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日報訊 記者李護彬報導:繼23日在涼山州普格縣調研後,禪城區委書記黃少文又分別於24日、25日帶隊赴涼山州昭覺縣、布拖縣調研,並分別舉行黨政聯席會議。黃少文表示,接下來,禪城將攜手兩縣在產業合作、人才交流、勞務協作等方面進一步深化合作,高質量精細化推進收官之年的扶貧協作工作。
昭覺谷莫村全面振興
布拖教育脫胎換骨
7月24日,在昭覺縣特布洛鄉谷莫村,村民活動中心「紫南樓」舉行揭牌儀式。這棟以紫南村命名的兩層樓房,由禪城區南莊鎮紫南村援建,成為兩村結對幫扶的最新成果。過去幾年,以紫南村「為師」的谷莫村,迅速走上全面振興之路,成為遠近聞名的先進村。
如今的谷莫村內,處處可見佛山印記。佛山援建的谷莫新村,富含彝族文化特徵,與周邊風景和諧相融,吸引了不少遊客前來遊玩,不少村民趁機發展民宿。同時,在佛山以購代捐政策的帶動下,村民紛紛種上苦蕎、養了烏金豬,銷往千裡之外的珠三角地區。
同樣由禪城對口幫扶的布拖縣,在禪城支教老師曹本華的帶領下,借鑑在信息技術應用走在前列的禪城教育經驗,不僅迅速補齊教育短板,還接連斬獲諸多國字號獎項,在教育領域率先實現彎道超車,成為大涼山地區教育幫扶的成功樣本。
解剖一隻麻雀,解決一類問題。谷莫村的全面振興、布拖教育脫胎換骨,正是昭覺和布拖脫貧路上的真實寫照。過去幾年,在禪城區委區政府的牽頭下,全區上下凝心聚力參與到這場千裡之外的東西部扶貧協作中,讓禪城經驗在涼山綻放。
產業協作是持續脫貧的保障。以昭覺縣為例,截至目前,在禪城區的動員下,已有超過50家廣東企業來昭覺考察,8家企業、2個扶貧車間相繼落地投產,實際投資額超4500萬元。這些廣東企業的到來,不僅給貧困戶帶來分紅,還帶動他們實現家門口就業。
同時,在兩地黨政部門的發動下,許多涼山青年還到禪城務工。截至目前,昭覺、布拖已連續三年超額完成勞務輸出任務。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來,兩地克服疫情影響,僅用了4個月便超額完成全年勞務輸出任務,其中,昭覺縣勞務輸出人數更是率先突破千人。
人才支援為依託
產業合作為重點
「禪城堅持『智志』雙扶,激發了貧困戶脫貧的內生動力,也打造了『造血式』脫貧長效機制。」昭覺、布拖縣領導表示,近年來,在禪城區的全力支持下,兩縣脫貧攻堅和東西部協作取得階段性成效,連年在州、省考核中獲得佳績。
黃少文肯定了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成果。他表示,在兩地黨委政府的通力配合下,產業合作、人才交流、勞務協作、社會幫扶等工作已取得顯著成效,同時,通過結對幫扶,兩地互幫互助、互學互鑑、互利共贏,不僅結出了累累碩果,更結下了深情厚誼。
今年,兩地將堅持以人才支援為依託,增強人才資源對經濟發展的支撐力;始終堅持以產業合作為重點,以勞務協作為抓手,推動貧困戶增收創收;深入推進消費扶貧,切實把消費扶貧工作擺到提升脫貧攻堅質量上的重要位置來抓。
在以購代捐方面,禪城區已積極發動機關預算單位,預留食堂定向採購不少於10%的涼山扶貧產品,讓消費帶動扶貧,也讓扶貧促進消費。今年,禪城創新消費扶貧方式,已先後在昭覺組織了三次直播帶貨,用網際網路流量打通消費扶貧最後一公裡。
在聚焦兩不愁三保障方面,黃少文強調,要立足實際,聚焦深度貧困人口,聚焦脫貧增收,不遺餘力支持寄宿制學校、鄉鎮衛生院、危房改造、「學前學會普通話」、支教支醫等工作,確保脫貧攻堅的質量成色,助力昭覺決勝決戰脫貧攻堅。
兩地黨政聯席會議上,禪城分別向昭覺、布拖捐贈了區縣結對幫扶資金65萬元,南莊鎮、張槎街道分別向三岔河鄉、九都鄉捐贈幫扶資金25萬元。來自禪城的先進村居——南莊鎮南莊村、張槎街道下朗村分別與吉子納烏村、達覺村籤訂結對幫扶協議。
民營企業眾多的禪城,也展示了企業的社會擔當。佛山市鼎昊冷鏈物流有限公司累計與兩縣企業籤訂300萬元消費扶貧協議,佛山市東建集團有限公司向兩縣捐贈了總價值100萬元的愛心資金和車輛,廣東宏宇陶瓷有限公司也捐贈了25萬元愛心款。
原標題:結出累累碩果 結下深情厚誼
禪城區委書記黃少文帶隊赴涼山州昭覺縣、布拖縣調研脫貧攻堅工作
編輯|何欣鴻