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古鎮的名字
我和同事到達磨西古鎮,已晚上9點。因為暈車的緣故,肚裡並沒有感到飢腸轆轆。到酒店裡,放下行李,便呼呼睡過去了。
睡夢中,依稀間還能聽到遠山裡蟲鳴的喧鬧。聽慣都市喧囂的我,一時間還未轉變過來。真的很靜。
在清晨古鎮尚未醒來的陽臺上,才看清古鎮四面皆是被群山包裹著。向西望去,則幽谷裡的清景,雲霧掛在半山腰上,緩緩流動。此幅動態的畫像,卻絕對的不像是人間了。
「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
雖不是在海邊,但此刻雲霧、青山、流水也是有幾分仙境之意。
進山之路
從山腳的景區遊客中心出發,需先乘景區觀光車到達山頂。車上的遊客們都把口罩帶得很嚴實,司機師傅車技很好。
蜿蜒盤旋的山路,大巴車平穩有力地向前衝刺,時而行駛到山谷之底,時而穿梭在雲霧之間,就像是一顆星星在白雲中穿行。
每一次大幅度的深度轉彎,乘客們都不約而同發出「哎喲~」的搞怪聲,尾音拖的很長,很有喜感,大伙兒都在偷笑。一群童心未泯的「頑童」。
外出旅行,有一個不成文的說法:要運氣極好的人才能在天氣最好的時刻,遇上最美的風景。
其實我不太認同「旅行要完美」的原則。
外出旅行,除了做好必要的遊行攻略,其次心態調整也重要。要知道不是每一個人都是那麼幸運,不是每一場旅行都會完美到不留遺憾。恰巧正是那些未完成的遺憾,才會讓旅行體驗更加飽滿,充滿期待。
大冰瀑布
我們的運氣算是不好不壞吧。既沒有遇上下雨天,也沒有遇上豔陽天。即是中規中矩,那便也有中規中矩的玩法。
纜車很均速滑行在上山的道路。爬升的越高,視野也就越廣闊,兩岸夾山壯麗秀美,山谷中的巖石和冰川,清裡帶灰,大約是夏季的緣故。
空中的霧氣濃厚,飄忽不定,一陣風吹來,小小的纜車就會被山霧緊緊包裹著,外景頓時一片白茫茫,辨不出東南西北。
到了四號營地的絕佳觀賞臺。可能是山風的關係,先前還是被雲霧籠罩的大冰瀑布,如同被人用外力拉開,露出它廬山真面目。遊客們趕忙拿出相機,錄製拍攝。
雪山之巔,飛鳥難越。巍峨壯麗的大冰瀑布,自遠古開荒以來,都安靜地屹立在此。滄海桑田,亙古不變,宛如一顆遺世獨立的高原珍珠。
千萬年來,只有呼嘯而過的山風作伴。不禁感慨天地之遼闊,時間之寂寥。我們短短幾十年的光陰,與這天地的悠長來相比,更像白駒的過隙。這一刻我似乎對蘇軾「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又有一層新的感悟。
高原反應
離開大冰瀑布的觀景臺,一路繼續往上爬,身體開始出現高反。向上走去,呼哧帶喘,心臟狂跳不止,整個後腦勺疼痛地拉扯起來。
身旁的同伴們倒沒有什麼不適。這讓平時常念叨「熱愛運動」的我自慚形穢。咬咬牙,「匡次匡次」也努力跟上同伴的步伐。上山全憑意力。
終於站上在四號營地最高點,同伴們興致高昂地感受「一覽縱山小」。氣喘如牛的我,如同剝離深海的小魚,趕忙趁休息之餘,貪婪大口呼吸。
