罰款40萬!朋友圈千萬別這麼發…海口中院終審判決!

2020-12-26 騰訊網

你的朋友圈有沒有

曾經被一種神奇的飲料刷屏?

據說減肥、排毒又養顏

還勝過任何藥品!

像這樣

一當事人發的微信朋友圈

摘要

「能讓常年臥床的百歲老人四天坐立七天行走,能讓常年不孕不育的夫妻喜獲寶寶,還能讓癌症患者不吃藥就可以痊癒……」2018年,一款名為「富迪小分子肽」的固體飲料,在部分海口市民的朋友圈裡被大肆宣傳,賣家聲稱,該產品勝過任何藥品。海口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對三名涉嫌在微信朋友圈發布違法廣告的人員處以40萬元罰款,三人不服,經過行政複議、二次審判等法律程序,近日海口市中級人民法院進行了終審判決。

A

輕信朋友圈廣告,把保健品當成藥

2018年6月份開始,海口市民劉全德(化名)從B某處購買了大量的「富迪小分子肽」飲料。然而,他和妻子服用後發現,並沒有像廣告中宣稱的那樣有神奇療效。於是,夫妻倆欲將剩下的產品退掉,結果遭到賣家的拒絕。在退款無門的情況下,劉全德夫婦將情況反映給了海口12345政府服務熱線。

根據劉全德提供的證據,海口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初步鎖定了三個人,分別是A某、B某(二人為夫妻)以及C某。明明只是一款固體飲料,卻被上述三人稱為有藥物功效,在朋友圈裡大肆宣傳發布。

B

發現沒什麼療效,要求退款被拉黑

2018年12月初,海口市民劉菊(化名)的丈夫被確診患造粙細胞瘤。「當時醫生建議趕快動手術。」情急之下,劉菊從朋友處得知了「富迪小分子肽」,「朋友說,這款富迪小分子肽治好了很多癌症患者,還能增強免疫力。有些患者甚至都在準備後事了,吃了這款產品後出現奇蹟。」

一賣家朋友圈截圖(記者翻拍)

面對這樣的宣傳,劉菊信了,她花4萬元買了約190盒「富迪小分子肽」產品,想給丈夫服用。然而,在吃了大約150盒「富迪小分子肽」後,丈夫的病情並沒有好轉,劉菊便聯繫朋友,要求退掉剩餘的產品,結果對方卻一拖再拖,「2019年9月,對方答覆我『你自己處理』,然後把我拉黑了。」

2019年7月份,海口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收集到相關證據後,依據廣告法相關規定,對A某、B某和C某作出責令停止發布廣告,在相應範圍內消除影響,以及罰款的行政處罰。其中,A某被處罰15萬元、B某被處罰10萬元,C某被處罰15萬元。

C

賣家:我們在朋友圈發的不是廣告,而是自己的使用感受

海口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作出行政處罰後,上述三人申請了行政複議。A某等三人認為,在朋友圈裡發布的並非廣告,而是自己使用產品後對客觀感受的描述。此外,三人稱,涉事產品是符合相關規定的保健食品,對身體無毒無害且具有保健功效。因此三人認為,他們的行為沒有造成任何不良社會後果,並已及時糾正,且主動消除了影響,屬於法定不予行政處罰的情形。

對此,海口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認為,申請人在其微信朋友圈宣傳富迪小分子肽產品,該產品品名為小分子肽固體飲料,配料表是大豆肽粉(非轉基因大豆)、菊粉,產品類型為固體飲料,並非藥品,不具有疾病治療功能。而申請人通過在其微信朋友圈宣傳該產品能夠治療腎病綜合症、肺氣腫等案例,以此來宣傳該產品具有疾病治療功能。且申請人認為富迪小分子肽是符合國家食藥監局相關規定的保健食品,沒有對人體有毒有害的物質,即其已經承認富迪小分子肽根本不是藥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第十七條「除醫療、藥品、醫療器械廣告外,禁止其他任何廣告涉及疾病治療功能,並不得使用醫療用語或者易使推銷的商品與藥品、醫療器械相混淆的用語」規定,即使是保健食品也不能發布產品具有疾病治療功能的廣告。

保健品的宣傳廣告(記者翻拍)

