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賣出超500萬個Molly,泡泡瑪特港股IPO,拋出40頁風險提示

2020-12-14 新10億商業參考

2019年,離不開一個「炒」字。

但70後炒股、80後炒房、90後炒幣都變成了老黃曆,「後浪」們有著自己的喜好,他們炒的是「前浪」看不懂的鞋、lo裙、盲盒……

而哪裡有氪金受眾,哪裡就是生意和資本的聚寶盆。

6月1日兒童節,國內最大的潮流玩具公司泡泡瑪特(Pop Mart)就正式提交了招股說明書,向港交所發起了衝刺。

圖片來源:微博用戶@夏_走天

01

年營收超16億,1款娃娃賣出4.56億……

盲盒是吸金神獸?

2019年,在「天價炒鞋」顛覆了大家的認知後,「盲盒」成了年輕一代的另一個氪金項目。

「盲盒」,一個你打開前不知道裡面到底裝的是哪一款娃娃的小眾潮流玩具,意外的火爆國內市場。

而在「盲盒」大行其道的背後,正是國內第一個吃到「盲盒經濟」紅利的潮流玩具公司——泡泡瑪特。

隨著泡泡瑪特招股說明書的公布,「盲盒經濟」的吸金能力,終於揭開了神秘的面紗。

據招股書顯示,2017年至2019年,淨利潤分別為157萬元、9952萬元、4.51億元。在3年時間裡,泡泡瑪特的淨利潤暴漲了約288倍。

而泡泡瑪特的毛利率也有了明顯的提升,從2017年的47.6%,2019年已經增至的64.8%。

在淨利潤和毛利率的亮眼變現下,泡泡瑪特的營收自然不差。

2017年至2019年,泡泡瑪特的營收分別為1.581億元、5.145億元、16.834億元,在連續三年增長的情況下,2018和2019年的營收增幅更是像搭上了火箭,分別高達225.4%、227.2%。

從2015年引進了盲盒玩法,才是到近幾年對盲盒裡的產品進行更迭換代,再到2019年「盲盒經濟」大爆發。

三年時間裡,泡泡瑪特的業績堪稱是爆發式增長,那它的盈利引擎到底是什麼呢?

首先,正是「盲盒+IP」的形式,成功點燃了受眾群體的消費欲望,讓很多盲盒玩家欲罷不能。

雖然單個的盲盒只要59—69元,但一個系列有5—12款,最理想的情況下,集齊一個系列需要708元,但在通常情況下,總有兩三個款你是很難抽到的。

再加上隱藏款,想湊齊一整個系列的娃娃,只能通過不斷氪金的方式去「盲抽」。

因此,正是盲盒裡大小和手掌一般的PVC娃娃玩具,再加上「盲抽」這種營銷手段,撐起了它的商業帝國。

以泡泡瑪特IP裡人氣最火、銷量最高「Molly」為例。

招股書顯示,基於Molly形象自主開發的潮流玩具產品的銷售額,分別約佔2017年、2018年及2019年總收益的 26.3%、42.6%及27.4%。

僅僅是「Molly」的相關產品,2019年就賣出了4.56億元。如果以單價59—79元估算,僅「Molly」的盲盒,2019年就大約賣出了577萬—773萬個。

因此,「盲盒+IP」,堪稱是泡泡瑪特的吸金神獸。

如今,泡泡馬特的商業模式,正是圍繞著各種各樣的IP去做文章,建立起了一個包括藝術家發掘、IP運營、消費者觸達、文化推廣等覆蓋潮流玩具全產業鏈的一體化平臺

其次,在銷售渠道上,泡泡瑪特的線上渠道正在不斷發力。

招股書顯示,2019年線下零售店為泡泡瑪特貢獻了7.40億元,在總收益裡佔比43.9%。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泡泡瑪特已在中國33個一、二線城市主流商圈開了114家零售店,在57個城市開了825家機器人商店;在海外市場的布局上,目前泡泡瑪特已經在韓國、日本、新加坡、美國等21個國家及地區建立了全球據點。

