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管教的6大禁忌,知道嗎?

2020-12-11 點點的家常事

今天筆者想跟大家談一談如何管教孩子。事實上,家長應該了解哪些管教方式對孩子的自我發展有好處,哪些有壞處。但遺憾的是,「包括作者在內的很多家長,對很多不該做的事情卻總是不聞不問」,事實上,家長們經常因為不知道,或者因為情緒困擾而不適當地管教孩子。無論出於何種理由,我們列舉了6條教規中的禁忌,希望以後不會再因不知而重演歷史。

不要把孩子看得太過渺小。

通常我們會對孩子說:「你這麼做對嗎?」「你怎麼那麼笨!」「你這個孩子好笨!」這樣藐視孩子自身價值的話語,只會使孩子的自我意識受到「體無完膚」的打擊,而且毫無用處。

二、不要嚇著小孩。

恐嚇小孩會傷害小孩的自尊。但是家長們卻常常用嚇人的語言,比如「你再這樣做,你也會失敗的」「你在打小明,我就會打死你。」這嚇人的話,每次說出來,都讓孩子感到不安,並對母親產生恐懼,甚至仇恨。恐嚇只會對孩子的心理造成傷害。但不要把「驚曉」和「不行」混淆起來。

例如,很多家長聽到不能嚇晚孩子,就認為不能說「以身作則」。那是一個巨大的錯誤。如果孩子越過了你禁止的界限,你就應該在打完人之後告訴他下次絕對不要再打。您使用的語言和語氣,決不能包含一丁點的恐嚇威脅。但是就算孩子做錯了事,在沒有受到懲罰之前,也不能嚇曉孩子說該怎麼懲罰他。只有現在有意識的孩子,事先恐嚇沒有任何效果。

三、不要賄賂兒童。

最大的一筆賄賂,我所知道的,是一位父親答應替孩子買車的例子:一個孩子告訴我,他父親答應他,只要他本學期的成績保持在乙等,就給他買車。這次行賄的結果怎麼樣?孩子們不會再因為自己的學習成績而自滿,而只會為了獲得外部的性獎勵而破壞積極的自我。從超市裡可以看到媽媽們賄賂孩子的例子。比如小孩亂碰書架上的罐頭,母親用不耐煩的口吻說:「別亂碰東西,如果你乖乖聽話,我就給你買玩具。」這等於是教小孩學會控制大人。這可不是個聰明的方法,如果你想教給孩子更高的自我意識,控制自己並尊重別人的權利。

四、不要讓孩子承諾以後會怎樣。

媽媽很生氣地說:「小利,你要答應我以後不能再這樣做了!」小利不傻,他當然答應了。但是30分鐘後,小利又犯了同樣的錯誤。母親大發雷霆,責罵他說:「你不是剛答應了嗎?」且慢,你要知道,對孩子來說,答應是沒有什麼意義的。和恐嚇一樣,活在現在的孩子對將來的事做出承諾是不可能的。對於一個聰明的孩子來說,因為許諾而違背了自己的諾言,更容易引起他的內疚,而對於不那麼聰明的孩子,更多的是挖苦,甚至反抗粗暴行為。

(5)不應提供過度保護。

很多媽媽都會盯著孩子的手臂那,結果無異於對孩子說:「你一個人什麼也幹不了,媽媽幫你做,你就在旁邊看。」如果這樣說,那就等於剝奪了孩子自立的機會,實際上,孩子的能力遠遠超出了母親的想像,我們應該以「孩子能做的事永遠不會替他做」為格言。

(6)不要嘮叨。

嘮嘮叨叨是否暗示對孩子說:「你啊!「你理解能力太差了,要好好聽你媽媽說。」孩子究竟是怎麼想的?一個幼稚園的孩子說:「每一次我只要問爸爸一個問題,爸爸為什麼回答的都不完,好囉嗦!」

