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告訴弟弟:沒事多找鄉親借點錢!多年後才明白他是真高明

2020-12-14 皮皮俠文化

曾國藩有事沒事就借錢?時至今日才參透這背後的奇妙之處。

大家可能都知道孔子是聖人,但是在晚清,還有一位,被稱作"半個聖人",那就是曾國藩了,無論是在文化方面,還是道德方面,曾國藩都是讓人佩服的大儒。

曾國藩流傳後世最有名的著作莫過於《曾國藩家書》了,這本書中記載的主要是他與家人之間的書信。

其中有一塊內容相當有趣,曾國藩在問候弟弟的時候提到,要經常向鄰居借錢,這又是什麼道理呢?

俗話說得好:談錢傷感情,借錢不用正確方式會將交往雙方都置於一個很尷尬的境地。因此關係親不親密,借一借錢就知道。

曾國藩在京城借錢次數多了,也就深諳人情冷暖。在他看來,借錢有以下幾個好處。

借錢澆滅內心欲望

所謂槍打出頭鳥,如果曾家一直高調行事,難免會有一些人仇富,這樣可能會招致禍端。向別人借錢,說明自家並不富有,主動呈現出自己的弱點,滿足了別人虛榮心的同時還實現了自保,可謂一舉兩得。

借錢檢驗人際關係

患難見真情,有些人平時相處不錯,大難臨頭,腳底抹油。願意借錢幫助你的,就是在困難中願意給你搭把手的,這樣的朋友才值得深交。

借錢累計信用值

借錢就要有借有還,在他人看來,你就是我一個守信用的人。還錢的同時也要順便感謝人家,滴水之恩,湧泉相報,自己信用值提高了,他人也就更加願意與你相處了。

借錢摸清對方背景

一個人願意借給你多少錢,這與他自身的經濟狀況是息息相關的。從借的錢數可以大致了解對方的背景,以後出事了也比較好處理。

細細揣摩,100多年後才發現其中蘊含大智慧,他真是太高明了。

曾國藩是一個傳奇人物,他的一生充滿曲折,這是他與命運抗爭的艱難歷程。在辛酸與苦難的背後,後人更加應該看到的是隱藏著的經驗和智慧。

宋朝宰相趙普說:"半部《論語》治天下"。

無論你現在在社會中擔任什麼職位,做官還是經商,亦或是為人父母,都可以在曾國藩的書信中學習到寶貴的包括識人、人際交往、治家教子等方面的經驗。

曾國藩,戰場打出來的悍將,官場煉出來的能臣。自古以來真正做到修身、齊家、平天下的,只有他與王守仁。

梁啓超在成家時讀曾氏家書,收穫了一套家庭教育良方,所以他一門九子,個個才俊;

毛、蔣均在青年時讀曾氏日記、奏摺,參悟到受用一生的政治智慧和軍事謀略;

任正非在創建華為之初,曾氏書信就是他的經商戰略指導。

然而,曾國藩從對生活智慧一竅不通的"無名小卒"到令後人無限追隨的老師,靠的不僅僅是個人智慧,靠的還有就是曾國藩背後的男人——馮夢龍。

曾國藩白天朝堂之上分開發言,晚上睡前更是堅持閱讀馮夢龍的著作——《智囊全集》。

《智囊全集》被人們稱為千古謀略第一書,書中寫盡古人智慧,詳細記載了古人是如何運用巧妙的智慧為自己及他人排憂解難、成功克敵制勝的"智慧寶典"。

其中1238個經典故事,緣起先秦,下至明朝。經過謀略、排兵布陣之法,市井生存智慧、生活錦囊妙招甚至還有婦孺的獨到見解。1238個經典故事,1238個生活智慧。

每一個小故事都是一個經典,故事不長不短,短小精悍卻寫盡人生智慧。睡前花幾分鐘閱讀一個小故事,能夠收穫的是古人的智慧,是對生活的全新處理方法,《智囊全集》的出現,讓人們更加熱愛生活,對於生活中的人或物更是有著更多的"《智囊全集》法"去應對。