可以看到的是,零售店依然是第一大銷售渠道,但線下銷售額的比重正在減少,而線上的銷售比重則在不斷增加。

據相關數據顯示,2018年雙11當天,泡泡瑪特天貓旗艦店賣出了超過2700萬元的盲盒;2019年雙11當天,泡泡瑪特天貓旗艦店的銷售額高達8212萬元,同比增長295%,並在天貓玩具大類中排名第一,首次超過了樂高、LineFriends等知名玩具品牌。

異軍突起的泡泡瑪特,正在積極布局線上渠道,除了天貓旗艦店外,還有泡泡抽盒機小程序、葩趣線上潮流玩具社區、中國其他主流電商平臺等。

而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線上渠道成了泡泡瑪特的主要營收來源。據招股書顯示,在疫情期間,線上渠道的銷售額依然在增長。

02

「盲盒經濟」背後,泡泡瑪特的隱憂

如果說「盲盒」是泡泡瑪特成功的營銷手段,那「IP」正是它所以成功的根源。

但或許正是由於太過依賴「IP」,「IP」也成了泡泡瑪特最大的軟肋。

在泡泡馬特的招股說明書中,風險因素提示多達40頁。而在與潮流玩具公司的業務和行業有關的風險一項中,各式各樣的風險提示條款就多達35條。

其中,「IP」相關內容被提及次數最多,風險點包括新「IP」是否會贏得消費者的青睞、有關IP授權協議及授權方風險、商標及版權、競爭對手入局等諸多方面。

入坑兩年的盲盒玩家圓圓告訴筆者,一開始,國內盲盒的玩法主要是泡泡瑪特帶起來的,但是現在隨著越來越多的潮流玩具公司入局,玩家的選擇已經比以前多了很多,不再局限於泡泡瑪特的幾款IP產品。

「以前我還會去買泡泡瑪特的娃娃,但隱藏娃娃實在是太難抽了,而且現在泡泡瑪特的套路越來越多,抽不出來一套湊不齊真的逼死收藏癖,」圓圓說,「與其花幾千幾萬去硬抽泡泡瑪特,我覺得不如去收集別家公司出的一些更小眾的娃娃。」

圓圓工位一角裡非泡泡瑪特的娃娃

除了「IP」的競爭力外,泡泡瑪特的產品質量,也是一個重要的風險點。

在招股書中,泡泡瑪特就多次提到,

「通過第三方製造商生產產品會給我們的業務帶來風險。」「未能監控產品質量可能會對我們的業務造成不利影響。」「我們的業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第三方,包括我們的供應商及外包商……」

事實上,在2019年7月,泡泡瑪特的娃娃曾被媒體曝出甲醛超標的問題。當時,泡泡瑪特的回應是:所售產品符合國家規定,相關產品已送檢。

雖說「甲醛超標」的問題沒了下文,但如今在消費者投訴平臺黑貓投訴上,有關泡泡瑪特的產品瑕疵問題的投訴,依然是層出不窮。

圖片來源:黑貓投訴

另外,和火速上市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泡泡瑪特的售後服務似乎過於滯後。

在黑貓投訴、微博等公開渠道上,有不少消費者吐槽,在收到帶有瑕疵、破損的盲盒後,泡泡瑪特卻遲遲沒有售後跟進。

「之前圈子裡有個朋友在線上買了泡泡瑪特的火車系列,後來有瑕疵寄回去換,兩個多月了都沒有下文,」圓圓也提到,「所以我現在處於半棄坑狀態,泡泡瑪特的質量和售後太不穩定了。」

另外,「盲盒」的投機神話,似乎正在悄然破滅。

2018年,閒魚上最熱門的正是泡泡瑪特的盲盒產品「Molly」,交易超過23萬單,均價270元,價格最高的一款漲價39倍。

炒「盲盒」的投機價值,成了很多投機分子爭先入坑的原因。

而到了2019年,閒魚數據顯示,二手盲盒交易已經增長為一個千萬級的市場。在這一年時間裡,閒魚上有30萬盲盒玩家進行交易,發布閒置盲盒數量較一年前增長320%。

隨著閒置盲盒數量的大幅增長,或許會造成供過於求的局面,因此漲價39倍的神話很難再複製。

圓圓說:「除非真的是很難抽的隱藏款,不然大部分普通款式,其實反而是自己在貼錢賣。」

閒魚

03

買「盲盒」,到底買的是什麼?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2019年,泡泡瑪特在中國潮流玩具零售市場排名第一,市場份額為8.5%。

你在買買買的時候,一定沒想到這些「盲盒」,竟然撐起了一家上市公司。潮流玩具公司,儼然成了「盲盒經濟」的最大贏家。

那在「盲盒經濟」中氪金、「剁手」的消費者呢?

