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參聯主席,15年後中美軍事持平,30年後超越美國

2020-12-26 核子獵潛艇

12月9日,《華爾街日報》援引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馬克米利將軍的話稱,中國在迅速提高其軍事部門,在保持目前發展速度的前提下,到2035年可能會達到美國的水平,而在本世紀中葉超越美國的軍事實力。

參聯會主席在該報組織的一場活動中強調稱,中國已成為強大經濟擁有者,並為發展軍事部門投巨資,除發展傳統力量(空陸海)外,北京在加強太空領域和網絡安全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

「如今,此時此刻,他們已建立了一支強大的軍事力量。他們正在道路上,在其他同等條件下,儘管條件從不會同等,如果一切就這樣保持不變,它們將在未來某個時刻與美國處於同一水平。」

楊斌國評論:這是一種簡單數字對比的結果,並不具備太多的實際意義。從國家工業化程度時間發展和實際作戰時間累計來看的話,馬克米利的說法未必是站在客觀角度在分析,不得不令人懷疑其發表以上言論的動機所在。

從公開資料來看,2020年美美軍事火力各項指標來看,中國除了在陸軍人數和火炮數量佔優勢之外,其他領域都與美國持平或有不小差距。值得注意的是,在軍事戰略性要點數據上,中國與美國差距巨大。而在海空軍大型裝備上與美軍差距最為巨大,雖然近些年來中國隨著發展,海空軍裝備發展令人矚目,然而與美國相比,差距依然很懸殊。

就海軍而言,除了最小型的護衛艦54比22,中國比美國有優勢之外,驅逐艦與美國的比例是36比90 。核潛艇中美對比18比72,且中美核潛艇性能差距巨大。兩棲攻擊艦和船塢登陸艦,這兩項對然性能接近但數量差距很大,且中國暫時沒有在兩棲攻擊艦上能夠裝備的垂直起降戰鬥機和傾轉翼運輸機。航母差距最大,中國兩艘中型航母,且滑躍起飛,而美國10艘核動力大型彈射起飛。海軍人數,中國24萬,美國海軍50萬人。

空軍差距也不小,中美空軍人數差距不大,先進戰鬥機數量雖然差距不小,但追趕的速度很快。差距最為明顯的是戰略型運輸機和戰略轟炸機方面,雖然運-20誕生,解決了中國應急問題,但是在數量上依然有差距。更為重要的是缺少C-5這種更大型戰略運輸機。戰略轟炸機方面是中國空軍最大短板,事實上轟-6無法算是一款真正意義上的戰略轟炸機,而美國有B-52,B-1B,B-2三款重型轟炸機。

如果作為常規裝備的海空軍的差距不能令你清醒的話,那麼核力量的對比或許能讓你明白什麼是差距。事實上,美俄各自有超過上萬枚核彈,在統計數字中不在戰備狀態的核武器各自大約是5000-7000枚,在戰備狀態的核武器各自在2000枚以上。在區區幾百枚核彈面前,這麼大核武庫數量才是真正的底氣。這也就是俄羅斯雖然經濟和常規軍備都已經大不如前蘇聯,無法與美國對抗,但依然讓美國投鼠忌器的原因就是擁有龐大的核武庫。但是美國,從來就不會拿核武器嚇唬你,因為沒必要,人家常規武器可以碾壓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

就這,美國參聯主席說15年中國追上美國,30年超過美國的話,多少有些別有用心了。即便能在數字上拉平差距,但實際上並不具備實用性。在某些時候,決定軍事戰略的依然國家政策。而我國很明確了軍事戰略的用途,到目前為止依然是防禦為主,攻防兼備。到目前為止沒有看到或者今後一段時間內改變政策會使用武力、如美軍那邊用武力在海外稱王稱霸,達到目的。

事實上,美國新的一年國防預算法案又到了爭軍費時刻,雖然在川普政府的推動下,美國軍費達到了7400億歷史最高位。但美國軍方為了爭取國會撥款最大利益化,每到這個時刻都會發出駭人聽聞的「敵國威脅論」。我就想問一句,中國真像美國人所說的軍事那麼厲害,美國為何還敢頻頻到我們家門口武力挑釁呢?

