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後風光夏景新
留言:暮春時節,是什麼滋養了你?
﹀
﹀
﹀
今日穀雨。再過十五天,這個春天就過去了。
谷得雨而生,清淨明潔。不知我們的生命,是否也能落下這樣的雨,聽見這樣的雨。
四月雨,和別的時節的雨還不同。雨生百穀,生浮萍、牡丹、櫻桃,還生一切亮晶晶的、朝氣蓬勃的事物。它掛在春夏之交,如一道溫潤的幕簾,你從這邊掀起,跨過去,就是槐香細細的夏天了。
等閒過了一年春,雨後風光夏景新。
試把櫻桃薦杯酒,欲將芍藥贈何人。
古時,芍藥如同玫瑰,是愛人之間的信物。新夏更宜濃情。對愛人如是,對世界和來之不易的平靜生活更如是。
野地美樹子 [日本]
與穀物一樣,生命也需滋養。吸收,生長,給予,才能如漣漪,蕩起快樂的波紋。
昨夜,問了好幾個朋友——你覺得什麼滋養了自己?
有人說,島嶼生活,晨讀古籍。
有人說,和人交流,學習新技能。
有人說,保持安靜,傾聽。
有人說,對弱者同情,對內心理解。
還有人說,溫暖。
因為五歲就失去母親,我就把自己遇見的一切美、善和愛情都歸於「溫暖」一詞。我每一首詩的萌芽,都是因為感到了溫暖的降臨或者震驚於溫暖的欠缺。
這真是一個有無限答案的問題。
野地美樹子 [日本]
梭羅隱居瓦爾登湖的時候,獨處滋養了他。他說,我從沒遇到過比孤獨更好的伴侶。王小波則寫道,如果我會發光,就不必害怕黑暗。如果我自己是那麼美好,那麼一切恐懼就可以煙消雲散。
對我而言,又是什麼滋養了我呢?
我想說「敬畏」。《尚書》有一句警醒人的話,「惟不敬厥德,乃早墜厥命」。意思是說,我們如果不敬畏和遵循大道與自然,就會早早地損傷自己的生命。
今春,我們常常感慨,要敬畏自然,尊重自然。但自然並非單指動植物意義上的自然,還指這個世界內在的規律、秩序和本來樣貌。
野地美樹子 [日本]
照相的時候,攝影師常說,自然一點。
一段關係中,我們也希望自己,自然一點。
遇到困難時,長輩會安慰:順其自然。
穀雨三候,一候萍始生,二候鳴鳩拂其羽,三候戴勝降於桑,更是自然。
一個人、一件事、一方天地,若能處在「自然」的狀態中,確實美麗又從容。就像許多顆行星,運行在各自的軌道上,一同形成寧靜壯麗的宇宙。
這,既是生命的秩序之美,又是本真之美。
穀雨過後,我們的新夏就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