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9個詞語,為何總是被誤用?!

2020-12-15 新華日報出版部

「絕無僅有」,到底有沒有?

「首當其衝」等於「首先」嗎?

「曾幾何時」表示「曾經」嗎?

挖的是「牆角」還是「牆腳」?

「晨星」是多還是少?

……

朋友,你是不是有很多問號???

這些問題一拋出來,你在第幾個猶豫了?

其中是否存在不少誤解~

這一期,我們就來把這些誤解解開~

「絕無僅有」,到底有沒有?

例:

全球第一例成人頭部連體雙胞胎的分離手術,本月6日下午在新加坡萊佛士醫院施行......為成年頭部連體雙胞胎實施分離手術在之前的世界醫學史上絕無僅有,風險極大。

辨析:

「絕無僅有」的意思近似於「僅有」,只有這一個或這一件,此外再沒有了,形容極其少有。這裡把「絕無僅有」誤為「從來沒有」了。在這個成語中,「絕無」是虛的,不表達詞語的意義,起陪襯作用,「僅有」才是關鍵。上述例句中可改為「從未有過」。

出處:

語出蘇軾《上皇帝書》:「改過不齊,從善如流,此堯、舜、禹、湯之所勉強而力行,秦漢以來之所絕無而僅有。」自古以來,這個成語一直這樣用,並無它義。

「首當其衝」≠「首先」

例:

買房本來是件喜事,可是一些人買房之後卻陷入了無限煩惱之中。有關部門根據目前房地產投訴的統計,排出了購房人的五大煩心事,「質量因素」首當其衝。

辨析:

上述例子中把「首當其衝」錯誤地等同於「首先」了。可改成「首先」一類的詞語。

「首當其衝」,表示最先受到攻擊或遭到災難。

「首當其衝」含有「首先」「被動」「不利」等三個義素,在句中能充當謂語、定語、狀語等成分,其含義與語法功能比「首先」要豐富得多。所以,不能將「首當其衝」簡單地等同於「首先」。

「曾幾何時」≠「曾經」

例:

曾幾何時,他也是個無憂無慮、天真活潑的孩子。

辨析:

「曾幾何時」誤為「曾經」意了。「曾幾何時」,是一個頗具感情色彩的文言詞語。現在經常誤把它當「當初」「有一段時間」 「不知什麼時候」「過去的某個時候」來用。

「曾幾何時」語出唐代韓愈的《東都遇春》:「爾來曾幾時,白髮忽滿鏡」。「曾幾時」是「才多長時間」,「曾」是「才」的意思。後化為「曾幾何時」,「幾何」意為「多少」,和「曾」連用,帶有濃重的感喟情緒。為感嘆某事物在不長的時間發生了相當大的變化,用「曾幾何時」形容時間之快,表達了作者心理認知之確定和感情之強烈。「曾幾何時」還含有反問的意味,通常在使用者看來,所述的變化,可以是令人遺憾痛惜的,也可以是令人愉快的。

挖的是「牆腳」不是「牆角」

例:

酒店相互挖「牆角」肥了大廚師

辨析:

「挖牆腳」是一種常見的說法,比喻一種極其危險的破壞行為,該行為會從根本上損害別人。挖走對方單位的骨幹人才,給對方事業造成嚴重的影響,這可以比喻成「挖牆腳」,即拆臺。而在現代漢語中,根本就沒有「挖牆角」這一說法。上述例句裡的「牆角」,該改為「牆腳」。

「晨星」與「星辰」

例:

1.清代的楹聯大家多達數百人,燦若晨星,正是因為有了他們,清代的楹聯才能和唐詩、宋詞並駕齊驅。

2.能把這個實驗做成功的人實在是寥若星辰。

辨析:

「星辰」用來比喻眾多,「晨星」用來比喻稀少。結合語境,例1中「燦若晨星」應該是「燦若星辰」,例2中「寥若星辰」應該是「寥若晨星」。

「星辰」與「晨星」,雖只是一字之異,但意思大不相同。「辰」,原是特指二十八宿之一的心宿,後來泛指眾星;「星辰」是星的總稱,泛指星鬥,它在晴朗的夜空顯得密密麻麻,不計其數,故人們常用「繁星」來描述。

