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畫版的維納斯——電影《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2020-12-10 騰訊網

當你在欣賞一幅畫的時候,你會不會習慣性率先去了解一下畫出這幅作品的畫家生平,會不會想知道他是在什麼樣的背景下創作出來作品的,又是以什麼的心緒,作品背後有沒有什麼故事的存在?雖然這看上去繁瑣,但對於我們理解一幅作品卻有莫大的作用。

維米爾·約翰內斯(1632—1675)一生生活在荷蘭德爾夫特小鎮,生前默默無聞,生平資料很少,兩個世紀後被重新發現,被稱為「沉睡了兩個世紀的斯芬克斯」。他只有不足40幅人畫作傳世,對光線和色彩的運用有獨到之處,被稱為「光線大師」「色彩大師」,與哈爾斯、倫勃朗並稱為「荷蘭三大師」。

美國女作家雪佛蘭看到其畫作《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突發靈感,創作了同名小說。《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做為導演彼特·韋伯的處女作,一經問世便好評如潮,斬獲第76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藝術指導、最佳攝影、最佳服裝設計三項提名和第61屆金球獎提名等其他多種獎項。

電影的女主角是斯嘉麗·詹森,她給人的第一感覺是性感、嫵媚、金髮碧眼…由她飾演的影片大多以性感著稱,而今天要說的這部電影《帶珍珠耳環的少女》則讓我們看到了不一樣的斯嘉麗。

在這部劇中,斯嘉麗化身一名普通少女葛麗葉,她不僅美麗,還具有極高的藝術天賦。

少女葛麗葉是畫家的女兒,由於父親失明而家道中落、食不果腹,母親只好讓她背上簡單的行李,到富人家幫傭。於是,葛麗葉來到了畫家維梅爾家。在這個看起來富有的家庭裡,維梅爾與妻子、嶽母和六個孩子過著安定體面的生活。但事實上,這不過是繁華的外表。維梅爾懷孕的妻子嫉妒成性,完全不理解丈夫的藝術,甚至不肯踏入他的畫室一步;而主掌家務的嶽母則威嚴又難纏。

在這個母系社會的家庭裡,維梅爾像一個格格不入的外人。然而這個家庭的全部生活來源卻都要靠他的作品換來,於是,正處在創作盛年的維梅爾不得不屈從於一位贊助人的支配,畫一些他喜歡的作品。這樣嶽母才可以繼續在家中趾高氣昂,妻子才能一個接一個地生孩子。

葛麗葉開始沒日沒夜地幹活,但仍不斷遭到呵斥,甚至連孩子們都可以隨時隨地欺負她。葛麗葉默默忍受著一切,直到有一天,她走進了維梅爾的油彩世界。

她每天都會小心翼翼地打掃他的畫室;安靜、深情而專注地凝視著他的每一幅作品。為了避開尖刻的女主人的猜嫉,她不惜凌晨為維梅爾調配顏料。

隨著時間的推移,葛麗葉被維梅爾的工作深深地吸引了,而維梅爾也發現了葛麗葉所擁有的極高的藝術天賦,葛麗葉能夠理解他的畫要表達的內涵,而不是像他的妻子那樣對藝術一竅不通。

因為畫家妻子之前破壞過畫家的畫,所以畫家平時根本不允許妻子進自己的畫室,在少女來之後,打掃畫室的任務自然就落到了她的身上,在打掃的過程中,畫家發現了這個少女在色彩上有點天賦,開始讓她為自己研磨顏料。

與之同時,少女在為主家幹活和胖女傭去買肉的時候,屠夫一開始拿不新鮮的肉糊弄女傭們,結果少女聞了聞就辨認出來,果斷要求屠夫換上新鮮的肉,一來二去屠夫的兒子喜歡上了這個幹練的少女,兩個人慢慢地相處起來。

葛麗葉開始協助維梅爾畫畫,給他提供意見並激發維梅爾的許多創作靈感。慢慢的,兩人之間的感情發生了微妙的變化。維梅爾過去曾經因為出軌而導致和妻子的關係緊張。妻子愈發歇斯底裡、疑神疑鬼的狀態使他行事變得無比謹慎和壓抑,不敢跨越雷池半步。他對葛麗葉的態度也如此,隱忍、害怕抗爭、不知所措,以至於最後選擇了沉默。

