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文學史上的今天|愛米麗·勃朗特——我的靈魂絕不怯懦

2020-12-21 人民文學出版社

呼嘯山莊:充滿激情的世界!.mp3

00:53來自人民文學出版社

勃朗特這一姓氏,中國讀者早不陌生。通常在此姓下,有夏洛蒂、愛米麗和安妮三位英國著名作家,人稱「三姐妹星座」。她們高踞文學星空,壯麗璀璨。愛米麗·勃朗特因其作品《呼嘯山莊》聞名於世。她生性獨立、豁達、純真、剛毅、熱情而又內向。她頗有男兒氣概,酷愛自己生長其間的荒原,平素在離群索居中,除去手足情誼,最喜與大自然為友。在寫下「我的靈魂絕不怯懦」這句詩行時,年輕勇敢的愛米麗·勃朗特堅信著自己的信仰、情感,充分地感知著自我。雖年紀尚小,但她早已知曉了自己的該如何走過一生:為詩歌而生、為寫作而生。

愛米麗哥哥提供的畫像-畫中人為安妮或愛米麗尚存疑

愛米麗·勃朗特生平

愛米麗·勃朗特(Emily Bront, 1818.7.30—1848.12.19)生在約克郡的桑頓,比其姐夏洛蒂僅小十八個月;和夏洛蒂一樣,出身於英格蘭苦寒山地一個多子女的教區牧師之家。她不到兩歲時隨全家遷至同郡的霍渥斯,三歲喪母,像她的兄弟姐妹一樣,在鰥居的父親和終生未嫁的姨母教養之下成長。六歲開始,零星受過一些教會慈善性女子寄宿學校教育,十九歲在哈利法克斯勞希爾女子學校任教六個月。二十四歲時,曾到比利時布魯塞爾一家女子寄宿學校求學八個月,專習法文、德文、音樂、繪畫。她屬於早熟天才的類型;十一二歲開始習作詩文,二十七八歲創作《呼嘯山莊》,於完成後一年出版;此前一年還與夏洛蒂和安妮共同出版了一部詩歌合集。為避時人對「婦人而為文」的刁難,三姐妹均以男性化名為筆名,愛米麗所署,是埃利斯·貝爾。她的詩和小說,當時並未贏得理解和賞識。她終生未婚,因患肺結核病不治,三十歲即辭世,生平事跡鮮為人知。

勃朗特三姐妹(居中女子為愛米麗)

其父派屈克·勃朗特繪(1834)

愛米麗·勃朗特像她的姐妹一樣,在其短暫一生,始終處於多重劣勢之下從事文學實踐。所謂多重劣勢,主要包括家境清貧,常需為個人求學和生活出路憂心;生為女子,幼失慈母,常遭性別歧視和家務之累;此外就是窮困和疾病帶來的早夭。在這些方面,如果說愛米麗和她的姐妹尚有不盡相同之處,那也只是程度更甚。另外兩點,就是她比夏洛蒂短壽以及她比夏洛蒂和安妮都更賦有詩人氣質和內在生活;而更為可嘆的是,由於早夭,她那身後鵲起的文名,未曾給她那顆敏感孤寂的心帶來些許安慰。

呼嘯山莊:充滿激情的世界

《呼嘯山莊》創造了一個充滿激情的世界,這裡發生的事件超出了理性和想像的疆界,永久地刻在故事人物和眾多讀者的記憶中。英國作家毛姆曾把《呼嘯山莊》列為他心中世界十大最佳小說之一,並評價道:「我不知道還有哪一部小說中,愛情的痛苦、迷戀、殘酷與執著,曾經如此令人吃驚地描繪出來。」動物、靈魂、鬼魂,以及像希斯克利夫這樣的難以預測的人物都是這本書的主角。驚悚的氛圍籠罩著書中世界,影響著書中人物的核心關係,也孕育著狂喜、陰森、瘋狂的情緒。這部作品敘說著、演繹著死亡,甚至玩弄著死亡——希思克裡夫穿過凱薩琳棺材側板,又或將妻子伊莎貝拉的狗從花園的鉤子上吊起來——它著迷於人類的極限,沉浸於死亡與邪惡的力量、衝動的行徑、幼稚而崇高的情感,不可抗拒的意志力以及邪惡背後的可怖後果。

