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進入正題。
郭德綱在相聲圈的影響力不言而喻,幾十年的努力讓他成為各大喜劇類節目製作方眼中的「香餑餑」,然而在同一時間裡,郭德綱的身影只能出現在一檔綜藝節目中,確定以導師身份參與錄製央視節目《金牌喜劇班》之後,郭德綱不得不與第七季《歡樂喜劇人》的舞臺告別。
郭德綱的離開對《歡樂喜劇人》節目組無疑是雪上加霜,然而這檔曾火遍大街小巷的王牌喜劇綜藝,如今需要面對的問題可不僅僅是失去郭德綱。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歡樂喜劇人》能夠舉辦到第七季,足以證明該節目在質量上相較於同類型節目有過人之處。
其實《歡樂喜劇人》可以稱為喜劇圈的「我是歌手」,那些圈內成名的或者未成名的演員在同一舞臺競技,通過投票來贏得最終的榮譽,在前幾季的節目中,《歡樂喜劇人》曾出現過多個優質舞臺作品,這也是當年該節目走紅的根本原因。
從這個角度出發,《歡樂喜劇人》逐漸失去熱度的原因同樣明顯,那就是舞臺上已經沒有優質作品,當作品質量無法得到保證,一檔喜劇類綜藝節目又怎麼可能得到觀眾的認可呢?
第七季《歡樂喜劇人》可以算得上屋漏偏逢連夜雨,除了作品的問題之外,郭德綱的離開同樣對該節目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影響。
儘管沒有以參演作品的方式和觀眾見面,但郭德綱的主持工作同樣是《歡樂喜劇人》節目的看點,多年的舞臺表演經歷讓郭德綱的話語間都存在包袱,甚至有不少參賽演員從郭德綱身上「找包袱」,而這些表演隨著郭德綱的離開都將在《歡樂喜劇人》的舞臺上消失。
就節目口碑以及市場反饋來看,第七季《歡樂喜劇人》並不被觀眾看好,似乎《歡樂喜劇人》系列節目即將迎來終章。
在節目組所面臨的一系列問題中,演員質量無疑是硬傷。
對比第一季節目的參賽演員沈騰、宋小寶、賈玲等人,第六季節目的演員質量整體出現明顯下滑,從而讓節目的收視率以及口碑也出現顯而易見的下滑。
只能說《歡樂喜劇人》系列節目起點太高,首季節目的陣容深度已經無法再次復刻,而一季不如一季的演員質量在對比之下顯得更為慘澹,這也是觀眾不期待第七季《歡樂喜劇人》的原因。
另外一方面,觀眾對演員能力的不認可並非是因為人氣或者熱度,當舞臺上所呈現的喜劇作品更多是以煽情為主、當包袱的拋出不夠精妙,演員能力上的不足就會自然顯現。
或許對於大多數觀眾而言,已經不期待第七季《歡樂喜劇人》的播出。
當然節目組既然選擇繼續進行第七季《歡樂喜劇人》的製作,相信也是有一定信心能夠重新得到觀眾認可,郭德綱的離開對節目來說或許也是一次契機。
能否重新確定在喜劇節目圈的位置,能否撐住來自央視《王牌喜劇班》的對比,《歡樂喜劇人》導演組任重而道遠。
文/希希
校對/王希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