核子獵潛艇評論,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美軍參謀長:2035年後,中國實力恐超美國
    近年來中美關係一直處於一種緊張狀態。美國多次採取各種手段打壓我國,並向世界散布「中國威脅論」,儼然是把我國當成了美國的頭號競爭對手。近日,我國又「喜提」美軍一長官點名,再次把中國推上了頭版頭條。美參謀長:中國是美國的最大威脅據美媒報導,當地時間12月8日,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四星上將馬克米利在近日出席了《華爾街日報》舉辦的CEO理事會峰會,並且在接受採訪時再一次向世界表達了「中國威脅論」。
  • 美國在臺協會前主席:美國若駐軍臺灣,可能導致中美斷交
    據臺媒22日報導,美國在臺協會前主席卜睿哲(Richard Bush)今天表示,如果美國重新在臺灣駐軍,可能會讓中國大陸感到壓力,要求中止或取消與美外交關係,因為中美當年關係正常化的條件之一就是美軍撤臺。
  • 中國是美國頭號威脅?華春瑩反擊:美國250年歷史,就16年沒打仗
    美高官再度渲染「中國威脅論」據環球網報導,美國最高軍事指揮官於12月8日再一次發出中國威脅論的相關表述,他表示中國有望在2035年獲得和美國相匹配的軍事實力,並且在本世紀中葉也有能力在武器裝備上擊敗美國。
  • 美軍參聯會主席:中國正努力在2035年趕上美軍力還想「擊敗美國」
    【環球網報導記者 徐璐明】美國最高軍事指揮官12月8日又放出「中國威脅」言論,稱中國希望在2035年獲得能與美國匹敵的軍事實力,到本世紀中葉還將有能力在武裝衝突中擊敗美國。《華爾街日報》報導截圖美國《華爾街日報》12月8日報導稱,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馬克·米利12月8日在《華爾街日報》舉辦的CEO理事會峰會上接受採訪時表示,中國正在尋求更多的經濟投入,使其軍事實力在2035年趕上美國,並計劃到本世紀中葉有能力在武裝衝突中擊敗美國。
  • ...2020年1月15日,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在美國白宮正式籤署,200多...
    文 / 夏洛特2020-01-16 02:57:15來源:FX168 【人民日報鐘聲:朝著解決問題的方向前進了一步】2020年1月15日,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在美國白宮正式籤署,200多人現場見證。
  • 傳瑩萬字長文:新冠疫情後的中美關係
    一方面,經過13輪艱難談判,第一階段中美經貿協議在2020年初籤署,延宕一年有餘的經貿摩擦終於得到緩解,給持續下滑的雙邊關係踩了剎車。在雙方正式籤署協議之前,中美元首於2019年12月20日通了電話。國家主席習近平指出,「中美兩國在平等和相互尊重基礎上達成了第一階段經貿協議。在當前國際環境極為複雜的背景下,中美達成這樣的協議有利於中國,有利於美國,有利於整個世界和平和繁榮」。
  • 30年劇變!美國國運逆轉的「大戲」,幕後導演到底是誰?
    美國一直以來都是「強大」的代名詞,他們的武器先進、裝備精良,美國大兵的單兵作戰能力堪稱舉世無雙。 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如今的美國似乎已經不復以往,90年代用100天將「世界第三軍事強國」伊拉克打殘的盛況恐怕再也不會出現。
  • 【重磅】中美協&CBE強強聯手,吹響美業團結號角
    中國美業因凝聚而繁榮 萬眾矚目、全網聚焦的第25屆中國美容博覽會CBE,已經圓滿落下帷幕!作為2020年疫情後上海首場面積超20萬平方米的超大型展會,第25屆中國美容博覽會CBE點燃了新的信心和希望,漂亮地打響了2020年中國美業市場復甦的第一槍!
  • 美國高官聲稱,俄羅斯漸漸衰退,中美新關係為平起平坐
    圖為拜登近年來,美國在世界範圍內掀起波浪卻漸漸害人害己,陷入了左右為難的困境。美國權力易主後,下一任總統將對中國採取什麼措施呢?前國務卿基辛格表示新總統務必要與中國合作,中美關係成熱點。中美會平起平坐?近日據環球時報轉載俄塔社報導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馬克·米利在接受美國《華爾街日報》採訪時,對俄羅斯與中美關係發表了自己的觀點。他承認,「俄羅斯軍隊非常優秀,但從廣泛的戰略意義上俄羅斯是一個衰落的國家」。