每當夜色將盡、晨光初露之際,除極亮的星體尚能被肉眼辨識外,其餘的皆隱匿於視線之外,這時人們能看到的不再是繁星,而是稀疏的三兩顆星,即「晨星」。成語有「寥若晨星」,就是形容某事物稀少得好像早晨的星星。所以,「星辰」繁密,「晨星」稀疏。

「闌珊」並不輝煌

例:

1.走到窗邊推開紗窗,晚風徐徐,撲面的是溼潤的空氣,繁華都市的闌珊燈火盡收眼底。

2.我們的古城越來越美麗了,尤其是在華燈初上時分,夜色闌珊的港灣一片歡騰,那種別樣的美麗讓人心醉。

辨析:

上述例句想當然地理解「闌珊」的含義,把它當作「繁盛」「熱烈」一類的意思,結果就把話完全說反了。例1可改為「璀璨」,例2可刪去「闌珊」,再加一個「下」。

「闌珊」共有五種含義。一是表示「衰減、消沉」,如「意興闌珊」,表示興致不高了。二是形容燈光「暗淡、零落」,如辛棄疾:「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說的是元夕燈會的高潮已過,燈火零落,遊人稀疏,而相約的人還在等著他。三是表示「殘、將盡」,如「春意闌珊」,意思指春天漸去漸遠。四是指「凌亂、歪斜」,如「字闌珊,模糊斷續」,意思是字跡凌亂。五是指「困窘、艱難」,如「近況闌珊」,意指現在的情況不好,處境困難。

火中取慄≠鋌而走險

例:

如果用江湖的眼光看奧運,則奧運既是體育人的武林大會也是營銷人的武林大會。奧運商業資源如同唐僧肉,所有商家都虎視眈眈。對於廣大中小企業來說如同火中取慄,風險與機遇並存。

辨析:

「火中取慄」並非指一般的冒險行為。例句中可改為「一把雙刃劍」。

正確使用「火中取慄」,要注意兩點:一是所評議對象的行為具有冒險這一特點;二是這一冒險行為是受他人欺騙利用的,冒險的成果也為別人所佔有。只有一個行為同時符合這兩個特徵,才可以說是「火中取慄」。

最常見的誤用,是把「火中取慄」當作「鋌而走險」的同義詞來用。還有一種錯誤,則是將「火中取慄」當成了「趁火打劫」。

出處:

「火中取慄」的語義,與其典故有關。它源於法國拉封丹的寓言《猴子與貓》:一隻猴子和一隻貓看見爐火中烤著慄子,狡猾的猴子騙貓去偷。貓用爪子一次次從火中取出慄子,自己腳上的毛被燒掉,然而慄子卻讓猴子吃了。後來便把受人利用,冒了風險,自己卻一無所得,比作「火中取慄」。

「從長計議」≠從長遠打算

例:

希望全校師生立即行動,從長計議,堅決打贏防治春季流感的校園保衛戰。

辨析:

「從長計議」是說多加斟酌,不匆忙下結論。例句誤把「從長計議」當成「放眼未來、從長遠打算」來用了。可改為「著眼未來」。

「從長計議」的「從」,意謂採取某種方針或策略,「長」意思是時間久。成語的意思是把用來商量的時間放長些,多加考慮,即不要匆忙作出決定,其反義詞是操之過急、倉促行事。

「大方之家」無關慷慨

例:

他在廣東做地產生意發了財,這次回老家探親,一下子拿出100多萬元幫助鄉親們修路,真是大方之家。

辨析:

例句誤將「大方之家」當作「慷慨之人」來用了。可改為「慷慨之人」。

「大方之家」,本指見多識廣、明曉大道的人,後泛指內行人、專家學者。語出《莊子·秋水》。

「大方之家」的本義就是指有大智慧、大思維的人。與此相關的一個成語是「貽笑大方」,意思就是被行家譏笑。「貽笑」,留下笑柄;「大方」,指大方之家,即見多識廣或學有專長的人。

上述這些詞語和成語都是在我們工作中經常會碰到、用錯概率比較高的,估摸著在日常生活中你們也會對它們產生這些誤解,你有中槍嗎?誤會容易了解難,不要輕易給這些詞語和成語「貼標籤」,對它們多一點了解吧,以後儘量避免這些「誤會」~

