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奶茶(Bubble tea)大家不陌生,是一項流傳於臺灣的茶類飲料,將粉圓加入奶茶之後,就成為珍珠奶茶。由於口感特殊,很受年輕朋友的歡迎。然而這一杯杯給你味蕾帶來甜美刺激的珍珠奶茶,卻未必那麼美好.
珍珠奶茶含牛奶、含椰果....?
福州奶茶店老闆揭開驚人真相!
(節目視頻建議在WIFI下觀看)
▼
一位曾在福州某大學門口做奶茶生意的張先生向我們新聞頻道的新聞熱線0591-83331234反映說,雖然奶茶生意賺得不少,卻他卻心有不安!張先生覺得不能再昧著良心賺錢了!
他告訴記者,目前,市面上許多奶茶和鮮奶根本不搭邊,實際上是用一堆食品添加劑加上色素做成的,對人體會產生傷害!
那麼,到底街邊的奶茶店賣的珍珠奶茶是怎麼做成的?飄香四溢的背後會不會給人的健康帶來隱患?來看我們的記者調查:
福州市倉山區首山路上,有許多大中專院校,周邊住著大量學生和年輕的打工者。這條路上有許多奶茶店,記者沿路走來,至少看到十家,而且生意都還不錯。
記者以顧客的名義走進了一家奶茶店,點了兩杯珍珠椰果奶茶。記者留意到配製奶茶用的有十幾盒顏色各異的粉狀物體,工作人員則熟練地從兩個盒子裡挖出五、六勺白色粉末,然後用熱水衝開。
加入椰果珍珠後,再倒入一種白色透明的粘稠液體,隨後用封口機封口,拿出來搖一搖,一杯奶茶的生產流程就結束了,前後不到一分鐘。
記者問,那些衝兌奶茶的白色粉末是什麼東西?椰果是真的椰果嗎?奶茶店的工作人員回答,白色粉末是奶粉,珍珠是用木薯粉做的,裡面有真正的椰果
接著,記者以加盟奶茶店的名義,走進了另一家奶茶店。在這裡,記者得到了這樣的答案:
這個老闆坦言,如果用牛奶衝制奶茶,成本就得翻幾番,根本不可能只賣5元。
那麼,這一大杯的奶茶成本為何才一塊錢左右呢?老闆說,秘密就在這些看起來很像奶粉的白色粉末上。
這家奶茶店的老闆還透露,奶茶正常的甜味應該來自蔗糖,但為節約奶茶成本,行內還有一個不得不說的秘密——「甜蜜素」,也就是糖精。
糖精的甜味,通常是蔗糖的30倍,一般情況下,只用一小勺子糖精水,就能兌出一大杯奶茶。
那麼,奶茶用的珍珠和椰果,又是什麼成份?記者暗訪時,剛好看到店老闆在煮珍珠。她神秘地告訴記者,具體成分她不太了解,但這種奶茶裡的珍珠四個小時就變硬,一天要煮幾次,煮很久都不會爛!
奶茶店老闆介紹,隨著奶茶業的競爭加劇,一些奶茶加盟公司就不斷開發新產品,這兩年水果奶茶成為一種新的流行品種,由於味道媲美水果,不少店打出招牌「可以喝的水果」,其實,這些水果奶茶有些根本不含水果。
這位奶茶店老闆介紹,由於挨著學校,奶茶店的生意不錯,夏天有時一天可以賣出200多杯,大賺幾百塊錢不在話下,但這些奶茶畢竟是一堆的添加劑勾兌而成,所以老闆也坦言,自己和孩子從來不喝奶茶。
調製珍珠奶茶的三大「法寶」就是奶精、「珍珠」和甜蜜素!
奶精是珍珠奶茶之魂。十杯鮮奶的味道,也不如一勺奶精來得香濃。而奶精的主要成分是氫化植物油,是一種反式脂肪酸。
「珍珠」的公開主材料是木薯澱粉。但單純的木薯澱粉並不能讓珍珠彈性十足,部分不良商家為了讓「珍珠」更有「嚼頭」,會添加焦糖色、脫氫乙酸鈉、食用香精等食品添加劑。
市場上有些甜蜜素違規添加了芒硝和工業氯化鎂,長期食用將使人中毒。據了解,芒硝不屬於食品添加劑,它是用來製造洗衣粉的原料,人食用芒硝會出現腸胃不適等症狀。此外,食用工業氯化鎂後可能會因重金屬超標導致急性中毒和慢性危害。
缺乏行業標準
珍珠奶茶暴利背後成本成分驚人
(節目視頻建議在WIFI下觀看)
▼
為了進一步調查清楚這些奶茶原材料的具體成分和進貨渠道,根據幾家奶茶店老闆的提示,記者找到了位於福州市臺江區中亭街和福州市倉山區福灣路的幾家奶茶原料批發店。據說,這裡的奶茶原料價格比較低,福州不少奶茶店都從這幾家店進貨。
記者首先走進一家位於福州市臺江區中亭街上的奶茶原料批發店,記者看到,甜蜜素、奶精、複合甜味劑等添加劑擺滿了整個櫃檯。
當得知記者想要開家奶茶店,老闆馬上熱情起來。老闆說,要想讓奶茶的口感順滑、留住顧客,關鍵就是要捨得用料。
在老闆提供的一份單子上,記者看到,奶茶需要的原材料主要是植脂末、麥芽糊精、蛋白糖、阿拉伯膠、乙基麥芽酚、亮蘭、安賽蜜、苯甲酸鈉等十幾種食品添加劑。
這位批發商還說,想要多少成本的奶茶,他都可以幫忙勾兌出來,一定保證物美價廉。比如這包十幾塊錢的植脂末,勾兌上糖精後可以做成一百多杯奶茶。加上杯子、吸管以及人工、水電、租金等費用,一杯奶茶成本也就是6毛錢左右。
市面上,珍珠奶茶售價在4元至6元不等。相對於成品價格,珍珠奶茶的原料價格十分低廉。批發商表示,做高端產品,成本在一塊五到一塊六;中端產品則在一塊二到一塊三;最便宜的才一塊錢,連杯子都算在內!