1874版原版呼嘯山莊的封面

《呼嘯山莊》具有精妙的布局、複雜的時間線和多角度敘述模式,在生動呈現的家族歷史和大環境中穿插不平凡的故事。這部作品中也表現了對於「幻想」的迷戀,尤其是情色幻想在人們生活中的力量;情色與財富、權力繼承、土地繼承是不可割裂的——在了解關於希斯克利夫的真相之前,伊莎貝拉都認為他是「一個浪漫的英雄」——在這個精心策劃的關於繼承、近親結婚和偷盜的故事之中還有許多類似的幻想。愛米麗·勃朗特著迷於超越極限的感情,但又能將其控制在嚴肅文學的範圍之內。她反對典型哥德式小說和維多利亞時代情節劇中歌頌的人的精神與社會力量以及其中揭示道德啟示的情節,獨具匠心地將其寫作基於特定的歷史環境與物質世界,通過複雜的時間場景和敘述模式,將哥德式小說寫作模式轉換為心靈探索的模式,擴大了英國小說的敘事範圍和情感上的力量。

《呼嘯山莊》網格本

《美國威格評論》評價《呼嘯山莊》道:鑑於本書所具有的驚人原創性,加之作者擁有如此強大的想像力,很自然,人們對它會有各種各樣的看法。確實,它是如此強有力,以至於人們非經細緻閱讀,無法輕易地辨別閱讀它所產生的印象,更無法自信地談論它的功過。我們被它帶著,穿過一片新的地區,一片憂鬱的荒原,點綴著零星美景;我們被它帶著,觸及強烈的激情,極度的愛與恨,以及只有經歷過的人才能理解的悲傷。

愛米麗·勃朗特的詩歌

愛米麗的貢代爾詩篇

愛米麗·勃朗特是為數不多的著名詩人兼小說家之一,她的詩與小說創作也有著密切的關係。她的兩百多首詩作出現在與姐姐安妮·勃朗特共同創造的「貢代爾」世界故事中,記錄於《貢代爾詩篇》手稿(現藏大英圖書館)。這些詩的力量來源不在於潛在的敘事背景,它們同維多利亞時代其它的偉大詩歌一樣,利用不同人稱抒發熱情洋溢的辭藻,以形象化關於身份和自我探索的問題。她的詩同《呼嘯山莊》一樣,沉浸於極限的情感和激情、失落與遺忘的場景,以及人類面臨死亡時的欲望。她的姐姐——同為著名英國作家的夏洛蒂·勃朗特評價她的所寫的詩為「一種獨一無二的音樂——狂野、悲愴、令人振奮」。

No coward soul is mine,

No trembler in the world’s storm-troubled sphere;

I see Heaven’s glories shine,

And Faith shines equal arming me from Fear.

我的靈魂絕不怯懦,

絕不顫慄,哪怕在風暴肆虐之地:

我看見天堂之光閃耀,

信念亦同樣閃耀,助我抵禦恐懼。

(愛米麗詩節選,王柏華譯)

