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劉勇 來源:經濟導報 2011-08-16 09:29:46
摘要:根據中國人民銀行《非金融機構支付管理辦法》規定,今年9月1日是第三方支付機構獲得許可證的最後期限,逾期未取得牌照的企業將不得從事支付業務。因此,意欲進軍行動支付市場的運營商加快申領支付許可證成為爭分奪秒的事情。
關鍵詞:行動支付[574篇] 行動支付牌照[0篇] 手機支付[867篇] 中國銀聯[158篇] 運營商[315篇] 中國移動[346篇] 中國電信[154篇] 中國聯通[110篇]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非金融機構支付管理辦法》規定,今年9月1日是第三方支付機構獲得許可證的最後期限,逾期未取得牌照的企業將不得從事支付業務。因此,意欲進軍行動支付市場的運營商加快申領支付許可證成為爭分奪秒的事情。
運營商忙申請
「從現在的情況看,運營商加快了申請速度,三大運營商(移動、電信、聯通)都已經推出了自己的手機支付公司,此前市場一直猜疑的運營商放棄獨立申請牌照的努力,轉而發展和第三方合作的說法不攻自破 。」12日,金元證券分析師邱虹天接受記者採訪時說。
今年5月26日,中國人民銀行公布了第一批獲得 《支付業務許可證》的27家企業名單,其中並沒有出現三大運營商的名字,此舉一度引發市場猜疑。
儘管一直有猜疑,但在邱虹天看來,這種猜疑只是一廂情願,「面對極具潛力的行動支付市場,三大運營商絕對不可能放棄這麼大的一塊蛋糕。」
正如邱虹天所說,8月2日,中國移動湖南分公司100%持股的中移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浮出水面,並正式提交了《支付業務許可證》的申請。公開資料顯示,該公司註冊資本5億元,主要業務方向覆蓋「手機支付-網絡支付業務系統、手機支付-預付卡業務系統、手機支付-銀行卡收單業務系統」等方面。在此之前,中國電信於今年3月成立了「天翼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推出了「沃光大手機支付卡」;中國聯通也於今年4月成立「沃易付」網絡技術有限公司,推出了「天翼長城卡」。
消息顯示,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旗下的這兩家主營支付業務的公司也都已經提交了 《支付業務許可證》的申請,也就是說三大運營商在支付牌照發放大限之前,都已經完成了手續上的準備。
「運營商在行動支付市場如此主動,根本原因自然是行動支付市場的巨大潛力。」邱虹天表示。艾瑞諮詢的統計顯示,目前我國手機用戶有8億戶,其中,已經開通移動網際網路的用戶有3.03億戶,佔全國總用戶的37.8%。去年我國行動支付市場整體規模達到202.5億元,同比增長31.1%。而據預計,今年行動支付市場增長將更為強勁,到2012年行動支付的交易規模將超過1000億元。
銀聯搶先機
如此巨大的蛋糕,不僅吸引了運營商的目光,也吸引了一些專業金融機構的目光,尤以中國銀聯表現最為積極。
據導報記者了解,就在9日,HTC宣布與中國銀聯以及方付通正式締結戰略聯盟,三方將就技術研發、應用推廣、未來發展等方面進行深度合作,共同推動銀聯行動支付的普及和相關產業鏈。並且推出了一款名為「HTC驚豔」的手機,不僅支持非接觸式快速支付,而且為用戶提供公共事業繳費、信用卡還款、餘額查詢、在線購物等多種遠程支付服務。
HTC研發與營運總經理劉慶東介紹說,他們將銀聯手機支付客戶端軟體預置於HTC產品中,用戶可通過該軟體實現銀聯手機支付相關功能。中國銀聯執行副總裁柴洪峰表示,兩家公司通過協議約定,整合各自優質資源,圍繞銀聯手機支付業務,開展技術研發、應用推廣等方面的合作,共同為用戶打造更便利、安全的行動支付體驗。
截至目前,包括HTC在內,至少有3家通信業大企業公開宣布與銀聯結盟,包括TCL通訊和大唐電信集團。
「中國銀聯在贏得了支付標準的關鍵戰役後,正在積極加大與產業鏈各方的合作,此次推出的國內首款支持銀聯行動支付標準的智慧型手機,正式打響了搶佔終端市場先機的發令槍。」邱虹天表示。中國銀聯在行動支付領域積極的表現,根本原因同樣在於行動支付市場的巨大潛力。
在業內看來,運營商取得牌照不是問題,而一旦取得支付牌照,四方的競爭會更激烈,市場爭奪戰即將拉開帷幕。
分享到:網易新浪騰訊人人開心網豆瓣MSN
最新評論(加載最新評論):
上一篇:工信部部長苗圩:推進物聯網產業快速有序發展
下一篇:傳感器應用領域拓寬 未來技術發展呈五大趨勢
相關新聞:
關鍵字搜索:
技術文章:行動支付[29篇] 行動支付牌照[0篇] 手機支付[31篇] 中國銀聯[1篇] 運營商[11篇] 中國移動[4篇] 中國電信[2篇] 中國聯通[0篇]
成功應用:行動支付[5篇] 行動支付牌照[0篇] 手機支付[5篇] 中國銀聯[0篇] 運營商[0篇] 中國移動[4篇] 中國電信[2篇] 中國聯通[0篇]
解決方案:行動支付[7篇] 行動支付牌照[0篇] 手機支付[6篇] 中國銀聯[0篇] 運營商[1篇] 中國移動[4篇] 中國電信[1篇] 中國聯通[0篇]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