在贊助人的要求下,維梅爾終於可以光明正大的畫葛麗葉了。葛麗葉知道自己永遠沒有機會真正靠近這個她心儀的男人,於是她同意了 。

畫家與妻子的第七個孩子出生後,這一大家人其樂融融,少女心裡湧上一種可以稱為難過的感覺,但她能夠擺得正自己的身份,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於是她開始和屠夫的兒子交往,在樹林之中散步親吻,她清楚地明白這裡才是她日後的歸屬,可是在這個時候,她還是不願意讓屠夫兒子看自己被頭巾裹住的頭髮。

一直購買畫家畫作的贊助人也看上了少女,但是這個大客戶一直持有的是玩弄的態度,他要求畫家為他和少女畫上一幅畫。上一個女傭就被這個大客戶玷汙了,這次還要畫少女的消息很快在附近傳開了,少女的名聲差不多毀了一半,但屠夫兒子卻相信她,讓她離開畫家的家,並說出了他的擔憂,他並不擔心少女看上大客戶,而是擔心少女會被畫家所迷惑。

在幫畫家打掃畫室的時候,少女給畫家帶來了很多的靈感,畫家也教了少女一些畫畫和色彩的知識,兩人越來越有一種無言的默契。畫家的紳士與身上的藝術氣息吸引著少女,而少女能理解畫家的想法和她本身的美麗也讓畫家沉迷,淡淡的曖昧慢慢蔓延開來。但兩個人始終都知道自己的身份,這份靈魂之上的契合是不能言的。可是這一切都被畫家的女兒察覺到了,畫家女兒開始針對少女,弄髒她新洗好的被子,偷走母親的金貴梳子誣賴少女,少女無奈之下求助畫家,畫家出手幫她洗清了冤枉。

被戳穿心思的少女回到了畫家的家,在嶽母的強勢態度上,畫家再次出手,幫助了不願意和贊助人出現在同一幅畫上的少女,表示自己會單獨為她作畫。因為嶽母和畫家都知道妻子的妒性,單獨為少女作畫的事情一直瞞著妻子。在作畫的過程中,畫家要求少女取下頭巾,少女拒絕了,畫家改讓她換個頭巾,在換的過程中,畫家看見了垂下長發的少女,兩個人互相相愛,卻沒有人說的出口,只好保持靜謐與沉默。

畫家因為少女做模特時沒有裝飾的珠寶,在嶽母的幫助下,瞞著妻子拿來了珍珠耳環,親自為少女扎了耳洞,帶上了珍珠耳環,完成了畫作,在畫上,美麗的少女回眸,眼中儘是情深。

畫作完成時,因為畫家女兒的告密,畫家妻子徹底發狂,衝進畫室,大罵少女,質問畫家為什麼不畫她,是不是嫌她老了,大哭大鬧地將少女趕了出去,為了安撫妻子,畫家也說不出什麼維護少女的話,由始至終,少女雖然身份低下,但她一直很有自尊,來的時候是,離開的時候也是。故事的最後,畫家託人將珍珠耳環帶給了離開的少女,兩個人雖然不能在一起,都有自己各自的生活,但他們心裡有愛的默契。

這段發生在畫家與女傭之間的無聲感情就被留在了這幅畫上,畫上早已表明了一切,有的時候,口上不能說的,紙上不能寫的,用畫也可以表達。

這樣一個純潔少女最後嫁給了一個屠夫的兒子,這估計是另一種無奈吧!

這樣一個純潔少女最後嫁給了一個屠夫的兒子,這估計是另一種無奈吧!