突然想起一段話:如果有機會剝奪掉一些我們慣於依賴的東西,比如道路、車、房子和床,甚至一部分氧氣,當重新獲得時,我們就不會把他們當成空氣一樣視為理所當然了。
漫步綠野仙蹤
從三號營地的城門洞下來,我們三個決定徒步林間棧道去草海子,增加與自然景色的情感交流。
沿溪入林,在風和日麗,古樹環繞的林間,三人慢慢地走著,談著,偶遇不知名的野生植物,就停駐觀望拍照。
綠油油的青苔像抹茶粉,清新舒爽。林間的幽靜,樹葉的青藍,如同油畫上的質感鮮豔的色彩,有種誤入綠野仙蹤的夢幻史詩。
同行的小姐姐摘了一些野草莓讓我們嘗嘗。平時一向很謹慎的我,身處在最原始的森林裡,身心也都放下戒備,品味大自然的饋贈。
偶遇一個廣州姐姐,四人結伴前行。
陰霾了一上午的天空,突然放晴。日光如水銀般傾瀉在林間,無孔不入。林間棧道的山霧也逐漸散去了,視野能見度很高。
我們「巡山小分隊」走的很快,不消片刻就和十幾個人的旅行團拉開了距離。
沿石階而下,彎彎繞繞前行,再轉過幾條幽闢小道,放眼望去,除了滿目綠植,道路前後一個行人的影兒都沒。
林間雖無旁人,但也不覺害怕和疲憊。
好山、好景、好天氣,反倒讓人精神抖擻,有使不完的勁兒想探秘這原始叢林。一路上大家一邊談天說地,說著河山大好的話題。一邊PO各種造型,拍照片打卡。殊不知,危險已經來臨。
猴子的「十面埋伏」
四人徒步在叢林深處,猛然竄出兩隻身形似幼童大小的猴子,飛身一躍,直撲我身後那位廣州大姐。原來是她拎了一個塑料手提袋,猴子誤以為裝有食物。
在平原過慣了安逸生活的我們,哪見過這個陣勢。受到驚嚇的我,趕忙叫上同事往前跑。我們兩一前一後的跑出幾十米,卻在轉彎處被一隻老猴攔住了去路。
前有伏擊,後有追兵,道路都被截斷。我們四人只得聚在一起,緊緊抱住。本就狹窄的小道,一下就變得擁擠不堪。
僵持好幾分鐘,就像過了一個世紀漫長。匯集的猴子也愈發多了起來,四周也沒有一個人。認清局勢的我們,決定不再坐以待斃。
緊張到快要暈過去的我,對著衝上前的領頭猴大吼。也許是罵猴兇猛的樣子,頗有幾分武松打虎的氣勢,猴子還真往後退了幾步。
趁機抓起那隻猴子前方的大樹枝,拿起就往地下使勁一遁,頓時身旁大大小小的猴子都散開好幾米。(其實我內心也是害怕到了極點,還是故作堅強)
它們果真都沒有再圍上來,而是選擇原地觀望。
我們四個女生緊緊抱在一起,揮舞著木棍,邊往前走,邊大聲呵斥它們,也許真的是氣勢碾壓。走出了幾百米後再沒有猴子跟上來了。
劫後餘生
我們四人連拖帶扶,埋著頭一個勁兒往前奔走。神經高度緊繃,四周的美景也無暇顧及,腦海裡就一個念頭,走出去!
也不知走了多久,直到前方出現了一個碩大的人影,是景區的工作人員。被擊碎成馬蜂窩的小心臟,才得到一點點修復。最後,當然是劫後餘生了。
同行的小姐姐手提袋被搶了,當時沒顧得上搶回來。在聽完我們的經歷和訴求,工作人員主動幫忙找了回來。
超級幸運的我們,在驚險又驚嚇中,經歷一次很酷的成長體驗。在這次旅行中內心富足的體驗,讓完美因子都快爆棚。
艱苦信仰
之後我們也去了雅家情海、紅石灘一些景點,遊玩打卡。(當然這次沒有遇上猴群)
所有的一切景色,都是在平原上無法看到了畫景。
低頭吃草的小馬駒、信步在馬路上的牛群、雄鷹撲閃划過靛藍色的天空......