2019年8月,天貓發布的《95後玩家剁手力榜單》顯示,潮玩手辦成為95後年輕人中熱度最高、最燒錢的愛好,90-95後在天貓國際潮流玩具品類中消費額佔比達到40%。在天貓上為盲盒年花費超過2萬元的「硬核玩家」,一年有近20萬人。

隨著越來越多的玩家入局盲盒,帶來了一個更值得深思的問題:買「盲盒」,到底買的是什麼?

其實,對於不是炒作、只是收集的大部分普通消費者而言,大多數人買「盲盒」都和小童一樣,一大半買的是「盲」,一小半才買的是「盒」。

在聊到為什麼要買盲盒的話題時,北京某資深盲盒玩家小童說到:「其實我也知道氪金買盲盒太敗家,但還是忍不住要去買,畢竟開盲盒時多巴胺爆棚帶來的快樂,太讓人上癮了。」

小童提到,單個盲盒的定價並不貴,大多集中在59—79元的價格區間。

但是由於盒子外包裝並不會顯示盒子內具體是哪款娃娃,玩家只能「盲抽」,且泡泡瑪特一般都是按系列發售,每個系列有12個娃娃,再配上一個出現機率大約1/144的隱藏款娃娃。

在這種「系列+隱藏款」的buff加持下,很多盲盒玩家都不會去一個小盒子一個小盒子的買,而是選擇一次「端」一個系列的大盒子。

而這種大盒子裡一次就裝有12個娃娃,這個系列會比較全,抽到隱藏款的概率也會更大,「至少比單抽的概率大」。

「你看過《阿甘正傳》嗎?阿甘說人生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永遠不知道下一顆是什麼味道,」小童說,「其實對於我而言,盲盒才更像阿甘說的那盒巧克力,在沒打開之前,我永遠不知道裡面會不會是我想要的那個隱藏款娃娃。」

