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等待:容量300片的西安市眼庫零庫存

2021-01-08 西部網(陝西新聞網)

    容量300片的西安市眼庫眼膜零庫存。

    西部網訊(陝西廣播電視臺《都市快報》記者 嶽海雲)每個人都有兩片寶貴的眼角膜,用它來看清這個世界。而角膜一旦受損,想要再次看清這個世界唯一的辦法,就是做角膜移植手術。

    在西安市眼庫,記者見到了眼庫今年收到的第195片眼角膜,來自華陰的一位遺體捐贈者。

    眼庫工作人員:「前幾年我們只能收到幾例,十幾例的捐贈,今年的數量跟前幾年比,是非常多的。」

    西安市眼庫,最大庫容量能同時儲存300片角膜。但我們看到的場景是,恆溫冰箱內,空蕩蕩的,只有一瓶角膜保存液,唯一一片角膜,已經拿出來等待檢測。

    眼庫工作人員:「在我們醫院,在角膜病區等級的有五六百人在等待,跟龐大的病人數量比較,還是非常非常少的。」

    因為意外事件、感染病變,在我國,角膜盲人佔全部盲人總數的1/4,人數約為800萬,復明的唯一手段,就是角膜移植手術。

    來自山西的老張,是在家幹活時被電線劃傷眼睛,在移植眼角膜之前,他經歷過一段「半盲」的時光。

    老張:「看不見很急嘛,平時看東西很清楚,不管幹活啊什麼都方便,如果看不見了,那不是就跟瞎子一樣了。」

    做完移植手術,明天他就能出院了,對失明的擔憂、恐懼,都在完成眼角膜移植手術後變成了對康復的希冀。

    老張:「人家給咱提供了幫助嘛,從心底來說,應該感謝人家。」

    那近視眼能捐角膜嗎?

    眼庫工作人員:「只要沒有傳染性疾病,都不影響角膜的捐獻,包括癌症,包括你說的近視。」

    眼角膜要怎麼捐獻?

