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訪中益鄉①丨脫貧路上的中益鄉 正一天天地改變著

2021-01-13 上遊新聞

「今年夏天不算太熱,但來的客人比起往年倒還多些了。」

「這是為什麼?」

「可能還是因為天氣吧,不冷不熱正合適出來耍,再加上連接黃水的那條路也通了,往來旅遊就更方便了。」

7月18日,時近中午,石柱土家族自治縣中益鄉華溪村,42歲的村民劉益洪正忙碌著。當天中午,提前預定的20多名遊客將來到他的「桃園居」就餐,「等忙過了這一陣,我打算擴大一下接待規模。」

我們「再訪中益鄉華溪村」就從劉益洪這兒開始。

劉益洪回家開起了民宿。

「桃園居」民宿的生意火了

沿著中益鄉華溪村委會辦公樓前的柏油路,不過一公裡的距離,就到了劉益洪口中的「桃園居」。

桃園居坐落在半山腰上,兩層奶黃色小院,原是劉益洪的家。放眼望去,白雲相依,群山如黛,再近一些,瓜果滿園——垂在枝頭的桃、躺在地裡的瓜。桃園居門前小院兩旁,海碗大的向日葵金燦燦的,宛如一張張歡喜的笑臉。

「快點來給客人倒點茶水!」正在廚房忙著的劉益洪走出來,一邊端板凳,一邊招呼妻子安客。

「我是去年夏天回到老家的,前後投入13餘萬元,建起了這間民宿。」聊天中,劉益洪告訴我們,之前,自己在渝北區一家家具廠做木工,雖然辛苦,但每月仍有一萬元左右收入。

在主城擁有一份不菲的收入,為何還要回到老家?

劉益洪說,之所以放棄在主城的工作回到家鄉,一來是家中老的老、小的小,需要有人照顧;二是因為脫貧攻堅戰深入開展,家鄉正在一天天地發生著改變。

「比如說這條路,現在就直接通到了我屋門口。」劉益洪三兩步跨出大門,朝門前那條柏油馬路比劃著說道。而另一個被他稱為「得天獨厚」的優勢是,當地正在打造的一個名叫「蠻王坪」的景區,就在他家屋後的山上,這也讓「桃園居」成了那些登臨景區遊客的必經之路。

呷上一口茶,劉益洪和我們緩緩擺道,去年回到老家後,經過幾個月的修整、籌備,他的「桃園居」在今年春節期間開門迎客。

「現在都不叫農家樂了,現在時興叫民宿。」記者看到,「桃園居」雖只有兩層樓200多平方米,各種民宿要素卻一應俱全——門前有果園可體驗採摘、一樓大廳擺上三五張餐桌、二樓是五間特色民居。

開業不久,桃園居就讓劉益洪一家嘗到了甜頭——今年「五一」小長假期間,絡繹不絕的遊客從市內外來到小院,桃園居單日營業收入就超過了2000元。

「現在中益鄉環境好了,加上宜人的氣候,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遊客,我們的生意也越來越火!」劉益洪說,下一步,他將進一步擴大桃園居的規模,爭取接待更多的遊客。

中益鄉通了柏油馬路。

中益鄉這條扶貧路通了

「短短一周時間,效果可謂立竿見影!」7月22日,中益鄉分管交通的副鄉長陳盛勇樂呵呵地告訴記者,就在7月15日,中益鄉到黃水鎮的一條改擴建道路竣工通車了。

這樣一來,不僅使中益鄉更好融入大黃水片區,越來越多的遊客也能便捷地來往於兩地。

柏油路面、黃色標線、新指示牌……記者在現場看到,改擴建後的這條道路路面平整、標識完備、風景宜人,作為一條進入大黃水片區的旅遊道路,每間隔一段路程,還設置有可供停車休息的地方。

