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醫護人員帶著動物頭飾查房、護理

2020-12-13 德州新聞網

德州新聞網訊

從10月底開始,德州市人民醫院兒科一病區的病房裡就常有「小動物」出沒,與此同時,病房裡一改往日的哭啼「氛圍」,不時傳出了陣陣笑聲——醫護人員戴著小動物的頭飾走進兒科病房,為住院的小朋友們查房、護理,也為病中的孩子們帶來了溫暖與鼓勵。「晚上睡得怎麼樣?讓老虎醫生來看一看。」「小兔子護士來給狐狸寶寶打針啦,一會兒可不要哭呀。」戴上卡通動物頭飾的醫護人員耐心地和每一位患兒溝通。五歲的陽陽(化名)因腎炎住進兒科病房,原本看見「白大褂」就哭鼻子的他,拿到小動物頭飾後一改往日的愁眉苦臉,興奮地配合著醫護人員,即興表演起了「情景劇」。

兒科專業性強,病情變化快,急危重症多,而患兒往往不能準確表述不適。患病中的孩子們本就疼痛難忍,抗拒打針、吃藥,愛子心切的家長更加緊張焦慮,因此兒科病房經常哭聲一片。「我發現,很多孩子喜歡小動物的小玩具,就想把卡通形象「搬」進病房,緩解孩子們的緊張情緒,讓孩子們在溫馨、舒適的環境下配合治療。」今年10月底,德州市人民醫院兒科一病區主管護師劉海霞自費購買了一套小動物頭飾,很快,病區的每位醫護人員都成為了「動物醫生」、「動物護士」。

事實證明,無論是家長還是小患者都非常喜歡這種暖心的形式。醫護人員用通俗易懂的話語耐心和孩子們解釋,消減了患兒心中的焦灼和不安,不少孩子在吃藥、打針時更有勇氣了,病房的啼哭聲比以前大幅減少。這樣的暖心細節充分展現了德州市人民醫院以「患兒為中心」的服務理念,使醫(護)患關係更加和諧,拉近了醫(護)患之間的距離,建立了良好的醫患關係。(德州晚報全媒體記者 侯進 通訊員 郭吉顯 高潔)

