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間是居家環境中一個比較特殊的場所,其在長期使用後,內部常常會出現瓷磚脫落,牆面腐蝕等問題,究其原因在於內部的水流通量過大。因此在進行衛生間的翻新工作時,做好漏水的防範工作是最為關鍵的,以防沒過多久其內部再度出現問題。
衛生間作為家居環境中用水量最大的地方,潮溼是常有的,如果再發生漏水的問題,給生活帶來的問題就更多了,平時沐浴也非常不方便。
對於一些長期居住的房子來說,如果衛生間發生這種問題,最好給它做一些適當的翻新,這時候防範漏水的措施是萬萬不可少的,以防未來再度發生這類問題。具體怎麼做呢?今天就來和大家講講:
— —
做基層處理
首先第一步就是要對衛生間內的基層進行一定的處理。由於衛生間的牆面和地面通常都是緊貼著瓷磚的,想要重新做防水層,牆上和地上的瓷磚就需要先做一些處理,這樣才能為後續的翻新打下良好的基礎。
可以使用電錘電鎬或者榔頭之類的工具來進行處理,在處理的過程中,要注意應該從瓷磚的邊緣開始敲,遵循從下至上的順序,以免廢材料堆積,影響下面的處理。
廢舊材料處理完之後,檢查一下衛生間的牆面和地面是否凹凸不平,如果效果不理想,還要用水泥砂漿將它們抹平,這樣後續鋪設瓷磚的工作才會更加順利。當基層表面做到平整堅實,沒有起砂,裂紋,凹凸不平,灰塵油跡等汙物時,即算完成了。
— —
塗刷防水層
基層處理結束後,要用刷子粘上清水,將衛生間內的牆面充分潤溼後,再塗刷塗料。為了保證防水層的質量,塗刷的過程中,必須保證防水層的厚度,高度和防水材料的用量充足,這樣才能保證良好的防水效果。
一般來說,每平方米不得少於2公斤,厚度不可小於1.5毫米,浴室裡靠著淋浴頭的牆面防水層高度不得低於1.5米,想要強化防水作用則可以做到1.8米。
如果衛生間的衛浴是浴缸,那麼與浴缸相鄰的牆面防水高度應比浴缸高出30釐米,避免沐浴時牆體受潮。另外,管道根部,排氣道根部,牆根等部位也應添加附加防水層。
— —
進行閉水實驗
等到防水塗料的塗層凝結以後,還要對衛生間做個具體的閉水試驗,把地漏,管道口等各個出水口都密封好,保證不會滲水漏水,然後在衛生間內灌水,高度至少得有20釐米。
蓄水48小時後,水位如果沒有明顯的下降,樓下也沒有明顯的漏水點痕跡等情況,對牆面採用水管衝淋30分鐘,背面牆也沒有滲水潮溼,則表明防水工程是合格的。
— —
鋪設瓷磚
閉水試驗完成以後,就可以開始鋪設瓷磚了。
在選擇瓷磚的時候,要遵循地磚貼地上,牆磚貼牆上的原則。而具體原因,是因為同樣大小的地磚和牆磚,地磚的重量通常會比牆磚重三分之一左右,因此地磚貼牆很容易發生掉落的情況。
除此之外,瓷磚在抹上水泥砂漿後,是等水分慢慢滲入牆面變幹凝固後才固定的,但是有了防水層,水滲不進去,就會幹得慢得多,牆磚貼的時候就不容易固定。
如果想不影響貼磚,對於吸水率高的瓷磚,防水刷的時候表面應該做毛一點,貼磚時水泥砂漿層不應太厚,鋪貼時要留縫,防止熱脹冷縮瓷磚之間互相擠壓。而對於吸水率低的瓷磚,可以用瓷磚膠來代替水泥砂漿進行鋪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