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來,韓國的K-9自行火炮在國內各大軍事網站上頻繁出現,算是小火了一把。長久以來,韓國一直稱其獨立研製的K-9自行火炮是世界一流火炮,甚至號稱"亞洲第一炮"。對於這些所謂的無上榮耀,我國軍迷基本採取沉默態度,不反駁也不贊同,只習慣於用實際說話,這種漠不關心的心態也反映了國內軍迷對K-9的不重視。但近日不同往日,如今的K-9自行火炮在國內開始受到軍迷的關注。而原因嘛,著實難以啟口,有點打臉的感覺。我國軍迷看不上的K-9竟然出現在北歐國家—挪威,這個耳光還真有點響。
1月30日,在一片冰天雪地中,挪威機械化部隊開始進行自行火炮的實彈射擊,而其使用的正是韓國原裝進口的K-9自行火炮。要說K-9出現在發展中國家也就罷了,但現在卻出現在挪威軍隊中。首先,挪威是什麼國家?它是經濟科技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不差錢,對產品的質量要求也是奇高,能被挪威看上的東西,絕對是上上之選。其次,挪威是北約國家,北約國家基本都在北約內部採購軍備,很少去其它地區購買,主要是看不上。而此次韓國能擠掉英法德美等老牌科技強國,將國產武器打入北約內部,這裡面著實耐人尋味。但有一點可以肯定,K-9自行火炮的出色性能絕對是打動挪威的先決條件。
小編跟國內大部分軍迷一樣,之前對K-9很少關注,但近日看了相關新聞後,心中懷有諸多疑問,還特地去網上搜集了K-9的信息。而搜到的信息簡直令小編大吃一驚,不得了啊不得了,你以為挪威是第一個引進K-9的歐洲國家嗎?這樣想就大錯特錯了,在挪威之前,波蘭、芬蘭和愛沙尼亞已經購買了數量不等的K-9火炮,而且波蘭和愛沙尼亞還屬於北約國家。除了波蘭和愛沙尼亞,土耳其也在早前購買了K-9自行火炮,其也是北約國家之一。這還不算完,我們的鄰國印度也開始接收K-9,埃及、印尼、亞塞拜然等國也對K-9表現出濃厚的興趣。一時間,K-9遍地開花,成為自行火炮國際市場中的新寵,未來的銷售前景不可估量。據有關機構統計,K-9目前的出口訂單數不知不覺已經超過700門,超過我國的PLZ-45自行火炮,是亞洲國家外貿自行火炮中銷量最好的,"亞洲第一炮"的倒也實至名歸。
但即便如此,國內一些軍迷對K-9依舊持不屑態度。為啥呢?有網友發話了,你一個萬國拼裝貨,有啥可值得炫耀的,有能耐別依靠別國啊。話雖然有點刻薄,但卻是事實,K-9確實是個拼裝貨。它的發動機是來自德國的原裝貨,變速系統和火控系統來自美國,懸掛系統來自英國,而炮管出自德國萊茵公司,可謂集眾家之所長。雖然是拼裝貨,但也不能否定它的優秀。再說了,現在一件高科技產品,哪有百分百純國產,都是博採眾長。美國科技厲害吧,F-35的零部件不也全球採購嗎?如今的高端產品,考驗的是一個國家對各種高科技的兼容和集成能力,把一堆先進科技送給你就能造出高端產品嗎?三哥就是典型的例子,而韓國在這方面還是很厲害的。
下面,我們來說一下K-9一些突出的性能。K-9是亞洲第一款,世界第二款155毫米52倍口逕自行榴彈炮。90年代初開始研發,1998年正式定型,綽號"雷霆",而彼時我軍的主力大口逕自行火炮還是83式152毫米45倍口逕自行火炮。PLZ-45雖然研製成功,但還沒有裝備部隊,直到PLZ-05的出現,我國才擁有了可以跟K-9相抗衡的155毫米52倍口逕自行火炮。K-9整體火炮系統的設計水平很高,尤其是自動填裝系統和車載電子系統。車內有自動裝填裝置,可以自動輸送彈丸進入炮膛,大大提高了火炮發射速率,其最大射速達到3分鐘內,8發/分鐘,爆發射速為3發/15秒。而當時的PLZ-45還是半自動填裝,電子系統也比較落後。
另外,K-9配備的K-10供彈車也是獨一無二的。該車內設有高度自動化的機器人彈藥補給系統,與傳統的"尾對尾"不同,K-10是頭對尾,炮彈通過長長的供彈臂進入到K-9炮塔內,實現快速填裝。整個補給車只需要三個人操作,而補給過程不需要任何人工幹涉,10分鐘內就能完成全部填裝。K-9平時備彈48枚,可發射多種北約制式炮彈,包括爆破彈、火箭增程彈、子母彈、發煙彈、照明彈和化學彈,還能發射各種類型的全膛增程彈。
總體來說,K-9是一款性能出色的裝備,可以跟歐美強國的同類產品一較高下,我國的PLZ-45在總體性能上確實要遜色一籌,畢竟有強國的技術支持,至於我國的PLZ-05跟K-9孰強孰弱,就只能靠時間來檢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