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們!注意了,此期絕對乾貨。
廢話不多說,我們直接開始:
一、洗髮露、護髮產品的選擇:
小可愛們,過來人的忠告,千萬不要因為別人的推薦而盲目購買洗髮露,一定要選擇符合自身頭皮發質情況的產品。
如何判斷自己的發質:1.油性發質:髮絲油膩,一般洗髮後第一天髮根就有油垢,第二天頭髮就扁塌如洗髮之前,如果此刻還不洗頭,到了第三天頭皮絕對會發癢,有的寶貝還會出現頭皮屑。2.中性發質:柔滑光亮,不油膩,也不乾枯,容易打理,算是健康發質,但可能會有少量頭皮屑。3.乾性發質:油脂分泌過少,發質彈性差,無光澤,易受損。4.混合性發質:頭皮油,頭髮幹,明明分泌的油脂也不見少,但發梢還是開花、斷裂。
油性發質:中性,微鹼性的洗髮水。
中性發質:中性,微酸性的洗髮水。
乾性發質:微酸,弱酸性的洗髮水。
混合性發質:中性,微鹼性的洗髮水。
總結來說油性發質、混合性發質可以選擇一樣的洗髮露;乾性發質、混合性發質可以選擇一樣的護髮產品;乾性發質、中性發質可以選擇一樣的洗髮露和護髮產品。
在這兒洗髮露、護髮產品不做推薦,自己到某寶比對,但要注意以下幾個坑:
1.不要矽油不矽油的,這是個偽概念,是商家的噱頭而已,適合的人用著好,不適合的自然用著不好,要不在這個概念還沒提出之前怎麼也沒聽說矽油洗髮露用著不好之類的。
2.即便是根據自己發質選出來的產品,也是會踩雷的,有的洗髮露打著保溼修復、控油止屑,實際用下來乾枯炸毛,像某沙,說白了洗髮露和洗碟精、洗衣粉、洗面奶作用一樣,最大的功能就是清潔,其他附帶的功能微乎及微,要想養護髮質,關鍵還得靠護髮素、發膜、精油,這些才是專門針對修復的。
3.不是說油性發質就只能用控油止屑的,保溼潤發的一樣可以用,關鍵看自身,要學會靈活轉變,搭配使用,每個人都情況都不一樣,即使是發質分類也只是一個大的框架。
4.洗髮露產品可以更換使用,但是更換的該類產品都要是針對一種發質的。
洗髮時注意的事項:
1.提前將頭髮梳順滑。
2.水溫:溫水,大概40℃左右。因為過涼的水容易導致刺激神經,寶貝,你也不想以後老了經常神經痛吧;過熱的水容易損傷頭皮,造成頭皮發紅、水腫,頭皮算是個半密閉的空間,一旦損傷很容易感染的。
3.洗髮露一定要預先在手掌或發梢打泡,一定不要直接塗抹在髮根處,雖然能過檢生產的洗髮露大多沒有質量問題,但小可愛們,如果足量且沒有打泡的洗髮露直接塗在髮根,是很難衝洗乾淨的,這就是有的寶貝們洗完頭感覺頭髮「笨重」的原因。
4.一遍是洗不乾淨的,一定要洗兩遍頭,當然,如果你洗頭次數勤,可以適當減少。
5.使用發膜或護髮素時,要將頭髮多餘水分擰掉,滴下的水不成柱為宜。
6.洗髮露在頭皮發梢停留的時間越短越好;發膜或護髮素停留時間不要小於10分鐘。
吹頭髮注意的事項:
1.用手模擬梳子梳頭最好,如果一定要用梳子,請不要用塑料的。
2.不要用毛巾「搓」頭髮,本來因為護髮素毛鱗片都下去了,又被你「搓」起來。正確的是用手擰,或者用毛巾吸水。
3.一定要學會正確使用吹風機,吹風口與頭髮成45°角向下吹,使毛鱗片閉合,還有要注意髮根一定要吹乾,否則容易起頭皮屑。
護髮時的注意事項:
1.不管是什麼發質的頭髮,保溼都不會出錯,然後再根據不同發質問題選擇不同功效的護髮產品。
2.護髮精油除非發質嚴重受損,不然可用可不用,塗精油時也不要過度依賴,覺得塗得越多效果就越好。
此時此刻,你就榮獲一顆極佳發質狀態的頭。
平時護理頭髮的注意事項:
1.扎頭髮時不要過高過緊,能減少扎頭髮的次數最好。
2.經常更換發間隙,不然容易禿。
3.睡覺的時候不要壓頭髮。
4.要學會按摩頭皮,頭髮毛細血管豐富,但因作息習慣不好容易造成血運循環差。
5.掉頭髮是正常現象,不要過分焦急,當然,如果這段時間作息差、焦慮就要注意了。
6.健康發質是中性發質,油性發質、乾性發質和混油性發質除了少數基因影響,絕大多數都與生活作息聯繫,如油性發質,可肯定與喜食油膩、甜品或經常熬夜有關。
7.多久洗一次頭要看自身情況,不要盲目跟風,乾淨的頭髮是蓬鬆的,而頭髮扁塌說明你該洗頭了。
8.關於頭皮屑,絕大原因是因為洗頭不規範造成的。
小可愛們,如果有漏掉的護髮小技巧,評論區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