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為什麼不捨得配備高容量的電池,是因為沒有技術儲備麼?當然不是,相比於其他重要部件來說,手機鋰電池的研發成本幾乎是最低的。而且蘋果對於電池的要求已經是業界最高,因為手機行業只有蘋果採用了成本更高的「L形一體式」異形電池組,所以蘋果不配備高容量電池當然不是研發的問題。
但是話又說回來,續航問題一直都是iPhone的一大槽點,究其原因本質上還是因為電池容量過小的緣故,譬如就拿目前最新披露的數據來看,iPhone12這樣一款配備5G基帶的真·5G手機其電池容量只有可憐的2227mAh,對你沒有看錯,一款5G手機的電池容量只有兩千多毫安時,就算是家族旗艦的iPhone12ProMax的電池容量也沒有達到4000mAh。
那麼蘋果到底為什麼不配備高容量的電池組呢?我們就來好好談一談這個問題。原因一外掛基帶硬傷,在之前討論內置基帶和外掛基帶孰優孰劣的爭論中有一個結論是被大家公認的,那就是外掛基帶的處理器對於內部手機內部空間的佔用是要遠遠大於集成基帶的處理器,用大白話說就是更佔地方,會擠壓其他零配件的空間。
這一點其實可以在當下配備驍龍865處理器的安卓手機上得到證實,目前所有配備驍龍865處理器並且電池容量在4000毫安時以上的安卓手機的屏幕尺寸幾乎都在6.5英寸以上(僅有三星S20一個例外,其電池容量剛好是4000毫安時),做大屏幕的核心原因就是為了創造更大的內部空間以容納更大的電池以及5G模組。而在驍龍855時代,手機屏幕大多還都維持在6.5英寸以下,只有少數幾款高端旗艦機的屏幕尺寸超過了6.5英寸。
再來看iPhone,歷代iPhone手機全部都是外掛基帶,而且屏幕尺寸也並不大,以iPhone11系列為例,屏幕最大的iPhone11ProMax的屏幕尺寸也就只有6.5英寸,而iPhone11的屏幕大小只有6.1英寸,在這種體積限制下,電池容量又怎麼可能提的上來呢?原因二是控制重量以及控制成本,6.5英寸的iPhone11ProMax的電池容量不小,達到了3969mAh,是歷代電池容量最大的iPhone手機,但是重量也飆升到了226g,試想一下如果蘋果把電池容量增加到4500mAh,那麼重量勢必會增加十幾克,那可就是名副其實的半斤機了,帶上殼,帶上套,一塊接近300多克重的「小啞鈴」能讓用戶滿意麼?
但是話說回來,如果要降低電池的體積或者提升裝配工藝也不是不可能,但是這對於整個產業鏈的要求會非常高,成本支出也會非常高,就算以蘋果這樣的雄厚家底也是玩不起的,畢竟這需要整個產業鏈升級。原因三是對於自家系統有信心,IOS得益於封閉的體系其應用質量普遍都比較高,根本沒有像安卓這樣頻繁自啟動常駐後臺的問題,所以對於手機電量的消耗也沒有那麼高,就拿iPhone11ProMAX來說,其整體續航表現竟然和配備5000毫安時的三星S20Ultra類似,這其實就是系統優化所帶來的獨特優勢。
原因四是強迫或者說是誘導消費者換手機,如果iPhone做的系統流暢好用,電池容量還大還耐用,那麼iPhone還怎麼誘導用戶換機呢?而且iPhone通過一系列手段「脅迫」用戶換新也不是第一次了,之前的降頻門還歷歷在目。所以有意識的降低電池容量也可以起到這樣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