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的規則又調整啦
大家瀏覽完記得點亮「在看」
喜歡的話也點個分享和贊
這樣圈哥就會出現在大家的訂閱列表裡啦
在全歐「第二波疫情」起風的情況下,英國也開始緊張了。
今天,英國更改了「經測試新冠結果呈陽性的、或表現出症狀的患者」自我隔離的時間限制:
英國首席醫療官宣布,將此前的7天,延至10天。其他家庭成員需自我隔離14天的規定保持不變。
圖:BBC新聞
英國首席醫療官Chris Whitty說,「因為我們可能會看到集聚傳播案例的增加,且新建議與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指導一致」。
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Boris Johnson)前幾天就在警告稱,歐洲有跡象顯示新冠即將出現「第二波」。
BBC也很緊張「第二波」疫情,今天關於新冠的大新聞BBC就一口氣出了4條,關於英格蘭「超額死亡率」的新聞還掛在了BBC首頁。
01
英格蘭超額死亡率全歐第一
據英國國家統計局(The Office for National Statistics)稱,目前全歐死亡率最高的國家是西班牙,而英國數據僅次於西班牙。
此外,根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統計數據,目前英國的死亡數位居全球第三,為46046。
圖:約翰·霍普金斯大學
不過BBC的標題裡稱「超額死亡率」的原因是,截止至5月23日,英格蘭的死亡率超過往年同期的平均水平(超7.5%),總體上死亡率最高。
圖:BBC新聞
而蘇格蘭的「超額死亡率」為全歐第三高地區。
BBC健康記者Nick Triggle撰文分析,從6月開始,西班牙疫情的抬頭,無疑是給歐洲各國「警惕第二波」的警告。
圖:BBC新聞
02
英國哪兒的疫情升溫了?
英國萊斯特(Leicester)在本月月初爆發疫情,新冠比例從115人/10萬人,上升到118人。但這仍低於截至6月27日7天內的152.2。
因此萊斯特在全英大規模解封的前提下仍不能開放酒吧,且原先定於7月18日的解封日期也延後至7月30日(今日),今天稍晚會宣布萊斯特是否解封的新規。
圖:BBC新聞
而英國蘭開夏郡的布萊克本-達文(Blackburn with Darwen),在7月初的一周內出現61例新增病例後,開始實施大規模檢測。
布萊克本的新增病例比例為47人/10萬人,高於前一周的31.6人。布萊克本也在考慮情況嚴重將會再度封城。
圖:BBC新聞
貝德福德郡的盧頓(Luton)地區,其健身房和其他休閒設施也暫時處於關閉狀態。
當前備受網友們集中關注的是大曼徹斯特區的奧爾德姆(Oldham),上周確診數也在大幅上升。
圖:BBC新聞
此外,英格蘭公共衛生部也根據發病率的評估、檢測數據趨勢,當地應對措施和計劃實施程度、醫療保健活動和死亡率等等數據,製作了「新冠區域監控清單」。
英格蘭以下地區也是集中觀察的區域——
英格蘭衛生部還製作了每周的「監控報告」,以考慮下一步針對哪些城市加強抗疫舉措。
1月30日數據至7月21日數據 圖:英國政府網
英國除了前面的「10天」隔離政策更新,也有很多新舉措:
比如從本周起限制了從西班牙返回的遊客,必須自我隔離14天。
目前英國也在觀察盧森堡和比利時數據,準備從「免隔離名單」中撤出高風險國家。
周三的記者會上,有人根據航空和旅遊數據,提出要在英國的機場進行大規模且快速的新冠測試,但根據消息人士回應稱:「目前尚不可行」。
此外,英國也出臺了「減肥」政策和建議來幫助民眾保持健康(更多內容這裡複習):