當記者詢問,如果這些原材料比例超量了,會不會出現問題時,這位批發商說,執法部門即便查處,也很難取證。
除了所謂的奶茶本身可以賺取暴利,批發商們表示,最暴利的還是所謂珍珠和椰果。
記者從奶茶店裡看到,任何一杯奶茶,只要加珍珠椰果,價格至少提高三四塊錢。但批發商們說,這些珍珠和椰果的成本價其實很便宜。
記者買了一袋三塊錢的珍珠,批發商說,這一袋珍珠至少可以供30杯奶茶使用。
珍珠奶茶中常用的椰果,一瓶才12元,卻至少可以供100杯奶茶使用,那麼椰果的具體成分是什麼呢?這位批發商表示,肯定不是真的椰子果肉。
在這家奶茶原料批發店裡,記者看到一包名為「植脂末」的包裝袋似乎有些問題。根據我國2013年1月1日正式實施的,食品營養標籤國家標準《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籤通則》,食品包裝上必須標有營養成分表。但光從這包「植脂末」來看,雖然有QS標識,但是卻沒有營養成分表。
當記者提出,這樣的貨品來源是否存在安全隱患時,老闆是這麼回復的。
看到這裡,我們可以確定的是,你常常點的所謂的純手工、零添加的珍珠奶茶,有不少是用各種添加劑勾兌出來的。那麼,如果喝了這樣的珍珠奶茶,對健康會造成哪些影響?
多種添加劑勾兌對健康多隱患
專家:一杯500毫升珍珠奶茶中反式脂肪酸含量已超出正常人體承受極限
(節目視頻建議在WIFI下觀看)
▼
帶著從市面上購買的奶茶原料和珍珠、椰果等樣本,記者來到了福建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請專家給我們做個鑑定。
福建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 營養與保健學系主任林文庭告訴記者,植脂末又稱奶精,是一種由油脂、蛋白質以及其他添加劑組成的多種物質混合物,它的口味近似於牛奶,但成本很低,常被一些商家用來代替牛奶,用於奶茶、咖啡伴侶、冰激凌等食品中。
「植脂末」在生產過程中可能會產生反式脂肪酸,它可以使人體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增加,高密度脂蛋白減少,從而誘發血管硬化,增加心臟病、腦血管意外的危險。2013年1月1日起,衛生部要求標示出反式脂肪(酸)的含量,同時要求,每天攝入反式脂肪酸不應超過2.2克,反式脂肪酸攝入量應少於每日總能量的1%。
然而,在林主任調研中發現,有的年輕人習慣每天一杯500毫升的珍珠奶茶,一旦如此,所攝入反式脂肪酸的含量就已超出正常人體承受極限。
對於記者帶來的呈粉末狀的珍珠材料,林主任表示,想要弄清其中的成分非常困難。但可以確定的是,這些珍珠的膠性極強,不管是誰,都不可頻繁食用、過多食用。
林主任特別提醒,老人、小孩腸胃功能本來就比較弱,如果吃了這樣的珍珠以後,對腸胃將造成不小的負擔,如果長期飲用,更需要慎重!
據記者了解,目前奶茶可以添加什麼,不可以添加什麼,添加多少才算合適,目前並沒有相關標準。對此,福建省食藥監督管理局的工作人員表示,奶茶是新興行業,目前暫時不具備制定相關標準的基礎和條件,但他們也非常重視這些問題,目前正準備下大力氣去著手解決,規範和監督這個行業健康發展。
奶精+色素+香精+甜蜜素+膠+..
這就是你喝下肚的「珍珠奶茶」
小編反正不敢再點珍珠奶茶了
為了健康
提醒身邊的朋友
儘量別喝這種勾兌的珍珠奶茶了
更希望早日出臺
規範監督奶茶行業的安全標準!
︱來源:福建新聞頻道《現場深一度》 播出時間周一至周六19:10-19:30 ;部分圖片網絡來自網絡
︱歡迎轉發,轉載請註明出處「福建新聞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