據了解,這條路是中益鄉交通扶貧項目之一,起於中益鄉高臺橋,止接黃水鎮萬勝壩,道路全長約18.2公裡,瀝青路面,路基寬度7.5米,總投資約1.25億元。

「就在上周,這條路全線貫通!」陳盛勇告訴記者,這條路作為大黃水片區交通幹線,從交通分流的意義上看,以前前往黃水旅遊避暑的遊客,通常集中在冷水下道,道路貫通後,遊客可從沙子下道進入大黃水片區,實現了分流功能。

從帶動中益鄉旅遊和產業發展的角度來看,由於國家4A級景區大風堡核心景區主要位於中益鄉的建峰、坪壩和鹽井3個村,這條道路通車後,將使中益鄉更好地實現遊客引流;從產業的角度看,中益鄉的坪壩、建峰、全興3個村,也與黃水鎮接壤,中益鄉盛產的蜂蜜、黃精,黃水鎮盛產的蓴菜、黃連等經濟作物,也將進一步得以流通和發展。

「目前來看,就這麼一周的時間,中益鄉的農家樂和民宿老闆就直接受益。」陳盛勇透露,以前,經另一條老路從中益鄉到黃水鎮需要一個多小時車程,隨著這條道路貫通,兩地間的距離縮短為半小時車程。

汪從興展示養殖的蜜蜂。

養蜂人汪從興的日子甜了

「記者同志,你們來了啊……」7月19日,當記者見到中益鄉華溪村村民汪從興時,他正伺弄著屋旁花壇裡的繡球花。

或許是源於自己作為蜂農的習慣,汪從興除了屋后土坡上的10來簇蜂房,門前園旁滿是花草,成缽的、成壇的,在陽光下鮮豔奪目。

一杯釅茶、一支紙菸,46歲的汪從興打開了話匣子。

「我10年前就回到了中益鄉。」汪從興告訴記者,早年間,他在廣東、浙江等沿海省份做木工,10年前,老母癱瘓後臥病在床,他就回到了家鄉照顧家中老小,妻子則留在沿海打工。

從石柱縣2019年貧困戶精準脫貧到戶政策明白卡可以得知,汪從興一家在2014年6月建檔成為貧困戶時的原因是「因學」。

「當時,大女兒在讀高中,小兒子則就讀小學,正是花錢的日子。」由於放棄在沿海打工少了一份收入,汪從興一家陷入了困境。雖然有一技之長,但彼時的中益鄉鮮有「大興土木」的建設項目,汪從興的木工本領也沒有用武之地。

但他明白,要想擺脫貧困,除了依靠幫扶,更重要的還是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

中益鄉盛產蜂蜜,養蜂成了汪從興擺脫貧困的一條「捷徑」。

「就在對面的山頭,我放了10多個蜂桶,今年5月份,就收了10多斤蜂糖。」順著汪從興門前望去,直線距離不過一兩百米的一個名叫「大灣」的山崗,就是他的養蜂地之一。

汪從興告訴記者,作為離家最近的養蜂場所,帶著蜂桶到大灣只需要10多分鐘,每年春秋兩季,油菜花、五倍子,加上漫山的各種野花,都是蜂群流連聚集之地。春秋兩季,他將自製的、鋪有蜂蠟的蜂桶帶上山區,置於崖後,就只需定期上山清理雜物、蟲害蟻害,小心經管就能得到好收成。

「養蜂蜜基本上算是零成本,而且回報還不錯。」汪從興透露,自己飼養的30多群蜜蜂,按每斤蜂蜜120元的收購價賣出,每年可收益一萬多元。就在今年5月,對面上頭上的蜂桶,就讓他嘗到了10多斤蜂蜜的甜頭。

就在最近幾個月,汪家的日子越來越好過,也越來越有盼頭。

「女兒今年從吉林師範大學畢業,很快也將走上工作崗位,進一步減輕家庭負擔,兒子也被保送進入石柱當地最好的高中。」汪從興告訴記者,隨著鄉裡各類建設項目如火如荼地開展,自己依靠木工這門手藝,每年可收入三四萬元,加上養蜂增收一萬多元,家裡的日子再也不捉襟見肘了。