1.醫生提倡民眾多騎自行車,多去健身房運動;
2.醫生建議民眾手機上下載有關減重的APP;
3.禁止超市在高熱量的食品上進行 「買一送一」 的促銷活動;
4.禁止超市在入口處和結帳處擺放巧克力和糖果等含糖量高的食物;
5.僱員超過250人的大型餐館,咖啡廳和外賣連鎖店必須在菜單上標註菜品的卡路裡,並對消費者是否需要酒精飲料提供引導;
6.晚上9點前,禁止播放高熱量食物的電視廣告;
7.政府出臺優惠政策,修理自行車的居民,可獲得50鎊的優惠券(目前該網因申請人數太多下架了該優惠券)
03
英國專家:不能說「第二波」
此前,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Boris Johnson)警告說,歐洲有新冠疫情「第二波」的跡象。
不過英國多位專家不著急想辦法如何減緩疫情,卻紛紛針對「第二波」的措辭,發表自己的看法:
來自世界衛生組織的瑪格麗特·哈裡斯(Margaret Harris)明確表示,目前我們面臨的是「一波巨浪」,它正席捲全球。
圖:BBC新聞
威爾斯首席醫學官弗蘭克·阿瑟頓(FrankAtherton)表示,「任何人都不應以『新冠肺炎消失的假象』為生」。
英國諾裡奇醫學院的新冠專家Paul Hunter教授說,疫情要想被稱為「第二波」就必須有「第一波」的徹底消失,因此他更偏向將「第二波疫情」稱為「死灰復燃(resurgence)」。
圖:BBC新聞
Paul Hunter教授還稱,無論當地疫情數據升起背後的原因是什麼,可以肯定的是,在可預見的未來,疫情將繼續持續。
來自諾丁漢大學的傳染病專家基思尼爾教授(Prof Keith Neal)說,這些疫情數據上升將成為一種常規生活,但它們絕不可能成為「第二波」。
原圖:Evening Harold
他說,歐洲各國正在通過採取社交距離和戴口罩等預防措施,「大家要學會與病毒共存」。
他認為,如果人們保持警惕,再加上正在發現的改進的治療方法和更嚴格的檢測,疫情高峰時出現的大規模死亡將不會重演。
圖源:University of Nottingham
英國網友也在「最高超額死亡率」裡反思——
有生氣問責/抱怨英國政府的鮑裡斯和衛生大臣的:
政府一直在說它將汲取教訓?該如何問責他們?
我們眼睜睜地看著它蠶食整個歐洲,但是什麼也做不了。伴隨著的是英國保守黨掌權的笑聲,和「英國川普」的繼續掌舵...
也有邊吐槽邊冷靜規勸的:
不要為此辯護。讓政治人物為此負責吧。從錯誤中學習。而不是僅因喜歡這位政治家或喜歡這個黨派,就盲目跟隨他們。讓我們從錯誤中學習。
還有藉此把美、巴、英都吐槽一遍的:
美國,巴西,英國。由民粹主義小丑管理的這三個國家通過用簡單粗暴的解決方案解決複雜的問題(通常是以「責備外國人」)而上臺。
同樣是這三個國家,在需要智慧才能夠戰勝的病毒面前,死亡人數居世界前列。真是令人費解的巧合。
給這屆理智的英國網友們點讚啊!
同時也希望在英和歐洲的小夥伴、和即將赴英/歐留學的小夥伴們做好防護。
即將來英的小夥伴們,可以加圈哥小助手,備註【新生群】ID:
quangeuk或
ukzone2020或
UKZONE_guanjia
圈哥建立了【英倫圈2020英國留學新生群】,和即將來英的小夥伴們一起留意英國最新政策,分享生活資訊,一起討論出國必備行李,一起抱團取暖/吐槽。
身在英國的小夥伴也可加圈哥小助手ID:Quange_in_UK或quangeuk,備註【平安留英】,我們一起守望相助。
(英倫圈綜編,編輯:顆粒 & Anita,參考:BBC新聞,每日電訊報,英國政府網等,轉載請註明。)
分享
點讚
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