    眼庫工作人員:「一個是和我們眼庫聯繫,一個是和各級紅十字會,遺體捐獻辦公室聯繫。」

    眼角膜捐獻諮詢電話:029-87630794 029-87630809

相關焦點

  • 廣東省眼庫去年接受800餘例角膜捐獻 患者等兩年
    現狀  全國20眼庫零庫存  角膜是眼球最前面的透明組織。  感染、外傷等因素,會把它變成灰白色,而且渾濁,阻擋光線,人看東西就會模糊,嚴重的人甚至失明。數據顯示,在中國,因角膜病致殘者(包括單眼患者)約有400萬。這些患者中青壯年約佔70%,兒童約15%。
  • 圖文:武漢兩大眼庫12年持續零庫存
    昨日,武漢市紅十字會公布的數據顯示:武漢12年來實現角膜捐獻僅193例,而每年約有4000人在苦苦等待做角膜手術,12年來眼庫持續零庫存。  「奶奶」捐角膜「孫子」重見光明  「如果不是阿姨的捐獻,我的孩子不會有現在這麼清澈的目光。」昨日,俊俊媽感動地說。
  • 武漢兩大眼庫無一片角膜可用
    武漢兩大眼庫無一片角膜可用   如果把眼睛比喻為「相機」,角膜就是「相機的鏡頭」。角膜病變是僅次於白內障的第二大致盲疾病。這類疾病的有效治療方法就是移植角膜。否則,為控制感染,醫生只能摘除眼球,患者會長期失明。  2003年,同濟眼庫成立。這是我省最早成立的保存捐獻角膜的專業機構。「眼庫現在庫存為零,有『庫』無『眼』。」面對患者的求助,同濟眼庫負責人李貴剛副教授十分揪心。
  • 她和老伴要捐角膜捐遺體
    壽宴現場,在西安市眼庫副主任劉明的指導下,兩位老人填寫了角膜捐獻志願書,還籤了遺體捐贈志願書。親眼目睹兩位老人的善舉,鄉黨們紛紛豎起大拇指稱讚。劉明表示,老人的行為不僅會影響後輩,也給鄉親們做了個好榜樣,會引導更多的人參與到器官捐獻的公益事業中。   劉碧霞老人說,器官、遺體將來帶走也沒用,能幫助有需要的人非常有意義。
  • 全球首款「生物工程角膜」投產
    此前,我國並無獲批使用的生物工程角膜產品,不少患者在等待角膜或角膜替代品的過程中逐漸失明。隨著科技發展,替代角膜、尋求光明的探索渠道更多。張明昌介紹,目前較前沿的科學探索包括器官培養和克隆。前者利用高分子載體,讓細胞定向分化,分層「製造」人工角膜後再重建。有人曾成功研製出角膜中的數層,但怎樣將這些層次複合起來,仍是難題。
  • 等待兩周時間,角膜移植手術讓85歲老人重拾光明
    然而不幸的是,我國每年能施行角膜移植手術的患者僅不足1萬人,數百萬患者在排隊等待中。已有85歲高齡的馮奶奶(化名)便是這在等待著角膜供體的數百萬患者中的一員。近兩年,她的雙眼視力逐漸下降,給生活帶來了諸多不便,加之年事已高,對生活漸漸失去希望和動力。
  • 歐洲眼庫關於預切DSAEK植片的研究
    Dickman, Rudy M.M.A.Nuijts, W.F. van Marion 目的 研究角膜後彈力層自動剝除內皮移植術(DSAEK)預切組織製備過程中,使用Gebauer SLc 角膜板層刀為眼庫技術人員帶來的成效與可能形成的阻礙。
  • 兩片角膜帶來四個光明人生 一片角膜可拯救多位患者
    浙江在線03月28日訊 如果九泉有知,徐超超一定會會心微笑:她捐出的兩片眼角膜,換來了四個人的光明世界。  因為家族的遺傳性疾病,從去年12月起,徐超超就沒有離開過醫院的病床,直到去世。  但彌留之際,她做出了一個選擇:「雖然我要離開了,但依然希望能為這個世界做些什麼。我決定捐獻眼角膜和遺體。」
  • 「世界的眼睛」斯裡蘭卡 西安獲贈390片眼角膜
    華商報記者從西安市眼庫了解到,截至2017年,斯裡蘭卡國際眼庫向西安市眼庫提供了390片眼角膜,這些眼角膜已全部移植給當地的眼病患者。報導稱,斯裡蘭卡國際眼庫會在逝者去世後的4個小時內上門服務。為了保證珍貴的4個小時採集時間,國際眼庫在斯裡蘭卡全島設有450多個聯絡處,幾乎每個鄉村醫生都在國際眼庫受過專業培訓。為保證角膜捐贈效率,每一個聯絡處都備有一輛摩託車或突突車,斯裡蘭卡龐大的角膜捐贈網絡,正是由一個又一個騎在摩託車上的鄉村醫生構成。