  • 美專家稱「習奧會」成果顯著 將惠及未來中美關係
    中新社華盛頓11月12日電 (記者 張蔚然)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美國總統歐巴馬於當地時間11日和12日連續會晤,達成一攬子合作成果。此間中國問題專家在受訪時表示,北京「習奧會」成果堪稱顯著,這將至少惠及未來一段時間中美關係的發展,包括對下一任美國總統推進美中關係帶來積極影響。
  • 中美會撕破臉掉入「修昔底德陷阱」?社會學家丁學良談中美關係
    這樣一來,中美之間在伊朗原油的開採和出口方面的妥協餘地也會多一些。還有一些領域也可能有一些合作,但是合作的幅度有多大呢?不能給予過高的期待。鳳凰網香港號陳箋:丁教授您在80年代初就去美國留學,還是早期的哈佛中國博士生。這30多年接近40年的時間,您是親眼目睹見證了中美關係的發展歷程。
  • 2019年1-12月輕工業中美出口貿易指數100.01
    2017年,輕工業對美國累計出口1421.6億美元,2018年為1572.5億美元,2019年為1421.7億美元。由於「搶出口」因素擾動,2018年輕工中美出口貿易指數衝高至110.62,2019年以來輕工中美出口貿易指數較2018年有較大幅度回落。
  • 印度人很驕傲,印度公路裡程數超越中美,知道原因後,卻讓人想笑
    都說中國是基建狂魔,這麼多年來,中國在基礎設施下的功夫不少,要想富先修路思想的影響,讓我國對於修路還是比較熱衷的,這些年來,不管是多麼偏遠的地區,我國都會儘量的修建公路,讓偏遠地區也可以和外界交流,而這些年來,中國除了公路外,已經開始修建高鐵,讓出行更便利。
  • 美指責中方拒絕參加中美海上軍事安全磋商機制會議,我海軍發言人...
    海軍新聞發言人劉文勝海軍大校17日回答記者提問,駁斥美軍印太司令部指責「中國人民解放軍拒絕參加美中海上軍事安全磋商機制有關會議」。印太司令部公共事務部16日發布新聞稿稱,中國本應在本月14日至16日參加美中海上軍事安全磋商機制有關會議,該會議目的在於加強海上軍事安全,「但解放軍沒有參加」。
  • 美國國安顧問奧布萊恩「提醒」臺灣:解放軍可能在10-15年後攻臺
    18日上午,臺媒援引《南華早報》報導稱,解放軍在東南沿海配備了新款「東風-17」超音速飛彈,取代已經在此部署幾十年的「東風-11」和「東風-15」等老舊飛彈。
  • 與綠營同調 國民黨主席聲稱要強化美臺軍事交流
    今天凌晨,國民黨主席江啟臣在美臺防務工業會議以視頻方式發表演講,稱臺軍面臨四大挑戰,還呼籲要與美國擴大軍事情報合作?今日關注1國民黨主席江啟臣聲稱要強化所謂「美臺」軍事交流今天凌晨,國民黨主席江啟臣在美臺防務工業會議以視頻方式發表演講。
  • 川普年內訪華 中美將規劃未來50年關係
    根據榮鼎集團和美中全國關係委員會此前發布的《中美雙邊投資研究項目報告》,2016年中美雙邊直接投資額的快速增長是由中國對美投資推動的,中國在美國當年共投資超過460億美元,約為2015年的3倍;與此同時,美國對中國的直接投資並無明顯增長。不過,1990年至今,美國在華投資總額已超過2400億美元,中國在美投資總額則為1100億美元左右。
  • 習主席參觀美國林肯中學乃「畫龍點睛」之筆
    (9月24日中國網)  據報導,1993年,時任福州市委書記的習近平,為推動兩市友好交流訪問塔科馬市;此次再次到訪塔科馬市,乃22年後的「故地重遊」。「他是一個言出必行,說到做到的人。」這是塔科馬前市長魏可人印象中的習近平。塔科馬市與中國福建省往來頻繁,於1994年和福州建立友好關係城市。
  • 美國在臺協會(AIT)臺北辦事處若升格將嚴重衝擊中美關係
    「美國在臺協會」成立於1979年,是在中美建交後,美國國務院根據《與臺灣關係法》並依據哥倫比亞特區法律所設置的民間非營利組織,其功能是為了因應美國與臺灣當局沒有「邦交」以及美國政府的「一個中國」政策等因素而設立的處理臺灣事務的機構。但是,近年來它已經成為美國在東亞最重要的駐外機構,忠實執行美國政府的各項政策。
  • 中美緊張局勢驟然升級 金價突破2000大關、單...
    據《華爾街日報》8月4日援引消息人士稱,美國和中國已同意在8月15日舉行高層會談,以評估中國是否遵守2020年早些時候籤署的一項雙邊貿易協定。此前川普威脅要結束中美貿易協定,原因是對中國處理新冠病毒持不滿態度,而美國因中國對香港的安全打擊而對中國實施制裁,導致中美關係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