相關焦點

  • 護理部組織開展新生兒科護理教學查房
    12月21日,湘西州人民醫院新生兒科開展護理教學查房,此次查房主題為《呵護新生,精益護理質量管理在NICU中的應用》,護理部、內兒科片區護士長及部分護士代表參加。
  • 汾陽醫院新生兒科:醫護人員線上免費提供服務
    新生兒科是一個延續生命,塑造生命的科室,也是呵護人的生命中早期1000天的最重要的科室,特別是早產兒,在生命初期的第一至三個月,大腦,體重都會飛快的生長,很多家長在喜悅之時同時也會面臨初為人母的困惑,這時候如果有一支足夠專業的醫護人員隊伍能隨時提供正確的育兒知識,那該是多麼幸福的一件事。
  • 我院舉辦首屆英文護理查房比賽
    10月21日,護理部舉行首屆英文護理查房比賽,比賽旨在加強我院護理師資隊伍建設,促進教師經驗交流,提高護士英文運用能力,促進人才培養。 此次大賽得到了院領導、教學科領導的關心和重視,特別邀請到兒科劉王凱教授、放射科關鍵教授與護理部陳利芬副主任、胡麗莖副主任、張小燕副主任、門診曾訊科護長、手術室龔鳳球科護長及內分泌科徐朝豔護長擔任評委。
  • 河南兒科「大家庭」:患兒在家門口就能看上好醫生
    在兒科醫護資源總量吃緊且分布不均的情況下,河南通過兒科醫院醫聯體建設,上聯北京兒童醫院集團,下聯142家成員單位,把基層醫院人員請上來參加免費培訓,實現知識更新和技能拓展;同時開展對口幫扶,有針對性地專科幫建,通過義診、遠程會診等形式送來診療服務,把河南兒科醫護人員緊密地融合在一起,讓兒科醫護資源下沉到基層一線
  • 【最美逆行者】兒科醫生的一天:大年初一在三院值守,生日當天在...
    歲末年初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疫情愈演愈烈,在目睹不斷上升的感染人數的焦慮中,在為武漢市醫護人員不懼感染風險搶救病人的感動中,1月25日大年初一,我開始了在北醫三院兒科一天一夜的值守三線工作。2月7日,元宵節前一天,我接到通知,作為北醫三院第三批援鄂醫療隊的一員,前往武漢,投入到另一條戰線的抗擊疫情工作。今天(2月18日)是我38歲的生日。
  • 及時搶救用心護理,湖北省首個極重度慢肺早產兒救治成功
    身旁的奶奶望著她,喜極而泣:「這7個月真是太難熬了,終於盼來這一天,感謝這裡的醫護人員,他們真的非常關心這個孩子。」去年10月31日,胎齡28周、出生體重僅1kg的萱萱出生後,沒有呼吸,經搶救存活後,被診斷為極重度支氣管肺發育不良患兒,一直在湖北省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救治。
  • 第一次收到英文感謝信 為汝城中醫院醫護人員打call
    信中他用樸實的語言表達了對骨傷科醫護人員的感謝,醫護人員精湛的技術和精心的照護讓海外遊子對汝城的醫療水平讚賞有加。「醫院醫護人員對我家小孩的溫情服務我們都看在眼裡、記在心裡。他們像家人一樣,秉持著一顆初心,盡心盡力為患者著想。」James Fan的父親範某感激地說。
  • 致敬疫情前線醫護人員,芭芭多愛心免費護理在行動
    在戰「疫」過程中,作為蘆薈美容護膚領導品牌芭芭多,始終關注前線醫護人員的健康需求,向新冠病毒指定診療醫院——武漢六七二中西醫結合醫院、武漢科技大學醫院,以及陝西援漢醫療隊,捐贈共計32.2萬元的蘆薈膠與護手霜,幫助緩解一線醫護人員的「口罩臉」和「酒精手」。
  • 醫護人員應當怎樣預防醫療糾紛
    在遇到這類難題時,對於病人的家屬,有很多醫療糾紛是由於醫護人員服務態度和專業技術水平比較差造成的,所以醫護人員有責任避免產生醫療糾紛。那麼今天就從一個醫護人員的角度來分析,醫護人員應當怎樣預防醫療糾紛呢?以下是找...
  • 【教學查房】提高護理質量 改善護患關係
    11月30日,在西安市人民醫院(西安市第四醫院)血液淨化中心開展了本月的護理教學查房。在護理專家朱蓉的指導下科室積極準備,護理專家李亞玲、王莉參加了本次的查房。
  • 四川護理職業學院舉辦醫護人員服務禮儀專題講座
    2020年11月18日下午,四川護理職業學院醫療技術系邀請中國國際十佳禮儀培訓師蔣芳老師在成都校區為醫療技術系醫學美容專業2020級全體學生開展關於醫護人員服務禮儀的專題講座。  蔣芳老師從禮學專家的視角,結合國際國內醫學美學發展現狀和行業動態,以及醫美行業對醫學美容護理人才的需求,對學習醫護禮儀的重要性、醫學美容護理人員禮儀要求等方面進行了專業而深入的講解和指導。
  • 醫護人員自製戰「疫」加油挎包
    疫情來襲,醫護人員穿上了防護服。防護服保護了大家的安全,也為工作造成了不便。2月11日,湖北鄂州市婦幼保健醫院兒科的白衣天使們,手工製作了實用挎包,為戰勝疫情加油打氣。市婦幼保健院兒科診室,幾乎每位醫護人員身上的都背著一個簡易斜挎包。
  • 「醫患故事」克服手術恐懼,切除巨大包塊,患者家屬寫信致謝醫護人員
    你們的精湛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對工作的責任感,對待病人熱情和藹的態度以及緊張忙碌的工作過程,令人讚嘆不已,在此向全體醫護人員表示威謝!首先要感謝劉麗文教授,從我們掛號看病起就感受到劉教授的熱情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對一位素不相識的患者仔細詢問病情,細緻入微,使我們感到十分溫暖。
  • 直通黃石|一封特殊的感謝信:兩歲寶寶手畫白衣天使,為醫護人員加油...
    荔枝特報黃石報導組 通訊員/顧紅豔 編輯/孫蕗    今天(3月5日),黃石市大冶區中醫院隔離病房的醫護人員們收到了一封特殊的感謝信
  • 三亞3名抗疫醫護人員成為亞沙會首批火炬手
    三亞3名抗疫醫護人員成為亞沙會首批火炬手 2020-05-13 09: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眉山市人民醫院:繪製「人形圖」 提升護理新高度
    四川新聞網消息(王一忻 杜佩聰 文/圖) 近日,眉山市人民醫院兒科創新繪製「人形圖」的查房交流模式,將人文關懷有趣地帶到了臨床工作中。在護士長黃慧敏的指導下,護士們親切地與患兒、家屬溝通,將收集到的患兒生長環境、既往就診經歷、治療情況和特別需要關注的要點,進行整理與討論,逐步繪製出生動形象的「人形圖」,同時制定出適合患兒自身情況的護理計劃。據護師王玲說:「雖然我沒有參與床旁交流,但通過這些圖讓我很直觀地看到了患兒使用的各種儀器、各種線路和治療方案,一下就感受到了他們在臥床時的難過心情。」
  • 兒科醫生不夠咋辦?——北京18家市屬醫院兒科「組團」發展
    ——北京18家市屬醫院兒科「組團」發展新華社記者俠克2020年初,一名重型滲出性多形性紅斑患兒到首都兒科研究所皮膚科就診,因當時兒童呼吸道感染高發,住院困難,通過綠色通道轉診至北京朝陽醫院兒科。經會診後,醫護人員對患兒提供皮膚護理支持,住院近一個月後,患兒好轉出院。
  • 「袋鼠式護理」,流淌人間至愛
    在新生兒重症監護室醫護人員的悉心照料下,小傢伙很爭氣地一天天長大,肺部逐漸發育成熟,半個月後改成無創通氣,隨後漸漸脫離氧氣。脫氧後不久,在評估家屬和寶寶情況後,醫護人員決定為小傢伙提供「袋鼠式護理」。袋鼠式護理也稱皮膚接觸,也指父母親以類似袋鼠、無尾熊等有袋動物照顧幼兒的方式,將早產兒直立式地貼在父母親的胸口,提供幼兒所需的溫度及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