編輯:丁丁

相關焦點

  • 50條常被誤用的詞語!寫公文時要注意!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公文選萃,ID:liyongxin2017】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愚拙說分享50個經常被誤用的詞語,供讀友參考。1.差強人意【解釋】大體上還能使人滿意。【誤用】多被誤解為不能使人滿意,背離本義。
  • 漲知識,這55個成語容易褒貶誤讀誤用,講話稿寫作中用錯就尷尬了
    有沒有這種情況,本來想表揚一個人,卻用了貶義的成語,這情形應該是會很難堪的。如果講話稿中成語不小心誤用了,估計「闖的禍」可能更大。為了讓文秘新手少犯這種低級錯誤,今天分享55個褒貶易誤讀誤用的成語:1.
  • 容易讓人誤用的詞語:原來萬人空巷不是指熱鬧,而是表示冷清
    中國的漢字數量龐大,雖然常用的不過幾千字,但據收錄表明,漢字總共有近十萬個,如此多的單個漢字所組成的詞語,也是相當繁多的,因此有些詞語可能會存在誤用。罪不容誅這個成語從表面上來看,很容易按字面意思解釋為罪不至死,給人一種沒有犯下那麼嚴重的罪狀的感覺,而實際上,這個成語表示的是罪惡極大,即使殺了也抵不了所犯的罪惡。
  • 最容易被誤用的成語大合集,網友紛紛表示:原來我一直用了個寂寞
    人們常說,從一個人的言談舉止多少就能窺探出他自身的修養與學識,有文化的人說話總是口吐珠璣,讓人感到受益良多,而胸無點墨的人談吐之間總會略顯匱乏。生活中,我們都會比較注重自己說出去的每一句話,特別是在一些特殊場合,例如面試時、談判時,或是與朋友第一次見面時。
  • 這30個成語在寫作時常被誤用,看到第一個就猶豫了……
    [誤用]常被誤解為「危險」的意思而誤用。2汗牛充棟[解釋]形容書籍極多。[誤用]常被用於形容其他事物。3振振有詞[解釋]形容理由似乎很充分,說個不休。[誤用]常被錯用來代替「理直氣壯"。[誤用]常與「息息相關」誤用。5不以為意[解釋]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視,不認真對待。
  • 漲知識|60個經常被誤用的成語
    今天我們就一起看看這60個常被誤用的成語,自己平時用對了多少。1.三人成虎【解釋】城市裡本無虎,但只要有三個人謊傳市裡有虎,聽者就會以為真有虎了。後比喻流言惑眾,蠱惑人心。【誤用】易被誤解為團結合作力量大。
  • 《人民日報》總結:60個常被誤用的成語
    今天就跟著詩詞君一起看一看人民日報總結的60個常被誤用的成語,算算平時用對了多少個。 1.三人成虎 【解釋】城市裡本無虎,但只要有三個人謊傳市裡有虎,聽者就會以為真有虎了。後比喻流言惑眾,蠱惑人心。
  • 這20個成語可能一直都在被誤用,第一個我就用錯過...
    【誤用】易被誤解為團結合作力量大。2.美輪美奐  【解釋】形容新屋高大美觀,也形容裝飾、布置等美好漂亮。  【誤用】易被誤用為形容美好事物。  【誤用】易被誤用為守信用。8.首鼠兩端  【解釋】形容遲疑不決或動搖不定。  【誤用】常被誤解為前後言行不一致。
  • 據說這20個字極易被誤用,快來看看你用對了沒?
    本文江蘇公務員考試網小編總結行測言語理解20個易被誤用的成語,你用對了嗎?   1、危言危行   【解釋】說正直的話,做正直的事。   【誤用】常被誤解為「危險」的意思而誤用。   2、汗牛充棟   【解釋】形容書籍極多。   【誤用】常被用於形容其他事物。
  • 被誤用已久的成語
    【誤用】常被誤認為是「趕不上」。   2.目無全牛   【釋義】眼中沒有完整的牛,只有牛的筋骨結構。形容技藝已達到非常純熟的地步。   【示例】對待工作要精益求精,達到得心應手、目無全牛的程度才是精英。   【誤用】常被誤用為沒有全局概念。   3.七月流火   【釋義】指農曆七月,天氣轉涼。
  • 「薦讀」這60個成語竟一直被我們誤用!第一個你可能就錯了