《智囊全集》中所講述的每一個故事都是一個古代真實事件,都有準確的史料記載,內容豐富卻並不是杜撰,而是真實發生的事件。"小資治通鑑"之名也由此得來。

而且康熙、乾隆皇帝、名臣紀曉嵐都非常推崇《智囊全集》這本書,認為此書確實有著非常深刻的含義在其中。紀曉嵐甚至都把《智囊全集》倒背如流,才擁有了鐵齒銅牙的名譽!治國策略的智慧都可以從《智囊全集》中獲得,可謂是帝王必讀之書。

《智囊全集》放在現代來看同樣有著重要的意義,萬達總裁王健林也曾把《智囊》推薦給公司高層去看,可見智慧是不會過時的!只要能夠利用起來,那麼就會成就自己的事業和人生。

其實,《智囊全集》最開始只是很普通的一本冊子,流傳至今,也出版過很多版本,但是由於古人都是文言文,並且沒有斷句,很多版本人們讀起來非常費勁!

再加上有些版本沒有白話文翻譯,更沒有注釋,人們讀起來枯燥乏味。

因此建議大家看一看白話文版的《智囊全集》將原版故事完完整整收錄進去,不但如此,每當給你講完一個故事時,馮夢龍還會對這個故事進行評論,而這些評論也體現出了馮夢龍個人的政治觀點或人生態度。

總敘、分敘,各篇之後的評語,文中的夾批,全部都最直接、最集中地表達了馮夢龍的政治態度、人生價值和愛憎之情,是研究馮夢龍思想的第一手材料

家長在看的同時,孩子也可以跟著一起看,從小接受國學文化的薰陶。

馮夢龍自己也說:"天下無餘智",普天下所有的智慧皆囊括於此。

更何況,可以把《智囊全集》當作是一本故事集來看,裡面都是非常容易理解的故事!讓大家在閱讀中感受到智慧的力量,同時還可以學到很多的知識,領略大智慧。

讀此書如入寶山,金玉琳琅,美不勝收。

這樣一本古人的智慧之書,可以讓我們在人生路上悟透一切變數,建議大家認真拜讀一下《智囊全集》,肯定不會讓你失望!