撰稿:馮婭

歡迎轉發分享,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愛米麗·勃朗特——我的靈魂絕不怯懦
    愛米麗·勃朗特——我的靈魂絕不怯懦 2020-12-20 19: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夏洛蒂.勃朗特的《簡.愛》和艾米麗.勃朗特的《呼嘯山莊》
    勃朗特三姐妹在英國文學史上的地位毋庸置辯,特別是在她們當時所處的社會——貧富差距巨大,社會等級深嚴,性別歧視嚴重的社會裡,她們小說一經問世就引起了極大的轟動。夏洛蒂.勃朗特的《簡.愛》和艾米麗.勃朗特的《呼嘯山莊》,主題都是愛情。
  • 勃朗特三姐妹才華橫溢,姐姐夏洛蒂《簡·愛》,震撼英國文壇!
    在英國文學史上,有很多奇蹟,其中「勃朗特三姐妹」是最為耀眼的之一。三姐妹中,姐姐夏洛蒂·勃朗特出生於1816年4月21日,今天是她204周年誕辰,我們從她的偉大作品《簡愛》中摘錄十句經典段落,感受夏洛蒂·勃朗特的文學才華。
  • 外國文學史上的今天|愛的界限何在?是她的人生課題
    外國文學史上的今天|愛的界限何在?小說是這樣結尾的:親愛的上帝,我還得活下去嗎?我覺得,我之所以用這樣的話語描繪神,是因為我確信他的存在。如果沒有神,也是另外一種力量推動了作用和反作用的車輪,賦予我們生命的意義和目的。如果我們自己看不到這一點,至少在別人眼裡是這樣一幅景象。哦,你瞧,我已經做了這一切。我曾經放棄生命,結果失而復得。
  • 勃朗特三姐妹都英年早逝,但留下《簡.愛》、《呼嘯山莊》等名著
    這三名女作家就是勃朗特三姐妹,在英國的文學史上這三個姐妹絕對是一個奇蹟。勃郎特三姐妹如璀璨的星光明亮而短暫,但是她們的作品經過一百多年時間的考驗依然憾動人心。老大夏洛蒂·勃朗特是19世紀英國女作家,她所作的《簡·愛》在英國文學史上有著不可動搖的地位。老二艾米莉·勃朗特英國女作家、詩人,她是世界文學名著《呼嘯山莊》的作者。
  • 外國文學史上的今天|卡門·拉福雷特誕辰99周年
    外國文學史上的今天|卡門·拉福雷特誕辰99周年 2020-09-07 17: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全國2018年4月自考外國文學史考試真題
    點擊查看:2018年4月自學考試真題及答案|全國2018年4月自考外國文學史真題答案及評分參考全國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外國文學史試題課程代碼:00540請考生按規定用筆將所有試題的答案塗、寫在答題紙上。
  • 艾米莉·勃朗特和她的《呼嘯山莊》
    周曉明本人從認字開始,就迷上了閱讀,是個地地道道的小書蟲,小學還沒畢業就閱讀了大量的連環畫和課外書,特別喜歡是《上下五千年》這本書。裡面的每一則故事都能吸引我,讀了都會反覆的回味故事的情節。小學畢業後,隨著識字的逐步增多,便開始接觸外國名著,其中最喜歡的是《基度山伯爵》,主人公的堅韌和報復仇人後的快感,都讓我拍手叫好。但是最難讀懂的就是一本叫《呼嘯山莊》的書。雖然是硬著頭皮讀完,讀了後卻不知所然,無法理解書中所蘊含著人性的叛逆和一些糾結的情愛。
  • 外國文學史上的今天|歌德誕辰271周年
    蔡元培先生在《三十五年來中國之新文化》一文中,談到外國小說的翻譯對我國「起於戊戌」的「文學的革新」的推動,具體舉出的第一本書就是《少年維特之煩惱》,說它「影響於青年的心理頗大」。 誠如它的第一位中譯者郭沫若所說,《維特》是一部「永遠年青的書」,是一部「青春頌」。今天,愛好《維特》、與《維特》發生共鳴的多數仍是青年。
  • 《呼嘯山莊》艾米莉勃朗特拍傳記片!《性教育》女主艾瑪麥基主演
    《呼嘯山莊》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的傳記片來啦!《呼嘯山莊》作者、英國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的人生故事將拍成一部傳記片《艾米莉》(Emily,暫譯)。艾瑪·麥基·勃朗特,《小小喬》女主角艾米麗·比查姆飾演艾米莉的姐姐、勃朗特三姐妹的另一位、《簡·愛》作者夏洛蒂·勃朗特。
  • 外國文學史上的今天|艾米莉·狄金森——隱逸的明星詩人