綜上所述,被申請人(海口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做出《行政處罰決》認定事實清楚,證據確鑿,適用法律定書準確,程序合法,作出的行政處罰恰當。

海口市人民政府依法予以維持。

D

3賣家不服處罰結果,將執法部門和政府告上法庭

在海口市人民政府依法維持海口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的行政處罰後,A某、B某、C某對海口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以及海口市人民政府提起訴訟,認為行政處罰錯誤。瓊山法院作出判決後,海口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以及海口市人民政府均提起上訴。

海口市中級人民法院認為,本案的爭議焦點為20號處罰決定及78號複議決定是否合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第十七條規定,除醫療、藥品、醫療器械廣告外,禁止其他任何廣告涉及疾病治療功能,並不得使用醫療用語或者易使推銷的商品與藥品、醫療器械相混淆的用語。根據第五十八條第一款第(二)項的規定,在廣告中涉及疾病治療功能,以及使用醫療用語或者易使推銷的商品與藥品、醫療器械相混淆的用語的,由海口市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責令停止發布廣告,責令廣告主在相應範圍內消除影響,處廣告費用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廣告費用無法計算或者明顯偏低的,處十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本案中,A某、B某、C某長期在微信朋友圈中發布虛假廣告信息,將屬於普通食品而非藥品的富迪小分子肽,虛假宜傳能夠治療頸椎病、慢性前列性炎、痛風、癌症、類風溼等疾病,混淆藥品和普通食品的區別,誤導不明真相的消費者或患者,尤其是辨別能力不強的老年人,很可能因此耿誤最佳治療時機,給消費者或患者帶來無法挽回的人身損害,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依法應當予以處罰。

鑑於A某、B某、C某隻是在微信朋友圈發布虛假廣告,屬於廣告費用無法計算或明顯偏低的情形,且情節不嚴重。海口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依照法定程序調查後,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第五十八條的規定,作出20號處罰決定,對其分別罰款15萬元、10萬元以及15萬元,事實清楚,證據充分,適用法律正確,結果並無不當,應予維持。海口市政府作出的78號複議決定,程序合法,適用法律正確,結果亦無不當,應予維持。

綜上,上訴人海口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海口市人民政府的上訴請求成立,海口市中級人民法院予以支持。

E

網絡不是法外之地,保留證據依法維護自身權益

「重罰是為了更好地對這些人員進行懲戒,也希望以此為更多微商人員敲響警鐘,網絡不是法外之地。」海口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桂林洋分局副局長陳治宏表示。記者了解到,對朋友圈進行虛假宣傳進行重罰的情況,海口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所做的處罰尚屬海南首例。

陳治宏提醒廣大群眾,不法經營者會抓住老人防範意識較弱的特點,採用免費試用體驗、講座授課、專家義診、贈送禮品、無效退款等小恩惠、承諾,誘導老人花高價購買假劣保健品,「切勿貪小便宜,不要輕信不法商家的虛假宣傳和免費承諾,通過正規渠道購買並核查保健品企業及產品信息。一旦發現上當受騙,保留相關證據,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來源:海南特區報、臨高人網 編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發布招聘、租房、賣房、求職信息請進入

