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殘疾人一個也不能少。」
按照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廣東省各級殘聯大力促進殘疾人及其家庭就業增收,努力增強殘疾人獲得感、幸福感。
12月13日,在廣州舉辦的首屆全國技能大賽上,來自廣東曾接受技能培訓的殘疾人,在廣東館展示插花、裁縫等職業技能,讓人們得以一睹殘疾人非一般的技能風採。
楊少英:殘疾人靠裁縫技能逆襲成漢服高手
楊少英的人生像是寒冬盛開的梅花。身處逆境而不言棄,她緊緊抓住幾次關鍵機會,完成了漂亮的轉身。
由於先天原因,楊少英走路容易摔跤,醫治無效,以至於膝蓋和手肘的傷疤還未痊癒又遭到新傷,這是橫亙在她升學路上的不可逾越的障礙。在初中即將畢業的時候,她不得不終止了學業。
先天的身體缺陷關上了她升學的大門,興趣為她打開了一扇窗。她實在太想成為一名服裝設計師了,這是她自小的心願。她報名了工會的成人服裝設計班課程,並且順利以全班第一名的成績畢業。可這仍讓她的就業受阻,原因是服裝公司的招聘要求是專業大學畢業。
雖然無法成為一名服裝設計師,但是這一心願深深地種在她的心裡。楊少英在服裝店賣過衣服,擺攤縫補改衣。後來病情嚴重,她行動不便只能待在家裡,偶爾接一些衣服的單子。
轉機出現在2010年初,一位客人請她幫忙做一件古裝。不懂古裝的她上網搜索資料。她說,從見到「漢服」的字眼那一刻起,心再也離不開了。從2010年至今,楊少英在漢服上潛心鑽研,並賦予自己發揚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使命。
在漢服製作上,楊少英傾注了極深的情感。她說,古裝可以憑個人喜好剪裁,漢服不同。漢服每一個接片和中縫都有獨特的意義。「我的每一針一線都包含著我對自己民族和國家的愛與美好祝願。」她的作品得到越來越多人的認可。在2020年全國殘疾人職業技能崗位精英賽服裝配飾項目中,楊少英獲得個人第二名。
張小敏:只靠一隻手 憑插花技能走上國家級舞臺
「我相信,健康人能做到的手工活,我們殘疾人也能做,只要比別人更努力。」在13日舉行全國技能大賽上,來自廣東廣州番禺的獨臂殘疾人張小敏,在廣東展館展示插花技能,吸引觀眾駐足圍觀,只用一隻手,張小敏靈活地將花材修剪、整理,插成一盆盆高低錯落、造型婀娜、顏色淡雅的插花作品,令人嘖嘖稱奇。
在張小敏出生5個月後,她右手因為患淋巴腫瘤而被截肢。從此,她的生命只剩下左手,在一些世俗人的目光中,殘疾人是社會的累贅和負擔。但她卻要告訴人們,殘疾人通過自己的努力,也能為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
張小敏天生就是個不認輸的人,她喜歡手工活,於是自學了裁縫,編織毛衣,這幾年,在番禺區殘聯的幫助下,她還學會了電腦、平面設計、電子商務、中西點心製作等等。
2017年,張小敏又報名了番禺區殘聯組織的插花培訓班,其實,插花不是想像中那麼簡單,在製作過程中,必須要用到兩隻手才能保持花材的固定,但她只有一隻手,怎麼辦?她只能通過不停地想辦法,嘗試,日復一日地練習,而她的手,卻積累了一個又一個證明自己的傷痕。
2014年和2018年,連續兩屆廣州市殘疾人職業技能賽和廣東省殘疾人職業技能競賽,她均參加並獲得了第一名,她還獲得廣州總工會「羊城工匠」稱號和「廣東省技術能手榮譽稱號。2019年,張小敏代表廣東參加第六屆全國殘疾人職業技能大賽插花項目的比賽,榮獲個人第四名的好成績。她相信,只要比別人努力,沒有她做不到的事。