影片中,軟光籠罩的效果造成鏡頭畫面和視覺觀感的細膩柔美,整部影片如同銅版紙油畫集。鏡頭語言明晰質樸,十分細膩且富有質感。

影片中畫面的光感通常加入審美和情感因素,用光手段不同造成特有的影調透視和色調透視。

維米爾的點睛之筆賦予清純之美以一種永恆感,使這位神秘的女性超越時空的短暫而抵達不朽,超越平凡人性而達到神性。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做為海牙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的鎮館之寶,被永久珍藏並不再外借。

在無數人駐足流連的不大的畫幅前,「繪畫版美神維納斯」沉默無語無意聲張,卻在詮釋著藝術的不朽和美之永恆。

(部分資料來源於:茜茜電影、白雲小客 特此感謝)

————————————————————

繪畫者應當觀看的電影

——————————————————

《狂愛走一回》:年輕畫家法蘭西絲不顧家人反對和畢卡索開始忘年戀,但是畢卡索身邊總是圍繞各種女人,法蘭西絲忍受不了和畢卡索分手,最終法蘭西絲妥協,兩人最終還是無法分開。

《雷諾瓦》:法國印象派大師雷諾瓦妻子逝世,兒子也在服役中受傷,當他遇見年輕貌美的模特安蝶,他開始有了活力,奈何兒子也愛上安蝶,雷諾瓦只有隱藏對安蝶的喜歡,把自己複雜的心情創作到一幅幅畫中。

《畫語人生》:本片採用記敘式手法,重現梵谷傳奇而短暫的一生,該片內容根據梵谷寫給親人信件真實改編,演員演技也可謂入木三分。

《帶珍珠耳環的少女》:少女葛利葉在維梅爾家做幫傭,葛利葉很喜歡維梅爾畫的畫,她會和維梅爾談論她對畫的理解,兩人惺惺相惜,維梅爾讓葛利葉帶上妻子的珍珠耳環,畫出這窒息的美麗。

《莫迪裡阿尼》:莫迪裡阿尼一生都以打敗畢卡索為目標,奈何他的畫不像畢卡索的畫被大眾認可,當他最後一次參加與畢卡索一較高下的畫展時,遭遇強盜慘死街頭,畫展開幕所有人都被他的畫驚豔甚至畢卡索。

