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終為人民謀幸福
——學習《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心得體會
(世界福建青年菲律賓聯會會長 王榮忠)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是在我國將進入新發展階段、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正處在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具有全局性、歷史性意義的重要會議。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為中國未來發展擘畫了宏偉藍圖,指明了前進方向。
作為一個海外華僑,在新冠肺炎在國外肆虐蔓延的嚴峻形勢下,我歸國辦事,承蒙祖國和黨無微不至地關懷,感受到祖國的強大、溫暖。這次,省統戰部及海聯會為我提供了學習的機會與平臺,讓我有幸參加了這次去貴州的學習機會。
會上,貴州省社會主義學院原副院長王國麟為我們授課《學習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讓我了解了黨的新時期的新藍圖,深深感受偉大祖國的燦爛前景,增強了民主自豪感和自信心!
我認真學習領會了會議精神之後,深深感慨黨的服務宗旨——始終為人民謀幸福。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建議》提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必須遵循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原則,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共同富裕方向,始終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維護人民根本利益,激發全體人民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促進社會公平,增進民生福祉,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由此可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中國共產黨的奮鬥目標。
自改革開放之初黨中央提出小康社會的戰略構想以來,中國共產黨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始終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推進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不斷改善人民生活、增進人民福祉。
「十三五」時期,脫貧攻堅成果舉世矚目,5575萬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城鎮新增就業超過6000萬人,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社會保障體系,基本醫療保險覆蓋超過13億人,基本養老保險覆蓋近10億人。經過長期不懈努力,中華民族千百年來的絕對貧困問題就將歷史性地劃上句號,千百年來「民亦勞止,汔可小康」的憧憬就要變為現實。
「十四五」時期我國將進入新發展階段,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要求不斷提高。這次全會緊緊抓住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回應人民群眾訴求和期盼,對「十四五」時期我國發展作出系統謀劃和戰略部署。
中國共產黨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黨團結帶領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根本目的就是為了讓人民過上好日子,無論面臨多大挑戰和壓力,無論付出多大犧牲和代價,這一點都始終不渝、毫不動搖。
認真學習了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我與廣大群眾一樣,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都得到了增強。
我為自己是一個華人而自豪,為自己生在一個一心一意為人民謀幸福的中國而驕傲!今後,我要團結更多的華僑華人,為祖國,為我的根——華夏大地而更加努力地運營自己的工作與事業,與祖國一起開啟實現黨十九屆五中全會繪製的宏偉藍圖的新徵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