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滿堂兒女不如半路夫妻」,是啥意思?

2020-12-13 太陽夢見月亮

導語。一句俗語叫做,滿堂兒女不如半路夫妻,很多人對這句話不能夠完全理解。那麼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簡單的來說,半路夫妻也就是,單身後或者離婚後再找的配偶。年老的時候,如果身邊有一個老伴兒,比兒女們在身邊要強得多。

什麼是搭夥過日子呢,就是沒有結婚證,而兩個人長期同居,而這種夫妻關係有事實存在。但前提是這兩個人又各自都是單身,現實生活中,確實存在的搭夥過日子的現象。對於搭夥過日子,這種現象有很多人贊成,也有很多人反對。

有一些單身人或者是離了婚的人,他們找到一個情投意合的人,就湊合到一起過日子,但是兩個人又不想去登記結婚。認為那張結婚證會約束兩個人一些行為,會給生活造成不必要的困擾和麻煩。尤其是當雙方已有了各自子女的時候,他們對那張婚書看的很重要,所以覺得還是不結婚,兩個人按照喜歡的方式生活在一起為好。這種生活方式,在現實生活中確實也存在。雖然不太多,但是也有這樣的事情,而人們見慣了,也就不覺得奇怪了。

當然,每個人都有自己愛的方式和自由,這樣的搭夥生活,別人也沒有什麼過多的評論,只要人家當事人覺得幸福快樂就好。村裡王大媽就找了一個朋友搭夥過日子,本來她的前夫是鄉裡一個郵遞員,前夫退休以後,兩個人的生活無憂無慮,沒想到他的前夫非常勤快。有一次去土坎上弄一個大土塊,結果那個大土塊滾落下來,把她郵遞員砸到底下。沒拉到醫院就氣絕身亡。這樣王大媽成了單身,原本兩個人的生活很富裕的,這下子前夫不在了,王大媽自己又要生活,所以不比以前的日子了。前夫去世幾年後,王大媽感覺生活孤單無趣。

這時候他想有了再嫁的念頭,但是考慮到自己的兒子,自己只有一個兒子,走了再嫁又不放心,招一個人進門兒來,兒子兒媳又不願意。王大媽覺得這件事也挺為難的,後來他遇到一個同樣單身的男士,那個男士也是退休喪偶的,兩個人情投意合,說話很聊得來。沒有辦法,王大媽和這個單身男士以朋友的身份走動。有時候也去那個男士家住上一段時間,但是兩個人一直沒有辦理結婚證。為了不給自己的兒女添麻煩,將來兩個人老了的時候,好離好散,各歸各的家庭。我覺得這樣的生活方式也挺好的,尤其在農村,這樣的現象很普遍,因為年老了再結婚也沒有什麼意義了,如果單身後遇到一個情投意合的人,兩個人搭夥在一起過日子,能夠相互照應一些。俗話說,滿堂兒女不如半路夫妻。兩個人搭夥在一起過日子,平時有個生病長災兒的,能相互照應一下。

兒女們都有各自的工作和生活,哪有時間來顧及老人呀?所以單身老人能找一個興趣相投的伴侶,兩個人在一起待會兒過日子,也是挺好的生活方式,現在人們的思想都很開放了。不會有人對這種現象說三道四,人們都很理解。很多人搭夥過日子,覺得比結婚還快樂得多,所以這種方式越來越受人們的歡迎了。

尤其一些退了休的單身年老男士,如果他們找到一個比較喜歡的老伴兒搭夥過日子,自己老年的生活有了保障。又免去了去養老公寓的煩惱,何樂而不為呢?很多老年人不喜歡去養老公寓,總覺得那裡沒有家的感覺。但孩子們又要忙於工作,沒有辦法,如果能找到興趣相投的另一半,兩個人搭夥過日子,同樣把生活過的很愉快。老來有伴兒,多好的事情啊。

