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請點右上「關注」,俺是回村歇歇,一個留守在農村種地的老農。這兩天山西襄汾縣陳莊村聚仙飯店坍塌,導致29人死亡的慘劇,牽動著國人的心。
飯店驟然坍塌,本來祝壽的喜事瞬間變成了村裡多少家人的喪事。這樣的房頂突然坍塌下來,當然飯店主人和辦壽宴的家庭都不是故意。可這樣的鄉村路邊飯店,在建築時,考慮過安全因素麼?
農民自建房,也是百年大計,房子結實安全這應該是第一要考慮的,如果建房之前考慮了介紹安全,請教了專業人士,那還會瞬間發生房頂坍塌的慘劇麼?山西襄汾這次慘劇讓俺這個生活在河北平原農村的農民,想起1999年,俺在村裡計劃自建房的那一段時間。
咱先說一下歷史上河北南部平原農村建房
河北南部邯鄲平原,地質為淤積平原構造,土層深厚。作為一個本土生長的農民,對當地非常了解。
我們這裡以前都是蓋磚木結構的瓦房,堂屋為主房,即使有蓋平房的,也是木頭梁檁,房牆一尺六厚,外磚內坯。房子大梁一般為一丈三尺五,就算最長了。從俺記事起,俺村裡只有兩戶地主家的房子大梁是一丈五尺的。
過去,蓋房用的磚是稀缺建材,多數農家自建房是兩層臺階就是屋地,屋地一米高座窗戶,這一米高叫「房根基」,是裡外壘成磚槽,槽裡填的是半截碎磚。這是預防發大水,水泡不溼坯。再向上壘牆,有錢人家外面用磚包皮,防止雨水衝刷;窮人家就直接是土坯牆了。用以支撐房頂的大梁要是木頭柱子,要是磚垛,放大梁要鋪墊梁木板。
雖然大梁這麼短,可大梁要吃滿牆,外面只流二寸包磚;所以,過去農村屋裡實際建築寬度(或叫深)才一丈;屋裡放上條幾,八仙桌後,八仙桌是二尺七寬,條幾是一尺二寬,這就佔了四尺寬,所以,不論誰家,一進堂屋門,兩步就碰到了桌子上。
我們這一帶,關於蓋房,房頂上的梁檁,農民總結出一句順口溜:粗梁短檁密擺椽,意思就是,大梁越粗越好,檁條要短,多是七、八尺長,水要是九尺長的檁條,蓋房匠人就會提醒事主:這檁條太長呀!誰家要用一丈長的檁條,匠人就會說:不展現啊!可不是胡來的。匠人會讓事主換上更粗的檁條。梁檁榆木油松紅松是上等。
房高都是八九尺,很少過一丈高的。過去蓋房,屋裡實用建築面積那麼小,因為過去建築材料受限,而農民自建房主要考慮的是結實牢固安全。
再說當代俺這裡農村農民自建房
時代發展到1986年,分地後,農民開始富裕,農田裡磚窯興起。河北平原上歷代土坯房要結束了。農戶蓋房全部用磚壘牆,以前的尺六土坯牆變成了尺二(三七)牆。農民蓋房普遍用上了丈五大梁,檁條一丈的,還有人敢用一丈二的。
從東北朝我們這一帶販運松木雜木圓木成了一種最粗暴的買賣。木頭市場最興旺時,拉來一卡車,剛到縣城的木材市場上,農民會自發上車朝下卸,搶得慢了搶不到手。
兜裡剛有倆錢的農民,都像土豪一樣,隨便誰家的大梁檁條都比過去地主家用的好。農民用形象的語言描述大梁和檁條:一腳蹬轉。就是把圓木放在地上,蹬一腳鼓溜溜轉動,正面直順,才是上等。那幾年,農民蓋房攀比大梁檁條粗成為富裕的象徵。
有人買的大梁太粗,那個年代沒有吊車,蓋房的匠人在前後牆上各佔著八個大漢,用大繩提,下面人用槓子頂,還需要有倆麻利的人員,用長杆子搞個剪刀一樣的支架,大梁每提上一尺,就要支柱,防止大梁下滑砸住人。還需要匠人喊號子,統一用力。因此,農民很快總結出一句俏皮話:蓋房上梁,多用漢們。