廣東:殘疾人的技能逆襲之路
通過技能培訓增強殘疾人的獲得感
走進廣東各大社區和鄉村,全省1600多個康園工療站為社區殘疾人提供了就業和培訓的基地,殘疾人找到了自己的一片小天地。近年來,廣東省各級殘聯繼續開展殘疾人就業扶貧培訓基地建設工作,全省集中安置殘疾人扶貧就業基地198個,約1.1萬各類殘疾人實現集中就業。在基地建設中,各級殘聯始終堅持加強指導,依託社會企業資源,以產業為載體,把基地建設成為適合殘疾人集中就業的陣地。
2020年,廣東實施「南粵扶殘·碧桂園助力計劃」就業扶貧基地獎助項目,從碧桂園國強公益基金會捐贈的1000萬元中安排了310萬對粵東西北地區17個就業扶貧基地分別給予10萬-30萬的扶持資金,有力保障和促進了全省殘疾人就業基地和扶貧基地健康持續發展。獎助項目的實施,既為殘疾人基地帶來了實打實的資金扶持,幫助他們緩解了資金壓力,解決了燃眉之急;也讓他們感受到了政府和社會對殘疾人事業的關心關愛,增強了他們克服疫情影響渡過難關的信心和決心。
為了多渠道推進殘疾人就業,廣東省殘聯指導督促各地殘聯就業服務機構,運用就業創業服務平臺,做好殘疾人就業的線上諮詢、指導,大力實施「創翼計劃」助殘就業合作項目,在線上開展了30多個職業技能培訓,減少殘疾人的求職障礙,多渠道、多途徑、多措施推進殘疾人就業。
秀麗服裝學院
讓殘疾人學到一技之長
位於海珠區的廣州秀麗服裝學院,是廣東省推進殘疾人職業技能培訓的基地之一。1998年開始,秀麗服裝學院與廣東省、廣州市殘疾人聯合會聯手,開展殘疾人服裝技能培訓。歷年來,培訓殘疾人近600人。經學院培訓的殘疾人選手參加廣東省和全國服裝製作技能大賽,分別獲得省競賽六連冠和全國競賽雙冠軍。2018年12月,學院被中國殘疾人聯合會授予「國家級殘疾人職業培訓基地」。
楊少英便是在該學院參加殘疾人職業技能培訓的選手之一。秀麗服裝學院根據學員個人的不同要求,因材施教制定個性化教材。這使得像楊少英一樣的殘疾人能夠得到最為貼切的職業技能培訓。同時,楊少英也能和來自全國各省市的大學生、研究生同臺競技。
秀麗服裝學院培養出來的殘疾人學生在各大競技賽場上嶄露頭角,屢摘大獎。在第五屆的殘疾人職業技能大賽中,學院殘疾人選手摘得全國「男服製作」「服裝裁剪」項目的雙冠軍。在穗、港、澳、蓉聯合舉行的服裝技能競技大賽上,學院選手摘得2004年、2005年、2014年三屆大賽冠軍。
12月9日至12日,中國殘聯副主席、副理事長程凱一行來粵出席第一屆全國職業技能大賽,並深入廣州、汕頭、潮州等地調研指導殘疾人就業、教育、扶貧工作。
程凱指出,我國殘疾人事業進入了新時代,殘疾人要朝著美好的生活前進。他指出,在現代化國家發展的進程中,殘疾人不僅是被幫扶的對象,也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家的重要力量,希望大家積極參與國家建設,通過勞動創造幸福。
程凱表示,要認真總結「十三五」殘疾人就業工作經驗,助推殘疾人就業工作再上新臺階。各級殘聯組織要朝著高質量發展目標來科學謀劃好「十四五」規劃殘疾人事業、殘疾人就業工作,助力殘疾人實現就業,豐富精神生活,著力提高殘疾人生活品質,滿足殘疾人精神追求。
來源 :南方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