運動文化周」 將於10月1日至7日正式亮相上海長寧來福士。)
  • 專訪|顏海平:跨文化是近代以來中國和世界始終亟需的能力
    顏海平1977年考入復旦大學中文系,1982年畢業並留校任教,1983年赴美國康奈爾大學留學,1990年獲現代歐洲文學(含戲劇文學)、十九與二十世紀思想史與跨文化理論博士學位,先後在科羅拉多大學、密西根大學、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康奈爾大學執教長達20年。2011年11月回國任教,2014年出任清華大學外文系主任、清華大學世界文學與文化研究院院長。
  • 「針心針意」啟動,編織課堂開課!
    與此同時,首場編織課堂也在西青區西營門街黨群服務中心正式開課,愛心市民和志願者手中的小小編織針,不僅串起細細的毛線編織成禦寒物資,更串聯起數不清的愛心,幫助孩子們驅趕冬日寒冷,擁有別樣溫暖。「去年我就報名參加了『針心針意』活動,今年也一直關注著,終於啟動了。」昨天上午,市民趙阿姨撥打了報名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