在採訪的最後,小童突然提到了童年時曾在學校門口玩過的扣盒子遊戲。

其實「盲盒」的營銷套路顯而易見,「我也不是不明白自己正中商家的下懷,」小童說。

「但韭菜是會長大的,小時候扣盒子的孩子,長大就變成了端泡泡瑪特盲盒的大人。」

相關焦點

  • 港股ipo#泡泡瑪特:熱門IP+盲盒博彩引領潮流,狠狠申!
    用戶數據方面,2017年至2019年,泡泡瑪特的註冊會員人數分別為30萬名、70萬名和220萬名。截至最後實際可行日期,泡泡瑪特總計擁有320萬名註冊會員。2019年,泡泡瑪特註冊會員的整體復購率為58%。
  • 暴利泡泡瑪特上市!87年創始人從300萬潮人身上,賺了500億
    根據泡泡瑪特87年創始人王寧及妻子佔股49.8%計算,其身家突破500億港元。 難得的是,敲鐘前晚,泡泡瑪特暗盤一度漲超100%,最高觸及79.25港元/股,成為富途暗盤成交額排行榜第一名。
  • 泡泡瑪特molly為什麼火,可能是想抽「盲盒」
    泡泡瑪特molly為什麼火十年前,新成立的泡泡瑪特主要銷售化妝品、玩具和其他創意小店。泡泡瑪特獲得了molly的獨家IP版權,轉型之路也逐漸跑通,泡泡瑪特的定位,從傳統文化打造IP潮牌。前有實體連鎖店,依託傳統玩具廠商的模具製造力量。小巧、美觀、精緻、高品質的molly擺放在泡泡瑪特實體店的展示櫃中,讓不得不前往香港購買molly的粉絲們可以在「家門口」購買到。
  • 泡泡瑪特最火的Molly一年賣出4.56億元
    泡泡瑪特此次公布招股書,可以看到這門生意的詳細數據。從收入及利潤角度看,泡泡瑪特在2019年實現了飛速增長。2017-2019年,泡泡瑪特營收分別為1.58億元、5.14億元、16.83億元,後兩年增長率分別達到225.4%、227.2%。2017-2019年,泡泡瑪特的淨利潤分別為156萬元、9952萬元、4.51億元,也實現了高速增長。
  • |扭蛋機|潮玩|盲盒|泡泡瑪特|molly
    一個molly年賣4億,爆款盲盒的背後推手泡泡瑪特正式登陸港股。12月11日上午,潮流玩具公司泡泡瑪特正式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碼9992.HK,發行價定為38.5港元,開盤漲超100.26%,報77.1港元/股,總市值超1065億港元,成為國內「盲盒第一股」。
  • 泡泡瑪特靠Molly這顆「搖錢樹」還能紅多久?
    據北京商報報導,11月17日,內地潮流玩具公司泡泡瑪特將於本周尋求上市聆訊,計劃集資2億-3億美元,據悉,泡泡瑪特於今年6月1日正式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若本次聆訊通過,則意味著泡泡瑪特離上市又近了一步。泡泡瑪特「IP+盲盒」的經營模式使其迅速捕獲了年輕一代消費者的心,同時,業界對於泡泡瑪特的疑問也隨之而來:其一個個小盒子裡到底有什麼秘密?
  • 艾德證券期貨:港股免傭活動倒計時,看熱門新股,搶一鍵港股打新
    來源:新浪證券溫馨提示:180天免傭活動已進入倒計時,入金1萬港幣即享半年免傭,即刻把握最後機會上車~目前的港股市場中,有許多剛上市就表現優異的新股,下面就給大家分享三個近期大熱港股新股:一、潮流盲盒第一股--泡泡瑪特(09992.HK)
  • 泡泡瑪特IPO:招股書中42頁風險因素,擋不住估值460億的資本熱情
    招股書數據顯示,2017年-2019年,泡泡瑪特的年度營收分別達到1.58億、5.14億、16.83億,年複合增長率均保持在226%上下,相應的年度淨利潤分別達到157萬、9952萬、4.51億,三年內翻了近287倍。
  • 市值超1000億港元!離開新三板再戰港股的泡泡瑪特 生意怎麼這麼火?
    號稱「盲盒第一股」的泡泡瑪特首日開盤即大漲,超100%,市值一度突破1000億港元。截至發稿,漲幅回落至84.29%,報70.95港元/股,市值為974億港元,動態市盈率達189.23倍。在前一日,泡泡瑪特定價38.5港元,超購近356倍,凍資2237億港元,一手中籤率15%。
  • 泡泡瑪特上市進行時:Molly這顆「搖錢樹」還能紅多久?
    泡泡瑪特「IP+盲盒」的經營模式使其迅速捕獲了年輕一代消費者的心,同時,業界對於泡泡瑪特的疑問也隨之而來:其一個個小盒子裡到底有什麼秘密?上市後,泡泡瑪特又還能紅多久?泡泡瑪特營收利潤堪比印鈔機的暴漲的同時,也迅速吸引了眾多資本的青睞。據天眼查數據顯示,泡泡瑪特至今為止一共完成了八輪融資,其中最近一次融資金額超1億美元,為今年4月29日由華興新經濟基金和正心股聯合領投。紅杉資本更是對其給出了21億美元+的估值。此外,泡泡瑪特在消費著市場也具有極高的用戶粘性。