丈五梁,牆薄了,屋裡面積大了。可農民還不知足,可農民也有敬畏,從來沒人蓋房敢用丈六丈八的大梁。各家各戶就攀比誰家的房子臺階高,房子高,誰家的門寬窗戶大,因為門寬窗戶大就需要房子不斷加高。攀比到,竟然有人蓋房20層臺階,屋地到房頂五米高。屋裡電燈泡壞了,沒有辦法更換。
房子蓋得這麼高,都不捨得實用鋼筋水泥圈梁,都是沙土放點白灰,所謂的三和灰砂漿。蓋房比高,誰都叫苦,可誰都停不下來。
俺家的房子是1999年蓋的
時代的腳步跑到了1995年,周邊預製板廠逐漸多了。農村不少匠人到城市蓋房,見了世面。覺得預製板蓋頂的平方,乾乾乾淨淨,比瓦房強多了。
村裡開始零星有蓋平方的,更搞笑的有不少農戶用水泥預製的大梁和預製板蓋頂後,上面仍然用檁條椽子,起瓦房頂。但農民並沒有因為預製板水泥大梁,加重了牆體承重,而改變牆體。
作為村裡一個喜歡看書的農民,每次在跟鄰居幫忙,俺就說,這樣蓋房子是不是存在安全隱患?蓋房班都是周圍村的土建隊,有頭腦的掌尺的說,沒辦法,事主要求這樣蓋,事主也有錢,非要多加一層預製板。既浪費了材料,還增加了房子的「頭重」。
俺專門到書店買了一本《建築基礎》翻看學習,這一看,越覺得俺們這裡蓋房不合乎安全。誰家要蓋房,俺就和鄰居說:其實,不用這麼蓋,可以把房牆蓋低點,高了也沒用,因為用預製板,房頭重了,就要用鋼筋水泥石子澆灌立柱和圈梁。
可俺說俺的,村民們都當耳旁風,笑笑了之。還依然那麼蓋,只和鄰居比高。俺通過學習,把鋼筋石子水泥的關係搞明白後。1999年春天,俺開始蓋房。平地地基挖了一米寬一米深,然後用白灰溼土打夯,一直和地打平。有鄰居勸俺,不如用磚壘。俺說,你們不懂,這樣的石灰和土打的地基,比你們磚壘的要硬,你們沒看見修公路,軋路基麼?
1999年,在我們這一帶建房,澆灌水泥柱子圈梁,沒有盒子板可租賃。俺讓匠人地平後第一道圈梁,用磚壘成槽,把綁好的鋼筋放進去,然後澆灌水泥石子。牆角立柱因為是三七牆,剛好可以壘空預留出立柱。
就這樣,鄰居都笑話我是浪費是多餘。既然用了水泥澆灌的立柱,那麼牆體就不能太高,牆體高了,不就失去了立柱的意義麼?別人都蓋5米高,俺只蓋了四米高。俺的房子蓋好後,被鄰居嘲笑了好幾年,因為俺的房子低矮。
隨著時間推移,鄰居們開始明白,同期或者比俺晚蓋的預製板平房,都因為牆體裂縫,房頂裂開漏水。一到下雨,屋裡遍漏。糊房頂,今年剛糊,隨著牆體縫隙加大,糊的房頂再次裂開,成了他們最頭疼的事情。蓋房,本來為的是遮風避雨嘛!後來有人重新增加了瓦房頂,彩鋼瓦頂。
唯有俺的房子,20年過去了,房頂沒有漏水,整個房牆體上一道縫隙沒有。最近這幾年,村裡蓋房也都用上了圈梁和立柱。
最後,並不是說,俺有先見之明。農民蓋一次房子,不容易,要充分從結實牢固這個思想上思考,從前蓋房子,磚木結構,歷經了幾百上千年風雨,形成了一整套安全標準。而水泥預製板這種新型材料,就需要我們不斷總結學習。這次襄汾縣飯店坍塌,更應該讓咱農民們,在自建房的時候,一定要遵從安全,起碼要自學一些有關新材料的建築知識,相信科學才是安全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