一口釅茶喝下,汪從興長長地舒了一口氣,望著門前花草,眼裡滿是愜意。

中益鄉華溪村電商服務站。

中益鄉華溪村電商服務站。

中益鄉華溪村電商服務站的特色農產品。

中益特產電商服務站忙了

「本期推薦產品:中益土蜂蜜、生態鹽竹筍、手工夏布老虎。」還沒走進中益鄉華溪村電商服務站,牆上張貼的推薦產品就映入眼帘。

「你們先各人隨便看看,我把這批要發出去的貨整理一下。」說話的,是25歲的陶柃妍,她是中益鄉華溪村電商服務站的負責人。

記者在這間面積不過100餘平方米的電商服務站看到,蜂蜜、蓴菜、香菇、花生、鹽竹筍、農家核桃、生態大米、手工夏布製品……數十種來土特產匯聚於此。

「我們全鄉7個村的土特產都可以在這裡買到。」陶柃妍告訴記者,電商服務站的土特產實行「訂單制」,通過網際網路平臺,服務站可以獲取消費者對中益鄉土特產的需求變化,並根據這些需求,與相應的村落進行對接,待農戶們將土特產按訂單準備完畢後,服務站將到村收購,並統一包裝、打上中益特產標識,通過物流送到消費者手中。

「石柱縣城當天就可以到,重慶市內最遲次日達,就算國內最遠的省份,前後也不過兩三天。」陶柃妍介紹,數十種土特產的單品價格在16元至198元之間,無論買多少,統統包郵。

記者在華溪村電商服務站的「中益電商扶貧平臺」電子大屏上看到,就在最近3個多月時間裡,通過這一站點累計交易的扶貧金額就達512415.5元,累計愛心幫扶2769次。

「新鮮果蔬也通過電商平臺銷往全國各地。」陶柃妍樂呵呵地告訴記者,就在最近,中益鄉特有的反季脆紅李,已經開始在網上預售,皮紅肉甜、5元一斤的價格頗受消費者青睞,已接下不少訂單,待到10月前後,脆紅李成熟時,電商服務站又得忙上好一陣子了。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王作全 劉翰書 郭發祥 鄒飛 實習生 馬溶烽