  • 泡泡瑪特衝刺港股 是投資者的印鈔機還是盲盒?
    盲盒故事捲土重來,硬核玩家們的執念正撐起泡泡瑪特衝擊港股的雄心。6月1日晚間,潮流玩具公司泡泡瑪特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去年賺4.51億、拿過八輪融資、登陸新三板又摘牌,泡泡瑪特似乎「不差錢」。這一次衝擊港股,泡泡瑪特稱要發力IP研發。實際上,泡泡瑪特並非一出生就光環耀眼,2014年至2016年上半年,公司虧損程度不斷加大,直到2015年,泡泡瑪特引入了盲盒故事,才撬動了市場,收穫了一臺「印鈔機」。靠Molly逆襲後,泡泡瑪特「後浪」IP在哪裡,盲盒故事能走多遠?
  • 泡泡瑪特(09992)IPO引熱捧,500億的下一顆巧克力在哪?
    (原標題:泡泡瑪特(09992)IPO引熱捧,500億的下一顆巧克力在哪?)本文來自 微信公眾號「NB Lab無邊界實驗室」,作者:劉道明、許雋逸。
  • 泡泡瑪特登陸港股市值超千億港元 成年人的玩具有多賺錢?
    泡泡瑪特的吸金能力不容小覷。   12月11日,泡泡瑪特登陸港股,這是其2019年從新三板退市後,再次殺進資本市場。   回歸的泡泡瑪特開盤價77.1港元,較發行價38.5港元上漲100.26%。截至發稿,股價最高上漲到81.75港元,市值超過1100億港元。   上市前,資本市場曾給出40億-50億美金的估值。
  • 年輕人的金融遊戲,泡泡瑪特憑什麼有千億市值?
    正文共3108字,預計閱讀時間 8 分鐘 12月11日,靠賣盲盒起家的泡泡瑪特正式登陸港交所,成功掛牌上市。 依據公開信息,泡泡瑪特開盤一度暴漲超100%,市值一度超1100億港元,收盤價為69港元/股,市值達953億港元。
  • 港股IPO|傳潮流玩具公司泡泡瑪特將於下周一招股,目標集資6億美元
    資本邦 · 2020-11-28 · 文/江小小白 11月28日,資本邦獲悉,據路透引述消息透露,潮流玩具公司泡泡瑪特將於下周一招股,目標集資為6億美元(約46.8億港元),多於較原先市場傳出的集資2-3億美元(約15.6-23.4億港元)。
  • 港股打新的大黑馬!泡泡瑪特敲鐘,上市首日大漲100%+
    喜訊泡泡瑪特首日高開100%+,市值超千億從一個雜貨鋪,到中國最大的潮玩公司。今天,泡泡瑪特正式掛牌上市香港。12月11日,泡泡瑪特正式登陸港股,上市首日高開超100%,報77.1港元/股,市值超1000億港元。這是什麼概念?遠遠超過了同樣起於亞文化的B站上市時的32億美元市值,也超過了2019年融資規模最大的亞洲公司瑞幸咖啡的42億美元市值。作為盲盒第一股,果然沒讓大家失望。
  • 泡泡瑪特IPO認購倍數達到78倍 成也Molly敗也Molly?
    據招股書顯示,泡泡瑪特在2017年、2018年、2019年,泡泡瑪特的年收入分別為1.581億元、5.145億元、16.834億元,純利潤分別為160萬、9950萬、4.511億元。兩年期間增速分別達到225.4%、227.2%。2020上半年,泡泡瑪特的總營收是8.178億元,比上年同期的5.434億元增長50.5%,純利是1.413億元,上年同期是1.136億元。
  • 「molly」「泡泡瑪特」……這些大牌都被...
    很多稀有、熱門的款式在網上往往能賣出高於原價數倍、甚至數十倍的高價,就算是普通款式也要花費幾十、幾百元不等。一些犯罪分子也盯上了這門生意。近日,長寧警方抓獲了3名開設網店銷售假冒知名品牌盲盒的犯罪嫌疑人。圖說:犯罪嫌疑人。
  • 泡泡瑪特「泡沫」飛起,Molly吸金能力被其他IP超過
    另值得一提的是,隨著泡泡瑪特股價上揚,其被比作是「後浪們的茅臺」。可以說,貴州茅臺是當之無愧的「股王」,目前市值已超2.3萬億元(未標註,即為人民幣),逼近2019年重慶GDP。然而,泡泡瑪特真的能與茅臺相提並論嗎?
  • 靠盲盒一年大賺4億多元,泡泡瑪特赴港IPO
    這不,盲盒行業的「一哥」泡泡瑪特(POP MART)也要到資本市場登臺亮相了。6月1日晚上,國內知名潮流玩具公司泡泡瑪特已於6月1日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泡泡瑪特的無人售貨機說起泡泡瑪特,95後、00後們並不會陌生,因為這家公司的主打產品Molly是眾多小女生的最愛。而去年一度風靡的「盲盒經濟」,更加使得泡泡瑪特公司為更多公眾所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