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新聞網訊
從10月底開始,德州市人民醫院兒科一病區的病房裡就常有「小動物」出沒,與此同時,病房裡一改往日的哭啼「氛圍」,不時傳出了陣陣笑聲——醫護人員戴著小動物的頭飾走進兒科病房,為住院的小朋友們查房、護理,也為病中的孩子們帶來了溫暖與鼓勵。「晚上睡得怎麼樣?讓老虎醫生來看一看。」「小兔子護士來給狐狸寶寶打針啦,一會兒可不要哭呀。」戴上卡通動物頭飾的醫護人員耐心地和每一位患兒溝通。五歲的陽陽(化名)因腎炎住進兒科病房,原本看見「白大褂」就哭鼻子的他,拿到小動物頭飾後一改往日的愁眉苦臉,興奮地配合著醫護人員,即興表演起了「情景劇」。
兒科專業性強,病情變化快,急危重症多,而患兒往往不能準確表述不適。患病中的孩子們本就疼痛難忍,抗拒打針、吃藥,愛子心切的家長更加緊張焦慮,因此兒科病房經常哭聲一片。「我發現,很多孩子喜歡小動物的小玩具,就想把卡通形象「搬」進病房,緩解孩子們的緊張情緒,讓孩子們在溫馨、舒適的環境下配合治療。」今年10月底,德州市人民醫院兒科一病區主管護師劉海霞自費購買了一套小動物頭飾,很快,病區的每位醫護人員都成為了「動物醫生」、「動物護士」。
事實證明,無論是家長還是小患者都非常喜歡這種暖心的形式。醫護人員用通俗易懂的話語耐心和孩子們解釋,消減了患兒心中的焦灼和不安,不少孩子在吃藥、打針時更有勇氣了,病房的啼哭聲比以前大幅減少。這樣的暖心細節充分展現了德州市人民醫院以「患兒為中心」的服務理念,使醫(護)患關係更加和諧,拉近了醫(護)患之間的距離,建立了良好的醫患關係。(德州晚報全媒體記者 侯進 通訊員 郭吉顯 高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