相關焦點

  •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油畫質感的電影畫面,是給眼睛的饕餮盛宴
    一幅畫衍生出小說,最後改編成電影,就是大家熟悉的《戴珍珠耳環的少女》。電影由英國女作家特蕾西·雪佛蘭的長篇小說改編,小說作家是以荷蘭畫家約翰內斯·維米爾的代表畫作《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為人物原型,以17世紀的荷蘭社會為背景,再現了當時西歐社會形態以及各個階層人物的生活樣貌。
  • 蒙娜麗莎、戴珍珠耳環的少女變成"貓樣"
    (網頁截圖)   國際在線專稿:據英國《每日郵報》9月5日報導,藝術家蘇珊·赫伯特(Susan Herbert)是一位專門畫貓的畫家,她再現了許多世界經典名畫、電影以及戲劇中的場景,只不過主角都換成了貓。
  •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每一幀鏡頭都美麗的如同油畫一般的電影
    美國女作家雪佛蘭觀其畫作《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突發靈感創作了同名小說。小說採用第一人稱全知視角敘述,分別以1664、1665、1666、1676為回目,是一部線性敘事的女性獨白小說。電影史依靠形象連續轉換表達思想的,而《帶珍珠耳環的少女》做為藝術片更是將光影藝術運用到了極致,並且時空景別均為維米爾生活時代街道和院落場景為藍本,保持了與現實底本相當大的重疊度。而畫作《帶珍珠耳環的少女》是維米爾在1665年,在畫幅僅46x40cm的畫布上創作完成的。
  •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維米爾其人其事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2003女主:斯嘉麗.詹森1聽說男人都喜歡斯嘉麗那類型的女人,性感尤物,多看幾眼即使人血脈賁張。《戴珍珠耳環的少女》選擇當年18歲的少女斯嘉麗來演,簡直是不二人選了,臉蛋身材有看頭,架空的畫家維米爾情史軼事,更是噱頭。關鍵是斯嘉麗與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相似度我看起來百分之九十九。一部好電影的幾個要素全了,誰還在乎維米爾畫中的女孩到底現實裡存在過沒有呢。根據後人研究推測,這個女孩不知道是誰,甚至可能是沒有存在過的。但肯定住在維米爾的心裡。
  •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以電影之名講述偉大畫家維米爾
    如果單單談論畫家,談論繪畫或許顯得生硬古板,毫無趣味。但是一但繪畫與音樂,電影,民間故事,文學等相結合或許效果會大不相同。有這樣一幅畫,畫面畫了一位戴著珍珠耳環的少女,畫中少女美麗,和諧;畫面柔和精確,令人難以忘懷。
  • 為什麼要戴珍珠耳環?戴珍珠耳環的少女背後的故事
    奶酪發現與《蒙娜麗莎》齊名的名畫《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實在是太唯美了。畫面裡的少女清純甜美,那眼睛像珍珠一樣閃亮著光芒。在約翰內斯·維米爾的畫作裡,我們能感受到少女和珍珠是一樣美的。《戴珍珠耳環的少女》也因為背後創作的故事是空白的,一部同名電影填補這一名畫背後故事的空缺。
  • 這部電影《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呈現了畫中人與畫家的一段情!
    由荷蘭畫家約翰內斯·維米爾繪畫的《戴珍珠耳環的少女》驚世聞名,畫中少女別過頭來回眸一笑,展現出一個深情而又讓人看不穿的表情,讓人看到入迷。有人認為這幅《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是約翰內斯·維米爾最成功的作品,亦有人把此作跟達文西的《蒙娜麗莎》比較,認為兩者齊名。
  •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比蒙娜麗莎更神秘的女子
    今天介紹的畫作,是弗美爾的《戴珍珠耳環的少女》。來,認識一下《戴珍珠耳環的少女》請點擊全屏觀看記者 | 白樺 湯曄攝像 | 雷昊畫作解讀揚·弗美爾(荷蘭)(Jan Vermeer 1632-1675)創作於1665
  •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是17世紀荷蘭畫家約翰內斯·維米爾於1665年創作完成的一幅油畫。是約翰內斯·維米爾的代表作之一。現收藏於荷蘭海牙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畫中少女的氣質超凡出眾,寧靜中淡恬從容、欲言又止的神態栩栩如生,這種既含蓄又惆悵的、似有似無的傷感表情在維米爾的筆下熠熠生輝,驚鴻一瞥的回眸使她猶如黑暗中的一盞明燈,光彩奪目,平實的情感也由此具有了淨化人類心靈的魅力。畫面另一個令人矚目之處,在於少女左耳佩戴的一隻淚滴形珍珠耳環,在少女頸部的陰影裡似隱似現。既是點睛之筆,也有特殊寓意。
  •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清澈的雙眸,紅潤的雙唇,網友:初戀的感覺
    約翰內斯·維米爾是十七世紀荷蘭「繪畫黃金時期」的著名畫家,與哈爾斯,倫勃朗一起被譽為荷蘭三大畫家。今天,我們就來欣賞維米爾的代表作《戴珍珠耳環的少女》近百年來,人們對於《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的創作層出不窮,比較知名的有1999年作家崔西·雪佛蘭創作的同名小說、2003年由斯嘉麗主演的同名電影等等。
  • 錯覺的魅惑:荷蘭國寶級名畫《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揭秘
