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主播 | 劉暢
點擊音頻,即可聆聽
更多音頻可在喜馬拉雅搜索:張德芬空間
01
周六晚在杭州參加一個盛宴,著禮服,戴禮帽,濃妝豔抹。夜半匆匆歸至住處,四下無人,看到路燈下自己的影子,頓時腦中浮現四個字:煙視媚行。
這個詞可有些敏感。比起這四個字,還是更愛的是「洗淨鉛華」,慢慢上樓,黑夜裡推門,閉門,開空調。甩掉高跟鞋,洗臉梳頭,換好清衫,敬香供水,抄完經書,準備安然睡去。
晚上本就吃得少,頓時發現,一個月以來,心中第一次升騰起「異鄉」二字,居然是因為一顆湖南胃有了點鄉愁的意思。想著如若此刻在長沙的街頭,應該是立刻電話召集仙女們,啤酒一瓶,燒烤一份,在蒼茫夜色中什麼也不說,對著月亮和雲朵,看著彼此的眼睛,且將生活一飲而盡。
朋友打趣我:娘娘想家了嗎?小的們伺候得不周到?我說不不不:杭州朋友賽蜜糖,無奈想念湖南夥伴如辣湯。
我不會告訴你們,如我這樣的體面癌和身材控制狂,還是在下樓去小賣部買了一桶香辣泡麵。嘿嘿,面我是泡了。但我只聞了聞,喝了一口湯。
有些食物,不過是一種儀式感,它出現的那一刻,我已經感覺到幸福和滿足。吃飯這件事,重要的是,身邊坐著誰。
若無人的時候——在自己的世界,和諧,安撫,靜默,終於讓自己成為一個能夠與任意時空地域握手言和的輕熟齡女子,也不過是,不必再用巧克力填滿失落,不必再用宵夜激活存在感,不必電話找傾訴,不必叨擾微信群,誰也沒說,什麼也沒吃,就這樣,進入一種真正的成年狀態。
一個人吃飯,也會與自身的平靜,默然相愛。
02
還有一些食物,只能和固定的人吃。
很多人以為,再無深談,只問一句「尚能飯否」,就是一段關係的終結,未必,關係這事,或者以老臉孔死去,或者以新面孔重生。
所以我不喜歡暴飲暴食的原因,也是因為,我認為每種食物,尤其是精心的美食,肩負了太多的意義。在舌尖化開的那一刻,我嘗過,它就已經完成了它的使命。然後,用一些清淡的常規食物來飽腹。過於塞滿,總有負擔。
如有些朋友,一開始,你們總是徹夜長談。關於未來,關於工作,關於愛情,關於家庭,關於孩子——我們總要為對方聊出個答案來。那是因為,我們以為要找到那個答案,才能過得很好。
很多女人,都不知道自己是怎麼失去一個朋友的。其實是因為,到了某個階段,你並不需要做身邊那個朋友的人生判官,非黑即白,糾正她的錯誤和懦弱,讓你的愛,終於發酵成壓力。
因為在你面前,她總覺得自己做錯。
比起真理,三十歲之後,我們更需要的是理解。比起擁抱,更可貴的是適當的沉默與距離。退一步,才會看到有些朋友的懦弱裡,包含著她放不下的怕與愛。你因蝸牛有殼,恐其沉重,好心剝離,才發現,對她而言如同剝開血肉。
她並不需要那個答案,只需要和彼此聊聊,一如女生從來不需要修電腦,她只是需要愛。彼此都奔跑得太厲害,重要的是這樣的天氣我和你坐下來,一起吃完一份焦糖布丁烤蘋果。
03
我們只是需要彼此的陪伴:以食之名。
漂洋過海不為小龍蝦,只為你。
一部電視劇裡,老人對女孩說:喜歡那個人嗎?約他吃飯吧。人的感情不就是,吃一次飯,再吃一次,再多吃一次。總是在一起吃飯,就會相愛。
後來,總會有一個,以愛之名先搬出去。再後來,你們失去這碗面,才知曾有一個人是面上的蔥花,心底的鹽巴。你卻不知道後來她身邊那人,會不會關照她,如面上的恰如其分的細鹽。
但終歸,他們從此在一起吃飯。因生活食材不同,你們長成截然不同的人,截然不同的怕與愛,美與恨。這個世界上的友情是怎麼發生的,愛情就是怎麼發生的;如同一併如何消亡的。
那男生說,追她到天涯海角,坐著動車給她帶去一碗愛吃的芒果芋圓。她始終不肯見他,於是那碗甜湯終於留在了樓下。
不愛了,於是連同食物一併,再無憐惜。
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到了後來並不需要拿友情愛情來劃分,來得以維繫。殊途同歸,所謂感情,是無論後來發生什麼,各自面對怎樣的疲憊世界——即使霸道總裁如今腳不沾地,但你終歸見過那人,做松花豆腐,黑豆豬蹄,老乾媽蛋炒飯的樣子,一起走過的樣子。
這就是我認為的:一口滿足。如同欲望都市的最後,四個女孩,終於變成八對大人,那樣輕鬆愉悅的餐食,是比dior的婚紗,更讓我們的女主角感到富足的載體。
這就是唯有愛和美食不可辜負的意義。
···
作者 | 艾明雅,雞湯界傲嬌派掌門人,專業治療各種擰巴人、慫妹子,360度緊緻提拉你的人生姿態。專欄作者,代表作《嘿,三十歲》、《閨蜜》。微信公眾號:江湖人稱艾掌門(ID:aimingya1),轉載已獲得授權。
主播 | 劉暢 自然,簡單,認真生活,瑜伽愛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