  • 等待133天,來自成都的一片角膜讓漢川老人重見光明
    經歷了漫長133天等待後,終於等到來自成都的一位逝者捐獻的角膜,移植術後重見光明的萬爺爺在6月9日即將出院時,向著西南方向深深地鞠了一躬。醫生在為角膜移植術後的萬爺爺進行檢查。 69歲的萬爺爺家住漢川市馬安鄉,是一名農民,幼年時,他的右眼出現反覆紅痛症狀,之後的幾十年裡,右眼逐漸發白,視力開始下降。
  • 在全國最高角膜獲取量的眼庫,仍有近五成患者無法實現當年移植
    廣東省眼庫接收到的捐贈的角膜。南都訊 23歲的廣東女孩娜娜(化名),已經記不清是第幾次坐進了中山大學眼科中心角膜移植專家、廣東省眼庫副主任冀建平教授的診室裡了。因為罹患單皰病毒引發的角膜潰瘍,她在不到四年的時間裡,已第三次接受左眼角膜移植。
  • 兩片角膜來自於患病去世的溫嶺女孩 分別移植到四個患者身上
    浙江在線03月28日訊 如果九泉有知,徐超超一定會會心微笑:她捐出的兩片眼角膜,換來了四個人的光明世界。  因為家族的遺傳性疾病,從去年12月起,徐超超就沒有離開過醫院的病床,直到去世。  但彌留之際,她做出了一個選擇:「雖然我要離開了,但依然希望能為這個世界做些什麼。我決定捐獻眼角膜和遺體。」
  • 救星 | 鯊魚角膜居然可以用於移植手術!
    比如,男主可以不用捐獻自己的角膜給女主呢?角膜移植到底是什麼原理呢?眼角膜是眼睛前端一層透明薄膜。眼角膜完全透明,位於眼球前部,呈橫橢圓形。角膜有十分敏感的神經末梢,如有外物接觸角膜,眼瞼便會不由自主地合上以保護眼睛。
  • 來自成都的一片角膜讓漢川老農重見光明
    醫生在為角膜移植術後的萬爹爹進行檢查。 武漢晚報訊(記者唐智峰 通訊員裴霓裳)「雖然我不知道你是誰,但是我要謝謝你!」終於等到來自成都的一位逝者捐獻的角膜,移植術後重見光明的萬爹爹,6月9日即將出院時,向著西南方向深深地鞠了一躬。 69歲的萬爹爹家住漢川市馬安鄉,是一名農民,幼年時他的右眼出現反覆紅痛症狀,之後的幾十年裡,他的視力逐漸下降,近年來幾乎失明。
  • 幾近失明的他,苦等133天後終於等到來自成都的一片角膜
    楚天都市報6月9日訊(記者廖仕祺 通訊員裴霓裳)受疫情影響,69歲的萬爹爹備受失明折磨,如今終等來一片來自成都的角膜。「眼睛看不到那些年,別提有多痛苦了。」萬爹爹家住漢川市馬安鄉,是一名農民。經該院眼表及角膜專科副主任醫師吳尚操檢查發現,萬爹爹的病毒性角膜炎已形成了嚴重的疤痕,目前只能通過角膜移植來治療。本來準備籌集費用在過年期間手術的他,結果因疫情影響沒有完成手術。之後,又因為沒有角膜源,只能苦苦等待。直到成都愛爾眼科庫的一通電話告訴他,當地有一位肺癌去世的大竹縣人捐獻角膜,而角膜可以協調給武漢紅十字會愛爾眼庫。
  • 角膜移植,修複眼睛這架"照相機"的"鏡頭"
    如果角膜變得混濁,就好比照相機的鏡頭磨損了,會影響到相機影像的質量;如果替換成一個透明的好鏡頭,又可以照出清晰的照片,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角膜移植。因為角膜形狀改變導致視力改變,那就需要換個角膜,解決光學原因造成的視力下降,比如圓錐角膜;
  • 角膜還會營養不良?姐弟倆雙雙患病需角膜移植
    視力模糊看不清,竟是因為角膜患上了營養不良症。兄妹倆因為罕見地得了一種遺傳病先天性角膜營養不良症,幾乎同時面臨失明,幸虧武漢大學附屬愛爾眼科醫院(武漢愛爾眼科醫院)日前為他們施行了角膜移植,終於重見光明。
  • 角膜盲患者的福音來了!你的憂慮,我來解決,助力圓你一個光明夢
    你還在苦苦等待一枚角膜供體嗎?還在為手術費用而苦惱嗎?角膜盲患者的福音來啦! 廈門大學附屬廈門眼科中心聯合廈門殘疾人福利基金會,徵集50名患者,為每人提供角膜移植補助。現在起,只要你有需要就可以來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