只需要75元,那麼你還在猶豫什麼,點擊下方連結,和古人學一學變與不變的處世哲學

相關焦點

  • 曾國藩告誡弟弟:沒事得經常借錢!細琢磨,百年後才明白真高明
    眾所周,稱又「」之稱即清末民初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曾國藩,是一位令人敬佩的文化大儒和道德大儒。從曾國藩和家人的信件中可以看出,曾國藩探望弟弟時,曾告誡他要經常向鄰居借錢。這又是什麼道理呢?俗話說得好:談錢傷感情,親兄弟明算帳?
  • 曾國藩:有事沒事都要借借錢!細品之後,才發現其中有大智慧
    曾國藩:有事沒事都要借借錢!細品之後,才發現其中有大智慧清朝晚期中興4大名臣曾國藩被後人稱為「千古完人」,是封建社會數千年中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典範,立德、立功、立言,達到了古代文臣的極致,不但一生都是官場不倒翁,更加是達到了封侯進爵,善始善終。
  • 曾國藩:沒事得經常借錢?仔細琢磨,現在才明白這4點如此高明
    曾國藩是清朝時期的政治家、思想家,他出身貧寒,農家子弟,卻成為晚清重臣,他仕途十年,卻連升十級,成為整個清朝第一個以一介文人之軀而封武侯的人,並在清朝末期惡劣、劇變的政治大環境中全身而退,去世之時還獲得了清廷國葬的最高優待,讓其子子孫孫獲福。
  • 曾國藩:平時沒事得多向別人借錢!細細揣摩後,才知其中的大智慧
    然而今天故事裡的主人公曾國藩,卻偏偏反其道而行之,他當年就總是向別人借錢,啥同僚、朋友、親戚,甚至老家人,他都借了個遍,並且還告訴兒子,就算不缺錢,平時沒事也要多向別人借錢!
  • 費盡心思做聖人的王陽明沒料到,曾國藩300年後靠寫日記,實現了
    但王陽明沒有想到,在他死後300多年,有一位非他心學門徒的年輕學子,在踐行他的理想,走上和他相同的拼搏之路,並擁有和他相似的人生經歷。這位年輕學子也被人稱為「半個聖人」,他就是「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之一的曾國藩。
  • 曾國藩:閒著經常借借錢是好事,細細品味,百年後發現其高明之處
    曾國藩大家都知道,只要對晚清歷史稍微了解的人,都會聽說過他的大名。同治五年,五十五歲的曾國藩在家書中對九弟曾國荃回顧了他一生三次為眾人所唾罵以及三次軍事大敗績(嶽州之敗、靖港之敗、湖口之敗)。第二年,曾國藩又在家信中對曾國荃回顧了平生」四大塹「。
  • 當了多年「扶弟魔」,看到弟弟新買的婚房才明白:他沒那麼需要你
    還不太懂事的時候,認為奉獻自己成全弟弟,就是長姐義不容辭的責任,成年以後才明白,這種不計成本的付出,就是人們口中所說的「扶弟魔」。 母親就是扶弟中的典範,所以自然而然地也把我往這個方向培養,我也欣然接受,充當起了半個母親,恨不得幫弟弟解決所有的問題。
  • 得知父親去世後,土耳其蘇丹殺死自己的弟弟,三天後卻發現真高明
    就在這個時候,一位名叫奧比利奇的塞爾維亞騎士站了出來,他想要以投降的名義潛入穆拉德一世的帳篷,然後對這位土耳其軍隊的指揮者進行刺殺。於是,在6月15日的時候,奧比利奇帶著十一位塞爾維亞騎士來到了土耳其人的軍營,他們以投降的名義得到了穆拉德一世的接見。而徵戰多年的穆拉德一世,早已經被自己軍隊的勝利衝昏了頭腦,他坐在大帳門前接見奧比利奇等人。
  • 「我要結婚,你讓你對象借點錢給我吧」她的回答,讓家人紅了臉
    弟弟對小優說,小優在電腦上處理著工作上的事情,含糊地答應著「好」。小優家裡只有他們兩個孩子,爸媽特別寵弟弟,以至於弟弟被寵得無法無天,高中沒讀完就被學校勒令退學,便出去外面打工了。小優家裡在農村,她考上大學後留在了北京工作,還有個談了好幾年準備結婚的男友,但她從沒有帶他回去見過父母。
  • 朋友之間的借點錢文化
    某某人向你借了一筆錢之後,人沒影了,打電話不接甚至關機,打聽朋友才知道,他向周邊很多朋友都借了一些錢,然後不知道跑哪去了,誰都找不到;某某人的同事借了你幾百塊錢,快一年了也沒說還,我也不好意思開口;某某親戚有困難時候借了你很多錢,都好幾年了,也沒見他有還的意思,最近還新買了車。
  • 幽默小段子,沒事我就隨便問問,那啥你能借我點錢嗎