    今天我們就一起看看這60個常被誤用的成語,自己平時用對了多少。1.三人成虎【解釋】城市裡本無虎,但只要有三個人謊傳市裡有虎,聽者就會以為真有虎了。後比喻流言惑眾,蠱惑人心。【誤用】易被誤解為團結合作力量大。2.美輪美奐【解釋】形容新屋高大美觀,也形容裝飾、布置等美好漂亮。【誤用】易被誤用為形容美好事物。
  • 十個常被誤用的成語,有文化的你,用對了嗎?
    當然我們日常生活中,不會這麼咬文嚼字,但是偶爾能用上幾個成語,還是能顯出一些「文學氣息」,不過據官方統計,我國有10個成語常被人誤用,你用錯過嗎? 第二個成語:美輪美奐 美輪美奐原本是指美觀高大的新建房屋,著重用來形容事物的高大宏偉,和富麗堂皇相似。不過有很多人用來形容一切美好的事物。該詞的含義被擴大化了。
  • 這10個最容易被誤用的成語,你用對了嗎?
    誤用:常被錯誤用來比喻人沒有志向或缺乏謀略。歌功頌德出處:《史記·周本紀》:「民皆歌樂之,頌其德。」釋義:頌揚功績和德行。含貶義。誤用:歌功頌德這個詞含貶義,常被誤用作褒義的讚美。誤用:常被誤用表示非常開心、痛快,缺少(壞人受到懲罰)的前提。八面玲瓏出處:唐·盧綸《賦得彭祖樓送楊宗德歸徐州幕》詩:「四戶八窗明,玲瓏逼上清。」釋義:原指窗戶明亮軒敞。後用來形容為人處事圓滑,面面俱到。誤用:不能用了比喻物品(如寶石)晶瑩剔透、光彩照人。
  • 60個易誤用的成語,別再用錯了
    60個易誤用成語!轉給小夥伴,別再用錯啦!萬人空巷【解釋】家家戶戶的人都從巷子裡出來了。多用來形容慶祝、歡迎等盛況或新奇事物轟動一時。【誤用】常被誤解為巷子裡空無一人。屢試不爽【解釋】多次試驗都沒有出現差錯。【誤用】易被誤解為多次嘗試都沒有成功。
  • ——極易誤用成語80例
    常誤用為「曾經」「不知何時」。2、不學無術:指「沒有學問才能」,注意:不能在其前加上「整天」「整月」等修飾詞語。「學」為名詞,常誤作動詞。3、不可理喻:指「無法用道理使之明白」。常誤用為「不可思議」。4、不以為然:指「不認為是正確的」。常誤用為「不以為意」,或表示「不放在心上」「無所謂」。5、守株待兔:貶義詞,指「不主動努力,心存僥倖,希望得到意外的收穫」。常誤用來形容公安幹警的機智。
  • 易誤用的60個成語,趕緊收藏學習~
    6【振振有詞】[zhèn zhèn yǒu cí]【正解】形容自以為理由充分,說個沒完。【出處】清·梁啓超《關稅權問題》:「今者外人之以排外相誣者,既振振有詞,其烏可更為無謀之舉,以授之口實也。」【誤解】常被錯用來代替「理直氣壯」。
  • 這20個成語經常用,想不到第一個就用錯了...
    【誤用】:常被誤寫作「昨日黃花」。 12、不學無術【解釋】:原指沒有學問因而沒有辦法。現指沒有學問,沒有本領。【示例】:他不學無術,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誤用】:不能在其前加上「整天」「整月」等修飾詞語。
  • 這些詞語用法都算錯,一般人都不知道!
    若保留「截止」,原句應改為「兌獎時間9月底截止……」例②「啟示」應為「啟事」。例③「品味」應為「品位」。例④「權力」應為「權利」。2.生造詞生造詞是個別人杜撰出來的,不是交際中所需要的,意義也不夠明確,它的出現會損害語言的純潔和健康,是詞彙規範化的對象。
  • 30條常被誤用的成語
    【誤用】易被誤用為形容一切「吃香」的事物,背離本義。  4. 侃侃而談  【解釋】「侃侃」本意為形容說話理直氣壯,從容不迫。  【誤用】 現多被誤用為形容聊天,易和娓娓而談(形容談論不倦或說話動聽)混淆。
  • 《人民日報》總結的60條常被誤用的成語,第一個就猶豫了
    快和孩子一起看一看人民日報總結的60個常被誤用的成語,算算平時用對了多少個—— [誤用]常被誤解為前後言行不一致。 9 溢美之詞 [解釋]過分誇讚的言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