滿堂兒女不如半路夫妻,很多搭夥過日子的夫妻都領悟到了這一點。感覺老來身邊有個伴兒,比什麼都重要。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滿堂兒女,不如半路夫妻,說的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
    黑嫂小時候就經常會聽到村裡老人說這樣的話,一些老人,大多都是老太太,會坐著曬太陽時突然嘆口氣,然後說一句:滿堂的兒女,不如半路的夫妻。小時候是不太懂這句話的,現在長大了,再回想這些話,能感受出說這些話人心裡的無奈。為什麼農村老人愛說這麼一句話呢?年輕人怎麼不會說這樣的話呢?
  • 俗語:從小夫妻軟如棉,半路夫妻硬如鐵,是何意?半路夫妻不好?
    在農村,有句俗語叫「從小夫妻軟如棉,半路夫妻硬如鐵」,深刻地闡明了夫妻之間微妙的關係。我們都知道,夫妻關係是這個世界上最難調和的一種關係,戀愛時甜如蜜,兩個人恨不得能天天黏在一起。結婚後淡如水,平淡得連一點波瀾都沒有。
  • 俗語:人中一條線,有子也難站,人中寬又長,兒女站滿堂,在理嗎
    農村的老人雖然沒有讀過很多書,但是他們生活了好幾十年,從生活中會總結出很多經驗,也懂得很多道理,比如農村的一些俗語,都是很有道理的。我們都知道,中國自古以來就有著相由心生的說法,而老一輩人更是相信這個說法。像是農村的這句「眉毛一根長,能抵萬擔糧」,人們通關觀察身體的一些特點,來判斷這個人的運勢怎麼樣。
  • 「半路夫妻硬如鐵,少年夫妻軟如棉」什麼意思?道出了婚姻的真諦
    俗語在我國傳統文化中的地位可謂根深蒂婚姻從古至今一直是每個人的第一大事,因此關於婚姻的俗語也不在少數,其中就有這樣一句,「半路夫妻硬如鐵,少年夫妻軟如棉」,真可謂是道出了婚姻的真諦這句俗語到底什麼意思?有什麼說法呢?
  • 俗語:「半路夫妻硬如鐵」,下一句鮮為人知,你知道是什麼嗎
    俗語:「半路夫妻硬如鐵」,下一句鮮為人知,你知道是什麼嗎我國,作為一個擁有五千多年歷史的文明古國,文化底蘊深厚,源遠流長。在華夏這片沃土之上,孕育出了很多優秀的傳統文化,經過歲月的沉澱,傳承到了現在。而俗語,作為我國民間傳統文化的一脈,因其讀起來朗朗上口,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俗語,就像是我國民間傳統文化的萬花筒,其內容種類繁多。有描寫四季更替變化的,有描寫人生苦短的,有感慨歲月流逝的,還有描寫人情世故道理的。「半路夫妻硬如鐵」這句俗語相信很多朋友們都聽說過這句話,殊不知還有下一句。下面咱們就一起來看看吧!
  • 鄉下人說「半路夫妻硬如鐵,從小夫妻軟如棉」,這是什麼意思?
    鄉下人說「半路夫妻硬如鐵,從小夫妻軟如棉」,這是什麼意思?文化中既無華麗的詞藻,也無文字記載,但它在農村廣為流傳,久久為人所知,被稱為農村俗語,或稱農村俗語,從這些俗語中可以看出中華五千年的燦爛文化,俗語雖短,卻深刻,發人深思,如這句俗語「半路夫妻硬如鐵,從小夫妻軟如棉」,究竟是什麼意思?
  • 俗語:半路夫妻硬如鐵,老祖宗婚姻中的智慧,中年人值得一看
    俗話說:「衣服要有尺寸,語言要有分寸」,人跟人之間最重要的就是相處,特別是夫妻之間的交往對人生有重要的意義。老祖宗都喜歡從事物發展的過程中總結道理,以前發生的事情都總結為簡單好記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來自老祖宗經驗智慧,所以也成為了很多後輩為人處事的生活準則,其中就有「半路夫妻硬如鐵」,這個又是怎麼回事呢?
  • 半路夫妻,只要真心相待,也能相伴到老
    有人說:「半路夫妻,靠不住。」前一段婚姻,都沒有過好,走著走著就散了,再一次走進婚姻,真的需要勇氣,更希望能相伴到老,如果再一次離婚,一定會被折騰得夠嗆。半路夫妻,靠得住嗎?以下三個過來人,說了真話。三個人,三種結局,真是命運捉弄人。其實,只要夫妻真心相待,也能相伴到老。張先生:「有苦難言,只能湊合著過下去吧。」
  • 半路夫妻,靠得住嗎?以下三個過來人,說了真話
    半路夫妻,靠得住嗎?以下三個過來人,說了真話。三個人,三種結局,真是命運捉弄人。 半路夫妻,很多人就是湊合過日子,外表像一個家庭,實際上還是兩個家庭。對待錢和孩子,兩個人都會有私心,覺得要為自己的孩子「留一手」。但是,兩個人都不願意離婚了,因為害怕別人指指點點,也擔心再一次傷害到孩子。還有的半路夫妻,兩個除了以前的孩子,後來又生了孩子,想要離婚,就更難了,因此湊合過日子,也是一種無奈的選擇。
  • 50多歲的半路夫妻,很多人不看好,道理何在?