相關焦點

  • 家長雲學堂《正面管教課程》第2課引發無數家長共鳴!
    ——童程童美家長雲學堂 6月24日,「童程童美家長雲學堂」在觀眾的期待中如約而至。當晚19:30,資深正面管教導師、花生媽媽沙龍創辦人花瑩瑩女士做客直播間,帶來了正面管教系列課程第2課——《問題:透過表象,解碼深層需要》。近兩個小時深入淺出的講解,仍讓觀眾意猶未盡。
  • 孩子有這3個極端,暗示進入「仇恨期」,這2點禁忌家長別忽略
    很多家長在養育孩子的過程當中,可能都會遇到這樣一個狀況,原本乖巧的孩子,逐漸長大之後變得越發「不可理喻」,輕柔的管教不聽,嚴厲的管教還不服,真的是十分令人頭疼!讓不少家長覺得孩子是不是提前到了「叛逆期」「仇恨期」?
  • 孩子到了這個年齡,家長就該狠心立規矩,立得越晚,娃越不好管教
    當父母管教孩子時,他們都清楚要給孩子制定規則,畢竟「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但在教育實踐中,許多小朋友都不把規則當回事時,家長往往又會因為看到他們哭而心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這樣,孩子嘗到了不守規矩的甜頭,在以後的生活中,更是會屢次犯規,因為他知道,父母總是會妥協,所以更加肆無忌憚。但是,父母,讓孩子不遵守規則真的對孩子有好處嗎?顯然不是。也許有些家長會反駁說,他們也想管教孩子,讓其遵守規則,但又不想讓孩子感到委屈。
  • 臥室家具擺放禁忌 6大禁忌你都知道嗎
    我們都知道家具擺放是有禁忌的,那具體有哪些禁忌呢?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吧。 家裡少不了家具,那家具怎麼擺放好呢?先來了解一下臥室家具擺放禁忌吧。
  • 「公益線下好課分享」美國「正面管教」家長學習班-「優愛家」家長...
    中學了,孩子基本不和我說話,說什麼都不聽,我都不知道他在想什麼,我要怎麼讓他改變?我們班有兩個孩子,特別愛打人,和家長溝通了好幾次也沒有用,我該怎麼管呢?用有趣又深入心靈的體驗式活動,帶領家長們用身體與心去體驗孩子的感受,教導正面管教的相關工具,在課堂上提供實踐機會,小組內討論案例,家長互助解決問題等等。
  • 家長管教孩子常犯的10種錯誤,你中過幾條
    孩子這種小東西,總是不按套路出牌,家長的應變能力不強,脾氣上來的時候,很多育兒信息一下子都跑到九霄雲外了,導致家裡經常出現雞飛狗跳的情況。其實,經常出現親子矛盾,不能把鍋都丟給孩子,有很多時候,是家長一手造成的。父母管教孩子中,最常犯的10種錯誤,你中過幾條?
  • 養女兒有4個禁忌,養兒子有5個禁忌,家長早明白,娃少走彎路
    養女兒有4個禁忌一、忌不獨立女兒從小就要培養獨立能力,切忌過依賴於父母,否則容易失去自我,思想情感也要獨立,長大後經濟更要獨立。4.富有愛和理解,從小被愛包圍的女孩子有爆棚的安全感,更知道什麼是最好的愛,從來不會委屈自己去討好別人。綜上所述,有女兒的家長一定不要過度窮養富養,要「富養」女兒,就要讓女兒有一個充實獨立的靈魂,即能勇敢的追求幸福,又能智慧的守住幸福。
  • 不服管教的孩子怎麼辦?用對「正面管教」3步驟,理解是關鍵
    相信家長們都會好奇一個問題,那就是孩子總是不服管教該怎麼辦?有的家長會認為只要打孩子幾頓就好了,只要下手足夠狠,孩子自然會聽話。有的家長卻認為動手打孩子不是一個好的選擇,這樣孩子雖然可能表現得比較聽話,但是會越來越叛逆,還會慢慢疏遠家長。
  • 家長要怎麼管教孩子呢?育兒路上挑戰不斷,需要家長不斷去學習
    家長要怎麼管教孩子呢 ?管孩子本身就是一件幸福與挑戰並存的事情。當我們正常下班回家推開門,一天沒有見著的孩子跑過來叫媽媽,並伸出雙手要抱抱時,是不是我們也會開心幸福地擁抱孩子,甚至還會親親孩子。可大部分的媽媽在這個時候是很難冷靜跟孩子說話的,都會說:「你沒看到媽媽在忙嗎?添什麼亂?你看我騰得出手來抱你嗎?」在孩子那兒都是一件事:叫媽媽抱抱。可因為媽媽的狀態不同,得到的回應也大相逕庭。那孩子可能就會困擾,到底什麼時候才可以要抱抱?長此以往,可能與媽媽越來越生疏。
  • 管教讓孩子懂規矩,但管教過度,孩子反而放縱,如何把握其中邊界
    這裡應該這樣……」看似合理的管教,卻讓孩子受到了束縛,被各種命令語言控制。 群裡一位媽媽委屈地說,她家孩子手指頭被磕破了,可自己明明已經就這件事說過好幾次,別去桌子旁邊玩,但最終還是發生了。 這是為什麼呢?管教的確能讓孩子懂規矩,也是家長的重要教育手段,但管教過度,孩子反而放縱。
