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手機晶片供應商,毫無疑問高通是絕對老大,而聯發科是千年老二,當然還有麒麟,獵戶座,蘋果A系列,但這些其實不屬於晶片供應商,而是玩家, 除此之外就是紫光,不過紫光實際上就屬於更低的一個段位了。
一直以來聯發科可以說都被高通踩在腳下,毫無還手之力,曾經其實也有一個難得機會擺在聯發科面前,那就是在高通驍龍810翻車之後,高通迎來了低谷期,但是聯發科沒有把握機會,反而用X30和驍龍835拉開更大的差距,不過今年聯發科的總體表現還不錯。
但總的來說,聯發科還是打不過高通,或者說簡直是被虐 ,中高端市場依舊沒有什麼存在感,目前OPPO已經走出了第一步,接下來就看榮耀的了,希望可以帶得動聯發科這個隊友。
發哥雖說高端不咋樣,但低端5G市場著實把高通踩了一腳,弄得高通很沒有面子,而這一切都要從高通驍龍690說起,今年聯發科發布了多款天璣晶片,有高端的天璣1000系列,中端的天璣800系列,低端天璣700系列,據說未來還有更低端的天璣600系列。
可以說中低端處理器讓高通有很大壓力了,天璣800,天璣800U出貨都不少,而且性能不錯,功耗不高,價格還便宜,高通坐不住了,推出了驍龍690處理器,定位於中低端5G市場,但是6月份都過去了這麼久了,驍龍690好像沒有什麼主流手機品牌使用。
簡單介紹一下子驍龍690處理器,2顆2GHz的A77和6顆1.7GHz的A55,GPU為Adreno619L,三星8nm工藝,亮點是支持1.92億像素拍照,以及120Hz刷新率,是目前6系最強處理器,不過綜合實力是要略低於驍龍765G的。
而聯發科同級別的應該是天璣720處理器,這是聯發科到目前為止最低端的5G處理器,2顆2GHz的A76和6顆2GHz的A55,GPU為G57-MC3,7nm工藝,能耗可以說非常低。
不過性能也算不錯,安兔兔還能跑到30萬分,和驍龍765G差距不大,實際水平肯定也是要比730G要更強的,而且用的機型還不少,OPPO、realme、vivo、華為這些品牌都有在用、比如OPPO的Reno 4SE、華為Nova 8SE、vivo S7E這幾款機型價格還都不便宜。
這下聯發科也可以好好吹吹了,總算是有一個段位的晶片能打贏高通了,而且高通似乎沒有任何優勢,好像要失寵的感覺。
那麼手機商為啥子不用驍龍690而用天璣720呢?最簡單原因就是便宜,不管手機最終賣多少錢,但是驍龍690肯定報價超出手機商的預期了,而且天璣720好歹是臺積電7nm,但驍龍690卻是三星8nm,這個差距可是不小的,但價格估計比720貴不少。
不過即使這樣,高通還是在不斷擠牙膏,準備割韭菜,比如剛剛發布的驍龍678,名字挺順口的,這是驍龍675的繼任者,其實區別真不大,就是CPU主頻從2.0GHz變成了2.2GHz了,魅族16XS就是栽在這顆處理器上了,繼續三星11nm工藝,Adreno 612,這處理器確定還會有手機用嗎?
當然中低端一直都是聯發科的優勢,其實也沒有什麼好吹的,不過這也確實是一種成功,這說明聯發科的處理器也不再那麼受嫌棄,而且先搶中低端市場,再慢慢向高端市場過度,最關鍵的是這可以避免高通一家獨大,不再擠牙膏。
據說高通下代中端處理器,也就是驍龍765G的繼任者會很強,綜合性能介於驍龍855+和865之間,這在高通整個中端芯歷史上都是罕見的,而這主要就是聯發科的功勞,而且從今年的趨勢來看,未來各大手機商都會同時選擇聯發科和高通兩個供應商,這樣一方面可以規避風險,另一方面也可以壓制高通,大家覺得明年聯發科的表現會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