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清朝,是由滿洲人統治的。由於漢人佔據的比重比較大,所以他們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便實行了一系列的政策,目的就是為了把漢人和滿人同化,這樣的話就可以實現滿漢一體化。當時候清朝在入關的時候,我們中原的女子紛紛,還留著裹腳的傳統,而在滿族的時候,他們是不流行裹腳的。當時候我們清朝還處在,奴隸社會時候的狀態,大家都是男耕女織的生活常態,也就是男子負責在外面打獵,而女生則負責在家裡操持家務,如果一旦裹住了腳的話,那麼她們就沒有辦法幹活了。
滿族的女子在沒有入關之前,是不裹腳的,但是他們發現清朝的女子,裹腳之後就會變得異常好看,他們就紛紛開始效仿起來。清朝皇帝看到這個現狀時候,就開始恐慌起來。他害怕滿族人,會把自己民族本來的特色給沒有了,所以他就下令禁止滿族的女子裹腳,在我們現在的人看來,這是一種非常先進的做法,但是當時候的清朝皇帝,沒有考慮的那麼長遠,他們只是為了保護自己時候,民族的特色而已,不要讓滿族人像漢族人學習而已,既然皇上下旨,大家自然是不敢抗旨不遵,但是滿族婦女還是非常的羨慕,這個所謂的三寸金蓮。
應該如何成功的避免這個問題呢?所以古代人的聰明智慧,就發明了這個花盆鞋,成功的解決了滿族人的這個問題,花盆鞋的鞋底非常的高,據說比現在女人的高跟鞋還要高。實際上花盆鞋早已在滿族流傳開了,但是後來由於當時候關外的條件非常的差,女子在外面穿著花盆鞋非常的不方便,所以就漸漸消失了。
但是由於滿族現在進入中原地帶,所以花盆鞋又流傳起來。清朝時候的後宮嬪妃,也漸漸的流傳開來,他們開始穿開花盆鞋,女人們穿上這種花盆鞋,不由得走路就需要異常小心,穿上花盆鞋,你必須的小心謹慎,否則的話就會非常容易摔跤,而且由於花盆鞋有很高的底部,所以女子為了保持身體的平衡,不得不扭動自己的身體,這樣的話使得女子看起來非常的迷人。
花盆鞋主要是以木頭,為原材料製作好,然後在花盆鞋的底部,就用白色的細線,給他們纏住,這樣的話就方便,可以在鞋子上面做很多的裝飾,可以鑲嵌各種寶石,也可以在這個白線上面繡各種圖案,使得整個繡花鞋看起來非常的美麗,但是就是這麼簡單的繡花鞋他也是非常有講究的,更具你在後宮的地位,你鑲嵌寶石的數量也是不一樣的。
歷史上最著名的慈禧太后,他就非常的喜歡穿花盆鞋,舉一個例子,你就會明白慈禧太后對花盆鞋的熱愛,就連她下葬的時候,還是穿著花盆鞋,只見慈禧的腳上的花盆鞋,上面鑲嵌著各種各樣的寶石,一看就是,只有滿清貴族才配得上穿這種花盆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