相關焦點

  • 朋友圈發違法廣告被罰40萬元,終審判決:該罰
    原標題:朋友圈別這麼發!重罰40萬元,終審判決:該罰!你的朋友圈有沒有被一種神奇的飲料刷屏過?據說「減肥、排毒又養顏」還「勝過任何藥品」。像這樣↓近日,海口市中級人民法院對三人在微信朋友圈發布固體飲料「富迪小分子肽」勝過藥品內容一案,進行了終審判決,三人被處以罰款40萬元。
  • 朋友圈這麼發廣告,重罰40萬元!
    近日,海口市中級人民法院對三人在微信朋友圈發布固體飲料「富迪小分子肽」勝過藥品內容一案進行了終審判決,三人被處以罰款40萬元。「能讓常年臥床的百歲老人四天坐立七天行走,能讓常年不孕不育的夫妻喜獲寶寶,還能讓癌症患者不吃藥就可以痊癒……」2018年6月份開始,海口市民劉全德(化名)從B某處購買了大量的「富迪小分子肽」飲料。然而,他和妻子服用後發現,並沒有像廣告中宣稱的那樣有神奇療效。夫妻倆欲將剩下的產品退掉,結果遭到賣家的拒絕。
  • 她這麼發朋友圈!被罰40萬元
    像這樣↓↓↓近日,海口市中級人民法院對三人在微信朋友圈發布固體飲料「富迪小分子肽」勝過藥品內容一案,進行了終審判決,三人被處以罰款40萬元。退款無門,劉全德夫婦將情況反映給了海口12345政府服務熱線。無獨有偶,海口市民劉菊(化名)也有相似的經歷。2018年12月初,劉菊的丈夫被確診患造粙細胞瘤,劉菊從朋友處得知了「富迪小分子肽」,「據說這款富迪小分子肽治好了很多癌症患者,還能增強免疫力。」
  • 朋友圈這樣打廣告,被罰40萬
    據海南特區報報導,海口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對三名涉嫌在微信朋友圈發布違法廣告的人員處以40萬元罰款,三人不服,經過行政複議、二次審判等法律程序,近日海口市中級人民法院進行了終審判決。把保健品當成藥要求退款被拉黑2018年12月初,海口市民劉菊(化名)的丈夫被確診患造粙細胞瘤。「當時醫生建議趕快動手術。」
  • 你也在朋友圈發過這種廣告嗎?有人被罰40萬元
    賣家聲稱該產品勝過任何藥品市場監督管理局對三名涉嫌在微信朋友圈發布違法廣告的人員處以 40 萬元罰款>近日法院進行了終審判決2018 年 12 月初,海口市民劉菊(化名)的丈夫被確診患造粙細胞瘤,當時醫生建議趕快動手術。
  • 在朋友圈這樣發微商廣告,三人被罰40萬!
    近日,美商社注意到,新海南客戶端報導了一起在朋友圈發布虛假廣告被罰款的案例。據了解,富迪健康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富迪)旗下三名代理在朋友圈發布虛假廣告,被相關部門處以40萬元罰款。但在朋友圈的實際宣傳中,這款普通食品卻被神化為包治百病的「神藥」。經市場監管部門工作人員調查發現,富迪旗下三名微商柯某、姜某、賴某在其朋友圈內,大肆進行虛假宣傳,發布了多起「小分子肽」治療疾病的案例。
  • 法院終審判決,金融機構不適用「四倍LPR上限」
    11月12日,溫州中院發布公告,二審判決:銀行貸款屬於金融借貸行為,並不適用新民間借貸司法解釋中的「四倍LPR利率上限」。判決消息一出,金融機構一片歡騰。 (一) 9月初,溫州市甌海區人民法院的一份民事判決書引起了金融行業的震動。
  • 朋友圈這樣發,被罰400000元!
    據海南特區報報導,海口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對三名涉嫌在微信朋友圈發布違法廣告的人員處以40萬元罰款,三人不服,經過行政複議、二次審判等法律程序,近日海口市中級人民法院進行了終審判決。把保健品當成藥要求退款被拉黑2018年12月初,海口市民劉菊(化名)的丈夫被確診患造粙細胞瘤。「當時醫生建議趕快動手術。」情急之下,劉菊從朋友處得知了這款固體飲料,「朋友說治好了很多癌症患者,還能增強免疫力。
  • 佛山法院判決:不用
    在近日佛山兩起案件中,同是配偶欠的債,佛山中院作出了不同的判決,其中一起丈夫欠債500多萬,妻子卻一分錢不用還!
  • 微商這樣發朋友圈,被罰400000元!