  • 正面管教介紹
    三、正面管教的重要概念和背後的阿德勒理念1、鼓勵和勇氣2、適應能力和接受不完美的勇氣3、和善與堅定並行4、從錯誤中恢復關係5、懲罰和獎勵的結果6、關註解決方案正面管教背後的阿德勒理念正面管教模型起源於阿爾弗雷德.阿德勒(AlfredAdler)和魯道夫德.雷克斯(Rudolf
  • 總喜歡惹家長生氣?5步管教「熊孩子」
    難道孩子的需求是和媽媽作對嗎?孩子「熊」是注意力不集中,陷入了尋求關注的「惡性循環」。孩子的大腦發育相對不完善,缺乏對大腦的控制,無法隨時控制自己的行為,完全依賴於父母以獲得必要的營養、愛與支持。五步管教「熊孩子」1、明確規則:明確表達強調不同立場不同對待。案例:孩子在超市裡跑來跑去。反例(家長):「你這樣跑太魯莽了,罰你晚上不許看電視!」正例(家長):「我不喜歡你這樣!小孩在過道亂跑會干擾別人購物!」2、表明期望:對於已經發生的錯誤不過分追究,並表明對孩子下次行為的期望。
  • 放養式教育,對孩子來說並沒想像中美好,育兒需要父母合理的管教
    如果年輕家長與老人住在一起,常常會因為爺爺奶奶比較寵孩子而忽略了做家長的職責—管教孩子。現在很多家長,尤其是90後家長在孩子的教育上更多的選擇放養式教育,不過多地幹涉孩子的成長,認為這樣的教育方式能夠提高孩子自立的習慣,但放養式教育下的孩子真的能更好地成長嗎?。「放養」下的孩子會怎樣?
  • 6歲前孩子有這3個「怪癖」,暗示寶寶情商高,家長不要盲目去管教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伶俐,活潑可愛,但不是所有的孩子性格都是一樣的,很多孩子在幼年時就表現出了自己獨特的個性,還有一些孩子常會有些「小怪癖」,在家長們的眼裡,這些「小怪癖」一定要加以改正,否則對孩子成長不好,其實這樣想是不對的,專家表示,6歲前的孩子有這3個「怪癖」,表示孩子情商高,家長不要盲目去管教。
  • 熊孩子應該怎麼管教?專業人士:家長可以從這幾點入手!
    男孩玩餐桌轉盤把女子燙成十級傷殘,父母:不賴我們  後來仔細打聽才知道,桌上的開水壺是一名餐館員工將直接放在餐桌轉盤上的,當時父母只顧著說話聊天,而員工沒有做任何提示便離開了,於是孩子才釀成了這個慘劇。
  • 不寵不苛,女孩正面管教的要訣
    管教孩子,就要了解孩子生理、心理、年齡特徵及成長軌跡,才能因材施教,因時而教。女孩任性又驕縱?女孩刁蠻不講理?女孩在外不知道怎麼保護自己?女孩膽小不敢參與社交活動……女孩在情感方面更為敏感,因此也要更為注意教育方法。
  • 睿智燈塔app-孩子總是發脾氣怎麼辦,如何管教發脾氣的孩子
    那麼,如何管教發脾氣的孩子呢?很多人認為孩子發脾氣是因為被家長寵壞了,可是真的是這樣嗎?事實上,孩子發脾氣是一種正常的、不可避免的現象。當孩子年齡較小時,由於他們各方面能力還在不斷發展,包括思考能力。但孩子的肢體或語言能力往往跟不上他們的思維,有時大腦發布的一些指令,身體也不能很好地配合,講又講不清楚,這個時候孩子就爆發了。
  • 好書推薦丨《正面管教》系列書籍
    經過多年潛心研究與實踐,正面管教已發展出一系列成熟的家長、講師培訓圖書,音像,工具卡等,並細化為針對不同兒童的年齡段和特殊人群書籍,如零到三歲,三到六歲,十幾歲孩子,單親家庭,繼父母家庭,特殊兒童家庭和關於寵物等。在簡尼爾森博士和正面管教協會同仁的努力下,更有效的教學方式正在不斷完善和創新中,如網上社區,在線課程,ipad應用等等,幫助家長深入學習和運用正面管教。
  • 信用卡使用的這6大禁忌,容易降額封卡,你知道嗎?
    今天萌化老師給大家不分享提額方法,而是使用信用卡的5大禁忌,其實了解信用卡的禁忌後,對我們的提額也是有很大的幫助的! 一般信用卡單次刷卡消費不要超過額度的20%(額度小的不算) 第二個禁忌:是多次的大額刷卡消費信用卡 如果我們多次大額刷卡的話,會被銀行懷疑是套現行為。銀行就會對這種刷卡行為的人進行風控檢測。也是會影響我們的綜合評分,會讓銀行認為我們的資金出現問題。
  • 什麼才是真正的正面管教?
    在「正面管教」問世之前,家長們對於教育孩子往往採用非此即彼——嚴厲或者縱容——的方法! 幾乎所有的家長都有一種感覺——讓孩子聽話的唯一辦法就是打,可每次打完孩子,自己的心裡都非常後悔,而順著孩子又怕孩子不學好,得寸進尺!基於此,「正面管教」一經問世便風靡全球,受到了廣大家長的追捧。 《正面管教》一書中提到的理念方法確有其道理,但愚以為不太適用,至少對大部分中國家長來說不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