    我大驚,他卻哈哈大笑:「逗你呢,看你嚇的。」我如釋重負,做飯時卻越想越不對,過了半天終於明白了:讓他把在家裡抽菸的事給混過去了。今天不上班,中午哄三歲女兒睡午覺,怎麼哄就是不睡,沒辦法,打電話求老婆支招。老婆說,你假裝睡著了,她說什麼都別理,一會兒她就睡了。於是我依言裝睡。
  • 曾國藩到底有多好色?
    曾國藩到底有多好色?有一次,他得知朋友納了一個妾,長得很漂亮,於是藉故去朋友家,聊了一會天后,非要人家把小妾領出來看看。還和人家開了幾句玩笑,調笑了幾句,回家後,他在日記當中寫道:「友人納姬,欲強之見,狎褻大不敬。
  • 曾國藩:男人慾成大器,能力不是唯一,牢記4句話,或許你也可以
    他明明很生氣,卻因為忌憚韓信而故作惺惺之態。當得到了天下之後,韓信也就死在了劉邦的手中。 而有些人看似很壞,確實卻非常遵守規則。最為典型的就是《還珠格格》中的皇后。當年這位皇后不知道遭受了多少的吐沫星子,但二十多年後再去觀看,突然發現皇后其實是個循規蹈矩,處處維護皇家的利益的好人。
  • 易經:沒事要經常借錢!細細琢磨,100多年後才發現其中有大智慧
    特別是身為債主的一方,面對借債人的苦苦哀求,難免會於心不忍,可借出錢之後往往又是問題重重。是以進退兩難,讓人艱難抉擇。按理來說借予別人金錢,幫助他渡過難關是行善積德的大好事。今天我們就來用《易經》智慧來分享一下:沒事要經常借錢!細細琢磨,100多年後才發現其中有大智慧俗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改變別人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相對而言改變自己 就要來得簡單得多。
  • 《魂斷太平》|從曾國藩身上,我看到了我與他的差距
    雖然過去這麼多年了,但每次回想起,我都挺難過的。直到最近看了一部電視劇,裡面講到曾國藩也是一個很笨的人,他考秀才也是考了七次才中。我不禁有了一點點安慰。然後看到他即使智商不高,但最後還是逆襲翻盤了,成為一個富有影響力的人,我又懊悔了當初的輕言放棄。從曾國藩身上,我頓悟了,該向他學習。
  • 有了花唄、借唄,你還會找人借錢嗎
    你有多久沒有找人借過錢了?如果有人向你借錢,你會怎麼做?以前,沒帶零錢,或者馬上拿不夠錢,借點錢臨時應急是很普遍的,今天你有事借我的,明天我找你借點,一來一往之間,關係就顯得很親密。真有事的時候,一招呼,親朋好友就會主動給你湊點。而現在,借錢好像成了人際關係中不可觸碰的底線。甚至有人說:借錢是失去朋友最直接的途徑,一旦借錢,朋友就沒得做。
  • 親戚:「問你借點錢」,別直接回「借多少」,聰明人會這樣答
    親戚:「問你借點錢」,別直接回「借多少」,聰明人會這樣答一直以來,怎麼和親戚相處,成為了大眾一直討論的問題。要想做到這一點,自然少不了學習人際交往的知識。那麼,當親戚說:「問你借點錢」時,你該怎麼回答?別直接回「借多少」,聰明人會這樣答。1、詢問借錢的目的錢對於每個人都是非常重要的,更是生活的必需品。所以,在碰到親戚這個問題的時候,最好先詢問一下對方借錢的目的。就好比說:「你突然找我借錢,是發生了什麼事情嗎?」之類的問題。
  • 曾國藩人微言輕時,如何駕馭朝中一品大臣?方法簡單,手段高明
    曾國藩則不一樣,他初入官場時,人微言輕,誰也沒把他放在眼中,但他非常清楚,要想出人頭地,就必須在別人駕馭自己的同時,尋找機會,反客為主,駕馭對方。下面,我們用曾國藩駕馭軍機首輔大臣穆彰阿的事例詳細講解。穆彰阿,滿洲鑲藍旗人。
  • 曾國藩:經常借錢是好事!先別反駁,細細品讀你會發現大智慧
    可是曾國藩卻說:沒事經常借錢是好事,曾國藩曾經被譽為「晚清中興四大名臣」,如果要在這四大名臣中分個先後,那肯定是曾國藩第一,替大清平定太平天國一戰,為大清續了50年的壽命,曾國藩也被後人稱為「千古完人」,曾國藩為人處世的智慧也zhide曾國藩的仕途是非常傳奇,
  • 朋友找你借錢,開口不要問「借多少」,情商高的人拒絕辦法很高明
    尤其是一些熟人來借錢,能否借出來還說不定,很多人都想著能借出來最好,借不出來就算了,因為我們大家都明白,現在借錢是有多麼難的時期,有些人不知道怎麼拒絕,於是開口「借多少」的時候,這個回答會讓對方覺得你有錢能夠借給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