    鞋子穿在自己的腳上,合不合適自己知道,半路夫妻靠不靠譜只有當事人最清楚,別人看到的只是表面。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年輕人的原配夫妻就一定靠譜嗎?那麼高的離婚率又怎麼說?少年夫妻老來伴,就是找個人來陪伴,完全可以先小人後君子的定立婚前協議把這一切事物解決好,做好公正;或者乾脆就不要領證,生活費和日常開銷共有,其他的彼此分開,有病有災由各自的孩子負責,沒有猜忌、沒有隔閡、沒有擔心,一心一意的共同生活,這樣不就兩全其美了嗎?
  • 農村俗語:「三樣鎮宅,神鬼不來」是啥意思?
    老農說:「難道你就沒有聽說過『三樣鎮宅,神鬼不來』這句俗語嗎?家庭只要沒有外部因素的幹擾就能夠長盛不衰了呢!」。老農這麼一說,我感到更迷惑了,農村居然有「三樣鎮宅,神鬼不來」這麼一句俗語,我還真的沒有聽說過呢!於是,我請求老農解釋一下這句俗語。老農說:「既然你不知道,那我就給你解釋一下吧!」
  • 民間俗語:「無仇不成父子,無怨不成夫妻」,究竟啥意思?
    除了一些家喻戶曉的著作,婦孺皆知的千古名言和詩詞,老祖宗總結的民間俗語,也有值得借鑑的地方。顧名思義,所謂俗語是普通百姓根據生活經驗、常識創造的,形式相對簡單形象,而且比較口語化,通俗易懂方便流傳開來。比如常說的「吃著碗裡的,望著鍋裡的」,即使沒讀過書的人,也能明白此話比喻太貪心,辦事不夠踏實,不值得給人信任感。
  • 「半路夫妻,永遠是賊」是啥意思?道出了再婚夫妻的現狀,很扎心
    何為半路夫妻?顧名思義就是重組家庭。非原配結成的夫妻,亦即非結髮夫妻,而是再婚。再婚往往比初婚夫婦難度大,為什麼?因為在一起生活的過程中,難免遇到原配的子女或生活瑣事等一系列的困難和問題。在現實生活中,多數的半路夫妻往往會遭遇相愛本不易,相處就更難的尷尬境地。
  • 俗語:歸寧不與夫同床,出門不上丈人墳,啥意思?有道理嗎?
    習俗變成根植在中華兒女心中的根,不管遠在何處,都能知道自己是中華兒女。同時複雜繁瑣的習俗維繫著親族血緣關係,網際網路發達時代人與人關係淡漠,祭祖、拜年、探親能有效拉近人與人的距離。俗語:「歸寧不與夫同床,出門不上丈人墳」意思是:結婚後女兒和女婿回娘家省親,夫妻二人不能同床,女婿不能在重要節日祭拜丈人家祖墳。
  • 在農村,老人常說:從小夫妻如海綿,半路夫妻似硬鋼,有道理嗎?
    經常生活在農村的朋友,肯定會經常聽到老人們,說一些俗語老話,其實這些並不都是空穴來風,而是農民們在日常生活中,實打實總結積攢出來的至理名言,甚至有些還是源自於古人的智慧,可以說是傳統文化的沉澱,雖然有些老話放在當下並不適用,但也值得年輕人去反覆品味。
  • 半路夫妻沒有真愛嗎?五十歲阿姨一番話道出其中心酸
    那個曾經摯愛的人,也許會在半路拋下另一半離開。無論是以哪種方式而離開,對於我們來說都是巨大的傷痛,一生無法彌補的苦楚。今後的日子該怎麼過?是一個人承擔起所有的苦,還是找個人一起分擔?人說半路夫妻沒有真愛,有的只是權衡利弊,利益捆綁,只要兩看不相厭就好,哪裡還有什麼愛情呢。
  • 「一日夫妻百日恩」中的「日」,是啥意思?《金瓶梅》中早有解釋
    三、「一日夫妻百日恩」那麼在「一日夫妻百日恩」中的「日」,是啥意思呢?這句話出自《金瓶梅》,而其中的「日」字在《金瓶梅》中早有解釋。「一日夫妻百日恩」出自《金瓶梅詞話》第73回。在這裡日字與《金瓶梅》又有何特殊的關係呢?
  • 農村俗語:「夫妻離婚莫眷戀,朋友生隙別再見」是啥意思?
    昨天,在與一位老農聊天的過程當中,小李子對老農訴說了近段時間以來自己的心路歷程,試圖通過訴說讓老農給自己說幾句寬慰的話,然而,老農卻說:我們農村有一句俗語,叫做「夫妻離婚莫眷戀,朋友生隙別再見」。你現在的心理狀態已經犯了忌諱,所以,你應該丟掉眷戀之情呢!
  • 俗語:「一日夫妻百日恩」,這個「日」是什麼意思?你知道出自哪嗎?
    俗語:"一日夫妻百日恩",這個"日"是啥意思?你知道出自哪嗎俗語是我們國家的寶貴財富,在古代的時候俗語普及度非常廣,以至於今天的很多地區仍有俗語在流通使用。對於俗語我們應該辯證的分析,很多俗語中所蘊含的道理都是值得我們深刻思考的。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這則俗語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一日夫妻百日恩"。這句俗語在今天也常常會被人們掛在嘴邊,出自《金瓶梅》第73回,沒想到吧?不過後來多用於親戚朋友勸導吵架的夫妻。
  • 俗語:「有事叫公公,無事臉朝東」啥意思?年輕夫妻值得一看
    俗語,有稱為諺語。俗語在我國已經歷經兩千年之久,只要有人生活的地方,就會有俗語的存在。俗語大多都是由平凡百姓創造的,滲透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反映了勞動人民的生活經驗以及生活願望。俗語一般通俗易懂,但其中卻蘊含著深刻的道理,所以才會一輩一輩流傳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