    海南省海口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對三名涉嫌在微信朋友圈發布違法廣告的人員處以40萬元罰款,三人不服,經過行政複議、二次審判等法律程序,近日海口市中級人民法院進行了終審判決。把保健品當成藥要求退款被拉黑2018年12月初,海口市民劉菊(化名)的丈夫被確診患造粙細胞瘤。「當時醫生建議趕快動手術。」情急之下,劉菊從朋友處得知了這款固體飲料,「朋友說治好了很多癌症患者,還能增強免疫力。
  • 深圳中院銷毀價值千萬侵權「矽膠手環」
    深圳中院銷毀價值千萬侵權「矽膠手環」   本報訊 (記者王納 通訊員王嫏嬛、譚曉鵬)昨天上午,在深圳中院執行指揮中心幹警的指揮下,惠州市某再生資源有限公司內切割機陣陣轟鳴,市值過千萬元的15萬多套侵權矽膠手環被徹底解體、碾碎。
  • 玻璃杯爆炸傷人案終審落判 宜家被判賠償4萬餘元
    法制晚報·看法新聞 本報曾經報導的「女子被宜家玻璃杯炸斷門牙案」又有新進展,記者今日獲悉,10月23日二中院做出終審裁定,維持一審法院宜家賠償傷者王女士各項損失4萬餘元的判決。
  • 【法觀察】轉發一條朋友圈,被罰40萬!
    【法觀察】轉發一條朋友圈,被罰40萬!鄭重提醒朋友圈並非法外之地,疫情期間,這麼發朋友圈不是個性,是違法!轉發一條朋友圈,被罰款25000元福建的小王因為在朋友圈轉發一條關於某些產品可以抑制新型冠狀病毒的廣告信息,面臨罰款25000元的行政處罰。
  • .| 香港特區政府完全同意終審法院就緊急條例的判決;湖南邵陽一...
    每經編輯:張楊運1丨香港特區政府完全同意終審法院就緊急條例的判決每經AI快訊,12月21日,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發表聲明表示,歡迎終審法院今日作出的裁決,確立《緊急情況規例條例》(《緊急條例》)符合基本法,以及《禁止蒙面規例》禁止在公眾活動使用蒙面物品而限制相關權利是符合相稱性要求的。
  • 微信朋友圈這樣發,被罰400000元!
    微信朋友圈這樣發,被罰400000元!朋友圈也不是想發啥就能發啥,否則將惹上大麻煩。這不有人就被罰了400000元!朋友圈發布虛假廣告被罰40萬朋友圈裡這樣一款固體飲料被大肆宣傳,賣家聲稱,該產品勝過任何藥品。
  • 宜家杯子爆炸崩斷女子門牙,法院這樣判決
    王女士認為玻璃杯存在嚴重缺陷,遂起訴北京西紅門宜家家居有限公司索賠100萬餘元。記者獲悉,10月23日,北京二中院做出終審裁定,維持一審法院宜家賠償傷者王女士各項損失4萬餘元的判決。對此,王女士告訴記者,接受終審裁定,但宜家作為跨國家居零售業巨頭,在一審二審開庭時均否認被炸玻璃杯是宜家銷售的,這一行為令人寒心。
  • 崔順實幹政案終審獲刑18年 罰款1.2億人民幣
    來源:海外網崔順實(韓國《東亞日報》)海外網6月11日電據韓聯社報導,當地時間11日,韓國最高法院對崔順實涉嫌收受賄賂等「親信幹政」案作出終審宣判,崔順實獲刑18年,罰款200億韓元(約合1.2億元人民幣)。
  • 韓國崔順實幹政案終審獲刑18年,罰款1.2億人民幣
    海外網6月11日消息,據韓聯社報導,當地時間11日,韓國最高法院對崔順實涉嫌收受賄賂等「親信幹政」案作出終審宣判,崔順實獲刑18年,罰款200億韓元(約合1.2億元人民幣)。報導稱,這是韓國最高法院第二次宣判崔順實幹政案,目前該案件審理正式結束。
  • 朋友圈這樣打廣告,被罰400000元
    據海南特區報報導,海口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對三名涉嫌在微信朋友圈發布違法廣告的人員處以40萬元罰款,三人不服,經過行政複議、二次審判等法律程序,近日海口市中級人民法院進行了終審判決。把保健品當成藥 要求退款被拉黑2018年12月初,海口市民劉菊(化名)的丈夫被確診患造粙細胞瘤。
  • 「網信普法」朋友圈這樣打廣告,被罰400000元!
    據海南特區報報導,海口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對三名涉嫌在微信朋友圈發布違法廣告的人員處以40萬元罰款,三人不服,經過行政複議、二次審判等法律程序,近日海口市中級人民法院進行了終審判決。1把保健品當成藥要求退款被拉黑2018年12月初,海口市民劉菊(化名)的丈夫被確診患造粙細胞瘤。「當時醫生建議趕快動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