    利用視錯覺創作的街頭3D立體畫十七世紀荷蘭代爾夫特畫家約翰內斯·維米爾的名作《戴珍珠耳環的少女一直以來,少女左耳佩戴的「珍珠耳環」被認為是作品的點睛之筆,熠熠生輝的珍珠與純真無邪的眼神相呼應,為作品增添了無限的神韻和想像。
  •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被戴口罩
    當地時間4月23日,據英國天空新聞網報導,英國塗鴉藝術家班克西2014年曾在家鄉布理斯託爾一幢建築外牆上,模仿17世紀名畫《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創作了塗鴉畫《穿耳膜的少女》。現在,這幅塗鴉畫上的少女,又被「戴」上了口罩。
  •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豆瓣評分7.8的電影,靈感來自於一幅油畫
    這部英國電影的靈感來自於一幅荷蘭作家維米爾創作的一幅油畫《戴珍珠耳環的少女》。這部電影講述的就是這幅油畫的創作背景,以及畫家和女僕之間微妙的感情。這位女僕和大多數少女一樣,喜愛才華橫溢的畫家。但是,這種愛若有若無,就像難以傾訴的心事一樣,掩於少女唇齒之間。下面就一起看一下這部電影《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少女葛利葉家境困苦,生活的很艱難。葛利葉來到畫家維米爾的家裡做女僕。
  •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古典唯美愛情,頌揚藝術的巔峰
    電影《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是一部具有史詩意義的作品,它是根據那幅著名的名畫故事改編而成,將作家崔西雪佛蘭的同名小說精彩的用電影的形式呈現在熒幕之上。這部電影呈現出了那個母系社會夢想與現實的阻隔。導演用極具先鋒式的審美洞察力,將這個優雅的故事呈現出了極致的美感。
  •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那枚珍珠可能只是錯覺
    即使是不那麼關心藝術的人,大約也聽說過《帶珍珠耳環的少女》這幅畫的大名。戴著藍色頭巾和一枚珍珠耳環,側回首的少女形象是那麼地經典。然而現在新的研究發現,少女的「珍珠耳環」,居然可能只是個視覺錯誤?·維米爾的《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的技術檢測。
  •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為什麼這麼有名?
    點擊藍字 關注我們約翰內斯(揚)·維梅爾(1632~1675)《戴頭巾的少女》,又叫《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布面油畫畫面另一個令人矚目之處,在於少女左耳佩戴的一隻淚滴形珍珠耳環,在少女頸部的陰影裡似隱似現,為畫中的點睛之筆。另外少女白皙光滑的皮膚以及含情脈脈的眼神也十分動人。整幅畫構圖和諧卻又帶著神秘。這位少女是誰?
  • Molly&Labubu:再現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心事|IP有藝思
    繪畫藝術走下宗教和宮廷的神壇,服務於新興資產階級的日常審美需求。在主題上,平民的世俗生活場景取代了宏大嚴肅的神話故事。這些繪畫被成批訂購和生產,它們大多尺寸小巧,點綴著買家的客廳、辦公室和走廊。《戴珍珠耳環的少女》誕生於資本主義全球擴張的大航海時代,但是做到了拋卻浮華,獨具寧靜優雅的氣質。當少女的目光望向你,那一絲惆悵的眼神仿佛具有了穿越時空的魔力,將現代觀眾牽引至同一片悲欣交集的情緒中。
  •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想要溫婉迷人,竟是這樣玩轉時尚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影片中,每一幀都很唯美,像極了油畫。被影片結尾處珍珠耳環吸引後的奶酪,想結合電影裡的細節,總結了影片服飾的特點,將它中國化,融入我們的日常。這樣我們也是美美的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戴珍珠耳環的少女試想,你有著溫婉可人的妝容,蓬鬆少女的髮型,珍珠耳環在你脖頸處閃閃發光,氣質的小裙子,配上復古文藝氣息的鞋子。
  • 範冰冰深夜發「吃香喝辣」美照,還撞臉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可以確定的就是如今的範冰冰已經回來了,雖然她暫時沒的接關於電影的新資源,但影視圈裡的一些宣傳資源她已經全面展開。如果不出意外,她在2021年裡面會有大動作,而且是向影視行業發展。仔細看照片其實大家會發現,她是COS了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名畫,簡單跟名畫一模一樣有沒有?而且白到發光的範冰冰連眼神也是模仿了名畫。不知道她近期是不是往藝術繪畫這一條路線上發展,頭戴著灰色頭巾,然後用手撐著自己的臉,不得不說範冰冰是一個超級漂亮的大美人,可以用360度零死角來形容了。
  •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愛而不得,其實最難受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這幅畫是他(約翰內斯·維米爾)於1665年創作完成的一幅油畫。是約翰內斯·維米爾的代表作之一。現收藏於荷蘭海牙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葛麗特很有藝術天分,並懂得欣賞畫作,長得漂亮,有氣質,皮膚白皙貌美。在一次買肉的過程中認識了屠夫的兒子彼得,彼得對葛麗特很是喜歡,一來二去,兩人慢慢就開始熟悉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