    艾米莉·伊莉莎白·狄金森(Emily Elizabeth Dickinson,1830年12月10日—1886年5月15日)被認為是美國文學史上最著名的詩人之一,與華爾特·惠特曼一同被稱為美國詩歌星空中的雙子星。狄金森不擅社交,但她的抒情詩卻直白熱烈,充滿情感,這樣的表現與19世紀女性端莊嫻靜、臣服男性的形象背道而馳。
  • 女文豪夏洛蒂·勃朗特26句名言,生氣勃勃,個性十足!
    ,英國女作家,1847年夏洛蒂·勃朗特出版著名的長篇小說《簡·愛》,轟動文壇。夏洛蒂·勃朗特的兩個妹妹,即艾米莉·勃朗特和安妮·勃朗特也是著名作家,因而在英國文學史上常有"勃朗特三姐妹"之稱。夏洛蒂·勃朗特善於以抒情的筆法描寫自然景物,作品具有濃厚的感情色彩,馬克思評價她是現代英國的一批傑出的小說家。  1、暴力不是消除仇恨的最好辦法——同樣,報復也絕對醫治不了傷害。
  • 隱於書後——記勃朗特三姐妹
    《憶》節選提到埃米莉·勃朗特,自然就能想到十九世紀英國文學史上的三顆太陽「勃朗特三姐妹」,人們總是愛談起三姐妹的才華和弟弟的反面形成的滑稽的對比。 小弟弟勃蘭威爾從小就顯示出不凡的藝術才能,他會繪畫,他能寫詩歌散文,對勃朗特一家來說,無論弟弟從哪一方面深入的發展都能成為一個優秀的前程輝煌的人。但是他墮落了,他酗酒吸食鴉片。而他的姐姐們卻出版了一部又一部無比優秀的小說。 這是勃朗特一家最戲劇的故事。 而勃朗特一家所承受的,應該遠大於這戲劇般的表面。
  • 何華:「激情再現」——艾米莉·勃朗特對白先勇的影響
    」如果我們追溯源頭,很自然就落在了艾米莉·勃朗特那本悽厲凌絕的《呼嘯山莊》上,這本曠世傑作可以說是狂野、殘酷、神秘、卻又無比真摯動人一類愛情小說的先驅。 白先勇本人非常喜歡這本小說,他對勞倫斯·奧利弗主演的同名電影也很讚賞。 《呼嘯山莊》無疑是白先勇的文學源頭之一。 在英國文學史上,勃朗特三姐妹——夏洛蒂、艾米莉、安妮,本身就是一個傳奇。
  • 全國2020年8月自考外國文學史00540真題試卷
    全國2020年8月自考外國文學史00540真題試卷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考試課程名稱、姓名、準考證號用黑色字跡的籤字筆或鋼筆填寫在答題紙規定的位置上。2.每小題選出答案後,用2B鉛筆把答題紙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塗黑。
  • 外國文學史名詞解釋
    亞里斯多德在《詩學》中發展了這一觀點,進一步指出詩起源於對自然和社會人生的摹仿,強調了文藝與現實不可分離的關係,在西方文學史上產生了很大影響,為現實主義創作奠定了基礎。11. 三聯劇又稱三部曲,古希臘悲劇中最初的固定格式,指情節連貫,內容相關的三部悲劇。
  • 紀念英國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逝世165周年:夏洛蒂·勃朗特的黃昏...
    迄今為止,小說《簡·愛》有近60個中文譯本。 上世紀五十年代,國內評論界對《簡·愛》也和對其他外國文學遺產一樣,採取「外為中用」的方針,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批判地接受。當時對《簡·愛》的評論,認為女主人公在蓋茨黑德府的不幸童年和在洛伍德學校的艱難歲月這兩部分是有社會意義和價值的,因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大眾的苦難和資本主義的黑暗。」
  • 人文聚焦丨BBC電視電影《隱於書後》:再現勃朗特三姐妹灼心文字背後的粗礪人生
    ▲《隱於書後》在英國文學史上,勃朗特三姐妹是耀眼的奇蹟,是家喻戶曉的傳奇。《簡·愛》《呼嘯山莊》《阿格尼斯·格雷》……還有她們的詩作,那哥德式的狂熱和野性的浪漫,點燃了維多利亞時代被理性久久壓抑的激情,即使今天翻開她們的作品,還是能感受到那噴薄欲出的女性生命力。
  • 《簡·愛》:曠世絕戀與不屈的靈魂
    《簡·愛》:曠世絕戀與不屈的靈魂
  • 外國文學知識
    《伊索窩言》 古希臘寓言彙編,相傳為伊索所作,它是歐洲最早的寓言集,在歐洲文學史上奠定了寓言創作的基礎。 3.埃斯庫羅斯,古希臘悲劇之父,代表作《被縛的普羅米修斯》。 4.索福克勒斯,古希臘重要悲劇作家,代表作《俄狄浦斯王》。 5.歐裡庇得斯,古希臘重要悲劇作家,代表作《美狄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