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至今,學校在不斷演進,從夏商時期的庠序,到為大家所熟知的,常常出現在魯迅文章中的私塾,再到近代才出現的標準制、集約化學校,不同的時代,總會塑造出新的學校形態。追古溯今,我們來看看,學校的發展史。
學校的發展史
庠序→私學、私塾→現代學校
中國最早的學校稱之為庠序之學,出現在夏商時期,教育的對象主要是貴族子弟,帶有濃厚的家族和階級色彩。學習內容以文武、禮儀和樂舞為主,教師大多由政府官員、樂師或者巫師擔任。
西周時期,政教合一的官學體系建立起來,教學制度逐漸完備,在人員、內容、形式上都有嚴格的規定,學校成為相對獨立的組織機構,代表官方組織開展各種形式的教育活動。
春秋戰國時期,「學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師官合一」狀況消失了,私人講學、私人著述從此興起。在諸侯割據、群雄紛爭的戰亂環境中,「養士」之風盛行,這就為私學及其學說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社會條件。百家爭鳴的學術盛況出現,儒、道、法、墨、兵、名等諸多學派,號稱「九流十家」,各擅勝場。
漢朝,董仲舒倡導「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在思想統治上佔據主流,延續兩千多年,以傳承儒家思想為核心,在家庭、宗族或鄉村內部逐漸興起了私塾教育,私塾成為兒童接受教育的主要途徑。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工業革命、城市化,興起於19世紀中後期,先進的生產方式,遠超以往的生產力,使得家庭的生產和教育功能,被強制性地外移和社會化。1851年,第一部強制就學法,在美國麻薩諸塞州通過實施,傳統家庭教育被終結,孩子們開始走出家庭,走進學校。具備集約化、標準化組織優勢和專業高效等特點的現代學校,登上舞臺。
學校對社會的發展至關重要近年來,隨著時代的發展,學校教育也是越來越受重視,各個國家政府對學校教育投入不斷增加,各種教育體系也已經十分的完善,整體的教育層次的提升標誌著國民素質的整體提升。同時學校教育也成為了人類社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對當今社會的發展具有巨大的促進作用,表現出強烈的社會發展功能。
學校裡的潛在危機
學校是培養各級各類人才的搖籃。人們理想的校園環境是一個幽靜、整潔、美麗、舒適的書香庭院。但是近幾年來的環境汙染問題,諸如霧霾天氣、甲醛超標、粉塵汙染,各種致病菌和流感病毒,這些潛藏在人們身邊的危機,隨時隨地都在影響著人們的身體健康。而原本承擔著培養國家未來重任的校園,現如今因為裝修翻新或忽視公共環境的衛生,亦成為環境汙染的「重災區」。
深圳某小學,1000多名家長質疑新裝修教室甲醛超標,聯名上書要求學校延遲開學;陽城一中教學樓改建工程建設中不注重環保措施,機器噪聲和石灰粉塵充斥揚滿整個校園的教學區和生活區,嚴重影響和威脅了學生的身體健康;吉林大安市一中學初中三年級全體學生甲醛中毒曾驚動團中央等等,而教室裡每逢秋冬和冬春交際,流感病毒的泛濫,總是讓醫院人滿為患。可見守護校園環境的安全,只靠孩子家長的關心已經遠遠不夠,更需要學校防微杜漸,從校園公共衛生環境抓起,給學生們提供一個健康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環境。
雲態還你綠色校園
那麼學校在大範圍、高強度和高頻度空氣重汙染的天氣情況下,如何在校園的樓宇、教室等學生活動或學習的空間保持空氣淨化,已成為社會廣泛關注的問題。
為此,雲態推出了量子點抗菌抗病毒納米塗層技術和光催化照明空氣淨化器,不僅能夠有效的解決校園內教室、辦公室、實驗室以及公共廁所等環境的甲醛、TVOC、PM2.5等有害氣體或微顆粒汙染物的汙染,而且對細菌和病毒還擁有很強的抗菌抗病毒功能,從根源上為同學們的成長和學習提供一個健康、綠色、安全的環境。尤其在學校教室內的課桌、椅子、門窗以及公共廁所等極易滋生、擴散致病菌以及可能發生的接觸性傳播病毒的設備與設施上,噴塗雲態量子點抗菌抗病毒(納米)塗層後,可以實現3-5年的長時間、高效的抗菌抗病毒,安全方便、長期效果好,從源頭遏制細菌、黴菌和病毒的泛濫。
雲態量子點抗菌抗病毒(納米)塗層經江蘇省疾控中心檢測認證:急性經口毒性試驗、急性眼刺激試驗和完整皮膚試驗均達到最高安全等級。
雲態為學生們量身打造安全、舒適、健康的學習環境,為廣大師生的身體健康保駕護航!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