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正在宣傳他們在HiSiliconKirin970上進行的許多AI增強

2020-12-13 INeng財經

距離華為Mate 10及其變體的正式發布還有四天的時間:Mate 10 Pro,Mate 10 Lite和Mate 10 Porsche Design。這些設備可能將運行運行Android Oreo並帶有華為EMUI 8.0的作業系統。華為正在宣傳他們在HiSilicon Kirin 970上進行的許多AI增強 ,我們相信該公司計劃將其AI用於新的攝像頭模式。

但這並不是Mate 10上提供的最新軟體的全部,因為它們可能還會帶來類似Samsung DeX的界面 以及在華為Mate 9的Android Oreo更新中發現的大多數更改。華為也喜歡他們的手勢,除了觸控螢幕外,還提供了許多其他與手機交互的方式。例如,在Huawei Mate 9上,您可以翻轉手機以使其靜音,拾起以減少來電鈴聲,抬起耳朵接聽電話,用指關節截圖,在屏幕上畫圖以打開應用程式,或以指關節手勢開始分屏。

現在,我們相信公司可能會在表格中引入一些新的手勢/功能,例如:

雙擊電源按鈕

雙擊屏幕(在某些華為手機中已經存在,但在華為Mate 9中不存在)

雙轉手勢(可能類似於Moto X相機手勢)

帶有提升/雙擊以喚醒的環境顯示

我們無法確認這些功能是否存在於實時構建中,因此我們對此並不是絕對的信心。乍一看,考慮到我們所知的Mate 10型號據說具有LCD屏幕,加入環境顯示功能似乎很奇怪,儘管自LG以來,這並不是製造商第一次包含這種功能。以前一直通過始終顯示來做到這一點。

使我們相信這些功能可能會出現在華為Mate 10上的原因是洩露給我們的預發行固件版本。當我們比較華為Mate 9固件的系統轉儲和華為Mate 10固件的系統轉儲時,兩部手機的Settings.apk文件之間的簡單文件差異顯示了新的布局和介紹性視頻文件,指出了這些的存在特徵。

