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構成#
平面構成有啥用?
平面構成可以讓設計師掌握基礎的設計法則,形式的表現方式以及造型的基本要素,養成一種規範的設計思維方式。平面構成中有四大設計法則
一、統一
統一的另一個定義是協調,意味著設計元素的調和。「重複」可以起到加深印象的作用,但是過分的「重複」會使得畫面顯得枯燥、乏味、沒有生氣。如何解決枯燥乏味的缺陷呢?
我們可以對造型做一些略微的變化,例如造型的大小,紋理,位子,顏色…,這樣從整體來看依然起到了統一的效果,而且在統一中海出現了微妙的變化,使得畫面顯得更有生機。
如何獲得統一
相近
把分離不相關的元素放在一起,看似彼此互有聯繫。重複
在畫面上同樣的造型重複出現,以此來取得統一。近似
近似是指在大小、形狀、肌理、色彩等方面有著共同的特徵,表現了統一中的無窮變化,彼此之間相似而又截然不同,遠看如出一轍,近看變化各異。這是重複的輕微變異。引向
這是一種比相近或統一更為含蓄的統一方法,意味著一個形到另外一個形的聯繫。觀眾的目光會隨著被捕捉的視覺圖像進行自然而平穩的位移。變化與統一
在統一中尋求變化,在變化中尋求統一,是設計法則的精髓。過分的變化,圖像會顯得雜亂無章,沒有秩序,過分的統一會顯得圖像單調乏味、沒有生氣。因此絕對的統一和絕對的變化都無法取得令人滿意的效果。二、焦點
以不同的手段使觀眾的目光自然地聚焦於主體的某個位置,該位置就稱之為焦點。取得焦點的方式如下:對比
依據形狀的大小,疏密、虛實、等對比因素進行設計。對比的形式:
形狀對比、大小對比、位置對比、粗細對比、方向對比、色彩對比、空間對比、重心對比、虛實對比、肌理對比。特異
在有秩序有規律的關係裡,小部分的元素可以的違反秩序(例如:萬綠叢中一點紅),使得這一小部分顯得突出、以突破較為規範的單調設計形式,從而達到對感官的刺激。
密集
密集組織一定要有張力、動感和韻律,組織不能渙散、基本形要小,量要多,方向要有變化。發射
這是一種特殊的重複,以一個或多個中心單元向外或向內集中,發射有特殊的視覺效果,產生光效應,使人陷入一個眩目的空間中。他是漸變的造型。自然界中的發射現象:太陽光芒、盛開的花朵、蜘蛛網…可以說發射也是一種特殊的重複火漸變。
發射的基本條件:
必須是向中心擴散或者是向內聚集。具有明確的中心點。三、平衡
平衡有兩種:一種是「對稱式平衡」,還一種是「非對稱式平衡」(也叫「均衡」)
對稱式平衡
比較簡單的平衡稱之為「對稱式平衡」,在對稱式平衡力相同的形狀或者類似的形狀在垂直軸兩邊同等的衛視被重複。對稱給人一種永恆,力量、穩固的感覺。對稱平衡的弊端:
觀眾只需要周到其中一半,就可以聯想的另一半,形成一種嚴謹的構圖,這樣會顯得死板。了解這個弊端,我們可以對兩邊的形狀做一些微妙的變化,例如:大小、顏色、元素的數量…非對稱式平衡(均衡)
不同的物體由於具有相同的視覺火相同的視覺吸引力,可以取得平衡,這邊是非對稱式平衡。獲得均衡的方式
通過位置和方向來獲得均衡。通過明暗來獲得統一。明暗較低的物體容易產生「重「的感覺,明度較高的物體則會顯得比較輕。小面積的暗色調的物體可以平衡大面積的淺色物體。通過色彩來獲得均衡。通過形式來獲得均衡。小而豐富的形狀有足夠的重量來制衡大而呆板的形狀。通過質感獲得均衡。更小具有粗糙質地的表面平衡了大而無質感變化的表面(平滑從某種意義上來講也代表著一種質感)。四、節奏
節奏是建立在重複的基礎之上的設計原則,它包含著明確的重複特質。
交互節奏
這種節奏指相同的元素以一定的規則重複組成連續的韻律圖形。漸變節奏
以這種節奏依舊包含重複的概念,而重複的形式是以連續的方式呈現出漸進的特點,其特點包含形成的大小顏色調或者質地的變化節奏與漸變
漸變是指單形逐漸的、有規律的循環變動,單形的位置、形狀、大小、方向色彩等視覺因素都可以進行漸變。空間感
在二維的空間中展現三維的食事物,使其具有立體感,產生虛實遠近的位置關係表現一個實體空間。空間的表現可以使用點、線的方漸變形式來完成,也可以用形與形的重疊來實現。空間的表現方法
利用大小來表現;利用間隙疏密來表現;利用重疊來表現;利用陰影來表現;利用色彩來表現;利用肌理變化來表現;肌理
凡憑視覺即可分辨的物體表面的紋理、稱之為肌理,以肌理為構成的設計就是肌理構成。總結
設計法則
焦點、平衡、統一、節奏。形式的表現方式
近似、漸變、發射、變異、對比、密集、空間、肌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