相關焦點

  • 中益鄉旅遊發展勢頭強
    對於第一次到中益鄉的人來說,可能很難將「深度貧困」與如今看到的場景聯繫起來。在中益鄉,鄉裡的主路都帶有塑膠步道,精心規劃的經果林在河壩上吐露著芬芳,村裡隨處可見太陽能路燈和擺放整齊的垃圾桶,老鄉們熱情好客,每次與他們聊天,走的時候,衣兜總能被塞滿炒瓜子、野核桃。
  • 陳敏爾深入石柱縣中益鄉華溪村黨支部工作聯繫點調研
    12月3日,(重慶)市委書記陳敏爾來到他的黨支部工作聯繫點石柱縣中益鄉華溪村黨支部調研指導並接訪群眾,研究解決實際問題。陳敏爾來到服務中心,與村幹部交流,了解大家的工作情況,詢問中心服務群眾的創新舉措,勉勵大家紮根基層,為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繼續貢獻力量。在華溪村偏巖壩院落,陳敏爾與幹部群眾圍坐火爐,親切交談,調研指導村黨支部建設。大家紛紛談起去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深入中益鄉華溪村,視察指導脫貧攻堅工作,給予鄉親們莫大關心、巨大鼓舞。
  • 春華秋實滿庭芳—— 記中益鄉坪壩村第一書記韋永勝
    三年駐村扶貧,中益鄉坪壩村第一書記韋永勝先後獲得「市扶貧開發工作先進個人」「石柱縣脫貧攻堅駐村工作優秀獎」「市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個人」等榮譽。殊榮的背後,是他懷揣真扶貧、扶真貧的初心,拋灑辛勤汗水的結晶。
  • 石柱新增高端精品民宿,中益鄉「大灣鄉村民宿」開門...
    庭前花木滿,院外小徑芳,鳥鳴啁啾,田園作伴,四處儘是林木鬱蔥,空氣裡還有泥土的清甜氣息,這裡是一片返璞歸真的世外桃源,讓過慣城市快節奏生活的你盡情放飛心情,石柱新增了一家詩意棲居的民宿——中益鄉「大灣鄉村民宿」,一起去打卡!
  • ...華溪村「戰貧」故事 是波瀾壯闊的脫貧攻堅戰中一朵浪花
    趙皖平從報導中看到,在華溪村幹部群眾的共同努力下,這裡徹底擺脫了貧困,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成績。「實際上,這裡的變化是波瀾壯闊的脫貧攻堅戰中的一朵浪花,也是中國千千萬萬個貧困村脫貧的縮影。」在趙皖平看來,脫貧攻堅戰給中國人民帶來巨大的物質豐富和精神面貌改變,從報導中人物的一張張笑臉可以看出大家洋溢的喜氣。
  • 你笑起來真好看|線上雲採訪 看重慶石柱「已脫貧62391人」背後的一...
    李斌攝 華龍網發  「很高興跟各位記者通過雲採訪的形式和大家分享我們中益鄉小學的變化,希望你們有機會都來看看。」中益鄉小學語文老師馬影翠衝著視頻鏡頭笑得合不攏嘴。  線上雲採訪開始前,馬影翠樂呵呵地告訴記者,之前也有不少媒體來採訪,但是通過雲採訪面對全國這麼多的記者還是第一次。
  • 為脫貧攻堅貢獻強有力的巾幗力量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北京12月7日電 (謝倩)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打贏脫貧攻堅戰意義重大。近日,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聯合全國婦聯推出「脫貧攻堅路上的巾幗力量」系列訪談第三期,三位女性代表與網友進行了在線交流,暢談脫貧攻堅路上的巾幗力量。
  • 石柱中益土蜂蜜榮獲「第四屆蜂蜜感觀品質大賽」金獎
    記者近日從重慶萬壽山中蜂產品開發有限公司獲悉,該公司生產的「蜂與自然中益土蜂蜜」,在「國民好蜜——第四屆蜂蜜感觀品質大賽」上獲得金獎,為石柱中蜂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和中益鄉打造「中華蜜蜂小鎮」提供了品牌支撐。
  • 中益土蜂蜜榮獲「第四屆蜂蜜感觀品質大賽」金獎
    記者近日從重慶萬壽山中蜂產品開發有限公司獲悉,該公司生產的「蜂與自然中益土蜂蜜」,在「國民好蜜—第四屆蜂蜜感觀品質大賽」上獲得金獎,為石柱中蜂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和中益鄉打造「中華蜜蜂小鎮」提供了品牌支撐。
  • 中益土蜂蜜獲中國蜂產品協會優質產品認證
    8月27日,記者從重慶萬壽山中蜂產品開發有限公司獲悉,該公司在中益鄉打造的「蜂與自然」品牌土蜂蜜,經中國蜂產品協會嚴格審定,準予使用優質溯源蜂產品標誌。該公司是目前重慶市唯一獲得中國蜂產品協會頒發《優質溯源蜂產品標誌準用證》的企業。
  • 重慶石柱中益土蜂蜜榮獲「蜂蜜感官品質大賽」金獎
    摘要:近日,重慶萬壽山中蜂產品開發有限公司生產的「蜂與自然中益土蜂蜜」,因口味獨特、散似甘露、凝如割肪、冰鮮玉潤、髓滑蘭香的優質品質而在「國民好蜜——第四屆蜂蜜感官品質大賽」中榮獲金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