一路上會看到許多用石頭堆砌起的「藝術品」,其實那是高原人的信仰。生長在平原沃土的人,想像不出在很久以前,嚴酷高原上的人會經歷怎樣的生活。生活越苦難艱辛,信仰便越堅定崇高。
清晨的古鎮
一大早曲達師傅就按約定的時間,來接我們回成都。昨晚下了一夜的雨,雨後初晴,古鎮又換新妝。
透過玻璃車窗,古鎮的外牆、木柱、門楣上、屋簷,在晨光的照射下顯出了時光的顏色。小鎮居民就住在這活著的古董裡,閒坐,吃茶,一條小狗趴在街角處睡著了。
一輛載著外地遊客的大巴車,從一旁飛馳而過。古鎮又迎來它鮮活的一天。
以上部分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後臺刪除
當你有任何疑問及困難
請隨時撥打景區服務電話:
(區號:0836)
1.景區疫情防控電話:3268341
2.景區人民醫院電話:3266344
3.景區諮詢服務電話:3268893
4.景區旅遊投訴電話:3266203
5.景區派出所電話:3266271
6.景區市場監管電話:12315
7.景區救援電話:3266660
最後
附上海螺溝遊覽線路
▼
自駕海螺溝:
推薦線路(★★★★★):成都—雅安—瀘定—海螺溝,海螺溝距成都280公裡,距瀘定縣城50公裡。沿此線到海螺溝全程約3.5小時。
海螺溝景區內路線推薦:
(1)乘坐觀光車----草海子(徒步原始森林靜養之路,沿途可遊覽蝴蝶王國驛站、動物天堂驛站、二層山眺望臺、中國好空氣驛站等景點)----洞嘎寺(徒步冰川雨林步遊道,沿途可遊覽冰川甘露、鵲橋、冰河長廊、千手觀音、佛珠池、冰川雨池、冰川雨林等景點)----三號營地金山飯店(森林快餐中心—景區內唯一可以用餐的地方)下車可自願選擇乘坐電瓶車或徒步遊覽冰川舌和月牙湖。
(2)三號營地金山飯店(森林快餐中心—景區內唯一可以用餐的地方)---幹河壩(觀光車終點站)---乘坐索道(可視天氣情況自願選擇乘坐)----四號營地(可視天氣情況遊覽大冰瀑布觀景臺、狼圖騰觀景臺、紅石灘、登山紀念碑等景點)。
(3)三號營地金山飯店(森林快餐中心—景區內唯一可以用餐的地方)---幹河壩(觀光車終點站)----黑松林挑戰徑(冰川觀景臺)。
海螺溝景區外路線推薦:
(1)磨西古鎮:可免費參觀磨西天主教堂,遊覽古鎮老街。
(2)遊覽完磨西古鎮,可選擇通過燕子溝鎮遊覽中國紅石景觀大道。
天空湛藍 河水清澈
海螺溝期待與你相遇
為了給熱愛海螺溝的各界人士提供「創作」平臺,傳播正能量,擴大景區的知名度、美譽度和影響力,現特面向廣大遊客及社會各界公開徵集海螺溝微信軟文,徵集要求如下:
一、稿件要求
1.作品要求原創,思想健康、內容新穎、真實、感情真摯、文筆細膩、力求生動。
2.文體不拘,紀實敘事、散文隨筆、詩歌辭賦、旅途遊記、旅行攻略、景點及線路介紹均可。
3.作品字數不限,根據內容配圖為最佳。
4.應徵稿件應允許被修改、編輯。
5.投稿時請提供以下信息:姓名、身份證號碼、聯繫地址、聯繫電話、郵箱、QQ號碼、銀行卡號。
6.根據排版需要,請發送電子稿件到指定郵箱。
7.作者享有署名權。
8.來稿恕不退還,請自留底稿。
二、錄用標準及報酬
(一)錄用標準
本著鼓勵原創的精神,投稿作品須做到文字原創、視角新穎獨到,圖片原則上為原創(也可以從海螺溝景區官方網站圖片庫中選用)。
(二)報酬支付標準
在微信推出之日起10日內閱讀量達到4000以內的,支付150元/條,閱讀量達到4000以上的,支付300元/條。
(三)其他事宜
稿費支付時間以季度為單位。
三、投稿郵箱
郵箱地址:1398585901@qq.com
四、其他事宜
1.徵稿作品應符合國家法律規定。如涉及著作權、肖像權、名譽權等法律責任均由投稿者本人承擔,投稿者保證提交的作品不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權益。海螺溝景區不承擔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後果。
2.海螺溝景區管理局保留對本次活動的最終解釋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