不幸的是,由於難以對華為系統APK進行反編譯,因此我們無法發布構建中的視頻,但我們將提供我們執行的差異文件的屏幕截圖。

相關焦點

  • 華為麒麟970的NPU(神經網絡處理器)到底是什麼鬼
    簡而言之,麒麟970有了NPU單元之後,至少在拍照和圖像處理上,比之前單純依賴CPU和GPU要快得多。而對於競爭對手,麒麟970最直接的就是保持高效率,並且更加的省電。未來AI獨立單元內置於晶片一定是趨勢,蘋果也在做,只是華為搶先開了個頭.
  • 華為可能會因美國新規定而失去HiSilicon Kirin處理器
    華為將不得不再面對一年的時間,以應對保留在美國「實體清單」上的影響,從而有效地禁止其獲取美國產品和技術。在去年的整個劇情中,華為始終保持其獨立性和製造自己的產品(特別是通過海思的麒麟製造自己的移動處理器)的能力而感到自豪。然而,美國商務部目前正試圖阻止後者,這最終可能使華為在不久的將來沒有處理器可用於其新手機。
  • kirin820是什麼處理器
    kirin820就是華為海思麒麟820,該晶片於2020年3月30日發布,這是華為麒麟8系列SoC處理器的第二款產品。海思麒麟基於臺積電7nm工藝製程,集成了華為海思旗艦晶片麒麟990 5G同款基帶,支持SA和NSA雙模5G,是一款非常不錯的中端晶片。
  • 榮耀10搭載麒麟970,用AI玩轉炫酷抖音濾鏡
    但在實際錄製的過程中,切換背景的道具經常會出現背景消除不完全的問題,甚至會在人像周圍出現一圈白邊,背景的「PS」痕跡似乎有點明顯,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這個功能的使用效果。這個問題其實是由於手機的圖像識別能力不同造成的。要將人像從原來的背景完全區分出來,需要手機經過大量複雜的計算機視覺運算,在視頻的動態環境中,這種運算更是遠遠超出照片摳圖的難度,對手機的硬體能力帶來挑戰。
  • HiSiliconKirin990是華為最新的內部晶片組配有8GBRAM
    的華為伴侶30臨是具有大6.71「顯示了強大的主打設備。大屏幕具有1440x3120p的解析度,是視頻和遊戲的絕佳手機。自拍相機是雙傳感器設置,帶有兩個32MP相機。後置攝像頭裝有四個不同的傳感器,構成了四攝像頭。有40MP寬相機,8MP遠攝相機,40MP超寬相機和TOF 3D深度相機。
  • 華為上架新款: 麒麟970+128G+GT技術+人臉支付, 真機上手很驚豔!
    華為Nova系列主打青春時尚,前代Nova 2s便取得了不錯的銷量,之後又在3月份推出華為nova 3e,如今又要推出最新力作——華為Nova
  • 凰家評測 | 華為nova3:易烊千璽粉絲喜提麒麟970
    熟悉華為的都知道,華為現在有三大產品線,主打商務的Mate系列,主打時尚的P系列,和主打年輕群體的nova系列,隨著年輕人對生活品質越來越看重,
  • 華為上架新款:麒麟970+6.3寸+GT技術+128G,真機上手很驚豔!
    一直以來,華為Nova系列都是主打青春時尚,前代Nova 2s退出後便取得了很不錯的銷量和口碑,之後在3月份推出華為nova 3e,如今又要推出最新力作——華為Nova 3,並且該機已經提前在官網上架了。從真機上手照來看,還是很驚豔的!
  • 身為華為AI幕後功臣,寒武紀年虧近12億,華為的抽單是卸磨殺驢?
    說到寒武紀,大家可能並不是很熟悉,但對於華為的麒麟970終端AI晶片,大家一定不陌生。2016年,寒武紀推出的第一款產品「寒武紀1A處理器」,就是應用於華為2017年發布的麒麟970中。後來,寒武紀又為華為供應了「寒武紀1H處理器」,華為也一度成為了寒武紀幾乎所有的收入來源。
  • 華為終於「良心了一回」:3D玻璃+AI2.0+256G,比OPPO便宜400
    而作為國產廠商第一名的的華為,自然也發布了不少新機,而且都比較火爆,比如華為P20系列,在拍照方面拿下了全球第一名,還有集各種手機「黑科技」於一身的華為mate RS保時捷版,這2款手機都是非常火爆的,就連「國民老公」王思聰都非常喜歡,一次性買了50臺華為mate RS保時捷版。
  • 華為P20pro和小米8誰更強?845把麒麟970按在地上來回摩擦
    華為p20pro是華為目前最高級最高端機型,小米8是小米目前最高端機型,那麼兩款國產手機品牌中的最高端手機放在一起相比哪一款會更勝一籌成為國產手機最強機呢?首先從拍照上面比較,小米8拍照略遜於華為P20pro,畢竟華為p20pro的主打就是拍照。
  • 【60秒半導體新聞】傳本月發布榮耀V10將搭載AI處理器麒麟970/用遺體進行 中國做的首例人類頭移植手術遭質疑
    當然最大吸引人的還是搭載了華為首顆人工智慧處理器麒麟970,具備很多智能功能。如果有消費者是衝著人工智慧處理器麒麟970去的,其實也可以考慮一下華為子品牌榮耀即將發布的這款手機。上周,華為榮耀宣布,定於11月28日在北京工業大學體育館發布新機榮耀V10。放出海報顯示,該機將主打AI(人工智慧)、雙攝以及男神胡歌出鏡代言。
  • 華為P20雙雄正式發布!麒麟970/拍照問鼎世界之巔 5050元起
    華為P20系列採用劉海屏+雙玻璃機身+前置指紋設計,搭載麒麟970處理器;P20為5.8英寸OLED顯示屏,後攝12MP+20MP雙攝,內置3400mAh
  • 2999元的華為nova3開箱 | 前後置4攝,黑科技+麒麟970!
    華為家族又迎來一位小夥伴,Nova系列3代目,就躺在這個盒子裡面~
  • 從970人工智慧說起 帶賈維斯去拯救世界
    【中關村在線】華為Mate10評測:說起人工智慧,很多人的印象都停留在科幻電影裡。在編劇的想像中,類似甚至超過人類智慧的機器智能將成為未來的主要力量,不管是拯救地球,還是毀滅地球,人工智慧都擁有比人類更加強大的智慧與能力。
  • ​AI技術華為P206G+64G 香檳金售3788元
    (中關村在線 手機行情)華為 P20(全網通)搭載麒麟970處理器+4GB內存,採用5.8英寸顯示屏,解析度2240x1080,後置萊卡雙攝鏡頭,通過AI技術實現場景識別模式適配。
  • 華為Mate 10/10 Pro發布會詳細匯總
    但今年其和Mate 10 Pro普通版之間的變化較大,背面設計紋路完全不同,改為了縱向拉絲部分,正面下巴部分從華為logo變成保時捷設計,顏值上明顯要比Mate 10和Mate 10 Pro都高。基帶方面,華為宣稱Kirin 970搭載了4.5G LTE技術,支持4*4 MIMO天線,5CA載波聚合和256QAM正交幅度調製技術,讓Mate 10和Mate 10 Pro可以達到最高1.2Gbps的下載速度,成為地球上首個達到
  • 達文西AI能力加持:華為P40相機或將比三星S20更為智能
    Exynos990雖然有增強AI性能的獨立NPU,但在GPU性能方面卻相對較弱,很難駕馭S20 Ultra那顆1.08億CMOS模組;而驍龍865的GPU性能比驍龍855提升了25%,卻沒有配備獨立NPU,因此AI端側性能也有不足。
  • 華為AI商標HiAI被搶註後提告一審被判敗訴
    據內媒報導,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近日公布的一份判決顯示,因為其核心晶片上的移動計算架構HiAI被合作方搶註,華為在申請商標無效並沒有達到預期結果後,向法院起訴國家知識產權局,但一審被判敗訴。 HiAI是華為面向智能終端的AI能力開放平臺,作為曾在麒麟970晶片上創新設計的移動計算架構,該系統目前已升級到HiAI 3.0。
  • 華為與第四範式,正在醞釀一個幫企業跳出AI悖論的「秘密計劃」
    在AI產業化突圍不斷加強的新階段,這種可能性正在加強。第四範式與華為的一次握手,正在帶來從算力到框架,從數據統籌到作業系統的全棧AI可能。企業跳出AI的時空悖論,也許就在彈指一揮間。企業應用AI的軟體問題,絕大多數出在數據上。被數據餵養出來的智能,是機器學習代表的第三次AI崛起之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