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這些年,汽車促銷活動是越來越多。不僅推出了一系列的打折活動,就連分期付款的選項也是越變越多。之所以這樣做,也是為了解決汽車銷售難的問題。截至目前為止,中國汽車銷售市場是越做越難。不僅有國外大品牌進入中國市場,新能源汽車的到來,也讓汽車銷售變得越發困難。
俗話說得好:不進步就淘汰!如今的中國汽車市場正在步入存量時代,「淘汰賽」早已經拉開序幕。根據相關的公告以及數據顯示,從2021年的1月8日開始,知名的國產品牌「一汽夏利」更名為「中國鐵物」。
自從1999年進入中國資本市場以後,夏利就已經成為了汽車板塊的一支重要力量。而如今的情況,明顯大不如前。在經過長達八、九年的巨額虧損後,在去年的九月中下旬,一起夏利資產被1塊錢「大甩賣」。
根據當時相關媒體的報導,這一波操作後,曾經汽車板塊的一支重要力量將「消失」,A股也再無夏利汽車。而隨著2021年更名一事的到來,現在不僅是A股上沒有夏利的名字,未來這兩個字也將成為一代人的記憶,隨著歷史的更替,最終被世人遺忘。
從曾經的中國國民轎車,到如今的1元甩賣又更名,夏利汽車究竟是如何走上這條「極黑之路」的?
作為四大直轄市之一的天津市,早些年的時候一直是我國重要的轎車基地之一。而天津一汽更是如此,也是夏利汽車的總部所在地。「夏利」的名字是1986年的時候打造的,當時天津一汽引入某車型後,賦予了它「夏利」的名字。
而第一輛夏利下線並上市是在1986年,所以從現在的「丟失」本名,夏利也就才走過35年。最終還是在競爭極其激烈的汽車市場,和國人們揮手告別。尤其是在和曾經的輝煌相比,這35年的後半段時光,更是惹人「心痛」。
如果說夏利汽車的「破殼日」,其實還得推遲到1990年。那時候第一輛三廂夏利下線,幾乎滿大街的汽車都是夏利。這樣的繁榮景象,也使得夏利獲得了「國民轎車」的稱號。等到1999年的時候就順利登上資本市場,絕對稱得上行業領航者之一。
而資本市場只是當時夏利的簡單嘗試,驚人的量產、銷售成績更是光輝十足。2004年的時候,夏利成為了第一個產量超過100萬輛的國產轎車品牌。龐大的量產總數,使得第二年夏利的銷量也取得了近乎完美的成績。
2005年的時候,在一眾國產汽車品牌中,夏利是國內第一個銷量超過20萬輛的轎車企業。為國人們開上汽車,貢獻了自己的一份力。不過成功後,便往往走向「下坡路」。2011年夏利來到了企業的巔峰時期,營收迫近100億元的它,開始逐漸暗淡。連續18年成為全國經濟型轎車銷量榜單的第一名(例如在桑塔納之上),成為國內轎車的「大哥」。
2013年到2018年,這各國民轎車的累計虧損就已經超過80億元。及時止損的一汽夏利也從2017年開始,紛紛停產相關的系列產品。而如今連名字都沒有的夏利,怕是再也回不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