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筆者想跟大家談一談如何管教孩子。事實上,家長應該了解哪些管教方式對孩子的自我發展有好處,哪些有壞處。但遺憾的是,「包括作者在內的很多家長,對很多不該做的事情卻總是不聞不問」,事實上,家長們經常因為不知道,或者因為情緒困擾而不適當地管教孩子。無論出於何種理由,我們列舉了6條教規中的禁忌,希望以後不會再因不知而重演歷史。
不要把孩子看得太過渺小。
通常我們會對孩子說:「你這麼做對嗎?」「你怎麼那麼笨!」「你這個孩子好笨!」這樣藐視孩子自身價值的話語,只會使孩子的自我意識受到「體無完膚」的打擊,而且毫無用處。
二、不要嚇著小孩。
恐嚇小孩會傷害小孩的自尊。但是家長們卻常常用嚇人的語言,比如「你再這樣做,你也會失敗的」「你在打小明,我就會打死你。」這嚇人的話,每次說出來,都讓孩子感到不安,並對母親產生恐懼,甚至仇恨。恐嚇只會對孩子的心理造成傷害。但不要把「驚曉」和「不行」混淆起來。
例如,很多家長聽到不能嚇晚孩子,就認為不能說「以身作則」。那是一個巨大的錯誤。如果孩子越過了你禁止的界限,你就應該在打完人之後告訴他下次絕對不要再打。您使用的語言和語氣,決不能包含一丁點的恐嚇威脅。但是就算孩子做錯了事,在沒有受到懲罰之前,也不能嚇曉孩子說該怎麼懲罰他。只有現在有意識的孩子,事先恐嚇沒有任何效果。
三、不要賄賂兒童。
最大的一筆賄賂,我所知道的,是一位父親答應替孩子買車的例子:一個孩子告訴我,他父親答應他,只要他本學期的成績保持在乙等,就給他買車。這次行賄的結果怎麼樣?孩子們不會再因為自己的學習成績而自滿,而只會為了獲得外部的性獎勵而破壞積極的自我。從超市裡可以看到媽媽們賄賂孩子的例子。比如小孩亂碰書架上的罐頭,母親用不耐煩的口吻說:「別亂碰東西,如果你乖乖聽話,我就給你買玩具。」這等於是教小孩學會控制大人。這可不是個聰明的方法,如果你想教給孩子更高的自我意識,控制自己並尊重別人的權利。
四、不要讓孩子承諾以後會怎樣。
媽媽很生氣地說:「小利,你要答應我以後不能再這樣做了!」小利不傻,他當然答應了。但是30分鐘後,小利又犯了同樣的錯誤。母親大發雷霆,責罵他說:「你不是剛答應了嗎?」且慢,你要知道,對孩子來說,答應是沒有什麼意義的。和恐嚇一樣,活在現在的孩子對將來的事做出承諾是不可能的。對於一個聰明的孩子來說,因為許諾而違背了自己的諾言,更容易引起他的內疚,而對於不那麼聰明的孩子,更多的是挖苦,甚至反抗粗暴行為。
(5)不應提供過度保護。
很多媽媽都會盯著孩子的手臂那,結果無異於對孩子說:「你一個人什麼也幹不了,媽媽幫你做,你就在旁邊看。」如果這樣說,那就等於剝奪了孩子自立的機會,實際上,孩子的能力遠遠超出了母親的想像,我們應該以「孩子能做的事永遠不會替他做」為格言。
(6)不要嘮叨。
嘮嘮叨叨是否暗示對孩子說:「你啊!「你理解能力太差了,要好好聽你媽媽說。」孩子究竟是怎麼想的?一個幼稚園的孩子說:「每一次我只要問爸爸一個問題,爸爸為什麼回答的都不完,好囉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